..續本文上一頁,在這裏布施過,而且老和尚還親自給她回向。這一次經過,帶著黃金很多,以一千兩黃金供養這個道場,小廟。老和尚叫他的徒弟給她回向,她感到很奇怪,問老和尚,提起過去的事情。老和尚說過去事情我知道,過去你雖然貧窮,只有兩文錢供養,但是你的心很誠懇、真誠,我要不給你回向對不起你。今天你這一千兩黃金,錢是多了,但是心沒有從前那麼真誠,我讓我徒弟給你回向就可以了。這說明什麼?修福不在乎錢多少,在乎你真誠心。所以,真誠功德不可思議。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這個誠敬在哪裏?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要養成真誠恭敬,你的功德就大,功德大,福報當然大。福報大未必有功德,功德大肯定有大福報。一切法原來是從恭敬當中修得的,這個不能不知道。
人生在世,古大德這兩句話是真誠之語,真理。那就是「萬般將不去」,將是帶,萬般你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你所造的善惡業會帶走,將來這個業因會感受果報。善心善業,這有善報;不善的心、不善的業,那就是不善的果報。「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舍離」,就是善惡的業感得善惡的果,這個不相舍離,「故雲追命所生」。義寂法師說,「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者追隨、追逐也。于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叁善道;苦毒者,叁惡道。苦者痛苦,毒者毒禍。痛苦之極,故雲苦毒」。今天,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看到苦毒了,大家看到的比我多,我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不接觸媒體了。也就是說,我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雜志,這個東西統統都放下,放下有四、五十年了。所以我知道外面的信息很有限。每個星期有善心同修,重要的新聞信息他們節錄下來給我看。所以,外面信息我也知道一些,不甚詳細,知道個大概。信息裏面有很多都是災難,天災人禍都有。現在這個世間,生活在饑餓、饑寒交迫的境界裏頭大有人在。在非洲,每天都有餓死的人,老人、小孩,天天都有,這是苦毒。不必在叁惡道看,人間就能看到。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盜習」,習氣「固結」。前面這一段講禍福隨身,現在講習氣不容易斷。請看經文: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複取。】
這些事情事實真相,現在社會真有,這很可怕。爲什麼?造盜這種業,來生得貧窮果報,因爲他只有奪取,他不肯布施,他不修因,來生哪來的果報?注解說,「以下正明盜惡」,正是說明盜它的惡。『見善憎謗,不思慕及』,「憎」是憎惡,憎恨、討厭,「謗」是毀謗。「見人之善,無敬慕之心反生憎惡,妄加誹謗,如是之人則無善念與善行」。這樣的人在今天社會很多,如果他現在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財富,那是過去生中所修的善因,在這一生所感的福報,我們能理解。這一生當中,他沒有接觸到聖賢的教誨,沒有接觸到叁寶、經教,所以不善的習氣自然養成了。尤其現在的教育,從小孩就教他要競爭,就教他不能夠讓別人。學校裏從讀書就要搶第一名,從小就培養他好勝、好強、競爭,損人利己這種觀念。所以他一生造作不善他沒有感觸,認爲這是正常的,做人就應該要這樣,才能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擁有更好的生活。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這一生所享受的富貴,是過去生中善心善行之累積,他不知道。他認爲是自己爭來的,自己比別人勝,強過別人,這錯誤的概念。這一生福報享盡了,惡業成熟,果報就到叁途去了。
底下一科的經文,「叁途輾轉」,人身失掉了,再得人身可不簡單。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謹慎,緊緊抓住這一生無比殊勝的因緣,希望在這一生真能有成就。行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行,只要你能放得下。所以關鍵還是能不能放下,能放下的沒有一個不成就,不能放下那就難了。真搞清楚、搞明白,權完全在自己手中,于別人不相幹。佛菩薩只能教誨我們,佛對我們的加持、對我們的幫助,依舊是靠自己。自己真的能真誠恭敬,向叁寶學習,展開經卷就如同面對著世尊;讀經,世尊在教誨我們,彌陀在教導我們。我們聽懂、聽明白了,依教奉行,這是如來的真實弟子,跟佛才能取得感應道交。感應道交這個道理,今天科學發現了,證明了佛在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一念善,跟一切善起感應;我們一念不善,就跟不善起感應。所以任何一個衆生,無論受什麼業報全是自作自受,這個道理要清楚。
