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九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我服務一樣。我當年跟方東美先生學習的時候,老師沒有收一分錢的學費,我今天教學就不能收供養,我要收供養怎麼能對得起老師?所以,供養都歸常住,常住都做慈善事業利益衆生。每個人不爲自己,身心清淨,都能守住六和。現在佛法衰,就是團體裏頭不和,無論團體大小,兩個人住在一起都吵架,都不和,這是衰相。

  所以,我們不要求太多,淨宗學會成立,第一個會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的,第二個是在美國桑尼維爾,這會都還在,第叁個在洛杉矶。這有二十年了,好像一九八四年、八五年成立的。我寫了一個緣起,提出修行五個科目,做爲什麼?做爲我們學會的「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這五個科目,第一個是淨業叁福,這是世尊給我們最高的指導原則。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將它落實在儒釋道叁個根。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這後面才有《十善業》。所以,我們沒有堅固的《弟子規》跟《感應篇》的修養,我們的《十善業》做不好。爲什麼古人能做得好?古人確確實實從小、從出生就把《弟子規》跟《感應篇》這個基礎做好了,母親真教。這個東西不是念給嬰兒聽的,是自己做出來讓嬰兒看,他會看,他會聽。從出生到叁歲這一千天,天天看、天天聽,他統統學會了。

  父母還年輕,祖父母在,曾祖父母在,他就會看父母怎樣孝順他的父母,他從這兒學去的,父母如何友愛他的兄弟,統統是做出來給嬰兒看。嬰兒不會說話,他很清楚、很明白,到叁歲統統學到了。所以古諺語有所謂「叁歲看八十」,叁歲紮下的根,一千天紮下的,八十歲都不會改變,這麼好的基礎。今天我們沒受過這個教育,我們要學佛,必須非常認真把這個課補出來,要求自己真要做到,然後十善業道就沒有問題。叁福第一福是人天福,人天福都沒有,你怎麼能學佛?佛是什麼?佛是智慧、福報的圓滿,「皈依佛,二足尊」,這個二就是智慧、福報,足就是滿足,就是圓滿。那佛要不要了,佛要不要,就是不要智慧、不要福報。不要智慧是愚癡,不要福報是貧賤,你喜不喜歡?不喜歡。想求福報,想求智慧,沒有地方求,不知道它就在你面前,你當面錯過。佛法就是這個東西。

  我活這麼大年歲了,年輕的時候我也遇到算命先生,不少人。到美國還遇到一個,很高明,最近在臺灣見了一次面,十幾年沒見面。這些人告訴我,我的命是貧、賤,貧是沒有財富,賤是沒有地位,而且壽命很短,命只有四十五歲,壽命就到了。我沒有求長壽,老師章嘉大師教給我布施,教我修財布施你會得財富,修法布施你會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你會得健康長壽。我真幹,聽話!那時候布施沒有什麼能力,有心,真有這個心。這六十年,佛在經上所說的完全兌現了,我真相信不是假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財富不必要很多,堆在那裏是假的,夠用就好了,需要,它就有,不要,不要它就沒有了,這個好,一點不操心。聰明智慧,同學們稍稍留意你能夠看得到,我講的經年年不一樣,你能看得出來,健康長壽你們看到了。布施,年輕的時候我抓住放生、素食,所以我學佛六個月就吃長素,吃了六十多年。這是我忏悔業障,沒有學佛之前,在抗戰期間我打過叁年獵,打獵殺生。我想到那個時候被殺害衆生之苦,這才忏悔,不敢再吃衆生肉,就放生。幫助病苦的人,在醫院裏頭捐醫藥費,幫助貧窮的人。

  我長住在澳洲,我在市政府,我們這個小城市十萬居民,只有一個市立的醫院,我每年捐十二萬澳幣,指定做醫藥費。對于貧窮的人,沒有錢買藥,動用這個錢,年年不缺。還有一個基督教辦的臨終關懷中心,辦得很好,雖然是基督教,他不局限基督徒,不管信仰什麼宗教,臨終的時候照顧他們都義務。你用哪個宗教都可以,這個很難得,特別是在國外,臨終關懷太重要了。這是教會辦的,經費也是困難,我也是幫助他們,每個月一萬塊錢,十年沒中斷。這是什麼?健康長壽的果報。所以我說我不能生病,我生病沒有醫藥費,我的醫藥費都布施掉了。你們還要買人壽保險,那怎麼?准備生病,肯定生病,不生病那個錢怎麼花?要想不生病,把這個錢捐掉,你就不會生病了。所以你不相信佛菩薩的話,相信自己會生病,你肯定會生病,我也相信你會生病。佛說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什麼它就現什麼。所以一定,經不能夠白學,學了之後馬上就管用。

