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六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如是,摩西讲经教学有二、三十年,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基督教耶稣教学三年,他被人害死了。细心去观察,当年创教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社会教育家,心量都很大,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乃至像佛教,不分宗教信仰,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这些圣者对一切众生真诚、清净、平等的教诲,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世界宗教是一家,这个世界的社会才能真正做到,彼此要恭敬、尊敬,彼此要懂得互相关怀、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所以宗教要互相学习,国家应该建立宗教大学,每个宗教办一个学院,所有宗教合起来就是一个宗教大学。将来弘扬宗教这些师资一定是这个大学培训出来的,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一切众生服务,不会有冲突发生。宗教里头不妨碍人信教自由,绝不妨碍。宗教里头有矛盾、有冲突,由宗教自己去解决,摆出经典,按照经典的方法来解决,和平解决,没有冲突。

  古时候宗教教育皇帝亲自掌管,国民的教育宰相主管,宰相底下从前是六部,事没有那么多。礼部就是教育部,礼部尚书就是今天的教育部长。这是传统文化里头以儒为主,里面也有佛、也有道,那是附带的,以儒家为主。可是皇上带着全国人民,他的教学确实是以佛、以道为主。用佛陀的教育把人都教好了,把人都变成菩萨、都变成佛,天下太平;用道来教导人民敬祖、敬天,好!对于祖宗、对于神明、对于天地万物都存敬畏之心,自自然然就回到戒慎恐惧。这不是迷信,这是真理,这里头有高深的哲学基础,还有高深的科学基础在里头。现在人不学,用迷信两个字把它封杀了,造成今天社会的动乱,这不能不知道。

  我们再看下面第三段,「福尽恶归」,这里头的意思非常之深。请看经文: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这段经文所说的作恶的人,杀、盗、淫、妄,作恶之人,「难于教化降伏」。可以说,完全讲的是现代社会。为什么难?把圣贤教育疏忽太久了。中国人把老祖宗东西丢掉了差不多两百年,日本把老祖宗东西丢掉四百年。日本人接受西洋文明比我们早,我们接受西洋文明从日本传过来的。日本自古以来完全用的是中国文化,一直到今天,我们到日本去参观,你去看看农村、乡下,还保存着传统的文明迹象,还非常可观。我到日本去过七次,我非常欢喜日本的农村,农村在今天还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们只是在书上念到这个词句,没看到,在日本看到了。日本农村的小贩,卖菜的,摆个菜摊,没人管。他每把菜都标一个价钱,放个盒子放旁边,你拿,自己投钱进去,卖菜的晚上来收钱,白天没人管。这就是路不拾遗。风气确实是好,很值得赞叹,老百姓怎么会那么好!所以他们的文化底蕴还有,如果有人好好的教,很容易得到效果。都市里头人就难教了。

  这里第一句讲『难可降化』,「故云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也」。这个用在今天都市,我们明显的能够看到。慢,傲慢,这是罪恶,「慢之罪恶,比于三毒」,所以佛法里常讲「贪瞋痴慢,均属思惑也」。迷惑有两类,一个是见惑,一个是思惑,见惑是你看错了,思惑是你想错了,这些与性德完全不相应。下面跟我们说前因后果,『赖其前世,福德营护』。「营字,据《一切经音义》」的解释,「乃卫也」,卫是护卫、保护,「即保卫之义」。这说什么?说前面讲的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这些人,这些人是靠他前世福德营护。前世修的福报修得多、修得大,这一世当中虽然造恶,因为前世福德还没有享尽,今世所造的这些恶不会现前,他有过去生中福德保护他;那个福德要是享尽了,他的苦报就来了。这桩事情我们要很细心去观察,统统在面前。这个人发大财、做大官,这个财是不义之财,是用他的地位,前面所说的横行霸道,仗势欺人得来的不义之财,但是他还是会在享受,恶的报没来。这什么?他有福,福报太大了。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发的这些财,实际它已经打对折了。打对折还有那么多的福报,你就知道,他如果能爱惜他的福报,能够正大光明,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他的福就不得了!多大的福报。我们都看在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福报享尽,『福德尽灭』是享尽了,他这一世的恶业果报就现前。有人寿命还没有终,报应就现前,出了事情,家破人亡,我们看到了。还有福报大的,他临死的时候还有余福,你看他还不灭、还不亡,但是他死了之后神魂到地狱去了,这个果报我们看不见。不是没有果报,果报有种种不同,我们没有智慧,我们粗心大意;如果有智慧、细心,你全部都能明了。真正懂得因果,一生不但不能作恶,恶的念头都不生,我们要学。

  最大的福报无过于念佛,这是我们今天肯定了。人家问我,你学佛六十多年,讲经教学五十多年,你得到的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我得到的就是认识阿弥陀佛这句名号的功德,这叫没有白学。这个名号功德说不尽,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一切修行法门比不上念这句佛号,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易行。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说的,一切诸佛都是这样说的。真正相信,你就是这个世间第一等大福报的人,为什么?来生作佛去了,果报马上现前。作什么佛?作阿弥陀佛。你作佛,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弥陀佛完全平等,这还得了!阿弥陀佛是佛中至尊,诸佛赞叹他「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部经是一切经里头无上的法宝。对于夏莲居老师的会集,对于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不能有丝毫怀疑,完全接受,我们得大利益!这个利益无法称说。不但我们无法称说,诸佛如来也称说不尽。这句句都是真话。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作恶的人还在享福,行善的人还在受罪,这不是因果颠倒。行善的人,过去生中造的有严重的罪业,他行善,罪业消掉了,还有余罪,他现在还得受一点苦报,这余罪,这点罪报受完,他的福就来了,福报就现前。跟那个造恶享福的人恰颠倒,造一切罪业他在享福,他的福报享完了,罪报就现前,罪报决定在地狱。念佛人的善报决定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是圆满成佛,没有人能比。

