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說現在譬如桌上,這裏放一堆黃金,這裏放一堆黃銅,你要真正識貨,真正懂得,現在我說兩個給你一個,你自己拿,你一定拿黃金,你不會拿黃銅。可能黃金不好看,有些灰塵,肮髒,黃銅很幹淨,發亮,你就把銅當作金了,那就是你不能分辨。真正懂得的,一定取黃金,不取黃銅。這就是說明,真正懂得你一定做到。極樂世界好比黃金,這個世界人間天上好比黃銅,你怎麼可能要那個東西。老師這個比喻很簡單,讓我們很容易理解。你對它不認識,所以你行不到;真正認識,你就行到了。行到才肯定自己知道了,知道就會行到;行不到,知不到,不要自以爲知,那是假的。所以這是老一輩的人,他們的教誨,慈悲到極處。
「又耳聞者,不如眼見」,你聽說的,聽懂了還有懷疑,可是你親眼所見的,你就不懷疑了。可是親眼所見,有人見到,有人在面前並沒有見到,這是什麼原因?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不能見到,最大的障礙是懷疑,因爲有疑,你就見不到,爲什麼?被那個疑障礙了。貪瞋癡慢疑叫五毒,五毒裏頭最嚴重的,不是上面講的貪瞋癡慢,最嚴重是疑,這很多人不知道。疑對于本身産生什麼樣傷害?免疫系統衰退了,疑心愈重免疫系統就愈衰。完全不相信的話,就是自信心沒有了,這個人免疫系統完了,他要得病沒救。懷疑對于我們居住的環境是山崩地陷,你看多嚴重。山會倒下來,地會沈到下面去,這是懷疑。所以應對居住的環境,貪心是水災。海水上升並不可怕,慢慢上升。海水上升一寸,要多少水,多少水它才能上升一寸,上升一尺要多少?最怕的是什麼?怕的是海嘯。海嘯是那個大浪,那個大浪當然馬上就退掉了,可是那一下子幾秒鍾當中,人、物,房屋、財産,那損失太大了,才幾秒鍾的事情。怕的是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對人傷害太大了。
有很多人說中國沿海大陸將來會被水淹,不會是海水上升,海水上升要淹到中國大陸,那要多少水!但是什麼?大的海嘯可能。如果是超級火山,在太平洋海底上爆發,科學家告訴我們,這個火山會引發一千米的海嘯,那就不得了了。一千米的海嘯,從太平洋那個浪花沖到海岸,算打對折,也有五百米,再打個對折,也有二百五十米,二百五十米再打個對折,還有一百二十五米,都不得了。日本海嘯才十米。所以叁十米以上的海嘯都不得了,沿海城市都沒有了,那就刹那之間。它來得快,它也退得快,那個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想象的,所以這個東西很可怕的。什麼引起來的?貪婪。我們把貪心放下,不貪了,于財色名食睡統統都不貪了。學佛,于佛法也不能貪,貪佛法還是貪心,只是換對象而已,他還是貪心,貪心就感得水災。所以從心上講。貪心將來是餓鬼因,貪佛法也不行,將來還是到鬼道。鬼道裏頭也有學佛的,也有佛菩薩化身在那裏度衆生的,你得到那一道去了。
瞋恚感應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這都是瞋恚造成的。愚癡是風災,傲慢是地震,懷疑是山崩地陷。所以人能夠把貪瞋癡慢疑斷掉,災難就沒有了。佛知道,春秋時代左丘明知道,左丘明在《左傳》上寫了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這個妖就包括這些災難。常是什麼?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就是五戒,中國儒家講的五常,就是佛講的五戒。仁是不殺,義是不盜,禮是不淫,信是不妄語,智是不飲酒,所以跟佛講的五戒完全相同。五戒十善沒有了,這個世間,社會就亂了,災難就來了,世出世間聖人都這樣說。
耳聞不如眼見,「是故」,底下的經文,「阿彌陀威神之力,令此大衆皆得眼見彼國之事,信上所聞,決定不虛」,讓你親眼看見。所以當年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建立第一個念佛堂,在廬山東林建立第一個念佛堂,集合一百二十叁個人,志同道合,在那個地方念佛求生淨土。以虎溪爲界,結界,不超越這個範圍,就是決定在這個地方往生。統統往生了,這是無比殊勝,往生就是作佛,你說這還得了!遠公叁次見到,見到極樂世界,但是沒有跟人說過。他見到,他的信心堅定,決定不動,所以跟他的人都得好處。他是第四次見到的時候往生了,佛來接引他,蓮社先往生的,他統統看到,這個境界太殊勝了。有人問他,你見到的極樂世界像什麼樣子?他說跟經上所講的完全相同。遠公在世,他們所用的經本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成中文。所以,他們最初淨宗修行就依靠這一本《無量壽經》,叁經一論都沒有。這個經本最早到中國,最先翻譯,說明中國人跟淨宗有特別的緣分,殊勝的緣分。
「又欲令見彼國嚴淨土,各各勤修往生之業」。這個話還是義寂法師說的。讓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每個人才會勤修往生之業,爲什麼?沒有懷疑了。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懷疑,修淨土的人多,疑心不斷這一生不能成就。爲什麼疑心不斷?他放不下,他還以爲有東西比這個更好的,就這麼個簡單道理。他要知道淨土之善是至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他就會死心塌地念佛,他再也不會動心。這要佛慈悲,要讓他看見,我們沒有這個福德,沒有這個因緣。佛陀在世,當年法會當中這麼多人參加,我們在序分裏面看到,這個法會一萬多人,在會的人統統見到,這都是我們的證明。可是我們今天人喜歡懷疑,經上講一萬多人是真的是假的?不相信。爲什麼?一萬多人,釋迦牟尼佛講經又沒有麥克風,他怎麼會聽見?現在人找理由可多了。怎麼可能?所以好疑,還提出很多理論,你說信心多難,難信之法。人真相信了,人家說迷信,這人學佛迷了,迷信。我們真見到佛,真看到這個境界了,人家說你胡說八道,你這個腦子有問題,是你的幻覺,不是真的。都有辦法把你解破掉,你就想這個事情多難。這個境界只有看到的人才知道,沒見到的人怎麼會知道?
