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二集) 2012/9/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千頁,請看第七行:
我們學到最後的這兩句,「天龍、藥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這就是經教裏常講的天龍八部,是佛法的護法神。天,我們介紹過了。昨天講到「龍」,特別啓示、啓發到,龍在佛經裏頭表法是善變,千變萬化,代表就是社會、人心、萬物變幻莫測。西方廣目天王,手上拿的就是龍,左手拿的龍,右手拿著個珠。龍是善變,這個珠子不變,事變理不變,相變性不變,表這個意思,這個意思非常的深廣。前幾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幾個朋友來訪問,談到現在社會的動亂不安,大家都在尋找如何幫助社會安定,化解沖突,那這個就是龍,龍蛇。我們中國有寶,那就像個珠,這寶是什麼?這寶就是《群書治要》,《群書治要》確確實實可以幫助這個社會化解沖突,安定和諧。
所以我就想起,四王天的表法,我們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把它學會,落實在自己生活,我們才得佛法真實的受用。四大天王是護法神的首領,護誰的法?護自己的法。哪一個人明白、懂得了,護你自己的法,這多重要。東方持國天王,保持的持,國家的國,也就是護國。怎樣保護這個國家,保護我們個人,保護我的家庭,保護我的事業,擴展到保護這個世界,讓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夠過到圓滿幸福這一生,你看這個意義多深。用什麼方法?天王手上拿的這個道具,就是表法的。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是弦樂器,梧桐樹木做的,有四根弦,這是樂器。它在演奏的時候,如果弦松了,彈不響;如果太硬了,彈會怕斷掉;所以這個弦一定要彈到恰到好處,不松不緊,這就叫中道。所以它代表真正的意思,用中,用中道,不偏不邪,不過分,也不能不到位,也就是他用得恰到好處。這個恰到好處就是道、就是德,道德就是恰到好處的標准。在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根弦。在佛法裏面,就是十善、六和,如果我們能做到,天下就太平了;再提升一級,四無量心、六波羅蜜,也是四根弦,真正能做到,佛家稱他作菩薩,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衆生生歡喜心。這是東方持國天王給我們的教誨,我們要能夠看得懂,要能夠知道它的意思,把它落實在我們生活上。
五倫是講人跟人的關系,人跟人什麼關系?淨宗講到究竟、講到大圓滿,淨宗最高的一個層次,常寂光。你看四土,我們能夠把執著放下,不再執著,不再有成見,心就清淨,就能夠隨緣了。也就是說,我不跟一切人計較;一切人跟我計較,我都接受。我爲什麼能接受?因爲我知道,一切萬物,它都跟零相等。現在科學家提出零點能量點,這名詞用得好。萬事萬物統統等于零,無論你怎麼計較,全是妄想分別執著,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怎麼?真的,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這些雜念妄念全都沒有。全都沒有,不怕你計較,爲什麼?計較再多,統等于零,你的心多平和。所以心要住在零點,不要有一二叁四,跟什麼人都能相處,跟佛菩薩能相處,跟妖魔鬼怪能相處,都真正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心要不在零點,這個做不到,這是哲學的最高峰,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所以六祖他開悟的時候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個零點就是自性,所有的妄念、所有的雜念、所有的萬法都歸在萬法,萬法是從零點發生的,它永遠等于零。不能說它現在起作用,它不等于零,不是,它永遠等于零,它沒有時間,它沒有空間,這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一切時、一切處都等于零,你計較它幹什麼?你爲什麼計較?你迷了,你才計較。如果你覺悟了,無論他說什麼,一笑了之,回他一句話,阿彌陀佛,這高明到極處,讓我們心裏面充滿了阿彌陀佛,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是,無時不是。這樣這個念佛的人生活在常寂光裏頭,他的身心跟光明融成一片。那個迷惑顛倒的衆生,他生活在六道輪回裏頭,你跟他計較嗎?你跟他計較,你就到輪回去了,你就墮落了。你不跟他計較,相安無事,這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萬法全體是常寂光,無時無處而不圓融,一切法都融在常寂光,跟常寂光融成一片、融成一體,不一不異,圓融一體。萬物就是我的法身,萬佛本自一體,所以《華嚴經》上說,「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佛講這個話千真萬確,一點都不錯,萬事萬物就是我的法身,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本來是一體。我們在今天,這六道衆生迷失了自性,把事實真相看錯了。這些迷,障礙了我們的眼睛,障礙了我們的清淨心,讓我們看不到事實真相,而看到了無量的雜念、無量的妄想、無量的差別,看到這些東西,看到這些生滅不住,科學家也告訴我們,相似相續的虛幻境界。這個虛幻是自然現象,它妨不妨礙真心?不妨礙。迷了,是自己把它造成妨礙;覺悟了,沒事,絲毫沒有妨礙。衆生跟佛只是一念差別,一念覺悟,衆生成佛;一念迷惑,佛變成衆生。這個事實真相,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其實一切萬法,哪一法不是佛!所以經上常講,這是真正覺悟的人,「當相即道」,道是自性,道是性德,我們六根面對著這個現象是自性,明心見性;「即事而真」,真是真心,真心在起用,萬事萬法真心在起用。
