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这澳洲图文巴市在真干,这能做出成绩出来,那明年应该是主题。另外一个,我想了多少年,教育问题,今天整个世界没有别的问题,就是教育出了问题,教材有问题,教学方法有问题,不相信古人,带来今天这么多灾难,人不要祖宗怎么得了!科学技术,中国古人不是不懂,为什么不向这方面发展?如果向这面发展,这个世界早就没有了。因为老祖宗有智慧,科学不是万能,盲目发展之后就是灾难,就是地球毁灭,死路一条!所以东方人的教育求智慧,西方人的教育求知识。现在问题来了,知识不能解决,智慧能解决。智慧首先是讲德行,孔子教学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政事,第四个才是文学,文学艺术摆在最后,这就非常科学!

  佛陀教育更了不起,佛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希望每一个人离苦得乐,目标在此地。它依据的理念?理念是破迷开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来的。你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迷惑,不能透彻了解,所以很多事情你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灾难就来了。佛教我们破迷开悟,迷破了,苦没有了;觉悟了,乐就来了。用什么方法?用教学。他老人家每天教学,四十九年没中断,他是搞教育,要搞清楚。教学分四个阶段,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大学是般若,二十二年,这里面讲什么?这里头是高等科学、高等哲学。最后八年是研究所,是法华涅槃,那是讲什么?那是讲转凡成圣。我们用这四个字来说,释迦牟尼佛的初级教育是转恶为善,这是阿含,方等是转迷为悟,般若,般若是大彻大悟,最后法华是圆成佛道,就好像拿到佛学的博士了。佛学的博士称佛陀,所以佛陀是佛教学位的名称,最高的学位,人人都可以拿到,人人都可以成佛,它是学位名称,菩萨是第二个学位,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也跟现在学校一样三个学位。不是神、不是仙,与宗教毫无关系。阿罗汉确实开始转迷为悟。没有脱离六道轮回,这是转恶为善。

  你细细去看看佛教经典,它讲些什么。所以这个东西要用中国《大学》三纲八目来说,佛教完全相应,它给我们讲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汤恩比说大乘佛法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点都不错。终极的目标是要达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文字不一样,跟佛法讲的道理完全相同。我们今天看到这边一句无量清净平等觉,这是从修因上说的,也代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觉悟的心。清净平等觉悟深广没有边际,叫无量。他得的果,那就是无量的智慧(大乘是智慧)、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庄严相好,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

  这一品经里头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念佛求感应,让阿弥陀佛把他的极乐世界现出来给我们看。这是在印度,是古印度。在中国有,我们读东晋时代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的传记,我们相信慧远不会骗人。传记里面明白记载着祖师一生当中四次见到极乐世界,前面三次见到的时候,从来没有跟人说过,没人知道,他自己不说。最后第四次见到佛来接引他往生,他才说出来,告诉大家,极乐世界这第四次见到了,我要走了,跟大家告别。同学们问他,极乐世界你见到是什么样子?他说跟《无量寿经》上讲的一模一样。远公那个时代,净宗三经一论只有《无量寿经》翻译出来了,《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没有翻出来。所以净宗最初建立道场,建立念佛堂,大家共修,就只有一部经,《无量寿经》。真见到,见到当然他的心就不一样,他真相信了。

  在历代当中见到的人不少,我们从《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从《往生传》里面看到,不可能这些人都打妄语、都说瞎话,不可能,所以这个事情是真的。见到不是梦中见到的,是定中见到的,也有突然之间看见的,但是心地决定清净,这是先决条件。心地不清净,决定见不到。阿弥陀佛想加持也要有条件,清净心、平等心容易见到,就是你具足这个条件,你想看到增长信心,佛真满你的愿。《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不是往生,现前我们在这个世间就见到;当来,那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见佛,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诸菩萨阿罗汉等』。这个「阿罗汉」是方便有余土的,「诸菩萨」是实报庄严土的,这里面当然还包括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在我们这个世界是六道轮回,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只有两道,天道跟人道,地狱、饿鬼、畜生没有,阿修罗、罗刹也没有。经上是这么说的,见到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念老在这个上,把这个译本名称标示出来了,《汉译》,五种原译本里面《汉译》的,「《汉译》称无量寿佛为无量清净平等觉,或无量清净觉」,这就是阿弥陀佛。「西向」,他说『应起西向』,就是说我们向着西方。「以彼佛」,就是阿弥陀佛,「酬愿度生」。酬愿是因地里面发度众生的大愿,现在成佛了,这个愿决定要兑现,叫酬愿度生。「现在西方」,示现在西方,出现在西方,都可以说。「净土法门,指方立向,令众专一。彼佛现在西方,故向西也」。这是种方法,方法是活活泼泼的。方法依据的理论是什么?就是佛在大小乘经里常常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散乱,能量分散了。像一盏灯点燃了,它的光四面八方都照到,能量分散了,隔一张纸它就透不过。如果把这个光集中,现在讲激光,把这个光集中在一点,钢板都能穿透,那个能量多大!佛法修学的理论就是这个,这是我们的本能。如果说是把它散掉了,妄念、杂乱的念头,这是把能量分散掉,它不起作用。能量一定集中,修禅定就是集中能量,心专注在一处。那净土宗用这个方法,叫你专注在一方,道理在此地,这个一定要懂。你不要去想它,我们往太阳西方,那我从西方走,又走回来了,地球是圆的,到底哪是西?你要是用这种怀疑的想法,这个法门你不能修,对你一点作用都不会起。你必定不要去疑虑这些,你就认定西方就好了,就是叫你集中,问题就是叫你集中念头。西方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不必想别的,你真正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它就起作用。

