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九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九集)  2012/8/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7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七十六頁第一行,「約叁業端正勸」,這也分叁段,第一段「身心淨潔」。請看經文:

  【若曹作善。雲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我們看注解。這個次段,這一段「勸端正身心,與善相應,世尊直指作善之第一著。作善淺釋爲行善,究實則爲是心作佛也」。佛經語義很深,完全看人的誠敬,誠敬就是功夫,印祖常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同樣是一句話,同樣是一個句子,每個人讀它感受不相同,淺深差別很大。一般人聽這句話,作善就是行善,會讓我們想起五戒十善,這是佛法初學的標准。實在說佛法必須從這個標准開始,從這裏下手,這個根才紮得牢,根深蒂固,往後菩提道上能禁得起考驗,能一帆風順。如果是究實,就是追究真實義,那就深了。真實義深到什麼程度?《觀無量壽佛經》世尊告訴我們,淨宗修行的理論根據,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心是真心,不但凡夫不知道,二乘、權教菩薩也不知道。什麼人知道?禅宗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種人知道,見性的人知道。見性,《華嚴》圓教是初住菩薩,別教則是初地菩薩。這些人住實報莊嚴土,他生到佛國當中,住實報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當然也是實報土,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生方便土,帶業往生這些人生凡聖同居土。

  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淨宗的殊勝,殊勝在哪裏?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也作了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地位?就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換句話說,極樂世界是以實報莊嚴土做標准。只要是往生到極樂世界,一定是得到真正平等的受用,智慧、神通、道力跟實報莊嚴土的菩薩都差不多,他能的,你也能,這是無比殊勝。這不是修得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讓你得到,你沒有修到,但是你已經得到了,這是極樂世界的殊勝處。他方諸佛國土裏面沒有,我們居住這個地方也沒有,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報土,也沒有。所以極樂世界應該去,這個世界無需要留戀。

  是心是佛是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心是我們的真心。我們今天迷了,迷了什麼?把真心迷了,就是真心不起作用,現在從早到晚起作用的是妄心。什麼是妄心?就是妄想心,你的妄想很多,雜念很多,分別執著很多,前念滅了後念又生,這是妄心。真心沒有念頭,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真心離念,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那是真心。只要這些東西都不存在,現出來的就是真心;這些東西把真心障礙住,蓋覆住了,雖有它不起作用。真心起作用就是法身菩薩,剛才講了,阿惟越致菩薩,他們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的就是真成佛了,爲什麼還叫他菩薩?他雖用真心,用得不是究竟圓滿。爲什麼?他還帶著無始無明的習氣,習氣沒斷幹淨。習氣只障礙回歸常寂光,對這個有障礙,對其他的沒有障礙。所以其他的智慧、德能你跟佛完全相同,只是你回不了常寂光。什麼時候無始無明習氣斷掉了,無始無明習氣最後的一品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把這一品無明斷掉,他就成佛,妙覺如來,《華嚴經》上講的妙覺位,妙覺是真正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梵語稱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以翻,爲什麼不翻?這叫尊重不翻。因爲這一句是所有學佛人最後的目標,都想達到,達到就是妙覺如來,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得到正覺。菩薩,這法身菩薩,《華嚴經》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通常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做正等正覺,沒有加無上。妙覺要加上無上,這最後一個位次,無上正等正覺。每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決定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你就離開極樂世界了。極樂世界是個學校,你就畢業了,畢業真正成佛,證得常寂光。所以這個法門真的是稀有,真的是難逢,遇到了希望這一生不要錯過。遇到就是說,你這一生成佛的機會有了,只要你抓住,你決定成功。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真修就真去了;不是真修去不了,雖去不了也不錯,跟阿彌陀佛結了個緣。這個緣結得好,來生後世你再遇到這個緣的時候,你就能往生。如果沒有這個緣,遇到了等于沒有遇到。

  我們怎麼知道諸位淨土的緣很深?換句話說,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很多次遇到,你有這個根性。從哪裏看出來?從你到這個講堂來,能夠在這裏坐兩個小時,歡歡喜喜來聽講經,這不容易。沒有過去世甚深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兩個鍾點你坐不住,你不可能有這個耐心。有同學跟我講過,聽我講經超過一千個小時,這不容易。這樣的人如果能夠把情執放下,對這個世界不再有留戀,你就決定得生。你要是不能往生,肯定這個地方有牽腸挂肚的事情放不下,那就沒法子,這個責任要自己負,不能怪阿彌陀佛。你真放下,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不放下,阿彌陀佛也不勉強你,他就不現身。

