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澳洲圖文巴市在真幹,這能做出成績出來,那明年應該是主題。另外一個,我想了多少年,教育問題,今天整個世界沒有別的問題,就是教育出了問題,教材有問題,教學方法有問題,不相信古人,帶來今天這麼多災難,人不要祖宗怎麼得了!科學技術,中國古人不是不懂,爲什麼不向這方面發展?如果向這面發展,這個世界早就沒有了。因爲老祖宗有智慧,科學不是萬能,盲目發展之後就是災難,就是地球毀滅,死路一條!所以東方人的教育求智慧,西方人的教育求知識。現在問題來了,知識不能解決,智慧能解決。智慧首先是講德行,孔子教學四科,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第叁個政事,第四個才是文學,文學藝術擺在最後,這就非常科學!
佛陀教育更了不起,佛陀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是希望每一個人離苦得樂,目標在此地。它依據的理念?理念是破迷開悟。苦從哪裏來的?苦從迷來的。你對于世出世間一切法迷惑,不能透徹了解,所以很多事情你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這災難就來了。佛教我們破迷開悟,迷破了,苦沒有了;覺悟了,樂就來了。用什麼方法?用教學。他老人家每天教學,四十九年沒中斷,他是搞教育,要搞清楚。教學分四個階段,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大學是般若,二十二年,這裏面講什麼?這裏頭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最後八年是研究所,是法華涅槃,那是講什麼?那是講轉凡成聖。我們用這四個字來說,釋迦牟尼佛的初級教育是轉惡爲善,這是阿含,方等是轉迷爲悟,般若,般若是大徹大悟,最後法華是圓成佛道,就好像拿到佛學的博士了。佛學的博士稱佛陀,所以佛陀是佛教學位的名稱,最高的學位,人人都可以拿到,人人都可以成佛,它是學位名稱,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叁個學位,也跟現在學校一樣叁個學位。不是神、不是仙,與宗教毫無關系。阿羅漢確實開始轉迷爲悟。沒有脫離六道輪回,這是轉惡爲善。
你細細去看看佛教經典,它講些什麼。所以這個東西要用中國《大學》叁綱八目來說,佛教完全相應,它給我們講的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湯恩比說大乘佛法可以解決社會問題,這一點都不錯。終極的目標是要達到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文字不一樣,跟佛法講的道理完全相同。我們今天看到這邊一句無量清淨平等覺,這是從修因上說的,也代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悟的心。清淨平等覺悟深廣沒有邊際,叫無量。他得的果,那就是無量的智慧(大乘是智慧)、無量的壽命、無量的莊嚴相好,那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
這一品經裏頭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求感應,讓阿彌陀佛把他的極樂世界現出來給我們看。這是在印度,是古印度。在中國有,我們讀東晉時代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的傳記,我們相信慧遠不會騙人。傳記裏面明白記載著祖師一生當中四次見到極樂世界,前面叁次見到的時候,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沒人知道,他自己不說。最後第四次見到佛來接引他往生,他才說出來,告訴大家,極樂世界這第四次見到了,我要走了,跟大家告別。同學們問他,極樂世界你見到是什麼樣子?他說跟《無量壽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遠公那個時代,淨宗叁經一論只有《無量壽經》翻譯出來了,《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沒有翻出來。所以淨宗最初建立道場,建立念佛堂,大家共修,就只有一部經,《無量壽經》。真見到,見到當然他的心就不一樣,他真相信了。
在曆代當中見到的人不少,我們從《淨土聖賢錄》裏面看到,從《往生傳》裏面看到,不可能這些人都打妄語、都說瞎話,不可能,所以這個事情是真的。見到不是夢中見到的,是定中見到的,也有突然之間看見的,但是心地決定清淨,這是先決條件。心地不清淨,決定見不到。阿彌陀佛想加持也要有條件,清淨心、平等心容易見到,就是你具足這個條件,你想看到增長信心,佛真滿你的願。《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不是往生,現前我們在這個世間就見到;當來,那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見佛,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諸菩薩阿羅漢等』。這個「阿羅漢」是方便有余土的,「諸菩薩」是實報莊嚴土的,這裏面當然還包括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在我們這個世界是六道輪回,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六道,只有兩道,天道跟人道,地獄、餓鬼、畜生沒有,阿修羅、羅刹也沒有。經上是這麼說的,見到的人也是這麼說的。