罪業怎麼消、煩惱怎麼斷?這個經上講得太妙了,講得太好了。只要誠誠懇懇、恭恭敬敬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煩惱自然消了,業障也自然不見了。不必想什麼方法去斷它,也不必想什麼方法去消業障,業障跟煩惱自然不見了。這是什麼?這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沒人知道。如果有人知道,誰不念佛?最殊勝的智慧、福報,最大的智慧、福報,最長久的智慧、福報,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你念阿彌陀佛,如果有人問你,你念這一句什麼意思?你就可以告訴他,我念這個是求大智慧、大福報。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修這個因,後頭大智大福就會現前。這個話不是我說的,佛說的。你看,常常念叁皈依,「皈依佛,二足尊」,二是什麼?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圓滿。皈依佛,佛就是智慧圓滿、福德圓滿,我們依照這個修行,我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智慧圓滿、福報圓滿,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彌陀佛爲我們做增上緣,功夫是要自己肯修,真信、真願,老老實實念這一句佛號。要多念,要分秒必爭,我多念一聲,我的福報、智慧就增長一分。真心求福德、求智慧,我這一句佛號就不會間斷。這才真正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老師,對得起祖師大德、諸佛菩薩,他們都在那裏看著。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是不是在修善因?唯有善因才能成就善果。不善的因、不善的習氣一定要斷,一定要跟自己做一個轉變。見人之善,要恭敬、要仰慕、要向他學習,決定不能夠生憎惡。那是什麼?那是嫉妒、傲慢,唯有嫉妒傲慢他才妄加毀謗。這樣的人則無善念與善行,善念是心,他的心不善,他的行爲不善。「胸懷之中,常是侵奪之心」,侵是侵犯,奪是奪取,也就是今天所謂的損人利己,他存的是這個心,希望自己超過一切人。底下說得好,「希望唯思損人利己,故雲悕望他利,用自供給」。希望別人的利益,我把它奪取過來,我來受用,這是什麼?這是盜心,我們常講的占別人便宜。別人的好處、別人的財富、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功德,我用什麼巧妙方法來奪取,把它變成我自己的,這是盜心。所以修行,在很小很小的地方絕不占別人絲毫便宜。我們自己要勤于布施,時時刻刻想到我有能力要幫助別人。
叁種布施決定得叁種利益,這叁種利益是大家都想希求的,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素食是屬于無畏布施,我不吃一切衆生肉,跟一切衆生不再結惡緣,培養自己的慈悲心。你的光,外國人叫磁場,中國氣功裏面叫氣場,是柔和的,小動物看到它不怕你,它喜歡接近你。人常常有貪瞋癡的意念,意念很強烈,磁場就不好,小動物看到你趕快跑掉。爲什麼?你會傷害它,它從磁場裏頭可以感受到。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句,「不義之財,得來容易,任性揮霍,頃刻消散。重複盜取,故雲消散複取」。這是什麼?你已經養成習慣了,欺負善良,尤其自己有權、有地位,這個時候別人有求于你要辦事,你不合法度,唯利是圖。找到你了,現在很多都是明說的,先談價錢,你供養多少,然後再給你辦事。甚至于你供養了,他不給你辦事,你對他無可奈何,你對他的供養無憑無據,他不在乎你。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人愈來愈多,那我們曉得這個世界愈來愈麻煩。所以學佛完全放下,一心一意專求淨土。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還有壽命不要了,學習瑩珂法師,我要早一點去。佛不來接引,真心想去佛沒有來,那就想到,你的事還沒有做完。什麼事?度衆生的事,護持正法的事,應該就是這兩樣,除這兩樣,沒別的事情。我們好好的把這兩樁事情做好,時節因緣到了,佛就出現。佛一出現,就是我們成熟的時候,該走了,絲毫沒有留戀,什麼時候走都好,沒有一點牽挂,這就成就了。所以,經文講得非常之好,文字不多,講得很透徹。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