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蛇。靈驗,因爲它明經,它靈;它有福報,它喜歡布施,所以周邊一千裏的範圍,人都去拜它,都去供養它,福報大。
安世高在中國,把經典翻譯告了一個段落之後,最後一樁事情就去度他這個同學。他到宮亭湖去,應該就在現在的鄱陽湖,江西。龍王知道,龍王於叁天前托夢給它的廟祝,就是廟的住持,托夢給他。叁天之後,它說它有個老同學要到這裏來看它,你們要好好的接待他,要聽他的開示。所以,廟裏就做准備了。安世高,當然還有些隨從人員,到那裏去,那邊迎接他。安世高知道,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然後請龍王現身。龍王說很不好看,很難看。他說難看也得要現身,讓大家增長信心。它就出來了,爬出來一條什麼?是條大蛇。他就超度它,誦經念咒,看這條蛇眼流淚,流了很多眼淚。
龍王拜托他,所有財産都供養他,請他去建一個寺廟。安世高答應了,將它這筆錢帶到南昌,建了個佛寺。江南第一個佛寺,是龍王供養的,安世高建的。這是個好的出家人,明經好施,就這麼一點小毛病,小小不稱意的時候就有一點怨恨,得這麼個果報。安世高帶了它的財物,還是坐船到現在的南昌,在湖裏面行走的時候,很多人看到有一個穿白衣服的年輕人,在船頭裏面跪在地下拜他。安世高就說,這個人(龍王)離開畜生身了,他生忉利天了。念頭才發他就離開畜生身,這條大蛇就死了,以後人家看到把它埋起來。這個地方叫蛇村,現在還叫蛇村,漢朝時候的人。
這是給我們證明,業因果報絲毫不爽,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有報應。報應有生報、有現報,現世報,你看到的;生報,來生;後報,第叁世以後。後報時間長短不定,總在遇緣,緣遇到了,果報就現前。我們統搞清楚、統搞明白了,在這個世間一心念佛,對人對事對物都歡歡喜喜,若無其事。做事情不稱心、不如意,自己想想我沒有福報。這真的,我要有福報,大家照顧不都是非常周到嗎?照顧不如意的時候,我沒有福報,不是他的事情。我沒有福報,他也沒福報,我有大福報,他服務我,他種福;我沒有那個大的福報,所以他也種不了福。你真的想通了,想清楚的時候,什麼事都沒有了。你在這個世間,一天到晚歡歡喜喜,就一句佛號,其他的全沒有。搞什麼都是假的,搞什麼都是障緣,障礙你往生,障礙你品位。我們把這個看清楚、看明白就好了。不論是善人惡人、妖魔鬼怪,我們見到統統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要還有一點福報,還有一點靈性,他會感恩,他會依教奉行。
所以這個四句這總說,很重要。經文首先說明,著世間福,出不了六道輪回。我們今天幹什麼樣的事情都不要執著,我們爲誰幹的?爲佛教幹的。佛教今天衰了,說這個衰還是說得好聽,實際上滅了,沒有了。儒釋道都沒有了。學儒、學佛、學道的,路走偏了、走邪了,你細心去觀察。李老師在過去教我們學經教的人看注解,看古人注解,不要看現在的。什麼原因?現在人多半是偏、邪。古人的東西好,古人東西有修有證才敢出來講經,才敢著書立說。而且這些書籍都經過當代那些高僧大德鑒定過,帝王下聖旨入藏,就是經過鑒定的,嚴格的鑒定,不像現在。現在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自己花錢就可以印,沒人鑒定。我們是肉眼凡夫,看不出來。最安全的方法,看古注。古注看不懂沒關系,多念,古人那句話講的是真的,靈得很,「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用真誠心、恭敬心去念,念上一千遍,自然就通了。感應,至誠感通,這個法子妙,非常妙!老辦法比現在人的方法高明,比現在人的方法好,你懷疑,你損失就大了,你要肯相信,你真的就得福了,決定不能懷疑。
這些人,貪人天福報的,在今天全球比比皆是,哪個不貪?『不能離相,不求佛慧』。佛慧從哪裏求?從戒定當中求。他不能持戒,他不能修定,這就是不求佛慧。天天聽經、讀經沒用處,聽經、讀經要用真誠心。印光大師的話講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能聽懂一分;十分誠敬你能得十分利益。讀誦、聽經你能得多少利益,跟講的人沒有關系,跟經教沒有關系,關系在你的真誠恭敬心。我講經這麼多年,初學講經的時候常說,我常常講佛經沒意思,你可別胡思亂想,那你全想錯了,是你自己的意思。爲什麼?佛的經教是從自性裏流出來的,自性沒有意思,自性要有意思,它是凡夫,它不是聖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這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在哪裏?經教是個引子,引發你,引發你自性智慧現前。你一聽覺悟了,真明白了,那是智慧,自性智慧流露出來。
