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0集▪P4

  ..续本文上一页智」,这意思就是说,你能够真信,你能够真正依教奉行,你会大彻大悟,为什么?得一切智智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么个意思在。「即是得佛智,如实了知,自心本来清净」。你所得到的境界跟惠能大师完全相同,能大师所证得的你全证得了,你会见到自性本来清净、本不生灭、本来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你的功德就圆满了。可是我相信你一定求生净土,为什么?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证究竟圆满,这是一定要去的。究竟圆满之后,跟阿弥陀佛一样,大慈大悲,无量方便,广度一切众生。末后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如实了知,自心本来清净,这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再看下面这一段。

  『於彼法中,广大胜解,获大欢喜,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这是经文。这括弧里头说,以上经文,节取《唐译》本的。「於彼法中」,这个法是净宗法门,极乐世界无量寿佛,从他这个法里头生起「广大胜解」。广大胜解就是大彻大悟,彻悟之后,你看到这个经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一字一句说一劫都说不完。请佛来说,佛讲这个经结集成文字,浓缩成一个典,这个典不可思议,微妙到极处。每一个典都是自性真心,字字句句皆含无量义,有通有别、有同有异,像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永无止境,妙不可言,美不胜收,所以你「获大欢喜」。

  「广为他说」,就像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说不尽的。我们讲《华严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才讲到「十住品」,大概五分之一,后面全经讲完我估计是两万个小时。真妙!哪个大学课程有二万个小时的?就是这部经,现在我们使用的这个标准,一千二百个小时,大概在学校里没有这个课程。有六百个学分的吗?这是什么?略说。我们这个第二遍,那第三遍讲的会比这个更精彩,愈讲愈精彩。什么道理?愈讲愈契入。所以这个经之妙它就妙在这,你永远读不厌,永远讲不倦,它太妙了!遍遍不一样,不像世间书就那一样的,你讲不出第二个样子出来。遍遍不一样,活的,这就是真实智慧、真实慈悲、真实的方便,方便就是微妙不可思议。

  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这个学没有一点勉强,欢喜!哪有强迫的?持戒、修定、开慧,快乐无比!一般人就是持戒这个很受罪,这是受约束、受限制,不是,快乐无比。佛是教我们离苦得乐的,怎么会教我们受罪?我们修学,烦恼没有放下,没有入境界,受这些约束,好像很痛苦。诸佛菩萨,你看,条条戒他都遵守。释迦牟尼佛制定那些戒律,你看哪一条他犯过?他快乐无比。持戒是快乐事情,不是惹麻烦,不是。修定乐,清净之乐是真乐,智慧是法喜充满,所以自自然然的你会非常欢喜去修行。

  这个五句是《唐译》的经文,下面这五句都有解释,这念老慈悲,为我们显示佛法的微妙。「盖谓若人能於净宗妙法得广大胜解,了达净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圆旨,则必能欢喜信受,常乐修习,复以此广劝他人也」。这是略略的先介绍,后面还有详细解释,特别为我们解释广为他说。《唐译》本这几句经文,念老告诉我们,若人,假使有这个人,能於净宗妙法得广大胜解,这个难,真正契入净宗境界才能有广大胜解。怎么样才能契入?境界是什么?其实境界就是经题,经题上有修因、有证果,末后五个字是修因,清净平等觉。无论是念佛、诵经,或者是听教,听教就是听讲,什么是目的?清净心是目的。念佛得清净心,诵经得清净心,听教得清净心,这能入法界。

  清净、平等、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清净,有法喜;第二个阶段,平等,菩提心生出来了;第三个阶段,觉而不迷,证果了。果是什么?果是经题上半段,大乘、无量寿、庄严。在哪里?就在现前。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行,德行里面无量无边,万德庄严。万德,第一德是寿命,如果没有寿命,万德全落空了,那德谁去享受?寿命第一德,一定要有无量寿,你才能享受无量这个德能。庄严是相好,我们常讲的真善美慧,在哪里?在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就在当下。这就是广大胜解,真正明了通达净宗。

  净宗理论根据就是底下这两句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佛是理、是本性,是心作佛是用。我们现在要干,我们要走作佛的路子,能不能作佛?当然能作佛,因为你是心是佛,你今天是心作佛,你肯定作佛。反过来,是心是烦恼,那你今天怎么?你还不离开烦恼,是心作烦恼,是心作烦恼那个果报就是六道轮回、就是三途苦报。作佛也好、做地狱也好、做饿鬼也好,全在你自己一念,谁做主?自己做主宰,不是别人,谁都不能给你做主,自己做主张。

  佛只教,不给你做主,佛只提供你参考资料,把这个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路是你自己走,你自己选择,佛非常开明,绝不勉强你。如果佛勉强,我们知道佛肯定勉强你,你只修信愿持名,你别搞别的,我相信决定是这一句话。但是佛不勉强你,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任你挑选,你爱走哪一条路就走哪一条。佛法是得大自在的,绝不勉强一个人。我要勉强一个人,佛是凡夫,为什么?他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所以他不会约束任何一个人,只是生生世世教学。这是我们讲的话,佛没有一天不教学的,教学都是把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而已。我们对佛感恩戴德,我们自己得到利益要劝别人,要讲给别人听,要欢喜讲给别人听,这是什么?报佛恩。除这个方法,佛什么都不要,你什么方法他都不接受。他连形相都没有,你怎么报恩?只有自己修行做好榜样,把这个真实利益劝化众生,这是报佛恩。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0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