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楞嚴經》上的經文,「舍識用根」。識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用根中之性。就是說我們見色不是用眼識,六道凡夫都用眼識,菩薩用見性,用見性見色性,這一切物質一色了。這一色是什麼色?法性色。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身心全是法性,居住的國土也是法性土,身是法性身,法性是真常,永遠不變。七寶莊嚴,七不是數字,是表法的,表大圓滿。七是用比喻,四方上下這就六,加上當中,這就圓滿了。所以七是代表圓滿,一樣欠缺都沒有。七寶就是無量珍寶,這些珍寶是法性變現的,不是法相,這個裏面沒有阿賴耶;它加上阿賴耶,就變成法相。阿賴耶是有生滅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所有的現象,都是有生滅現象,這是科學家給我們證明了。
念頭是生滅法,物質現象也是生滅法,好像是同一個頻率,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頻率在波動。每一個頻率就是一個現象出來,真的,是大乘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你能不能得到它?得不到,它像閃電一樣,比閃電快,一閃它就沒有了。再第二次閃的時候不是第一次的,每一次閃都是獨立的,都是圓滿的。所以,我們看到是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它是一個,第二跟前面第一完全相同,那是相續。第二念跟第一念不一樣,不同,有相似之處,不是完全相同。一秒鍾一千六百兆,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多少次這個生滅?這是講事實真相,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個現象,現在科學跟哲學鎖定這個目標,追根究柢,想了解它。
今天物質現象解決了,結論得到了,它是念頭的波動現象。那念頭是什麼?現在還沒有搞清楚。知道它是波動現象,爲什麼會有這種波動現象,這個不知道,這個現象到底從哪來的也不知道,還不斷在追蹤,不斷的在探索。我們相信,有可能搞清楚、搞明白,因爲佛在大乘經上說過,我們用意識,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能緣的境界,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對外可以緣到虛空法界。科學跟哲學他是用阿賴耶,用第六識,第六識有這麼大的能量,但是他有局限,他不能見性。所以,終極的目標,科學跟哲學都沒有辦法捕捉到,那用什麼?得用定功,唯有定功能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這個一色裏頭,含的境界不可思議。「如《觀經》第七觀雲:無量壽佛住立空中」,無量壽佛出現在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這兩位大菩薩,「侍立左右」,站在佛的兩邊,左右兩邊。其光金色,這個金,金色裏頭有個很深的含義,金是不變的,永恒不變。五金裏頭,銀、銅、鐵、錫它們都會有氧化的作用,時間放久了會變色,唯獨黃金不變色,它不受氧化。所以佛經裏頭常常用金代表不變,表這個意思。金色就是永恒不變,不隨外面境界影響,這叫金色。這西方叁聖,彌陀、觀音、勢至,「光明熾盛」,熾盛是形容非常大、非常明亮,「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爲比」,閻浮檀金,這是佛經上說的,娑婆世界裏金色最好的,成分最足的,這閻浮檀金,這是寶,非常稀有。今天我們只看到這個名詞,沒有見到這個金色。
「又第八觀雲: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佛菩薩像都放金色光明。第十五觀講,「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諸眷屬就是諸菩薩,圍繞在阿彌陀佛身邊的菩薩衆很多很多。一切往生的菩薩們,到達極樂世界,佛有不思議的大神通,讓你總是感覺得你跟阿彌陀佛在一起,讓每個往生的人都有這個感覺。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這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神力,能夠讓我們感覺到,我們是阿彌陀佛親自傳授。在阿彌陀佛大講堂,座位好像是有前有後、有左有右,但是感觸當中,每個人都是面對著阿彌陀佛。而且阿彌陀佛跟我們說話,跟我們是同一個語言,「佛以一音而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這個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境界。「又如《七佛神咒經》曰」,第一是第一卷,「其中所有一切萬物,皆作金色」。這不但是佛菩薩,所有一切萬物,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皆作金色。這個地方有問題了,極樂世界照這樣看就是一個金色的,其他顔色都沒有,好看嗎?我們會懷疑。所以這個金色就不止一種色,叁經裏頭都說到,無量珍寶、無量光色,無量光色都叫做金色。那這個金的意思就是永恒不變的意思,顯出極樂世界之美,光明微妙,不可思議。