  我们看底下这两句,「但今世为恶,福德尽灭」。这是说现在这些恶人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不可一世,大富大贵,这是他前世修的大福报,这个大福报在护卫他。这一生所作的恶,是过去生中的福报没享尽,我们不知道,福报享尽了,他这个苦果就现前,我们常说出事情了,那是福报享尽了。如果懂得享福的时候再修福,这个人有智慧,他的福报生生世世享不尽。

  我们看到唐太宗的光盘,他现身说法给我们做见证。他自己说,他死了之后神魂堕畜生道,畜生死了之后他又到人道,普通的人,人道死了以后到地狱道。这是什么?临终最后的那一念引导他到哪一道去。到地狱道之后几百年。唐太宗距离我们一千四百年,堕在地狱一直到现在才出来。他那个光盘里面说得很清楚,他离开地狱好像是三、四天,找到他的皇后,附在她身上,把这信息透露给我们。怎么出来的?就是《群书治要》。这部书,那就像我们《无量寿经》所说的,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本经是三个,《群书治要》有两个,真实之际它没有,它有真实智慧、真实的利益,所以他说这个书能救全世界,这我们没想到的。是因为我们印这部书他出来了,他到我这来,附体在我面前,来感恩的。我都莫名其妙,我跟你没什么恩,你为什么?说出来,印这部书,要不印这部书出不来,那不知道在地狱里还要受多少年的罪。

  这是偶尔这么个机会,我们遇到这部书。这部书我想了很多年,我知道有这部书的名字,没有看到过。因为最近这十几年,常常参加国际上的和平会议,看到这些专家学者一天到晚都在想怎么样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想不出来,找不到方法。这本书里头全有,所以我就想到这本书。我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早年看过一个小册子,叫《诸子治要》,这上面写了是《群书治要》里头的后半篇。《群书治要》它有经、史、子,这只有《诸子》的这一部分,其他的没有。所以我就知道有这本书,我知道这个书的内容是好东西,常常想着。所谓心想事成,讲经的时候偶然提到,没想到有听众他们居然找到两部送给我。两部,不同的版本,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民国初年,我一看,距离现在都是八、九十年前,真难得!

  从这些序文里头才知道,这部书在中国失传一千年。唐朝亡国之后,这书在中国就没有了,到哪里去了?日本的留学生把它带回日本去了,在日本流通一千年。嘉庆皇帝登基,日本对皇上送了一份礼物,就是进贡,里头有这部书,这中国人才看到。但是嘉庆是康熙、乾隆的余福,还没有坠落,也就是说清朝鼎盛的时代,他们对这个书就不重视。因为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初年,那种盛世超过贞观,所以对这个不重视。那现在这个书是救命的书,非常管用,所以唐太宗讲这个书能救全世界。我们知道这书好,但是不知道它救全世界,他这一句话提醒我。一定要把这部书翻成外国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我们来做这个工作。

  下面望西大师说的,「今依造恶,宿善灭时,善神舍去,故今世遭厄,此厄为痛」。今依造恶,依什么?依横行霸道,仗势欺人,依他的地位、依他的权势他在造恶。造恶他还不败,这个原因就是过去生中他有福报,他修的有大福报。所以宿善灭时,过去生中修的大善大福要统统灭掉的时候,善神离开了、舍去了,他的罪报就现前,苦果就来了,这是痛。「《净影疏》云:宿善灭尽,善神舍远。身无依倚,多遭厄难,是其痛也」,跟望西师所说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常常劝导我们修福不要享福,自己有福让大家享,这是好事情。自己要享,自己一定要明了,过去生中所修的虽然都忘记了、不知道,总是有限,不要把它享尽,今生所修的不享,这个福报长远。

  孔子世世代代修福。我们在典籍看到夫子的外公,他妈妈的爸爸,观察孔家前面五代修善积德,就断定他们家里会出人才,把他的女儿嫁给他家,嫁给孔子的爸爸。五代积福,这是好人家,所以他的女儿嫁过去生孔子。孔子一生也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没享福。后世你看对他的纪念,孔子生活在世间居的是普通房屋,不大,后来你看给他盖的孔庙盖得那么大,给他塑的像、供的牌位摆在那里,多少人去礼拜、去恭敬。后福!你就知道孔子福报多大。有人告诉我,孔老夫子现在在忉利天,我们能相信。因为他没有遇到净土,不知道有极乐世界,以他一生的行业肯定是忉利天。在天上也是老师的身分,也是以伦理道德教化众生。这些事情我们要记住。

  生活苦一点好,消业障!所修的一切福报给大家去享,自己不要去享受,这叫积功累德。把这些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增高品位,这是真的。学佛学这么久了,总要晓得善恶报应,丝毫不爽。佛告诉我们,带得去的要真干,带不去的要放下;世间名闻利养、功名富贵带不去,善恶业是带得去的,我要带善业不带恶业。在极乐世界,善帮助我们提升品位,恶不能帮助我们提升,决定要断恶修善,佛在经上所说的这些恶念不能有,恶言恶行不能造。我们要依教奉行,所学到的要真干,决定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行菩萨道,这叫真学佛,真正是增长智慧,不生烦恼。于一切众生自己能忍、能让,真正做到佛在经上所说的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我只求往生极乐世界。对这个世间众生有好处的可以做,做完了别放在心上。不求人天福报,只求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希望早一天成佛,没有第二个念头。断恶修善是为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大慈大悲,这是诸佛菩萨的本愿,我们要有,可决定不能着相。着相就离不开人天福报,不着相才能离开,才是真正行菩萨道,真正提升自己境界,这就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六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