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世界,你想要什麼它都現前,不要的時候就不見了。所以用不著書架,書架沒用,不用的時候,幹幹淨淨,一塵不染;要用的時候,全在面前。我們真正想通、想明白了,這是我們想要的地方,哪有世間這麼麻煩!這個世界很容易去,爲什麼不去?還不想去、還半信半疑,就是對于極樂世界聽說了,是不錯,還有疑惑。只要你沒有真幹,你就有疑情在裏頭。疑怎麼斷?讀經,讓世尊一遍一遍給你介紹,古人所謂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真的,《無量壽經》讀一千遍,你就會見到阿彌陀佛,你就會見到極樂世界,你相信了。沒有疑惑,境界就現前;有疑,境界被疑障住了。你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舍不得放下,這都是你不見佛、不見極樂世界的原因。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這一段是非常精彩的一段,「佛化殊勝善利」,善是美好,利是利益。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淩弱。各得其所。】

  念老說這段文,「表佛慈德無量」。我讀這段文,我說這是佛化太平盛世,中國古人講的大同之治。《禮記》裏頭有「禮運大同篇」,我們這個書上也有,這一章比「禮運大同篇」講得還好。所以我說了,我上一次在馬來西亞跟這些校長、老師好像有叁、四百個人,我給他們講教學爲先,講了十個教學爲先。最後,諸佛刹土教學爲先,極樂世界教學爲先,這極樂世界教學爲先。極樂世界爲什麼會那麼好?阿彌陀佛天天講經教學沒中斷,就這麼成就的。如果把教學去掉了,極樂世界也會天下大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教學,世出世法大根大本,一定要認識清楚。

  『佛所行處』,念老也講得很好,「指佛所行履之處,複兼指後世佛法流行之處」。我講得更簡單,更直截了當,是佛陀教育盛行之處,這叫「佛所行處」,佛陀的教育普遍推行的處所。大的是國家,這一國;小的是一個縣、是一個鄉、是一個城市,這是「邑」。「丘」有兩個意思,《會疏》裏面講山丘。第二個說法,《周禮》講:「四邑爲丘。是則丘亦聚居之處。聚者聚落、村落」。望西師說得很好:「小鄉曰聚」。『國邑丘聚』,這就是講佛所行之處,應該是佛的教化流行之處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一個鄉鎮、一個村莊,有人在那裏教學。「無不蒙受佛之教化,故雲靡不蒙化」。所以佛法,佛法是教育,你看,佛之教化,教是教學,化是教學的成果。中國古人說,讀書志在變化氣質,那學佛?學佛目的是轉凡成聖,這就是化,化凡成聖。這也有初級、中級、高級。初級的化惡爲善,能夠幫助現在的社會恢複安定和平,佛陀的教化能化惡爲善;再提升,能化迷爲悟,這小乘;再提升,化凡爲聖,這大乘。所以佛教學的效用有這叁等。化惡爲善對人、天講的;化迷爲悟對二乘講的,聲聞、緣覺、權教菩薩;化凡爲聖,那就成佛,對大乘根性人說的。所以,佛教是教育。如果大家遇到這個緣分,讓你講講佛法,把佛法介紹給大家,這一段經文非常好,說明佛教是教育。

  那佛教是不是宗教?那這個宗教,要用中國宗教定義來說,佛教是宗教。中國的宗是什麼意思?我們去查查字典,宗有很多意思,但是裏頭有叁個重點,叁個最重要的意思:第一個,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叁個是尊崇的,這叁個意思好。教也有叁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宗教連起來,它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佛教完全是宗教,不是外國一般講的宗教,用中國這兩個字,佛教是名符其實的宗教,那告訴你,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這多重要!極樂世界是全世界推行的,所以那個世界那麼美好,阿彌陀佛親自主持,天天在講經、在教學。我們這裏講經教學用現在科學技術,衛星電視、網路電視,做爲遠程教育。極樂世界不需要這些工具,極樂世界很大,無論你在哪個地方,你就看到佛在你面前教你,這個不可思議。不需要這些工具,佛就在面前,轉過彎,掉過頭,還是看到佛在面前,佛沒有離開。

