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0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智」,這意思就是說,你能夠真信,你能夠真正依教奉行,你會大徹大悟,爲什麼?得一切智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麼個意思在。「即是得佛智,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你所得到的境界跟惠能大師完全相同,能大師所證得的你全證得了,你會見到自性本來清淨、本不生滅、本來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你的功德就圓滿了。可是我相信你一定求生淨土,爲什麼?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證究竟圓滿,這是一定要去的。究竟圓滿之後,跟阿彌陀佛一樣,大慈大悲,無量方便,廣度一切衆生。末後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如實了知,自心本來清淨,這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再看下面這一段。

  『於彼法中,廣大勝解,獲大歡喜,廣爲他說,常樂修行』,這是經文。這括弧裏頭說,以上經文,節取《唐譯》本的。「於彼法中」,這個法是淨宗法門,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從他這個法裏頭生起「廣大勝解」。廣大勝解就是大徹大悟,徹悟之後,你看到這個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一字一句說一劫都說不完。請佛來說,佛講這個經結集成文字,濃縮成一個典,這個典不可思議,微妙到極處。每一個典都是自性真心,字字句句皆含無量義,有通有別、有同有異,像萬花筒一樣,千變萬化,永無止境,妙不可言,美不勝收,所以你「獲大歡喜」。

  「廣爲他說」,就像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說不盡的。我們講《華嚴經》講了四千多個小時,才講到「十住品」,大概五分之一,後面全經講完我估計是兩萬個小時。真妙!哪個大學課程有二萬個小時的?就是這部經,現在我們使用的這個標准,一千二百個小時,大概在學校裏沒有這個課程。有六百個學分的嗎?這是什麼?略說。我們這個第二遍,那第叁遍講的會比這個更精彩,愈講愈精彩。什麼道理?愈講愈契入。所以這個經之妙它就妙在這,你永遠讀不厭,永遠講不倦,它太妙了!遍遍不一樣,不像世間書就那一樣的,你講不出第二個樣子出來。遍遍不一樣,活的,這就是真實智慧、真實慈悲、真實的方便,方便就是微妙不可思議。

  廣爲他說,「常樂修行」。這個學沒有一點勉強,歡喜!哪有強迫的?持戒、修定、開慧,快樂無比!一般人就是持戒這個很受罪,這是受約束、受限製,不是,快樂無比。佛是教我們離苦得樂的,怎麼會教我們受罪?我們修學,煩惱沒有放下,沒有入境界,受這些約束,好像很痛苦。諸佛菩薩,你看,條條戒他都遵守。釋迦牟尼佛製定那些戒律,你看哪一條他犯過?他快樂無比。持戒是快樂事情,不是惹麻煩,不是。修定樂,清淨之樂是真樂,智慧是法喜充滿,所以自自然然的你會非常歡喜去修行。

  這個五句是《唐譯》的經文,下面這五句都有解釋,這念老慈悲,爲我們顯示佛法的微妙。「蓋謂若人能於淨宗妙法得廣大勝解,了達淨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圓旨,則必能歡喜信受,常樂修習,複以此廣勸他人也」。這是略略的先介紹,後面還有詳細解釋,特別爲我們解釋廣爲他說。《唐譯》本這幾句經文,念老告訴我們,若人,假使有這個人,能於淨宗妙法得廣大勝解,這個難,真正契入淨宗境界才能有廣大勝解。怎麼樣才能契入?境界是什麼?其實境界就是經題,經題上有修因、有證果,末後五個字是修因,清淨平等覺。無論是念佛、誦經,或者是聽教,聽教就是聽講,什麼是目的?清淨心是目的。念佛得清淨心,誦經得清淨心,聽教得清淨心,這能入法界。

  清淨、平等、覺叁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清淨,有法喜;第二個階段,平等,菩提心生出來了;第叁個階段,覺而不迷,證果了。果是什麼?果是經題上半段,大乘、無量壽、莊嚴。在哪裏?就在現前。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行,德行裏面無量無邊,萬德莊嚴。萬德,第一德是壽命,如果沒有壽命,萬德全落空了,那德誰去享受?壽命第一德,一定要有無量壽,你才能享受無量這個德能。莊嚴是相好,我們常講的真善美慧,在哪裏?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就在當下。這就是廣大勝解,真正明了通達淨宗。

  淨宗理論根據就是底下這兩句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佛是理、是本性,是心作佛是用。我們現在要幹,我們要走作佛的路子,能不能作佛?當然能作佛,因爲你是心是佛,你今天是心作佛,你肯定作佛。反過來,是心是煩惱,那你今天怎麼?你還不離開煩惱,是心作煩惱,是心作煩惱那個果報就是六道輪回、就是叁途苦報。作佛也好、做地獄也好、做餓鬼也好,全在你自己一念,誰做主?自己做主宰,不是別人,誰都不能給你做主,自己做主張。

  佛只教,不給你做主,佛只提供你參考資料,把這個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路是你自己走,你自己選擇,佛非常開明,絕不勉強你。如果佛勉強,我們知道佛肯定勉強你,你只修信願持名,你別搞別的,我相信決定是這一句話。但是佛不勉強你,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任你挑選,你愛走哪一條路就走哪一條。佛法是得大自在的,絕不勉強一個人。我要勉強一個人,佛是凡夫,爲什麼?他有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所以他不會約束任何一個人,只是生生世世教學。這是我們講的話,佛沒有一天不教學的,教學都是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講明白而已。我們對佛感恩戴德,我們自己得到利益要勸別人,要講給別人聽,要歡喜講給別人聽,這是什麼?報佛恩。除這個方法,佛什麼都不要,你什麼方法他都不接受。他連形相都沒有,你怎麼報恩?只有自己修行做好榜樣,把這個真實利益勸化衆生,這是報佛恩。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0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