  「身心潔淨」,身口意所行、所說、所念的全是善,沒有一樣不善。剛才講了,對我,什麼樣惡意對我,我對他都善,善快樂;如果你要想報複的話,這個心不善,很苦,你苦他也苦。現在是我樂他苦,我以善心對人,我樂;他以惡念對我,他苦,我知道。我只能減輕他的苦,爲什麼?我不報複他,還感恩他,他來考驗我的功夫,我關關都通過。所以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這個人生就是方東美先生當年告訴我,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一生得到了。所以對老師感恩,要不是老師,大概我早就不在了。四十五歲那年害一場病,真的是應該走,我自己曉得時間到了。我也不找醫生不吃藥,我相信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壽命到了,你找醫生幹什麼?所以,那一個月當中我念佛求生淨土。念一個月,身體好了,恢複健康,恢複健康我就繼續講經,一生講經沒中斷。

  所以,純淨純善這是淺說,我們現前應該要做的。「深言之,始覺智妙契本覺理,才是與善相應」,這是什麼?本性本善。《叁字經》上講的「人之初,性本善」,與性本善相應,這是真善。性本善那善是什麼?我看見過,我相信你們也看見過,但是你們不知道。我是有一年在日本岡山,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的,在日本岡山開的,我代表澳洲的大學參加這次活動。日本那邊的淨宗的同學也不少,常常在我身邊照顧我的有十幾個人。岡山的鄉下很甯靜,居民很純樸、老實,非常可愛。我們常常到鄉村裏面去散步,小溪邊上它都有步道。我們當中有個年輕的媽媽,推了個小車,小車上是她四個月的兒子。我突然叫大家停下來,我說你們統統都來看,看什麼?看父子有親。小孩沒有人教他,他太小了,才四個月。你看,母親對他的愛,他對母親的愛,他雖然不會說話,你看他的動作、看他的眼神,你能看得出來。這是什麼?這是天性,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你看到本善了。不是人教的,父母也沒人教他,小孩也沒人教他,這是本性,自然流露,叫天真,天然真誠,沒有絲毫虛僞。

  中國老祖宗懂得這個道理,他發現了。發現之後他就想,這種親愛,純真無妄的這種親愛,如何能保持一生都不改變。這個念頭就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根源,中國傳統教育從這裏産生。教育的目的,怎樣把這種純真的愛,這種親愛永遠保持,一生不變質,這是教育第一個宗旨。第二個宗旨,要把這個愛擴大,讓他能夠愛家族,愛他的祖父母,愛他的叔叔伯父,愛他的兄弟、堂兄弟、族兄弟,這就愛家族。再擴大,愛鄰居、鄰裏鄉黨,愛他居住的地方,再推廣,愛族群、愛民族、愛國家、愛社會,最後「凡是人,皆須愛」,這就走向世界大同。所以,中國傳統教育就是這個親愛的教育。

  我們要有信心,我們現在遭這個災難,是最近兩百年把老祖宗的這種親愛教育疏忽了,不講了、不教了,要學外國人的,吃虧了。我們對國家、對這個民族要有信心,在全世界,講這種教育的,全世界各個民族只有中國這一家,我們也算走遍全世界,沒看到。所以我們有信心,中國不會滅亡,中國有災難,不會滅亡,爲什麼?祖宗的德太厚了。我們過去在湯池做了個實驗,用儒釋道來教小鎮的居民,沒想到叁個月就效果卓著,我們都被嚇到了。丟掉兩百年!我們怎麼樣教,預想的時候總得二、叁年才能收到效果,怎麼可能在叁個月收到效果!所以我跟這些老師們講,我們要謙虛,不要傲慢,決定不能居功。這成就是從哪來的?老祖宗之德來的,祖宗保佑、佛菩薩的感應,絕對不是我們有能力做得出來的,我們相信真的是祖宗安排的。

  做出來了,我們要到聯合國做報告,這個事情難事,不是容易事情。沒有想到過兩個月,五月,聯合國來了一個文件通知我,要求我參加他們辦個活動,紀念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五十周年,活動的主題是「佛教徒對人類的貢獻」。你看,這不是祖宗安排嗎?不可思議,這是他來找我。我們在澳洲,是個很小很小的淨宗學院,我們在那邊,因爲房地不大,我們自己家裏的人,包括經常不斷到我們小道場來修學的,短期修學的,一共大概平常吃飯的時候只有七十個人的樣子,規模不大,聯合國不會找到我們。聯合國是找會員國,怎麼會找到我?我派叁個人到巴黎去打聽,真有其事,他們確實找的是泰國,這就對了。在全世界,以佛教爲國教的只有泰國,泰國大使推薦我,請聯合國特別邀請我做主辦單位,這難得!主辦有權,協辦沒有權。以前我跟他們做過一次協辦,這次要求我做主辦,這個機會來了。這是祖宗安排的,不是人安排的,人做不到。我們四天會議做得非常成功,我邀請新加坡九個宗教,邀請澳洲的猶太教,一共十個宗教。這是宗教領袖,在聯合國的大堂,手牽手爲世界和平祈禱。在聯合國第一次,從來不敢碰宗教,這次看到宗教這麼和諧,感到很意外。會後秘書長告訴泰國大使,說我們這次的活動,在聯合國秩序最好,內容最豐富,他們很感動,一直到現在都念念不忘。

