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0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0集)  2012/9/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0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九十八頁第六行,從注解這裏看起:

  「下複以劫水爲喻。劫水者,叁災之一」。這個叁災,我剛才看到我們補充資料裏頭有這一段,從《叁藏法數》節錄下來的,「大叁災條:(出法苑珠林)」。第一個是火災,「謂于壞劫時」。這個劫時間很長,這個大劫。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成住壞空,有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換句話說,一個大劫一共有八十個小劫。小劫怎麼算法?算的方法很多,通常我們常用的古大德常說的,叫增減劫。人的壽命最短的時候十歲,這是講平均年齡,人壽最短的時候十歲。從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就最高的,人壽最長的是八萬四千歲,再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就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叫一個大劫。這個宇宙,大宇宙,就是這樣在循環,不斷的在循環。劫壞的時候是壞劫,成住壞空,在壞劫的時候。

  我們現在這個劫是住劫。住劫,我們現前這是減劫,現在人的壽命七十歲,釋迦牟尼佛出世,人壽平均的年齡是一百歲,一百年減一歲。佛滅度到現在,中國曆史上的記載是叁千零叁十八年,一百年減一歲,叁千年就是減了叁十歲,所以現在人的壽命,平均壽命七十歲。七十歲再減到十歲,十歲再六千年,再減掉六十不就十歲!再六千年。六千年,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在,他法運還有九千年,從我們現在算起應該九千年,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在。十歲再往上增的時候,又要增個叁千年,才是釋迦牟尼佛法運結束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增劫,我們現在是減。所以彌勒佛出世的時候,人的壽命很長,比我們現在長,福報比我們現在大。壽命長短跟福報完全成正比例,壽命愈短福報愈小,壽命愈長福報愈大。極樂世界人無量壽,所以他們的福報不可思議。

  壞劫的時候,有七個太陽出現,你就曉得這地球上多熱。「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這就是這個星系瓦解了。我們這一個單位世界,單位世界,我們在過去初學佛的時候都誤會以爲是太陽系。黃念祖老居士他是研究科學的,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就告訴我,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這個世界當中是須彌山,日月是繞著須彌山的半腰轉的,他說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是銀河系。銀河系的核心、中心就是現在知道了黑洞,佛經裏面講的須彌山是那個,它在這個銀河系裏,確實它是突出的。銀河系這個星系,我們看到天文照片,這個星系像一個碟一樣,像一個碟。但是這個碟,它是中間高出來,中間厚,愈往兩邊去愈薄。而我們太陽是在它邊緣上,不是在中心,也不是在最旁邊。太陽繞銀河,銀河的中心是須彌山,這須彌山不在我們地球,也不在我們太陽系。

  這個銀河系要瓦解,這也是個天象,天文學家也在推算這個,銀河系什麼時候形成的,什麼時候它會消滅、消失。科學家完全承認,太空裏面有新興的銀河系,也有老衰的銀河系,有會瓦解掉的銀河系。這個壞劫就是瓦解了,銀河系瓦解,所以大地須彌山漸漸崩壞,「四大海水,展轉消盡」。這個四大海水不是指我們地球上的海水,不是,這種海水是指太空當中這些氣流,這些氣流流動就是像海水一樣,輾轉消盡。「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洞然是燃燒了,這個然跟加火字邊的燃是一個意思。「無有遺余,是名火災」。括號裏有個解釋,「梵語須彌,華言妙高。四大海者,即東西南北四海也」,這古人說法。現在我們了解不是這個意思,是這個銀河系,要以銀河系爲中心,銀河系的四周這些氣流,應該這樣解釋。這個世界的毀壞是一個單位世界,不是太陽系。

  火能燒到初禅天,我們就曉得,經上告訴我們,禅定當中煩惱完全被控製了,但是習氣在,只是控製並沒有斷滅;如果煩惱斷滅,不會有災難。所以四禅八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叫世間禅定,不是出世間禅定,出世間禅定比這個高明多了。出世間禅定確實是滅煩惱,滅煩惱還有習氣。世間禅定是伏煩惱,石頭壓草壓住它,但是在壞劫的時候壓不住,貪瞋癡煩惱現前,所以感得叁災。第四禅的功夫不錯了,他還能伏得住,所以在四禅裏面這個叁災現象都沒有,我們一般稱它福天。天界裏面福報最大的,四禅天,它沒有叁災。你看,初禅它有火災也有水災、也有風災,叁災具足;二禅沒有火災,也就是瞋恚他能伏得住,所以它有水災、有風災(水災,他有貪心,貪的煩惱他伏不住);第叁禅,功夫愈來愈增勝,第叁禅貪瞋都伏住,愚癡伏不住,愚癡所感的是風災,所以風災能把叁禅吹壞。