「又如《法華》放光現瑞時,照于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進言之」,進一步來說,「則一色者,表萬法一如」。一如什麼意思?「于佛妙智光中,悉顯清淨本體」。這把意思說出來了,是清淨本體。「差別相泯」,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譬如黃金所製造的藝術品,我們去參觀它的展覽館,我過去在臺灣看的,我們有個同修做首飾,臺灣一個陳居士。他的首飾是假首飾,鍍金的,不是純金,是鍍金的。你看它真的是黃金,外面鍍了一層,價格很便宜,丟掉不痛心。首飾之美比真的還好看,很便宜,所以大家都喜歡,行銷全世界。我到他展覽室去看,兩萬多件成品擺在下面,那真叫金光閃閃。陪我去的有十幾個人,我說我們到這裏來看到了,佛法裏頭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擺在你們面前,你們都看到了。你看到兩萬多種産品,花樣都不一樣,但是全是一個金子。
這裏頭就含著這個意思,宇宙萬事萬物都是自性變的。金比喻什麼?比喻自性,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能現,識是能變所變,但是識要離了心,它沒有東西變,它不能離開心。所以識是妄心,心是真心,真心能現能生,妄心能變。哪些是妄心變的?十法界、六道、叁途是識變的,不是真的。在佛光一照之下,你就看到這個東西的真相,把它那個假的就照破了,你全看到是真相。真的是什麼?統統是自性。所以,我們在前面學過,天臺智者大師的《止觀》,裏面有兩句話,第一句「色由心生」。色是什麼?物質現象,所有物質現象是心現的,心生心現。末後一個總結,「全體是心」,法界虛空界全體是心現心生,離開心沒有一法可得。
所以一個人明心見性,遍法界虛空界你全明白了。大乘佛教的教學,終極的目標就是叫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那就是成佛了。雖成佛,你還有習氣沒斷,所以你住在哪裏?你住在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習氣,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有習氣就有實報土,習氣沒有了,實報土不見了。不見,最後什麼東西出現?常寂光出現了。常寂光叫法身,常寂光就是本體,一片光明。進入常寂光就跟常寂光融成一體,身沒有了,念頭沒有了,都變成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裏?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切諸佛如來,妙覺佛陀都在常寂光,常寂光沒有離開我們一毫一厘。所以我們心裏頭有感,他立刻就應。
感應,佛經上說四種,前面我們都學過。顯感顯應,這個地方所講的,顯感顯應。有顯感冥應,佛有應,但是我們不知道,事後我們會感覺到。譬如過去我們在湯池做實驗,我們非常明顯覺察到,那不是我們的能力。傳統文化丟掉兩百年,怎麼可能在叁個月看到那麼好的成就?那不是人能做到的。我說是祖宗之德、叁寶感應,我們自己任何一個人都不可以居功,我們要把這個功歸祖宗、歸叁寶。得他們的加持,這是感應,能有這麼好的效果,這是顯感冥應。第叁種是冥感顯應,我們雖然有求有感,但是自己還不知道,佛就應了。第四類是冥感冥應,我們自己並不曉得,真有感應道交,都在現前。所以這個意思很深,這個裏頭「悉顯清淨本體」,在如來佛光注照當中顯示清淨本體。差別相沒有了,「唯露真實」,露真,顯體露真,「是故皆同一色」。這一色是指的法性,法性自然之色。
底下一段是舉第二個比喻,佛以水做比喻,大海水:
【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沈沒不現。滉漾浩汗。唯見大水。】
這就比喻大海,但佛是用『劫水』。佛跟我們講,底下有,注解上有,「下複以劫水爲喻。劫水者,叁災之一」,佛經上有這個說法,這叫大叁災,「指壞劫時之大水災」。這個世界壞了,出現這種大水災,「地下水輪之水湧沸」,這是下面的水,地底下水往外面湧,我們講的海嘯。「大雨如車軸」,這是形容傾盆大雨。「第二禅天以下,盡被淹沒破壞」。大叁災第一個是火災,第二個水災,第叁個風災。火災,那就是火山爆發。劫火,也可能是從太陽那邊來的火,太陽的風暴落在地球上,那是大劫難,那個溫度總是有幾千度,什麼都燒完了。火災能燒到初禅天,所以初禅叁種災都受,水災、風災。二禅天沒有火災,有水災、有風災。這個叁災它的根從哪裏來的?根是貪瞋癡。初禅天人貪瞋癡還都有,沒斷,只是定功伏住而已,這是伏不住的時候,災難現前。二禅天人,二禅以上沒有瞋恚,他還有貪心,所以他有水災,他沒有火災。叁禅天人就更進一步了,他貪瞋都沒有,他有愚癡。所以貪瞋沒有,他沒有火災、沒有水災,水是貪,火是瞋恚,他有風災。
