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叁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候是兩個人,捧著這個畚箕,在沙盤上寫字。我那個時候念小學,我們很喜歡在乩桌子旁邊看,它寫出來的字很規矩,我們都認得。而扶乩的這兩個人他們不認識字,也不會寫字。多半找什麼人?找挑水的、拉黃包車的,隨便在哪裏找人來都行。找兩個人,一個人在這邊托,一個人在那邊,兩個托起來。真會寫字,字寫得挺規矩,大概一個小時可以寫幾十個字。我很相信那個,他不認識字,這是有靈在推動。

  可是我在臺灣,有人邀我去看一個乩壇,這個人是個將軍,帶我去看。我看了有點不大對勁,因爲他是乩童,只有他能扶,別的人不行,降靈只降在他身上。乩這一動的時候,就在沙盤上,速度非常快,我看了一個鍾點,沒有看到一個我認識的字。他口中念念有詞,旁邊有人在那裏記錄,一個小時下來寫幾千字。我對這樁事情懷疑,我不相信。所以我特地爲這樁事情請教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慈禧太後喜歡搞這個,把當時清朝宮廷的事情講給我聽。他說這些都是靈鬼冒充佛菩薩、冒充神仙,也想做一點好事,你問他小事、現前的事,一、二個星期,或者一、二個月,他講得很准;你問他明年、後年的事,他就胡說了,你也找不到證據,他不負責任。也能給人治病,有些他能治好,有些也治不好。章嘉大師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滿清亡國完全亡在扶乩。慈禧太後在晚年,遇到疑惑的事情,統統請乩,聽鬼神的話,亡了。我們中國老祖宗說過,無論是家、無論是國,要興,聽於人;如果要亡,就聽於神。一切聽鬼神的,這敗亡差不多了,快到了。

  所以對於這些事情,這些事情遠古時代就有。孔子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敬鬼神而遠之」。遠是什麼?不能聽他擺布。他提出的東西可以做參考,要有智慧去判斷,怎麼樣去做要依佛經,就對了,你就決定不會有過失,佛經是依真實智慧。可是今天的人,真正在經典上下功夫的人也沒有了。想做一點好事,發心是好的,到結果恰恰相反,他的效果完全是負面的。這是什麼原因?對於佛法了解得不夠!要想修行,基礎不穩固,這些都是真話,所以現在難就難在這個地方。幾個人肯認真來補習?小時候沒有學,現在補修,補修比學習苦得多,從小學出來容易,根深蒂固。現在我們從小就學壞了,什麼叫聖賢,什麼叫倫理道德,完全不知道。到二十幾歲才聽說有這麼些東西,看到生歡喜心,這是宿世善根現前。可是從小這十幾二十年所染上的習氣,就是很大的麻煩,如果遇不到好善知識真心來教你,不可能有成就。一個老師教幾個有成就的?這大家都能看得到,教一生,成就有一、二個算不錯了。同一個老師,大家在一起學習,爲什麼那麼多沒有成就?就是此地講的退屈谄僞,他是假的,不是真的,敵不過煩惱,禁不起誘惑。

  我們這一生,好在家境清寒,少年的時候想玩,沒錢,這些遊樂場所你沒有法子進去,那要錢,這對於我們來講是個好事情。確實禁不起誘惑,那也得咬緊牙根要忍。懂得事之後,入了佛門,事實真相逐漸逐漸明白了,那些地方去不去?不去了,連電視斷掉了,廣播、雜志、報紙丟掉五十年了。所以有人問我,那有些信息你怎麼知道的?我說有些同學,每個星期給我做一次報告,這個星期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從網路下載來,摘錄下來給我看,我的信息從這兒來的。我也有個手機,一個月難得撥一次,所以我手機大概是一年充叁次電,你們就知道了。那個電池很管用,四、五個月它還有電。不用了,這心就清淨多了。

  有時間,讀書,專讀《無量壽經》。除讀《無量壽經》之外,我就看《印光大師文鈔》。這是老師教給我的,教我以印光大師爲老師,一生跟著他。每天至少要看一段,再少再少也看個十幾二十分鍾,這不能中斷的。展開本子,就聽老師教誨,才能在這個花花世界保住,不受外面環境幹擾,不容易!真正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有一個很理想的地方,極樂世界,到那個地方才真正證得大圓滿,對這個産生向往,無限的向往。所以把其他的都冷淡下來,沒有別的念頭,只有這個是真的。

  淨土法門遇到了,《無量壽經》也遇到了,難得的是遇到最善的本子。這個本子在我們上一輩,很少人遇到,流通量太少了,我們有緣遇到。雖然老師沒有親自講一遍給我聽,他把講經的筆記給我,我有能力看得懂他的筆記。所以我用他的筆記,在過去曾經講過十遍。第十一遍,采取黃念祖居士的注解,這是第二遍。第二遍講完了講第叁遍,就是一部經,就是一句佛號,別的什麼都不會,一心一意專求淨土。這個世間再辛苦的日子我也樂意過,只要不障礙我修學。有這麼個緣分,跟大家在一起分享,這是衛星電視、網路給我們的方便,能夠讓全球同修都能收看到。這在過去,作夢都想不到的,沒有這些技術,真正聽講經的人不多。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叁十五年前,那個時候這些快速公路沒有,隧道也沒有,香港到九龍要坐小輪。房屋也沒這麼多,人也沒這麼多,現在多一倍都不止我看。那個時候房子,一般房子高大概是十叁層、十四層的樣子,最高的只有一棟,五十層,我來的時候,好像前一年建好的,是個新的大樓。現在由於建築太多了,跟那個時候不能相比,那個時候香港很可愛。所以有機會學習,決定不能放棄。