遠公當年見到四次,是見到完整的極樂世界。我見到一次,只見到阿彌陀佛,現身,阿彌陀佛的身很大,跟天空一樣大,在半邊天。雖然現那麼大的身,看得清清楚楚。我是在七十九歲那年,在北京住在酒店裏頭,五洲飯店,在那裏生病,病了四天。我知道,那次生病的時候是要走了。這個境界太清楚了,我躺在床上,似夢非夢。怎麼睜開眼睛,我躺在地上,不是躺床上,躺草地上。看到面前是一片青山,沒看到水,山一重一重,非常美。然後一看的時候,滿山遍野的人,面孔都對著我,太多太多了。我說這是不是聽經的聽衆,這麼多的人?這個念頭才起,那些人全部變了,變成野獸,各種不同的野獸,也滿山遍野的,全都變成獸了,這不是好現象。但是那個時候沒有想到,感覺到非常驚訝,怎麼突然全部變成野獸?
在這個時候我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爲那個時候講《華嚴經》,我拜佛的叁拜,第一拜都是拜本師,第二拜拜阿彌陀佛,第叁拜拜本師毗盧遮那佛。多少年來這很習慣了,一下就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現前了,那個境界沒有了,那衆生境界統統沒有了,一尊佛跟虛空一樣大。看到釋迦牟尼佛,我就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前,釋迦佛就不見了;我再念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也不見了;最後我念了一聲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現了個相,也跟天空一樣大。我就聽到我旁邊有人問我,問我還有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沒有什麼人需要見見面的、要交代事情的?我說統統沒有了。我說我現在就想往生,但是如果佛要我留在這世間,多留幾年幫助這些衆生,我說也不妨礙,我也可以。這個話說完,就醒過來了,醒過來病就好了。第二天回香港,在香港休息兩個星期就恢複講經。所以我知道,那年是該走的一年,七十九歲。
壽命是佛管的,我不管這個事情,佛要我多住,咱們就多住,無所謂,反正什麼也不在乎;要我走,我立刻就走,我一絲毫牽挂都沒有,好!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教我把生命交給佛,一生爲佛法、爲衆生,不爲自己,沒有自己,一生都是佛菩薩照顧。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讓我學習,讓我提升境界。所以,一切衆生都是老師,都是佛菩薩,凡夫就是我一個人。這些統統是佛菩薩在我面前表演給我看的,讓我在這個裏面學習,學習什麼?不起心不動念,學習不分別不執著,知道萬法皆空,萬法一如。這個境界裏面學習,將來往生的時候得受用,就一般所說的往生必定增高品位。品位不必自己求,自然的,自然的感應。
兩土導師威神加持,讓會衆都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無非是讓大家相信世尊在前面所說的真實不虛。我們完全接受,完全相信了。相信了,大家才會勤修往生之業,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了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永遠不變,完成我們往生這樁事業,往生就是究竟圓滿,就是止于至善。「再者,當時會衆親見,不但見者獲益,更爲後世聞者證信。令知極樂世界,確實是有,非烏托邦」,不是假的,「非是莊生寓言」。莊生是莊子,莊子寓言故事很多,未必是真實的,很會說笑話,這是大哲學家。「從信起願,從願導行,至心信樂,求生極樂,悉皆度脫,方顯兩土導師本懷」。釋迦、彌陀希望我們每個衆生,在這一生當中往生極樂世界,圓成佛道,這是大成就。成佛之後,你有能力到遍法界虛空界,普度一切有緣衆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九叁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