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是,摩西講經教學有二、叁十年,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基督教耶稣教學叁年,他被人害死了。細心去觀察,當年創教的這些祖師大德都是社會教育家,心量都很大,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乃至像佛教,不分宗教信仰,來者不拒,去者不留。這些聖者對一切衆生真誠、清淨、平等的教誨,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世界宗教是一家,這個世界的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彼此要恭敬、尊敬,彼此要懂得互相關懷、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所以宗教要互相學習,國家應該建立宗教大學,每個宗教辦一個學院,所有宗教合起來就是一個宗教大學。將來弘揚宗教這些師資一定是這個大學培訓出來的,爲社會服務,爲國家服務,爲一切衆生服務,不會有沖突發生。宗教裏頭不妨礙人信教自由,絕不妨礙。宗教裏頭有矛盾、有沖突,由宗教自己去解決,擺出經典,按照經典的方法來解決,和平解決,沒有沖突。
古時候宗教教育皇帝親自掌管,國民的教育宰相主管,宰相底下從前是六部,事沒有那麼多。禮部就是教育部,禮部尚書就是今天的教育部長。這是傳統文化裏頭以儒爲主,裏面也有佛、也有道,那是附帶的,以儒家爲主。可是皇上帶著全國人民,他的教學確實是以佛、以道爲主。用佛陀的教育把人都教好了,把人都變成菩薩、都變成佛,天下太平;用道來教導人民敬祖、敬天,好!對于祖宗、對于神明、對于天地萬物都存敬畏之心,自自然然就回到戒慎恐懼。這不是迷信,這是真理,這裏頭有高深的哲學基礎,還有高深的科學基礎在裏頭。現在人不學,用迷信兩個字把它封殺了,造成今天社會的動亂,這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第叁段,「福盡惡歸」,這裏頭的意思非常之深。請看經文: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爲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這段經文所說的作惡的人,殺、盜、淫、妄,作惡之人,「難于教化降伏」。可以說,完全講的是現代社會。爲什麼難?把聖賢教育疏忽太久了。中國人把老祖宗東西丟掉了差不多兩百年,日本把老祖宗東西丟掉四百年。日本人接受西洋文明比我們早,我們接受西洋文明從日本傳過來的。日本自古以來完全用的是中國文化,一直到今天,我們到日本去參觀,你去看看農村、鄉下,還保存著傳統的文明迹象,還非常可觀。我到日本去過七次,我非常歡喜日本的農村,農村在今天還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們只是在書上念到這個詞句,沒看到,在日本看到了。日本農村的小販,賣菜的,擺個菜攤,沒人管。他每把菜都標一個價錢,放個盒子放旁邊,你拿,自己投錢進去,賣菜的晚上來收錢,白天沒人管。這就是路不拾遺。風氣確實是好,很值得贊歎,老百姓怎麼會那麼好!所以他們的文化底蘊還有,如果有人好好的教,很容易得到效果。都市裏頭人就難教了。
這裏第一句講『難可降化』,「故雲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也」。這個用在今天都市,我們明顯的能夠看到。慢,傲慢,這是罪惡,「慢之罪惡,比于叁毒」,所以佛法裏常講「貪瞋癡慢,均屬思惑也」。迷惑有兩類,一個是見惑,一個是思惑,見惑是你看錯了,思惑是你想錯了,這些與性德完全不相應。下面跟我們說前因後果,『賴其前世,福德營護』。「營字,據《一切經音義》」的解釋,「乃衛也」,衛是護衛、保護,「即保衛之義」。這說什麼?說前面講的難可降化、常懷驕慢這些人,這些人是靠他前世福德營護。前世修的福報修得多、修得大,這一世當中雖然造惡,因爲前世福德還沒有享盡,今世所造的這些惡不會現前,他有過去生中福德保護他;那個福德要是享盡了,他的苦報就來了。這樁事情我們要很細心去觀察,統統在面前。這個人發大財、做大官,這個財是不義之財,是用他的地位,前面所說的橫行霸道,仗勢欺人得來的不義之財,但是他還是會在享受,惡的報沒來。這什麼?他有福,福報太大了。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段發的這些財,實際它已經打對折了。打對折還有那麼多的福報,你就知道,他如果能愛惜他的福報,能夠正大光明,念念爲衆生不爲自己,他的福就不得了!多大的福報。我們都看在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福報享盡,『福德盡滅』是享盡了,他這一世的惡業果報就現前。有人壽命還沒有終,報應就現前,出了事情,家破人亡,我們看到了。還有福報大的,他臨死的時候還有余福,你看他還不滅、還不亡,但是他死了之後神魂到地獄去了,這個果報我們看不見。不是沒有果報,果報有種種不同,我們沒有智慧,我們粗心大意;如果有智慧、細心,你全部都能明了。真正懂得因果,一生不但不能作惡,惡的念頭都不生,我們要學。