  我們看第二段,「二、水災:謂初禅天已下,七番火災,壞于世間之後,世界複成」。這是講小世界,像銀河系這種小星系它的成住壞空。初禅天以下七次火災,這個世界就滅了。滅了之後,你看,壞于世間之後,世界複成。「又于壞劫之時,漸降大雨,滴如車軸」,這是很大,不是像我們現在這個雨落下來,小小的一點一點,這個點太大了,我們還沒有看到經上形容這麼大。可是我們聽說,我上一次回圖文巴,聽說圖文巴有水災,它在山頂怎麼可能有水災?市長來看我,我就問他,我說圖文巴發生水災是到底怎麼回事情?他說降雨量太大了,就像那個,像盆子這樣倒下來一樣,水流出去來不及。你看在山上,水流的時候,水流的速度沒有下的速度那麼快,所以街道上稍微低一點的都被淹了。車輛損失大概有一百多輛車,被水沖下去了,死了有叁、四十個人,多半都是在車子裏頭他出不來。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之後水就沒有,就退了。這是人意想不到,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山頂上怎麼會有水災,會有這種雨下來?這個情形其他地方也有發生,我們也有聽說,很少很少見,下雨的速度比水流的速度快,它就流不出去。

  「更兼地下水輪,湧沸上騰」,這個地下水輪指海水,海洋,海洋的水上升。海洋水上升怎麼回事情?大概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海底火山爆發造成海嘯;第二種,大陸沈到海底去,這一沈下去肯定海水往上湧,這個也有可能。我們曾經好像看到一個信息,太平洋裏頭有些小島會沈下去,會造成這種現象。島的面積不太大的,也就影響不大;如果這個島有很大的面積,影響就大了。「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彌滿,一切壞滅,如水消鹽,是名水災」。這個在經上講,貪婪感得的。人真的,這個貪瞋癡慢疑五毒一定要斷,對自己身體、對自己的德行、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沒有一點好處。

  第叁個,「風災:謂二禅天已下,七番水災已後」。這個七,我們也不能把它當作數字看,可以說是多次。七在佛法裏頭常常代表圓滿。圓滿就是這個破壞達到極處,它已經全部破壞了,無法再破壞了,破壞盡了,這就用七來代表它,不一定是七次。「至世界複成,又于壞劫之時」,你看,又遇到一個壞劫,成住壞空,「從下風輪,有猛風起;兼以衆生業力盡故,處處生風」。這風災是衆生愚癡所感得的,沒有智慧,所以對什麼都懷疑,疑就生風,我們形容它風吹草動。「大千世界乃至叁禅天,悉皆飄擊,蕩盡無余,是名風災」。這是《叁藏法數》裏面所說的大叁災,《法苑珠林》裏面節錄的。

  底下一段是《佛學大辭典》說的,「大叁災條」,這是術語。「過住劫,則入壞劫,壞劫有二十增減劫。前十九增減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增減劫。壞器世間」。壞劫有二十個小劫,這個增減劫是小劫,二十個。這個壞劫是中劫,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都有二十個增減劫。剛才講了,就是人從十歲,一百年加一歲這是增,加到八萬四千歲,再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十歲,這叫增減,增減是小劫,就是它有二十個小劫。前面十九個小劫裏面,把有情世間摧毀了。也就是說,這地球還在,地球上所有生物沒有了,不但人沒有了,可能動物、植物都沒有了。我們今天講,變成一個死的星球,這種星球在太空當中很多,天文學家都知道。最後這一個小劫,這個星球壞了,也就是星球爆炸了,在太空當中消失了,這叫壞器世間。「壞此器世間有火災水災風災之叁者」,這叁種都能夠破壞器世間,「是曰大叁災。此叁災非起于同時,各自輪次而起,以壞世界也」。它不是同時來的,它是一次一次的,確實先是火災,第二是水災,第叁是風災,這個說得比前面的詳細一點。

  「第一火災,七個日輪,同時並出,焚燒此世界,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初禅天」,這個範圍全遭難了,所以叫大叁災,大叁災的火災。「第二水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二禅天」。這範圍比前面大多了,這是水所淹沒的。「第叁風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叁禅天,一切物質,爲風飄散。其次第,先有火災七度」,有七次火災,它二十個小劫裏頭有七次火災,一度水災,「後有一度水災,更有七度火災,複有一度水災。如此每七火有一水,七度水災後,更經七度火災,有一風災,然則叁災爲一周,有八七火災」,八個七次火災,「與一七水災」。下面說,「與一風災,故總經六十四度之大災。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壞劫之終有一度之大災。這是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可能都是從《俱舍論》所說的。

  俱舍論第十二卷說明,「初火災興」,大叁災的開始是火災,火災有七個太陽出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這個淫是過分,就是水太多、太過分,變成災難了。「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叁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余在」。可見這個嚴重,極微色是物質最小的,最小的物質都不能存在。最小的物質,今天科學家講的微中子,大乘經裏面所說的極微之微,它都沒有辦法存在,可見得這個叁災的嚴重性。亦無余在,其他的全部摧毀了,所有物質現象全沒有了。

  「第二靜慮」,…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