四禅,四禅天人沒有這個叁災,所以四禅叫福天,福報大,沒叁災;換句話說,他禅定功夫把貪瞋癡統統伏住,不起作用。他貪瞋癡有沒有斷?沒斷,只是禅定功夫把它伏住了;如果他斷了,他就證羅漢果。正因爲他不斷,壽命到的時候,也就是禅定功夫失掉了,他就往下墜落。佛告訴我們,壽命最長的是四禅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多長?八萬大劫。要知道,一個大劫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第四禅天,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還在。這個世界壞了怎麼辦?到他方世界去,等這個世界成就他又回來了,有這個本事。所以,很多人喜歡生天。佛告訴我們生天不究竟,爲什麼?八萬大劫到了他就不行,他這個能力失掉了,說明他的福報也享盡了。多長的時間你才能修成?這說明不如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永遠脫離六道輪回,永遠沒有叁災八難。
人要真正懂得,一心專求淨土,這叫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真正有智慧,真正有福報,真正的自愛。沒有遇到這個法門那就不必說了,你沒有這個緣分;遇到這個法門,緣具足,你看,善根具足、福德具足、因緣具足。現在的問題就看我們自己放不放下,自己能放下就成就了,這叁個,善根福德因緣就圓滿了。如果我們有絲毫放不下,就是中國老祖宗所說的不自愛,遇到這樣好的機會,你沒有能夠掌握住,你還讓這個機會錯過了。在中國人說,這是對自己不尊重,對父母不孝順,對老師不尊敬。因爲,祖宗、父母、老師都希望你好,好,好到究竟圓滿就是成佛。成佛你才能普度衆生,你像阿彌陀佛一樣,你才真正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衆生是什麼人?是我們無量劫又無量劫中的親屬、朋友,不是外人。現在迷在六道裏頭,由于業力不同,改頭換面,不認識了。你成了佛的時候,在佛光注照之下,大家本來面目統統看到了,什麼關系全搞清楚了。
所以,這一生一世這麼短的時間裏頭,不能夠有貪戀,不可以有怨恨,用一句佛號把煩惱、業障、習氣全部轉過來。念頭才生,古人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生,就轉到阿彌陀佛上。讓我們心裏頭、口裏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真正念佛人。這是真正彌陀弟子展現給世人的好樣子,這樣修行人,沒有一個不往生。我常說,不但往生,他的品位之高出乎我們想象之外。你要問爲什麼?原理,就是佛說的「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現在你一心要作佛,他怎麼不成佛?就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往生肯定是實報土上輩往生,就是上叁品,實報土裏頭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真正不可思議,我們這個緣分太難得了。淨土對我們來說,我們每個同修都有分,沒有分你遇不到。尤其是遇到夏蓮老這個本子,再加上黃念老這個集注,太難得,太稀有了。這真的是兩土導師,法身菩薩,這是古佛再來,在這個時代,正法衰微到極處這個時代,將《無量壽經》重新再做個整理,重新做一個版本,便利世尊末法往後九千年衆生因此得度。這個緣太稀有了,太殊勝了!
我們雖然還很幸運,沒有遇到大叁災,可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大叁災之外還有個小叁災,小叁災是我們很可能遇到的。所以我們真的是要一心一意專修淨土,我們對這個世間不要有留戀。小叁災是講的刀兵劫,就是戰爭,瘟疫、饑餓。佛說這個戰爭七天七夜,過去我們跟日本人打了八年,那不算是小叁災。我們想不到這個七天七夜戰爭是什麼戰爭?當我們有機緣到日本去觀光,到廣島、長崎一看,恍然大悟,佛所講的小叁災就是核武戰爭。我去的時候,我去看的時候,好像是戰爭過後,也就是原子彈炸了之後,第九年還是第十年,第九年的樣子,地上才長草。佛說的這個小叁災,戰爭只有七天,瘟疫七個月七天,饑餓是七年七個月七天。長崎、廣島看到了,原子彈炸了之後,輻射災難,給人帶來災難就像瘟疫一樣,七個月。七個月之後,這個輻射才不傷害人了。饑餓,被炸的那個地方草木不生,多久?七、八年的時間。草木不生就容易饑餓,沒有辦法種糧食。
如果現在再爆發第叁次世界大戰,這對人類來講真的是小叁災。今天核武威力,都是在廣島、長崎核子彈大概一百倍到一千倍的樣子,那麼大的威力。那個時候這一顆炸彈下去,死亡的人是八萬人;現在的核武,一顆炸彈下去至少一百萬人,要死一百萬人。你說怎麼得了!擁有核武的國家,科學家一般統計,核武彈頭超過五萬枚,全世界的城市可以全部毀滅。非常可怕的事情!廣島、長崎給我們很大的啓示,這個世界上決定不能再用武力做手段,不可以再有這樣的戰爭,那是人類給人類帶來的毀滅。我們學佛,對于學佛來講是好事情,讓我們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我們求生淨土,只有這一條安全道路。那要真求生淨土,這個世界統統放下,有一絲毫留戀就去不了。所以心裏頭有念頭起來,自己好好想想,我要極樂世界,還是要在這兒受罪?就想這個問題。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九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