  極樂世界是宇宙之間科學第一,最高的,沒有哪個地方科學能跟極樂世界相比。那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大科學家、是大哲學家,這樣一個好老師天天在授課,直捷來教我們,這能不去嗎?而且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好處就是你得無量壽,永遠沒有生死,永遠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再不幹這些傻事情了。這些全是真實不虛,如果你要懷疑,你善根種下去了,這一生不能往生,爲什麼?有疑,障礙你往生。來生後世你又會碰到,生生世世都會遇到,爲什麼?你與淨土有緣。到哪一生哪一世不懷疑了,你就往生了。于是我們知道,我們大家過去生生世世都聽到這個法門,都學習這個法門,爲什麼沒去?還是有疑惑,所以沒去成。這一生又碰到了,這一生能不能去?看這一生你是不是把疑情全斷了。全斷了,你決定往生;還是有疑惑,那好,下一次再來。這個權在自己手上,不在別人。阿彌陀佛的感應,就像海潮音一樣,決定不失信,我們這邊真正沒有疑惑,具足這個條件,我們一念,佛就來了,你就看到他,就能往生。

  香港人應該都還記得,何老太太往生,何東爵士的夫人,何世禮將軍的母親,她開往生大會,這人念佛的功夫不錯。全家是基督徒,他們都是留學英國的,全家基督徒,就是老太太一個人念佛。往生前,她邀集佛友打佛七,佛七打完了,她告訴這佛友,大家多住一天,明天送我往生。每個人都呆了,說人好好的,一點病也沒有,笑嘻嘻的,說話好像是真的,不是假話。大家說好,就待一天。到第二天,計畫當中請大家助念,幫她助念,送她往生,讓她的家人,兒子、媳婦,全家人都念佛送她往生。把床鋪擡到大廳上,她坐著往生的,盤腿坐著,跟大家一起念佛,念不到一刻鍾,真走了,一點病都沒有。她兒子、媳婦看到了,全家學佛,全家都念佛了。這個高明,做出來給你看,看你信不信,你基督教沒有這個本事,學佛的人真有這個本事。所以,報紙雜志上都報導,對香港佛教界是個很大的震撼,這念佛往生不是假的,大家看到的,她招待新聞記者,給她報導。

  西方極樂世界是全世界接受阿彌陀佛教化,所以這個世界那麼好。如果我們這個地球上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乃至于一個小村,真正接受佛的教化,不一樣!這樁事情要做出來,不做出來,現在人普遍懷疑,不相信。所以我這幾年有機會到海外去訪問,我到處勸人。去年跟今年,實際是今年,訪問教宗,兩次訪問教宗,我都給他建議。特別是這一次,最近這一次,我勸他,用梵蒂岡這個小鎮做實驗。梵蒂岡實在太小了,人也太少了。羅馬城不大,這是個古城,完全是以觀光旅遊收入爲它的經濟來源,好!今天中國國家政策,以文化帶動旅遊,以旅遊帶動經濟,我相信全世界都歡喜。就把羅馬城變成全世界天主教的示範點,把天主教的教義、精神完全融合在生活當中,到羅馬的時候就看到天主教的天堂。天上的天堂在地球上做個模型,來看看,這個方法好。基督教也做一個,每個宗教都做一個。

  所以我到泰國去訪問,沒有別的目的,希望跟泰皇見面,我把這個信息告訴他。我預先寫了一封信給泰皇,因爲什麼?怕到時候又插別的因緣,不能見面。果然我到那邊去的時候,泰皇生病住院去了。再過幾天,泰國有個親王要來訪問我,這個親王是皇後的弟弟,我就希望把這個事情促成。泰國是世界上唯一以佛教爲國教的國家,可以選一個小城市,把佛教的精神、佛教的文化落實在這個小城,這個小城就是佛國。這段經文做出來,佛教的大同世界。人家全世界人問,什麼是佛教?你到這個佛教聖城去看看。我都叫宗教聖城,佛教聖城、天主教聖城、基督教聖城,每一個宗教做一個聖城,把宗教的精神、宗教的教學完全融在日常生活當中。天主教把聖母的愛做出來,基督教把耶稣的愛做出來,神愛世人,伊斯蘭教把真主的慈悲做出來,宗教能夠複興,能夠帶動全世界回歸到安定和平。不做出來,怎麼說都是半信半疑,總有疑問在裏頭。真正做出來了,大家就沒話說了。

  中國傳統文化好,只有英國湯恩比博士知道,我們中國人自己都不相信,都有嚴重的疑惑。我們在湯池小鎮做了個實驗,做成功了,大家相信了。雖然時間很短,叁年,中心被撤銷了,可是影響很可觀。我們希望國家做一個,做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示範點,讓全世界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小城、這個小點你就能看出來。這個符合國家的政策,傳統文化帶動旅遊,旅遊帶動經濟,可以做實驗。