  四弘誓願是一般無論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只要是佛教就得要遵守,總綱領、總原則。我們選擇了大乘,大乘總的指導原則就是淨業叁福。佛說得很清楚,那個叁條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菩薩修行成佛,不能違背這叁條。那叁條比這個四願說得詳細一點。這個四願,度衆生的願是動力。你爲什麼肯不怕辛勞、不怕吃苦,你去斷煩惱,你去學法門?就是度衆生這一願推動你,這不是名聞利養。末後要成佛道,因爲你不成佛道,度衆生不能圓滿,法身菩薩你沒有能力度他,成佛才有能力。成了佛,上可以度等覺菩薩,下度地獄衆生,全度了。所以不成佛不行。

  怎麼成佛?現在我們講到淨宗法門,這是大乘,大乘有大乘修行的綱領,叁福。你看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淨業叁福的根。實際上,孝這個字,世出世間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中國自古以來對這個字非常重視,不孝的人不能活在世間。在從前,民國初年,滿清應該有,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民國初年,那個時候我很小,我聽說有這麼一句話,父母要到衙門裏告你,說我這個兒子不孝,你把他處死。衙門接受這個告訴,立刻就執行,沒有辯護的。爲什麼?父母不要你了,你還能做人嗎?哪個父母不愛兒女?父母不要你,就不能做人了,所以立刻執行。那個時候有這麼一條法律,不孝也要裝一點孝,否則的話父母一不高興,真的命就沒有了。這個法律是在好像在抗戰之前就廢除了。廢除之後才真正有不孝父母,父母到年老的時候,不養父母,不照顧父母,有這種事情發生。但是少,不多,現在太普遍了。那個法律叫親權處分,這個親是父母,他有權利,操你的生死大權。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學大乘的基本要求。現在對孝這個字,一般人沒有概念,講的人沒有了。民國初年有講的,真正做的人少了,現在連講的人都沒有了。所以,對中國這些古籍裏頭名詞術語含義不懂,沒有概念,也沒有樣子看到。

  有了第一條,所以在這個十幾年當中,我們把它具體落實,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後面是十善業,《十善業道》。我們稱它爲儒釋道的叁個根。你要真正想學,你沒有這叁個根,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對你敬而遠之,爲什麼?知道你不會成就。認真紮這叁個根,我們知道這個人是幹真的,不是幹假的,他將來可能有很大的成就。根深蒂固,從前紮根父母教的,最殊勝的是懷孕的時侯胎教,那誰懂得?有,我們父親這一代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已經沒有真正概念了。但是祖父那一代有概念,還常常講、提到。父親這一代沒有聽說說這些事情,一代不如一代。到我們這一代,幸虧走進佛門,要不走進佛門,我們對傳統文化、對宗教教學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知道。可是知道之後,我們向前看、向後看,憂心忡忡。往後看,難了!這以後怎麼教法?那就求現在要有聖人出世。聖人非常辛苦,做出榜樣給大家看,因爲沒有樣子,人家不相信。現在人,學者專家不行,教不出來,他會講他做不到。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異常,這些人救不了。哪些人能救?真幹的人能救。

  所以說有很好動機,想做好事,我們得認真問他一句,你做好事的動機,是爲求名還是爲求利?你求的是什麼?如果是求名求利,還是市場的交易,於聖賢學術、於佛教不相幹。佛法的東西,佛來教你,你也得不到。爲什麼?那不是佛心。心心相印,你是佛心,佛教你,你聽得懂;你不是佛心,佛講的東西你聽不懂,你能夠懂得的是一些皮毛,它的精髓你不知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你能看出多少?這個我們講深度,深度怎麼看法。

  慈光講座《十四講表》裏頭,這十四講完全是用表解,大綱,李老師自己編的。裏面第二講,給我們介紹學佛,對於人事物至少要看八面,算是你有眼光,你會看。八面是什麼?首先是體、相、用,人、事都離不開,你有體,你有相,你有作用,再看因、緣、果,最後看事、看理。八面你都觀察到,你才算是會看,有眼光。這個很普通的,看表面。再深一層,每一面裏頭都有八面,八八六十四,我們就呆了,我們今天連八面都看不到,六十四怎麼能看到?所以老師告訴我們,佛的智慧能看到究竟。六十四,每一面還是有八面,你再一直乘下去,你就曉得,有個概念,如來智慧不可思議,我們怎麼能跟他比?經的道理亦如此,我們今天能夠看八面算是很不錯了,看六十四面,入進去一分了,叫深入,你能看多少層?佛能看到無盡無數,徹法底源,究竟圓滿。這我們才有一點模糊概念,佛的智慧真不可思議。

  佛的智慧代…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