  近代量子力学家才发现,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念力的能量能解决物质现象。所以科学家提出最新的理念,叫「以心控物」,就是用我们的心念来控制物质。这是科学里头的革命性发现,这个理论要是确定了,地球上的灾难都能化解。因为什么?物质现象用什么方法化解?念力。佛法就是用这个,你念头善,什么灾难都没有。换句话说,灾难从哪来的?不善念头所感得来的。大乘经上说,贪念(贪的念头)感来的是水灾,瞋恨感来的是火灾,愚痴感得的是风灾,傲慢感得的是地震,怀疑所感的是山崩地陷。你看现在地球上常出现这些事情!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那都没有了,天下太平,什么事都不会出。念头!

  天台《大乘止观》,智者大师所作的,教我们修行那个原理,就是念头。告诉我们宇宙之间的一切法,说色,大乘经上讲的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现象,用这个字做代表。色从哪来的?色由心生。后面有个总结,全体是心。这是大乘的根,叫根本的依据。整个宇宙现象,今天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现象、信息现象、自然现象(就是能量),从哪里来的?全是波动现象产生的。这个波动,波动就是念头、就是意念,这个念头非常微细。佛经上面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对话,就有这么一段,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凡夫心里起个念头,这个念头有多少个细念?微细的念头,说有「几念几相识耶」。相就是物质现象,识就是精神现象。我们一个粗的念头里头,有多少念、有多少个相、有多少个识?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个微细念头。他说念念成形,每一个念头都有形,形就是物质现象,每个念头里头都有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里头统统有精神现象,就是受想行识。

  我们读这个经才真正了解,大乘经上常讲的五蕴。《心经》天天念着「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意思?多少年搞不清楚,现在终于搞明白了。五蕴就是我们讲的物质基本现象,现在科学家称为微中子,佛法里面称为极微之微。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看不到极微之微。那微尘是什么?微尘应该是现在科学所说的原子,我们肉眼看不到,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但是原子再分裂,这是最近八十年所做的工作,不断的在做分裂的工作,来探索物质到底是什么。找到究竟就把佛经上的极微之微找到了,应该就是现在的微中子。微中子一击破,物质没有了,这就是佛说的极微之微,不能再分了,一分就没有了,跟佛经讲的完全相同。那微中子分析出来是什么东西,看出来什么东西?看出是念头的波动现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他才提出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在这些科学家就找证据支持他的理论,这个理论如果被科学家都承认了,这个世界就改观了,不再以物理为中心,那物理破产了,要以心理为中心。

  佛法是以心理为中心的,不是以物理,所以念头确实能改变物质现象。疾病,再严重的疾病,你从心理上去改,非常有效,不需要吃药、不需要去打针。佛在经上说的,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了,只是你把它放弃。病,不要去想病,不要想好,也不要去想不好,你都不去想它,就没事情,它自然恢复正常。把念头转变,所以有宗教信仰的比较容易。他得了癌症,医院放弃治疗,告诉他,你存活期只有一、二个月了。他自己也晓得了,不再想多活下去,也不想病了,天天想上帝,天天祈祷,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国。他就这么个念头,把身忘掉、把病忘掉了,一、二个月之后再去检查,病没有了,医院说这发生奇迹。科学家说不是奇迹,这是念头,这…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