四大天王的護法,我們就明白了,我們就得到天王的護持,天王沒離開我們,永遠沒離開。用什麼護持,一定要知道,傳統文化裏,四科失掉了,四天王不在了,不見了;佛法裏面,十善沒有了,六和沒有了,四攝沒有了,六波羅蜜沒有了,護法神也不見了。你明白了,你清楚了,我念念不離開祖宗教的這四門倫常八德,佛菩薩教導我們的十善業道、六和敬,或者我們說淺一點、容易懂的,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六波羅蜜,你是真正菩薩,四大天王這些護法都圍繞著你身邊。可以說,它圓滿落實在《群書治要》裏頭。在佛法,圓滿落實我們現在學習的這部《無量壽經》裏頭。《無量壽經》是大乘法的治要,《群書治要》是中國古聖先賢所有典籍裏面的治要,最重要的,這一部《無量壽經》是一切大乘佛法裏頭最重要的。這就好像西方廣目天王手上拿的那個珠,如如不動,這才能看得清楚、聽得明白。自己如如不動,才能夠幫助衆生,特別是幫助苦難衆生,讓他們學持國天王,負責盡職。學增長天王,這增長,求進步,中國古人說的「日日新,又日新」,天天求進步。落實在多看、多聽。廣目天王教給我們多看,用什麼看?用如如不動的清淨心去看,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就等于零。
五蘊代表叁種現象,色代表物質現象,受想行識代表精神現象,物質、精神現象之所依就是自然現象,阿賴耶的業相,你全用上了。見,眼用上了,聞,耳用上了,嗅,鼻用上了,言語,口用上了,造作,身用上了,起心動念,意用上了,活學活用,這叫學佛,學了真管用,學了真正得大自在。必須要學,如果不學,你就造業。你造業,肯定出不了六道輪回;惡業,叁途苦報,善業,人天果報,出不了輪回。一定要看破,看破什麼?它全是假的,我們才能夠把道德守住,把道德發揚光大,樂在其中。孔顔之樂、佛菩薩之樂,于是我們就能體會得到,我們也能夠享受得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把它歸納起來說,簡單的講,大家容易記,持國表中道;增長表智慧,沒有智慧不能提升,知識無法提升,智慧能提升;廣目觀察,西方天王教我們怎麼觀察;北方天王教我們多聞。多聞要懂得防止汙染,也就是說多聞不受外面境界的幹擾、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這是菩薩。凡夫看到、聽到,受影響,他的心不清淨,他的心不平等,他沒有定功。龍,我們就說到此地。
第叁,「夜叉:梵語夜叉(又作藥叉)」,音比較接近,從梵文音譯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勇健」,勇猛、健壯,「亦名暴惡」。換句話說,夜叉裏頭有兩種,一種是聞佛法的,接受佛法的熏陶,那就是勇健。另外一種,沒有學佛的,沒有學佛,他的習氣很重,他有暴戾的習氣,剛強、暴戾,他能害人。這一類的夜叉,這是不善的,他造的這罪業非常嚴重,如果遇不到佛法,不知道忏悔,不知道回頭,將來的果報都在地獄。佛經上說,「有叁種:一者在地」,人道、畜生道、餓鬼道裏頭都有,「二者在虛空」,空中,「叁者在天。地夜叉不能飛騰」,就是他不能飛行,「虛空與天二夜叉,皆能飛行」。福報大!皈依佛,都是佛的護法神。
第四種、「幹闼婆:梵語幹闼婆,華言香陰」,陰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就是身體,「陰,即身也」。他很難得,他不吃酒肉,用什麼營養自己身體?香,所以他聞香,酒肉不吃,他聞它的味道。我們供鬼神,供養這些飲食,他聞氣味,他並不嘗這個東西,所以叫香陰。他們是帝釋天王的樂神,這現在的名詞叫什麼?宮廷裏面的樂隊,表演,音樂表演,他們就是專門做這個的。大多數是忉利天有大法會的時候,大活動,邀請許多嘉賓或者天神聚會,他們在這裏表演。這個是幹闼婆領導的,他是好像劇團的團長、樂隊的隊長。「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須彌山南面有個金剛窟,石窟,他們住在那裏面。「天主欲作樂時」,這個天主就是玉皇大帝,忉利天主,需要他的時候,一燃香,他們聞到了,這就來了。那這個幹闼婆他就上天,到忉利天去表演。
第五種,「阿修羅:梵語阿修羅,華言無端正,以男多醜而女端正故,又雲非天。謂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行非天也」。這一類的衆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們在世間修上品十善,所以果報跟忉利天差不多。忉利天主,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他的福報趕上玉皇大帝,但是他沒有德行,貢高我慢,瞋恚心重、好勝心重,不能容忍。在世間學佛,這學佛的人能…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