於是我們就懂得了,古人做注解是他讀經的時候智慧流露出來寫的。寫的淺深、廣狹不一樣,那是什麼?那是他的真誠心到什麼樣的程度。肯定他有真誠心,他要沒有真誠心,他寫不出來,他講不出來,那個東西怎麼能傳到後世。所以,古人真誠心比我們強。一切法皆如是,不僅是佛經,佛說的一切法,除經典之外統統包括在裏頭,這叫一切法。世間也包括在裏頭,不同的宗教也包括在裏頭,這個妙。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平等平等。一切衆生包括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但是人間,還包括畜生,還包括動物、植物,包括山河大地。《華嚴經》說得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沒有分別,統統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它是一不是二。覺悟的人,面對一切萬法,是一體,他沒有分別。「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叁世裏頭有未來,未來就包括我們在其中,這句話真是一法不漏,圓圓滿滿統統含攝了。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覺悟了,就是恢複正常。正常的人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正常的人,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悟。覺悟不必提,心只要清淨、平等,當然就覺悟,它起作用就是覺悟。如果心不清淨、不平等,它起作用就是煩惱,就是造業。正常的人清淨平等,起作用的是覺悟,他不造業,他沒有煩惱,他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爲自己,是爲幫助這些苦難衆生。佛的方法,先以利欲去引導他,因爲他貪利,他有愛欲,他所喜歡的、所愛的,你滿足他,他就親近你。到他相信你,聽你的了,這個時候你就教他,所以後令入佛智,終極的目標。入佛智,這部經是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直接引導到《無量壽》,《無量壽》直接引導他求生淨土,功德就圓滿了。八萬四千法門雖好,不圓滿。《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不導歸極樂,《華嚴》不圓滿。這個法門多殊勝,現在多少人不知道。有人知道的,自己還不敢講,那是什麼?那是他的業障很重,他不能修福;如果敢說,修大福報!
世出世間第一等的福報,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淨宗,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了。誰要真正弘揚這個法門,如果來生他不離開這個地方,來生在世間是帝王,那麼大的福報。這個帝王的福報能傳多少世?至少傳叁十代之後。今天修這個福報,我們敢講不是叁十代,至少一百代;換句話說,他享國真是千年。在中國曆史上,周朝享國是八百年。在這個時代修這個法門,度衆生,完全爲別人,不爲自己,將來的福報一千年,至少有一百代。這還得了嗎?但是這個還是人天福報,比不上求生淨土。求生淨土是成佛去了,成佛不止一千年,不止一百代!機會明明在面前,你看,就是沒有智慧,不能抓住。「不能離相,不求佛慧」,現在很多人聽到佛還忌諱,這種人也真可憐,聽到佛忌諱、排斥,全是地獄衆生。我們看到真可憐,這一生沒有福報,造作罪業,來生必墮地獄。現在排斥佛法、輕視佛法,甚至於想把佛法消滅掉,那個罪可重了。
『雖複修福,求人天果』。真正能不能求得到?未必,因爲你修福當中造罪業,人天果報你就得不到了。特別是一些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在社會上有影響力,你毀謗佛法,讓很多人跟著你對佛法失去信心,就是斷人法身慧命,你要擔這個因果。佛在經上說,殺人身命這個罪輕,斷人法身慧命的罪重。爲什麼?身命你殺了他,四十九天他又投胎,又來了。他人的福報有,他又來了,他是被殺掉的,不是他壽命終的,他又回來,再得個人身。但是聞法這個機緣這一次斷掉了,下一次他再得人身,能不能再聞佛法?有問題了。所以慧命比身命重得多,不能斷人法身慧命。斷人法身慧命肯定墮地獄,將來再得人身,愚癡,生生世世不聞叁寶聲相,那才叫真可憐。「故不能出叁界牢獄」,叁界用牢獄來做比喻,這是佛陀在世的時候常說。
『得報之時,一切豐足』。「暫享世樂」,得報,你的福報現前,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有大財富,這福報現前。你享受世樂,你能享受幾年?我們看曆代帝王,這是福報最大的。前年我們看到唐太宗的光碟,我看了,很能夠啓發人,曆史上是個好皇帝。二十七歲做皇帝,五十歲就過世了,做了皇帝,做多少年?二十叁年。這二十叁年是他享受世樂,死了以後,旁人問他,你死了以後到哪裏去了?墮畜生道。畜生道是愚癡、迷惑,到畜生道。畜生道死了之後,到人道,普通人,福報享盡了。人死了之後就墮地獄,在地獄裏頭幾百年就沒辦法出來。問他爲什麼原因墮地獄?他說我造地獄業。什麼是地獄業?殺人,說我幹嘛要殺人!後悔。
殺生的業最重。今天這個世界上人殺生,一切惡業,殺業是擺在第一,果報是無間地獄。現在人不相信,說這個說法是迷信,封建時代的東西,迷信,騙人的,哪有這回事情?拼命幹。每天叁餐飯,殺的衆生就非常可怕,被你殺掉、被你吃掉的。你們年輕人可以計算計算一下,聯合國統計是一年,一年被殺、被吃的這些畜生,叁千叁百七十億。差不多每天是一個億,不止,叁千叁百七十億,每天是十億,每一天。這還得了嗎?這麼重的殺業,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沒有災難!這個災難是自作自受,不是沒有原因,不是天災。災難決定有,什麼時候爆發沒有人知道。…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