  教育也要做一個實驗。我們在馬來西亞推動漢學,主要的這些人是馬來西亞的華僑的學校。馬來西亞華校,小學有一千多個、中學有六十一個。我希望這些學校的老師、校長,他們終身從事教育工作,對于教育是內行的。漢學院裏頭沒有老師,爲什麼?今天找不到漢學家,在全世界找不到漢學的老師,必須要靠自修。典籍都在,工具都有,只是要下功夫。如果能有兩百個老師,他們發心做爲漢學院的研究員,每個人專攻一部經,我相信每個人專攻一部,叁年的時間就有很好的成就,就能把自己提升到跟大學教授這樣的一個水平,就能教學。繼續不斷,能夠下十年的工夫,他就是世界上頂尖的漢學家。

  不要搞多,一門。那兩百個人就有兩百部典籍,太可觀了!《群書治要》只有六十五種,六十五部書裏頭選出來的,我們精挑細選再補充一些到兩百個。這些人十年之後,國家能夠好好的利用他們,辦一個空中漢學院,就是建一個衛星電視臺,這兩百個老師不斷在這裏講課,傳播到全世界,救全世界的人,中國的漢學教化全球衆生。我對這些老師、校長寄予很大的期望,上一次跟他們見面,他們有叁百多人,他們也很受感動,希望大家來努力。這些研究員可以在學校工作,兼課,也可以住在漢學院,漢學院裏面有宿舍,用研究員這個方式。叁年之後,成果就卓越了,到那個時候如果辦大學,可以,有老師。儒釋道統統都學,儒跟道的典籍都收在《四庫全書》裏頭。佛的典籍是單獨列出來,就是《乾隆大藏經》。乾隆皇帝是個虔誠佛教徒,對佛教特別尊重,將佛教的經典另外編一套,沒有編進《四庫全書》,道教的經典在《四庫》裏頭。中國傳統文化,不外乎儒釋道叁家。

  所以我們要承認,佛教是教化,我們也要承認,全世界每一個宗教都是教化。不相信,你去想想,每一個宗教最初創教的創始人都是講經教學的,摩西講了二、叁十年,耶稣講了叁年,被人害死,穆罕默德講了二十七年,釋迦牟尼佛講得長久,講了四十九年。那些經典都是這些聖人講解的,記錄下來留傳後世。所以最初統統都是講經教學,而且都是義務的,都是沒有收學費的,我們要認識清楚。所以我們想著所有宗教回歸教育、回歸教學,我們手聯手來幫助這個世界教化衆生。一切都是教學爲先,故雲『靡不蒙化』,都是蒙佛陀的教化。「既受佛化,則必感降吉祥」,佛以正道教化衆生,感應當然是吉祥的。「故得天下和順」,這個和,就是今天講的和諧;順是順于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的法則,中國人稱它爲道。依照這個道去行,這稱之爲德,自然就與道德相應,這『天下和順』。「乃至各得其所」,男女老少、賢愚不肖,各得其所,這就是大同之治。

  「天下和順者,世界和平,萬邦和睦」。這一定是感應的。這兩句,世界和平,萬邦和睦,是現在人心目當中所向往的,能做得到嗎?有不少人問我,我常常說的,能把四樁事情做好,就做到了。哪四樁?第一個,國家跟國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二個,政黨與政黨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叁個是族群與族群,第四個是宗教與宗教。這四樁都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世界和平,萬邦和睦就做到了。有人聽到不敢相信,認爲怎麼?這是做不到的。極樂世界做到了、諸佛世界做到了、每個宗教天堂做到了,我們爲什麼做不到?我們把教育丟掉了,用教育這個手段就可以做到。

  從哪裏做?一定從宗教做起,從宗教教育,中國人講的宗教。宗教是衆生,一切衆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可以幫助這個世界走向和諧、走向萬邦和睦,不是做不到,這不是假的。特別是我們宗教,信仰宗教的人士多多從這個題目上去思惟,竭盡我們自己的一點力量,我們團結起來替這個世界創造永久和平,這個功德就大!今天世界的混亂、地球的災變,宗教要不聯合起來,慈悲何在!義不容辭我們要把教育做起來,就是教學爲先,每個宗教都要回歸到教育。我一生做了個榜樣,每一天教學,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每一個宗教都有很多宗教師天天在講經教學,天下太平,沒事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八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