  心,剛才講了,真心,真心能生能現。禅宗六祖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就是真心。唯識所變,識是妄心,我們現在每個人用的全是識心,不是真心。識心能變,千變萬化,能量也真不小,它有能力改變星球,這個力量多大!在太空當中運行的星球、星系,阿賴耶識有能量改變它們。我們過去學過賢首大師的《妄盡還源觀》,這篇論文文字不多,是一本小冊子。用現代的話來說,是賢首國師成爲華嚴宗祖師的畢業論文,像博士論文一樣,華嚴宗第叁代的祖師。論文一共六段,前面叁段講宇宙的起源,宇宙從哪裏來的,萬物從哪裏來的,我從哪裏來的,我是我們自己,講得非常清楚。這個前面叁分,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哲學與科學,尖端的哲學,尖端的科學,達到究竟圓滿。說心現心生,這就是是心作佛,你見性你就成佛,就作佛了。見性,無量的智慧、德能出現,真正是無量。宇宙、萬物無量無邊,你的智慧無量無邊,沒有一樁事情你不知道,沒有一樁事情你不能,能力無量無邊。

  第一個跟我們講信息,我們念頭才動,這個信息就周遍法界,佛家講法界,現在人講宇宙。念頭才動周遍宇宙,速度比光、比電不知道要快多少倍,沒有法子比喻的。光跟電的速度,跟意念的速度來比,那叫小巫見大巫。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遍法界虛空界裏面的佛菩薩都知道,他們有能力接收。靠近我們的這些星球,不遠的,我們佛經上講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是說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多大?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十億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一千個單位世界叫一個小千;以小千爲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再以中千爲單位,一千個中千叫一個大千。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範圍,總共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億。我說這個什麼意思?我們念頭才一動,在這十億的範圍之內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我們的信息他都能收到。我們動個妄念不要說沒人知道,那是自己騙自己,都知道。十億以外,那邊的阿羅漢跟叁乘菩薩他們不知道,但是什麼?法身菩薩知道,法身菩薩無量無邊,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個個都知道。這是講信息。

  所以我們不要以爲沒有人知道,那就錯了。前面經上告訴我們,每個衆生出生,同時出生的就有兩個俱生神,一個叫同名,一個叫同生,這兩個神就在自己肩膀上。我們念頭有善惡、行爲有善惡、言語有善惡,他們統統都把它記錄下來,就好像電腦一樣,全部給你錄下來。錄下來幹什麼?送給閻羅王做參考,閻羅王那個地方有資料庫,收藏這些資料。這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因爲佛不是在一部經上講的,好幾部經上都說,可見得這個事情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真的,明顯的,是這些聖人叁乘聖人他們知道,暗中的,鬼神知道。人不能有惡念,不能做壞事,起心動念都是業,《地藏經》上說得很好,「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些話都是真的,不能動妄念。修行修什麼?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在起心動念之處,斷惡修善,這就是修行。

  念頭最善的,善中之善、第一大善是念阿彌陀佛。你要想斷惡修善,要想積功累德,你不知道怎麼做法,這經上告訴你,專念阿彌陀佛,你的功德累積誰也比不上,爲什麼?太大太大了。爲什麼不念?爲什麼去打妄想?把時間、精神都搞在妄想上,那叫什麼?造輪回業,你生生世世出不了六道輪回,原因在這裏,不能不知道。念頭的能量大,《還源觀》上講「出生無盡」,那就是它變化無窮,真有這個力量。我們的念頭,我們念頭實在講太散亂了,如果集中在一起它就起作用。念頭像光一樣,你看我們燈一打開,光是往十方發射,四方四維上下它都照到,它散的。所以一張紙都能障礙它,它都無法透過。如果把這個光集中成一點,叫激光,紙不管用,鋼板都能透過,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佛在大小乘經上都告訴我們,「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那個能量就太厲害了。怎樣製心一處?製心一處就是禅定。我們曉得,大乘裏面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是修禅定。法是方法,門是門路、門徑,方法、門道不一樣,但是統統修的是禅定。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方法不一樣,手段不一樣,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定就生智慧,怎麼定?製心一處就是定,別去胡思亂想。

  今天早晨有些出家人來看我,我就勸他們,現在佛法衰了,佛教裏沒有人才。你們如果要懂得佛法的道理,個個都是人才,你們都能拯救佛教。你好好學,怎麼學法?製心一處。一個人專學一部經,專修一個法門,不要搞太多,搞太多就搞雜、搞亂了,一輩子都搞不成功。搞一樣,一樣,叁年就有小成,小的成績就出來,七年就有大成。儒家讀書,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我們比它快,我們叁年有小…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