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六0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強,先到叁善道受報,叁善道。諸位現在看看,我們這個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這叁善道之一,他在這一生享受的時候他忘掉了,雖得人身,得到福報,他把修福忘掉。享福而不修福,不修福造罪業,造無量無邊罪業,他認爲是他在享福。福報享盡了怎麼辦?他所造的那些惡就又現前,肯定臨命終時,是惡念現前、惡報現前,叁途去了。人間苦短,能享幾年福,叁途壽長,所以「輾轉叁途」,『累劫難出,痛不可言』。累劫是無量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細心觀察眼前的世間,你對于佛所說的就一絲毫不懷疑,完全相信、完全接受。盜,偷盜戒我們就學到此地。

  我們再看下面第叁段「淫」,諸位看這段經文:

  【其叁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

  這感歎的詞。

  【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妷。】

  你看這個地方『淫』是女字邊,前面在盜戒裏頭看是叁點水,是水字邊。水字邊的淫是過分的意思,不管幹什麼壞事,幹得太過分了,那叫淫。這個地方講「淫」,專門指男女之事,這個字裏頭有差別。

  【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爲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爲。】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這是這一品經裏頭的第叁段,說明「淫惡以及因淫惡而引起之貪瞋等惡」,所以這貪瞋癡一個一定引起其他的。『相因寄生』,「寄」是托附的意思,這一句「指衆生由于相互間之業因而出生于世」,如果跟世間人沒有過去生中業因的關系,他不會到這個世間來。他到這個世間來,肯定與這個世間人有關聯,這個關系過去生中業因造成的。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大乘經上有一句話說,「人生酬業」,酬是報酬,是酬償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俗話所謂「冤冤相報」,就是爲這個來的。

  大乘經上常說,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只要跟我們有認識的人,有往來的人,都是這四種原因。恩有輕重差別,債有多寡差別,差別都是無量無邊,小的,大概一生只碰到一次,我們在路上走路遇到一個人,他對我們笑笑,我們對他也笑笑,大概就這麼一次,以後再不見面,這是什麼?這是緣之淺者。有的時候路上遇到那個人,瞪著眼睛好像很恨你,也沒有見過面的,我們看到他也很不高興。這都什麼?就是喜怒很輕的、很輕微的;大的那是要命的,所以這個差別很大。沒有因,面對面走過不認識,沒有表情。我們每天時時刻刻都碰到,都要曉得。

  因果報應在哪裏?就在現前,一點都不差。消業障要在這裏消,用什麼方法?念佛消業障,忍辱消業障。忍辱加上念佛這太好了,別人毀謗我,別人在罵我,在數說我,那我怎麼回應他?阿彌陀佛,他講一句我念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去應對他,好!他所講的那些我都沒有聽見,我聽到的是我心裏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我發出去的是阿彌陀佛,灌到他耳朵裏頭去,我對他修法布施,那他對我是消我業障。你看幫助我消業障,對我有恩,我要把阿彌陀佛回報他,這多好!久而久之這個結就化解,就沒有了。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互相幫助,自動的,不是勉強的,不是我去要求他的,主動的。這什麼?業障消了才會有這現象,業障沒有消不可能有這現象出生。這是說人與人之間關系一定要清楚。

  「《會疏》曰:世界安立,單陽不成」,這中國道家講陰陽,「獨陰不育,夫婦相因相成」,一切衆生才能繁衍下去,才能延續,這是自然現象,自然現象裏頭也有因果。「又父子相因」,佛經上講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不會來。那現在來了,來了怎麼辦?所以學佛問題解決了,學佛,佛教給我們把這四種緣轉化成法緣,我們一起來同修,做法眷屬,好!所以古時候這些帝王聰明,他們用儒治國,用佛教民,教化老百姓用佛,他用得非常恰當。佛教人,人與人之間怨恨統統化解,冤業化解,家和萬事興、社會安穩、天下太平,佛能做到。用道祭祖,他都用得好,道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懷念祖先用道教,統統派上用場。人不能不敬祖先,不敬祖先是忘本,本是孝之根,人決定不能忘本,所以祠堂必須恢複。

