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從來沒有發現兩個圖案是一樣的。他對這個事情有疑,他問我,我告訴他,不可能有相同的。他說爲什麼?因爲我們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念念不相同。你做水實驗,你用愛心,我用愛心來愛這個水,讓它起結晶。我前面念頭那個愛跟後面念頭的愛,雖然都是愛,裏頭有輕重不一樣,不是一樣的。所以結晶現出來有相似,絕對不是完全相同,要是兩個念頭完全一樣你做不出來,這是事實真相。但是真心是完全相同的,爲什麼?它沒有生滅。真心不是波動現象,妄心是波動現象,波動的速度多快?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叁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之間叁十二億百千念,也就是叁百二十兆,這麼快的速度。叁百二十兆個念頭,沒有兩個念頭完全相同,所以它是相似相續,它不是完全相續;完全一樣叫相續,它這個現象是相似,不是完全。這個現象在五蘊裏叫行,行就是行動,行就是相續、就是不中斷,前念滅了,底下一念又生了。但是你一定要曉得,底下一念不是前頭一念,你才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叁句,能大師說「本自具足」,這句話說得好。說明自性清淨心裏頭一樣都不缺,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沒有絲毫欠缺。雖有怎麼樣?它不顯,你看不到、摸不到,也想不到。我們的感官必須有對象,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必須有物質現象,我們才能看見、聽見、摸到,有念頭的現象,我們能想到。可是自性清淨心,真心,不是物質現象,不是念頭,也不是波動現象,它什麼都沒有,波動屬于自然現象。科學家分叁大類,佛也是分這叁大類,物質、精神、自然,它都不是,但是它都具足,爲什麼?它能生萬法。雖然能生,它本身什麼都不是,所以科學找不到它,哲學也找不到它。科學跟哲學頂多只能找到阿賴耶,現在阿賴耶真被它找到了,我們不能不佩服它。阿賴耶再往上去那就是真性,真性決定找不到。怎麼樣才知道?叫唯證方知,證要用定功,不能用儀器,儀器決定找不到,要用禅定功夫。大乘經上佛常講,八地菩薩以上統統明了。圓教初住雖然明心見性,他是真的見到性,可是他的習氣沒斷掉,習氣障礙,障礙他不能清清楚楚的見性,見性是模模糊糊的,不是很清楚的,八地以上才真正清楚。所以唯證無生,則不生不滅。
惠能大師最後一句話說「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是自己心裏頭變現的。所以,大乘佛法肯定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比我們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講得清楚、講得明了、講得究竟圓滿。中國老祖宗觀念當中,整個宇宙是一家人,應當要親愛;佛更進一步,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沒有差別。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跟極樂世界的關系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爲什麼?信心才堅定。阿彌陀佛從哪來的?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極樂世界從哪來的?是我真心所現的。叫「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跟我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我要到淨土,還能回不去嗎?淨土是老家;我要親近阿彌陀佛,他還能不見嗎?哪有這個道理?是一體!淨宗的信心從這裏生的,這叫萬修萬人去。所以,經教要不透徹、不真正明了,你會有懷疑,你的心不堅定,這一生就去不成;真正堅定,一絲毫懷疑沒有,這一生決定往生,一個都不漏,善導大師說「萬修萬人去」,這是真的長生。
「泥洹即涅槃,圓證叁德之至果也」。這個「叁德」,我們資料裏頭有這一條,從《佛學大辭典》裏頭節錄下來的。根據「《涅槃經》所說大涅槃所具之叁德」,叁德裏第一個,「法身德,爲佛之本體,以常住不滅之法性爲身」。這個身不是真的有個形體,如果你認爲真的有個形狀、有個體就錯了,它沒有形體。爲什麼叫它身?它永恒存在。整個宇宙只有它是真的,真的就是不生不滅,這是真的,有生有滅就是假的。所以一定要知道,阿賴耶有生有滅,整個宇宙的現象,今天科學所說的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統統都有生滅。佛法裏頭講阿賴耶叁細相,阿賴耶的業相是自然現象,科學稱爲能量;阿賴耶的轉相,就是精神現象,科學稱它作信息;阿賴耶的境界相,科學家稱它作物質。這個是有生有滅,經典裏面講得很清楚、很詳細,比科學報告還要講得好。
法身是什麼?法身沒有形狀,法身遍一切處,像虛空一樣。但是它是光明的,它不是黑暗的。法身的光我們看不見,這個一定要知道。宇宙之間的光太多了,現在科學知道,光波有長短不一樣。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許許多多光波裏頭的一小部分,比這個波段長的看不到,比這個短的也看不到。可是用儀器能夠偵測得到,像X光、紫外線、紅外線,這些用科學儀器能把它看到。實際上,我們今天科學能知道的這些光還是一小撮,光波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融成整個宇宙。我們要證得法身,就是我們身,真的是身跟念頭、跟宇宙這個光融成一體。像這個房間有很多燈光,每一個燈光你看光光融成一體,這就叫證得法身。所以證得法身,你在哪裏?你無處不在,你無時不在。你就得知道,極樂世界身是法性身,土是法性土,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在哪裏?無處不在;極樂世界人在哪裏?也無處不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化成光了!
