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在心裏沒有,表面完全沒有,表面造的相反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起心動念損人利己。
在古時候,哪裏有墮胎!墮胎是什麼?墮胎是殺兒女,古人沒有。現在墮胎變成時尚。古時候找一個墮胎的難找,找不到。現在找不墮胎的,找不到。全叫自作自受,你不能怪人。古人學好,不好,口裏還說學好。現在人不是,現在人把道德看作什麼?落伍,那是封建的東西,不適合時代,這個東西不能存在社會,人活在世間就是要靠奪取、掠奪,外國人講的弱肉強食。這個概念主導了今天的世界潮流,就是要鬥爭、要競爭,要拼個你死我活,不拼就不能生存。中國古代的社會是讓,不是爭,從小就教讓,沒有教競爭的。所以看看今天教的是什麼?你仔細觀察,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它教的是什麼?
我在這些年有機會參與世界和平會議,聯合國主持的,對於很多事情知道一些,以前沒有接觸,不知道。我的生活圈子很小,一生不看電視,不接觸媒體。我們這個地方,你們大家曉得,沒有電視、沒有報紙、沒有雜志。幾十年不接觸,所以心地比較清淨,日子好過。人家問我,每天沒事,天下太平。如果什麼都知道,這日子怎麼過?沒法子過。只有認真趕快念佛求往生。我們想學的東西多,到極樂世界再學,先換個環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轉阿賴耶本識,方歸心原,一切種境,無不圓照,「是名爲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從哪裏轉起?從第六、第七。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換句話說,六、七轉過來了,前五識跟第八識自然就轉了。如果你在前五識跟第八識上下功夫,你永遠轉不過來,一定要從第六、第七。這就是現在科學家發現的,以心控物。他那個心就是指第六、第七,分別、執著,就從這下手。
這一個智裏面,就是大圓鏡智,「有五殊勝」,五種殊勝。「如解脫身二乘同得」,聲聞緣覺跟菩薩都得到解脫。「如是鏡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無等」。那無等,這個無等是不跟二乘平等,大圓鏡的智慧是法身,二乘沒有證得,二乘只證得解脫,沒有證得法身。「故名無等,是一勝也」。這是第一個殊勝,超過小乘聲聞、緣覺。「如前叁智,菩薩漸得」,前面叁種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菩薩逐漸向上提升,他慢慢都得到了。但是,「大圓鏡智,唯佛頓證」,他不是漸修的,六、七圓滿轉過來,大圓鏡智立刻現前。「故名無倫。是二勝」,無倫是沒有同類,倫是同類。「過於不思議智爲最;逾於不可稱智」,逾也是超過,這叫上;「寬於大乘廣智爲勝,是爲第叁、四、五勝也。是故名爲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一句話是說的轉阿賴耶爲大圓鏡智。這段說得好。
「又《會疏》曰」,前面是《宗要》裏頭講的,《會疏》裏頭也有說,念老把它都抄在此地給我們做參考,我們不妨互參。「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他不知道,菩薩所悟全是當人自性本具。自性功德不是從外頭來的,既然是自己自性本自具足的,哪有不能證得的道理?本來是佛,怎麼能不成佛?當然可以成佛。今天就實在講,情執太深了,不肯把分別執著放下。放下分別執著從哪裏下手?放下從哪裏下手?從是非人我下手,你是真修行,你真幹。一定要知道怨親平等,你最親愛的、你最怨恨的,其實是平等。你那種親愛跟怨恨,那叫煩惱,煩惱丟掉之後,它統平等了。煩惱是錯誤的,你完全不了解事實真相。你了解事實真相,所有一切境界統統都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個波動現象産生的。你真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曉得一切法如夢如幻,你自然就放下了。爲什麼放不下?以爲真有。佛告訴我們,講得很清楚,科學家提出證據,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所想的是假的,那最好怎樣?不要想,不想就歸真了。
我們念的也是假的。我們今天念佛,一切念頭裏頭,只有念佛是真的,爲什麼?念佛能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就證真。不是念佛,念其他的都出不了六道輪回,也就是你統統念的是六道輪回。念六道輪回,你怎麼能出六道輪回?念是什麼?念就是你在製造。決定不要再製造六道輪回了,不要再製造十法界。一切法從心想生,你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就是在自己製造麻煩、製造障礙,自作自受。爲什麼不把所有念頭放下,以清淨心看世界、以平等心看世界,平等心沒有高下。人的麻煩,就是無始劫的煩惱習氣丟不掉。現在最嚴重的,普遍最嚴重的,一個是懷疑,一個是貢高我慢、嫉妒障礙。這些東西不放下,天天所造的業全是地獄業,都要放下!一切人都是親人,一切人都是自己變現的,說一句話統統是自己的化身,自己不曉得。你要曉得,對一切衆生會有真誠的愛心去愛護他們,那個時候你才有快樂。