  中國這麼多族姓,要恢複也是一個難事,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我們想出一個方法,用萬姓先祖紀念堂,一個縣一個大祠堂,這一縣裏面所有的姓氏都有。祠堂裏面可以辦專門的館藏,就是圖書館,藏什麼?藏家譜、藏家訓,就是每一家家庭的曆史,可以做這個館藏。有研究民族學的、研究社會學的,提供他們的參考資料,那就是學術機構,這都是好事情,歡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到這來學習。所以家用這個方法來恢複,祠堂一年兩次祭祀、祭祖,地方官員主祭,每一個姓氏選一個代表陪祭。平常可以做爲文化活動的場所、文藝表演的場所,我們喜歡看,祖宗也要看。不合法、不合禮的這些表演,我們想到祖宗不願意看,我們不可以做,你到別處去,這個地方不能表演這些東西,所以好。這是現前社會,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好的是利,不好的是病,我們都要想到,都要看到,都要來把它修正,這就好了。

  所以下面,「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資」,資是幫助,君需要臣幫助才能治理國家,臣需要君幫助,讓他來統籌規畫,這國家才能治理得好。「凡天地之間,無獨立義」,這個一定要曉得,天地之間確實沒有一個是獨立的,都是互相依靠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故雲相因寄生」,這一句話重要!在佛法裏面說,「蓋指衆生皆有共業與別業,因彼此有共同之業報,乃于同一時期同一世界」,就是空間,「而出生」。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跟這個時代的人有共業,沒有共業你不會來,雖有共業也有各別的業,有別業。「又因別業各各不同,由于彼此個別宿業之緣,或爲眷屬,或爲仇敵,同生于世,以償宿因」。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確實事實真相只有佛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怎麼做人?老祖宗教我們,首先要認識人跟人的關系,這叫道,倫常大道。「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五倫講關系,把人跟人的關系講得圓圓滿滿。不可能有五倫之外的人,不可能;你到這個人間來,就有這五種關系,這五種關系陪伴你一生一世。你能把這五種關系處理得好,你這一生就非常幸福圓滿。在佛法講你的法緣殊勝,我們世俗講人緣好,在任何地方人都歡喜你。

  知道五倫關系,還要知道五德,五德是五常,無論對待哪一種關系的人,都要做到五德仁義禮智信。頭一個要知道愛人,仁者愛人,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弟子規》末後一句話說,「凡是人,皆須愛」,天經地義。爲什麼?我們同是人,哪有不相親相愛的道理!所以頭一樁大事,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學習愛人。沒有任何條件的,這是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沒有條件,對于一切衆生都愛護。所以佛的慈說不盡的,對于植物愛護,對于山河大地愛護,一花一草、一粒沙塵沒有不愛護的,爲什麼?同體,它跟我是一體。我愛護我的眼目,我也愛護我的手腳,一體,清淨心、平等心發揮大愛。第二個義,義是行事,行事的總原則就是個義字,義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中國人講人情事理面面顧到,這叫義。仁義落實在哪裏?落實在下面叁個字,禮、智、信。禮就是規矩、禮節,不過分,也不能不到,把仁義落實在禮上,辦事要有禮貌、禮節。落實在智慧上,這是現在講理智不是感情用事,隨順感情就是煩惱,隨順理智就是智慧,凡事不要用感情,用感情會跟人結怨,用理智。最後一個信,言而有信,信在佛法裏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這都屬于信。你看講得多簡單,多有條理。

  存心是仁,處事的原則,原理原則是義,仁義落實在禮,佛法落實在戒律,儒家講禮就是戒律,落實在理智不落實在感情,落實在信用,守信。這是老祖宗教導我們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跟任何人、任何物相處,才處得和睦,總是有真誠愛心,常常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世界多美。首先就是把自己這些大原則守定、落實,然後自自然然能感化別人。能有機緣、緣分,緣分是能在一塊相處,這緣分,你在這一塊相處肯定這一塊地區的衆生就被感化了。中國古人把這個例子做出來,舜王在這個地方住叁年,就能把這個地區人民統統都教好了。他並沒有特別教,就是做出來,做出個好榜樣,大家都看到、都學習,這個方法到今天還是有效。堯舜距離我們差不多四千年,那個時候他們用的方法有效果,今天我們照樣去模仿,同樣有效果。如果我們把它做成一種風氣,就能影響到全世界,化解世人的沖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這是一樁好事情。以這個功德回向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一生同一個時代居住在同一個地區,一定要珍惜,要常常想到『壽命幾何』,「百年短暫,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間,轉瞬即逝」,這都是真話。