能不能現身?能,有緣就現身。那個衆生跟你有緣,現在需要你幫助,他那個求救的念頭才動,我這裏信號就收到了,立刻就現身。他在哪裏,就在當處現身。《楞嚴經》上說了兩句話說得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告訴你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釋迦牟尼佛講經,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裏十萬億佛國土,那是比喻,那不是真說。真說一定要看《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這個經是契這個世界衆生之機而說的。所以我們的心清淨,跟佛就相應。淨土,真正的一句話是心淨則佛土淨,心裏面把叁種現象都放下了,就回歸淨土。所以,物質現象是假的,別當真,精神現象也是假的,自然現象也是假的。《金剛經》上這一句話說絕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不要執著它,你可以享受它,不要執著。不要執著是你不要有占有的念頭,不要有控製的念頭,不要有支配的念頭,因爲什麼?那是妄想,那造業。這些念頭都沒有,你去運用它,那就是佛菩薩的生活。爲什麼?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轉識成智之後,不用阿賴耶了,所以變的現象永遠不會消滅。
極樂世界往生的人,他已經不用阿賴耶,往生的時候蓮花化生,在蓮花裏面産生蛻變,就産生變化。就像那個,我們用蠶做比喻,蠶吐絲結了個繭,把自己包在裏頭。包在裏頭它在裏面就産生變化,它變成一個小蝴蝶,咬破繭它飛出來了。你看,從爬蟲變成了會飛的蝴蝶,它就變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個蓮花就像繭一樣,坐在蓮花裏頭,到達極樂世界,這個身就變了,變成法性身,不是阿賴耶了。轉八識成四智,往生的人就在蓮胎裏頭轉掉了,甚至于自己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這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這得感謝阿彌陀佛,自己要轉變可費勁了,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的成就。到極樂世界,才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有多大恩德,才真知道。怎麼報恩?阿彌陀佛要拯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刹土裏頭的苦難衆生,我們跟他發同樣的願,幫助他去度這些衆生,這就是報佛恩。
所以衆生有感,佛菩薩自然有應,這個道理在《還源觀》上講過。《還源觀》,了不起的一部書,賢首國師作的,賢首國師修《華嚴經》,那一篇論文等于說是他修《華嚴經》的畢業論文。文一共分六段,前面叁段講宇宙的真相,宇宙、萬物、生命怎麼來的,後面叁段是講修行,用什麼方法回歸到自性。裏面的叁種周遍講得好,叁種周遍,我們對于感應這樁事情明白了。所有衆生起念,心裏起個念頭,整個宇宙都知道了。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一個電臺,念頭一動,它的速度比光、比電不曉得快多少倍,念頭才動,整個宇宙知道。光,太陽到地球還要八分多鍾。晚上我們看到天空當中星星,有很多星星是用光來算的,要到我們這個地球要幾百年。距離最近的差不多都四個光年、五個光年,光要走這麼久才能到,可是我們的念頭一動就周遍法界。
我們身體狀況,諸佛如來全曉得。身體是物質,物質是波動現象,所以它也不斷的在波動,波動的頻率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鍾一千六百兆。這麼高的頻率,這個念頭才動,也是周遍法界。所以,諸佛菩薩對我們身體狀況清清楚楚,對我們起心動念清清楚楚,我們做個壞事想瞞人瞞不住。修.藍博士他懂得,他雖然不是佛教徒,他到我這裏來參觀,他就告訴我,我們念頭才動,他說桌子知道、牆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這就說明,他能夠觀想把病人跟自己是一體,病人現在哪個地方有病,就是我的問題,我用我的意念把這些病毒恢複正常,對方的病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意念,意念的秘密、念力的秘密不可思議。《還源觀》上文字不多,講得很透徹,念頭才動,「周遍法界」。而底下第二個「出生無盡」,第叁個「含容空有」,這是今天科學沒發現的。最微細的一念裏頭整個宇宙在裏頭,裏面真有世界,八地以上的菩薩都可以到微塵裏面的世界,他有這種本事。宇宙確實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找不到底、找不到邊,真的是不可思議,無法想象。那是什麼?那是自己的自性。你會有一天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到八地就清楚了。這是法身。
第二個「般若德」,般若是智慧,「般若譯曰智慧,法相如實覺了」。就是對于整個宇宙一切萬物,它的道理、它的形相沒有一樣不知道,沒有一樣不明了。所以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佛法的教學是教我們求智慧,不是教我們求知識,知識是有局限的,而且裏面有很多錯誤的。用知識解決問題不究竟,往往有後遺症,解決問題一定要用智慧。真實的智慧一定從清淨心當中得來,清淨心重要。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阿羅漢證得的;平等,菩薩證得的;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成佛了。佛法開悟,這叁個層次清清楚楚。《華嚴經》上講菩薩的位次,總共是四十一個位次,這是《華嚴經》上的。這四十一個位次是明心見性的位次,在這個之前都是十信位。阿羅漢才是第七信,辟支佛是第八信,一般通稱的菩薩、沒有明心見性的菩薩是第九信。第十信的菩薩是沒有見性,到見性的邊緣上,他一覺悟他就見性、就能夠畢業,畢業他就超越十法界,生實報莊嚴土。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叁德第叁「解脫德」,「遠離一切之系縛,而得大自在者」。這第叁個解脫,真的就是得大自在,你沒有任何拘束了。虛空法界,在這個裏面你得到自由了,你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時間、空間都不存在。所以你的身、心都是遍法界虛空界,什麼地方有感什麼地方就有應,而且可以同時應一切處。不是一個身,無量身,無量無邊身,同時能現無量無邊身,同時能處理無量無邊的事。這是爲什麼要成佛,道理在此地。我們這個叁德沒講完,現在時間到了,叁德後面《叁藏法數》說得更清楚。好,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一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