《會疏》裏頭這幾句話說得好。不了佛智,迷了,不了。爲什麼迷了?懷疑,懷疑佛智的不可思議。懷疑,你就不覺悟如來之所以大也。如來是自性,不知道自性之所以大,自性本具、自性功德。諸佛所悟全是當人自性,悟的是他自己自性,也是一切衆生的自性,自性是一不是二,一悟一切悟。
「念佛往生,爲佛智所建,疑是故,爲不了佛智」。念佛往生是佛智所建,自性本具的一切種智,法相宗所說的大圓鏡智是自性本具。衆生跟佛平等,沒有兩樣,所以佛眼睛看衆生都是佛。我們什麼時候能看一切衆生都是佛,真誠恭敬生起來對待一切衆生,我們就提升了、我們就成就了。如果我們看衆生,看這個喜歡、看那個討厭,要知道這就是六道輪回,你就出不去。爲什麼?你在造六道輪回的業。本來平等,你看起來不平等,那是什麼?是你迷惑了,看到不平等。爲什麼佛看到平等?佛看到怎麼平等?非空非有,如幻如夢。像我們看電視,電視裏這些畫面,如幻如化。畫面怎麼産生的?是電的波動現象産生的。它的速度比以前那種電影的速度快,所以看起來更逼真,可是還到不了一千六百兆,電視沒有那麼快。如果到一千六百兆,那就跟我們現前環境完全一樣了。不是真的,確實是無常、無我、涅槃。小乘這叁法印,大乘一法印,諸法實相,一定要了解真相。
我們今天對諸法實相有一點了解,完全是從經教裏頭得來的,聽佛所說的,我們怎樣能契入?那就要真幹。真幹,古人教我們一句話,「隨文入觀」。隨文入觀是修行。經上說的,一切法如幻如夢,我對於所有一切法,就這個看法。它不是永恒的,它是刹那刹那在生滅的,刹那刹那在變化的。它是相似相續,它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是不動,每一個現象是相同的相續,這叫真的相續。它每一個景象不一樣。這種現象我們可以體會到,玩過攝影機的人都知道。現在錄像,這個照相機可以錄像。錄像,你就能看到、發現了。你把這個外面現象,一些動畫,全部錄下來,是真的是假的?假的。你看,這個相過去了,再也不會重複了,個個都是獨立的,所以每一個相都是假的。在這個裏頭找真實找不到,沒有真實。一切法沒有例外,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現在科學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是虛妄的;自性裏面沒有這叁種現象,所以叫真的。但是自性能現這叁種現象,雖現,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要著相。人能夠明了這個叫開悟,能夠把它落實在事實上,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證果。知道,不能落實,這是解悟,不是證悟。統統變成生活了,這叫證悟,他證果了,證果就不是凡人。
大乘,佛教給我們「信」,因信,你才會研究、去理解,解了之後要落實,落實之後,證得了,這個才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個東西真管用。你果然能落實,方東美先生講的那個話,你也就完全肯定了,「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高到什麼程度?你說不出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入這個境界你曉得,你不入這個境界,說不出來。真快樂、真自在,心裏頭沒有憂慮,現在人講壓力,沒有壓力,身心都沒有壓力。活在這個世間幹什麼?行菩薩道。無論幹哪一種事情都是行菩薩道,掃大街、撿垃圾也是行菩薩道。不僅是教化衆生,因爲那也是教化衆生,衆生不知道。雖不知道,久而久之,所謂潛移默化。過去我們在湯池做實驗,湯池街道髒亂。我們老師不說一句話,穿上製服,每天去掃街道、去撿垃圾。撿了兩個星期,當地人不好意思再丟垃圾了,所以街道永遠幹淨。不必說,不要說話,我們去做,就能感動人,那就是叫教化衆生。自己沒有做到,教人,人家不相信,必須自己先做到,給人做個好樣子,讓他慢慢覺悟。
我出家的時候,老和尚告訴我:講經不行,講經沒飯吃,現在人不知道供養。經忏佛事跟買賣一樣,有價碼的,有收入。我不相信,我說我走釋迦牟尼佛的路子,一生講經教學,看看會不會餓死,會不會凍死。雖然這麼多年沒有一個居住的地方,可是沒有挨餓也沒有受凍,每天歡歡喜喜快快樂樂,沒有牽挂。年輕的時候,我曾經說過,也有些我們同輩分的法師對我走這個路子擔心,將來怎麼辦?特別是老了怎麼辦?我現在老了,有人照顧,人從哪裏來的我不知道。章嘉大師告訴我,真正發心,一生佛菩薩照顧你,我相信。佛菩薩不會妄語,所以對於自己從來不去想,順其自然,隨緣度日,絕不攀緣。一生從來沒有張口問人要過錢。我們同學一定要記住,如果有人打著我的名號去募捐、化緣,跟你說全都是假的。那是他們幹的事情,我完全不知道。
我一生替大家辦事情。你拿供養要我替你辦事,你只告訴我一個數字,我不要看這個錢。我們最大的一筆款項,就是二00五年的年底,二00五年不是年底,應該是年中,新加坡一個居士,他家住在印尼。他的父親在香港經營一個小的輪船公司,過世的時候公司賣了,他們兄弟姐妹都不願意經營,所以賣了分錢。他是老大,大哥,分到一筆錢,來告訴我,他不需要用這個錢,希望我幫他辦教育的事業。正好,我們在湯池搞…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一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