  今年又來找了兩次,希望我再去辦一次活動。我說好,上一次我有湯池跟大家做報告,這次沒有東西,沒有實際東西人家不相信。所以這次我就想到,我們在澳洲圖文巴,我在那裏住了十年,跟地方人士處得非常和睦。圖文巴有十幾個宗教,十萬人,八十多個族群,一百多種語言,標准的多元文化。這十幾個宗教聯起來,告訴我,他們想把圖文巴變成世界上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這個理念好!我鼓勵他,我說你要做成功,我們到聯合國去做發表,去做報告。我希望你們一年做成功,把成績做出來,明年我就可以去做報告,帶著大家一起去。我會邀非洲這些小黑人,讓他們上臺去念《叁字經》,去念《感應篇》、《十善業道》,表演給大家聽聽。這裏頭最主要的人物是駐聯合國的大使們,一共有一百九十五個人,是每個國家的代表跟使節。這個活動有意思!

  我們中國最近這幾年,很多這些傳統文化論壇也做得有聲有色,希望也能夠挑出幾個,主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在企業」,由企業家來做報告。還有,有學校的,也有做家庭的,現在深圳上一次到我這裏來過,有七個不同的家族,他們聯合在一起,想把中國傳統大家庭恢複做出來,我聽到很歡喜。中國過去家庭不見了、沒有了,如果他們團結來做一個,做出來一個,像表演一樣,做出來。我問他們一共有多少人?他說有五、六十個人。他們還想能再增加叁個,做到十個家庭,希望能有一百人的樣子。把中國過去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家風,做出個榜樣,讓社會大衆看看,中國過去家庭,這個大家庭的好處。不能讓它失掉!

  中國社會幾千年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家庭。家對于社會、國家的貢獻太大了,爲什麼?家把人都教好了,人人是好人,好人做的都是好事,所以它社會安定。人與人當中充滿了和諧,互助合作,互相謙讓,沒有競爭的,這個社會多美好。家沒有了,這社會就麻煩了,家沒有了,子弟沒有教得好,社會就亂了。能有這麼多人發心,我覺得這發心的人是菩薩,不是凡人,太難得了。做出一個模型,我們希望企業來領導,每個企業就是個大家庭,把中國過去這種家道、家規、家學、家風恢複起來,我們中國至少還會有一千年盛世出現。這是我們值得向聯合國做報告的,讓這些大使們來參觀、來看、來學習,這好事情。

  我建議全世界每個宗教,至少要建立一個聖城,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宗教的生活落實在這個小區。這兩年我兩次訪問梵蒂岡,跟教宗見面就談這個事情,教宗跟我同年。我建議他,就把梵蒂岡這個小城做實驗點,天堂在哪裏?天堂就在梵蒂岡。都做出來,讓全世界天主教徒到這邊來學習,讓其他的人到這裏來參觀、學習,了解天主教,認識天主教,好事情!我在泰國跟泰皇建議,希望他找個小地方,建一個佛教聖城。他們那邊是小乘佛法,小乘,在這個城裏頭居民,叁皈、五戒、十善要做出來。小乘經典選個二、叁十部,人民必須學習的,要上課、要講解。人家來看看什麼是佛教,到這裏來看就看到。今天不做出樣子沒人相信,我們做報告,這個我經驗很豐富了,報告完了之後,這些會友都來找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這做不到。沒有信心!我把它做到,就像過去湯池,我們報告中國傳統文化沒人相信,我做出來,大家相信了。所以給他們才有這麼深刻的印象,六年前了他們念念不忘,還來找我。

  不做出來沒人相信,一定要做出來。個人學佛,我自己要依教奉行做出來,個人的樣子。團體要把團體的樣子做出來,團體最重要就是和睦。淨業叁福最高指導原則,下面就是落實在叁個根,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再《十善業道》,就能兌現。然後學六和敬、學六波羅蜜,夠了,不必再多。真正是菩薩,過菩薩的生活,這真正有福報的人,這個地區不會有災難。不是做不到,我們天天在學習,大家天天在聽,問題就是沒有落實到生活。最簡單的落實從哪裏起?從無我起。有我就有自私自利,沒有我,我是團體的一分子,團體是我。我們這個小團體,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這個會是我,這個會是我的家,會裏面的人是我的兄弟姐妹。年長的是我的父輩,叔叔伯伯,年幼的是我的晚輩,子侄晚輩。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互相照顧,互相關懷,互助合作。要做出來才行!

  六和敬不是說說的,說說有什麼用處?要真正做到。要學菩薩六門功課,第一個學布施,布施就是爲大衆服務,無條件的服務,今天講做義工,修福修慧。第二個持戒,持戒就是守規矩,最重要的是把六和敬這六條守住,真正做到,認真努力去學習。學習叁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沒有事情常常念,把它念熟,把它背熟。學忍辱波羅蜜、學精進、學禅定、學智慧,真幹。不真幹,讀了、聽了,聽完了耳邊風,過兩天全忘掉了。這是也有一點好處,阿賴耶裏頭落個印象,做個種子,這一生當中得不到受用。

  所以這後面總結,「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爲第一也」,第一是這個意思。下面講「身心淨潔,與善相應」,也是同具上面淺深二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九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