最大的福報無過于念佛,這是我們今天肯定了。人家問我,你學佛六十多年,講經教學五十多年,你得到的是什麼?我告訴大家,我得到的就是認識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這叫沒有白學。這個名號功德說不盡,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一切修行法門比不上念這句佛號,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易行。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一切諸佛都是這樣說的。真正相信,你就是這個世間第一等大福報的人,爲什麼?來生作佛去了,果報馬上現前。作什麼佛?作阿彌陀佛。你作佛,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完全平等,這還得了!阿彌陀佛是佛中至尊,諸佛贊歎他「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部經是一切經裏頭無上的法寶。對于夏蓮居老師的會集,對于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不能有絲毫懷疑,完全接受,我們得大利益!這個利益無法稱說。不但我們無法稱說,諸佛如來也稱說不盡。這句句都是真話。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作惡的人還在享福,行善的人還在受罪,這不是因果顛倒。行善的人,過去生中造的有嚴重的罪業,他行善,罪業消掉了,還有余罪,他現在還得受一點苦報,這余罪,這點罪報受完,他的福就來了,福報就現前。跟那個造惡享福的人恰顛倒,造一切罪業他在享福,他的福報享完了,罪報就現前,罪報決定在地獄。念佛人的善報決定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是圓滿成佛,沒有人能比。
我們看底下這兩句,「但今世爲惡,福德盡滅」。這是說現在這些惡人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不可一世,大富大貴,這是他前世修的大福報,這個大福報在護衛他。這一生所作的惡,是過去生中的福報沒享盡,我們不知道,福報享盡了,他這個苦果就現前,我們常說出事情了,那是福報享盡了。如果懂得享福的時候再修福,這個人有智慧,他的福報生生世世享不盡。
我們看到唐太宗的光盤,他現身說法給我們做見證。他自己說,他死了之後神魂墮畜生道,畜生死了之後他又到人道,普通的人,人道死了以後到地獄道。這是什麼?臨終最後的那一念引導他到哪一道去。到地獄道之後幾百年。唐太宗距離我們一千四百年,墮在地獄一直到現在才出來。他那個光盤裏面說得很清楚,他離開地獄好像是叁、四天,找到他的皇後,附在她身上,把這信息透露給我們。怎麼出來的?就是《群書治要》。這部書,那就像我們《無量壽經》所說的,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本經是叁個,《群書治要》有兩個,真實之際它沒有,它有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所以他說這個書能救全世界,這我們沒想到的。是因爲我們印這部書他出來了,他到我這來,附體在我面前,來感恩的。我都莫名其妙,我跟你沒什麼恩,你爲什麼?說出來,印這部書,要不印這部書出不來,那不知道在地獄裏還要受多少年的罪。
這是偶爾這麼個機會,我們遇到這部書。這部書我想了很多年,我知道有這部書的名字,沒有看到過。因爲最近這十幾年,常常參加國際上的和平會議,看到這些專家學者一天到晚都在想怎麼樣幫助這個世界化解沖突,促進安定和平,想不出來,找不到方法。這本書裏頭全有,所以我就想到這本書。我知道這本書是因爲早年看過一個小冊子,叫《諸子治要》,這上面寫了是《群書治要》裏頭的後半篇。《群書治要》它有經、史、子,這只有《諸子》的這一部分,其他的沒有。所以我就知道有這本書,我知道這個書的內容是好東西,常常想著。所謂心想事成,講經的時候偶然提到,沒想到有聽衆他們居然找到兩部送給我。兩部,不同的版本,都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民國初年,我一看,距離現在都是八、九十年前,真難得!