  我這一次到馬來西亞,主要是參加馬來西亞華校校長、老師的聚會,我是去勉勵大家,希望他們真正能發心,能有使命感,把中國傳統文化複興的這個使命承擔起來。因爲他們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做教學,做校長管理學校,現在無論是現任還是退休,我們真正發心,在中國傳統學術經典裏頭,選一種專攻,他們有基礎。我們提出的就是《群書治要》六十五種的原本,那有六十個人就行了。一個人專攻一樣,叁年就會有很好的成績可觀,十年之後這六十個人是全世界一流的漢學家,中國文化可以在全世界放光,好事!馬六甲同修送一塊地給我,我把它建作學校,馬來西亞漢學院。這一次重新設計,他們用客家人,客家人是圍屋,圓的,房子是圓屋,很特殊,很有味道。屋頂,用馬來人的屋頂,兩個文化合起來。所以首相看到之後非常歡喜,就問我人的問題。我因爲這次見面時間只有五十分鍾,討論到這個問題沒有時間詳細再談,我得詳細寫封信給他。他說辦學院,我們需要他批准大學的執照,將來我們可以變成大學。但是就是這個學院,老師有多少個博士學位,有多少個碩士學位,因爲教育製度上它這麼規定,那我們用這個方法行不通。

  今天到全世界去請漢學家,博士很多,他懂不懂漢學有問題。因爲現在拿博士學位的人,都是把這些典籍當作一種世間普通學術來研究,全是知識,變質了,不是智慧。我們的學習不重視知識,我們重智慧,什麼叫智慧?你所學到的東西統統落實到生活,這智慧,我們要這種人。所以我就在想,這些老師們叁年之後,他的成績拿出來,我們可不可以授與給他漢學博士學位?這上面冠漢學,用這個。他在哪裏表現?他所研究東西我們把它錄像,在電臺上播放,在網路上播放,讓大衆公認,這個應該沒話說。不用這個方法大家不知道,他所學的東西不知道,我們來聽他講,看看他所講的跟現在一般漢學家所講的,哪些不一樣。

  我們要求的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統統落實在笃行。現在做學問的,後頭笃行沒有,他只止于前面這四種,所以做學問與自己實際生活不相幹。這自己得不到利益,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也沒有真正貢獻。所以這個事情,我還得要找時間,我們要當面來談、來討論。我們要有一條新的道路才能走出來,才能夠拯救世界,舊的這個路行不通,這是個很艱苦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做實驗,漢學院就是實驗室,有興趣的年輕人,我相信四十歲左右的都可以發心來做這工作,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知道了去做到,從哪裏做起?儒釋道叁個根非常重要,沒有這個那你沒有根。所以我們要求每個人《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落實了,我們只要求這個,不要求很高,這最低標准。這是聖賢的根基,人才能學聖學賢,才能成聖成賢。我們同生在這個時代,對這個時代做出真正的貢獻,人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不會在這一生空過、白來了,那就很可惜。

  這後面說,「但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這是真的,世間人確實如此。「但求幻妄之樂」,今天科學技術就是幻妄之樂,科學在變把戲。「如蛾撲火,自焚其身」,這話說到今天這個社會,完全正確。特別是核武戰爭,這個事情誰都沒有能力障礙,我們只有祈求諸佛菩薩、天地神靈,希望他們阻止這樁事情,不能讓它爆發,這個爆發那是人類毀滅的大災難。真有一批人想幹,這想幹什麼?這人瘋了,只有嚴重的神經病、瘋人他才會幹這個事情,正常人不會,除了求佛菩薩、求天地鬼神,沒有別的辦法。

  現在我們很冷靜的觀察,中國社會逐漸省悟過來,對于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肯定了,好事情。中國文化我們在外國宣揚,不是說它是中國的,它是整個人類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傳統文化。這是什麼?湯恩比提出來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在這個基礎上,要把這個文化發揚光大,孔孟是什麼?仁義、道德、因果教育,就這六個字。大乘佛法是真誠、慈悲,本經上講的真實智慧、真實之際、真實利益,這大乘講的。都是屬于全人類的,不是屬于某個族群、某個國家、某個地區的,全世界的人都要學習,所以我們現在呼籲學文言文。這一次我看到非洲的小黑人小朋友們背《弟子規》、背《叁字經》,字正腔圓。非洲小黑人在學中國文化,將來他們領導全世界你們服不服?所以這些錄像對我們很大的啓發,我們要不學,將來跟他們學,將來他來領導我們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六0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