念老在這個上,把這個譯本名稱標示出來了,《漢譯》,五種原譯本裏面《漢譯》的,「《漢譯》稱無量壽佛爲無量清淨平等覺,或無量清淨覺」,這就是阿彌陀佛。「西向」,他說『應起西向』,就是說我們向著西方。「以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酬願度生」。酬願是因地裏面發度衆生的大願,現在成佛了,這個願決定要兌現,叫酬願度生。「現在西方」,示現在西方,出現在西方,都可以說。「淨土法門,指方立向,令衆專一。彼佛現在西方,故向西也」。這是種方法,方法是活活潑潑的。方法依據的理論是什麼?就是佛在大小乘經裏常常說的,「製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散亂,能量分散了。像一盞燈點燃了,它的光四面八方都照到,能量分散了,隔一張紙它就透不過。如果把這個光集中,現在講激光,把這個光集中在一點,鋼板都能穿透,那個能量多大!佛法修學的理論就是這個,這是我們的本能。如果說是把它散掉了,妄念、雜亂的念頭,這是把能量分散掉,它不起作用。能量一定集中,修禅定就是集中能量,心專注在一處。那淨土宗用這個方法,叫你專注在一方,道理在此地,這個一定要懂。你不要去想它,我們往太陽西方,那我從西方走,又走回來了,地球是圓的,到底哪是西?你要是用這種懷疑的想法,這個法門你不能修,對你一點作用都不會起。你必定不要去疑慮這些,你就認定西方就好了,就是叫你集中,問題就是叫你集中念頭。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不必想別的,你真正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它就起作用。
近代量子力學家才發現,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念力的能量能解決物質現象。所以科學家提出最新的理念,叫「以心控物」,就是用我們的心念來控製物質。這是科學裏頭的革命性發現,這個理論要是確定了,地球上的災難都能化解。因爲什麼?物質現象用什麼方法化解?念力。佛法就是用這個,你念頭善,什麼災難都沒有。換句話說,災難從哪來的?不善念頭所感得來的。大乘經上說,貪念(貪的念頭)感來的是水災,瞋恨感來的是火災,愚癡感得的是風災,傲慢感得的是地震,懷疑所感的是山崩地陷。你看現在地球上常出現這些事情!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不貪、不瞋、不癡、不傲慢、不懷疑,那都沒有了,天下太平,什麼事都不會出。念頭!
天臺《大乘止觀》,智者大師所作的,教我們修行那個原理,就是念頭。告訴我們宇宙之間的一切法,說色,大乘經上講的色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現象,用這個字做代表。色從哪來的?色由心生。後面有個總結,全體是心。這是大乘的根,叫根本的依據。整個宇宙現象,今天科學家所說的物質現象、信息現象、自然現象(就是能量),從哪裏來的?全是波動現象産生的。這個波動,波動就是念頭、就是意念,這個念頭非常微細。佛經上面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對話,就有這麼一段,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凡夫心裏起個念頭,這個念頭有多少個細念?微細的念頭,說有「幾念幾相識耶」。相就是物質現象,識就是精神現象。我們一個粗的念頭裏頭,有多少念、有多少個相、有多少個識?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叁十二億乘十萬,叁百二十兆,一彈指有叁百二十兆個微細念頭。他說念念成形,每一個念頭都有形,形就是物質現象,每個念頭裏頭都有物質現象,物質現象裏頭統統有精神現象,就是受想行識。
我們讀這個經才真正了解,大乘經上常講的五蘊。《心經》天天念著「五蘊皆空」,五蘊是什麼意思?多少年搞不清楚,現在終于搞明白了。五蘊就是我們講的物質基本現象,現在科學家稱爲微中子,佛法裏面稱爲極微之微。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看不到極微之微。那微塵是什麼?微塵應該是現在科學所說的原子,我們肉眼看不到,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但是原子再分裂,這是最近八十年所做的工作,不斷的在做分裂的工作,來探索物質到底是什麼。找到究竟就把佛經上的極微之微找到了,應該就是現在的微中子。微中子一擊破,物質沒有了,這就是佛說的極微之微,不能再分了,一分就沒有了,跟佛經講的完全相同。那微中子分析出來是什麼東西,看出來什麼東西?看出是念頭的波動現象。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所以他才提出念頭可以控製物質。現在這些科學家就找證據支持他的理論,這個理論如果被科學家都承認了,這個世界就改觀了,不再以物理爲中心,那物理破産了,要以心理爲中心。
佛法是以心理爲中心的,不是以物理,所以念頭確實能改變物質現象。疾病,再嚴重的疾病,你從心理上去改,非常有效,不需要吃藥、不需要去打針。佛在經上說的,現在量子力學家證明了,只是你把它放棄。病,不要去想病,不要想好,也不要去想不好,你都不去想它,就沒事情,它自然恢複正常。把念頭轉變,所以有宗教信仰的比較容易。他得了癌症,醫院放棄治療,告訴他,你存活期只有一、二個月了。他自己也曉得了,不再想多活下去,也不想病了,天天想上帝,天天祈禱,希望上帝帶他到天國。他就這麼個念頭,把身忘掉、把病忘掉了,一、二個月之後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醫院說這發生奇迹。科學家說不是奇迹,這是念頭,這…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九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