從這些序文裏頭才知道,這部書在中國失傳一千年。唐朝亡國之後,這書在中國就沒有了,到哪裏去了?日本的留學生把它帶回日本去了,在日本流通一千年。嘉慶皇帝登基,日本對皇上送了一份禮物,就是進貢,裏頭有這部書,這中國人才看到。但是嘉慶是康熙、乾隆的余福,還沒有墜落,也就是說清朝鼎盛的時代,他們對這個書就不重視。因爲康熙、雍正、乾隆到嘉慶初年,那種盛世超過貞觀,所以對這個不重視。那現在這個書是救命的書,非常管用,所以唐太宗講這個書能救全世界。我們知道這書好,但是不知道它救全世界,他這一句話提醒我。一定要把這部書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我們來做這個工作。
下面望西大師說的,「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舍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爲痛」。今依造惡,依什麼?依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依他的地位、依他的權勢他在造惡。造惡他還不敗,這個原因就是過去生中他有福報,他修的有大福報。所以宿善滅時,過去生中修的大善大福要統統滅掉的時候,善神離開了、舍去了,他的罪報就現前,苦果就來了,這是痛。「《淨影疏》雲:宿善滅盡,善神舍遠。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跟望西師所說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常常勸導我們修福不要享福,自己有福讓大家享,這是好事情。自己要享,自己一定要明了,過去生中所修的雖然都忘記了、不知道,總是有限,不要把它享盡,今生所修的不享,這個福報長遠。
孔子世世代代修福。我們在典籍看到夫子的外公,他媽媽的爸爸,觀察孔家前面五代修善積德,就斷定他們家裏會出人才,把他的女兒嫁給他家,嫁給孔子的爸爸。五代積福,這是好人家,所以他的女兒嫁過去生孔子。孔子一生也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沒享福。後世你看對他的紀念,孔子生活在世間居的是普通房屋,不大,後來你看給他蓋的孔廟蓋得那麼大,給他塑的像、供的牌位擺在那裏,多少人去禮拜、去恭敬。後福!你就知道孔子福報多大。有人告訴我,孔老夫子現在在忉利天,我們能相信。因爲他沒有遇到淨土,不知道有極樂世界,以他一生的行業肯定是忉利天。在天上也是老師的身分,也是以倫理道德教化衆生。這些事情我們要記住。
生活苦一點好,消業障!所修的一切福報給大家去享,自己不要去享受,這叫積功累德。把這些功德回向求生淨土,增高品位,這是真的。學佛學這麼久了,總要曉得善惡報應,絲毫不爽。佛告訴我們,帶得去的要真幹,帶不去的要放下;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帶不去,善惡業是帶得去的,我要帶善業不帶惡業。在極樂世界,善幫助我們提升品位,惡不能幫助我們提升,決定要斷惡修善,佛在經上所說的這些惡念不能有,惡言惡行不能造。我們要依教奉行,所學到的要真幹,決定把它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菩薩道,這叫真學佛,真正是增長智慧,不生煩惱。于一切衆生自己能忍、能讓,真正做到佛在經上所說的于人無爭,于世無求,我只求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衆生有好處的可以做,做完了別放在心上。不求人天福報,只求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希望早一天成佛,沒有第二個念頭。斷惡修善是爲衆生,衆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幫助衆生離苦得樂,幫助衆生破迷開悟,這是大慈大悲,這是諸佛菩薩的本願,我們要有,可決定不能著相。著相就離不開人天福報,不著相才能離開,才是真正行菩薩道,真正提升自己境界,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六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