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叁年,他功德圓滿了。這些人,叁轉*輪作證轉,給我們做證明。證明擺在面前,還要不相信、還要迷惑,那是真迷惑了,這一生未必能往生。好好的修行做來世的資糧,你來生後世要有這個緣分遇到了,再接著幹。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你能放下什麼時候就往生。
放下裏頭,說實實在在的話,最困難的是情執,也正因爲如此,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容易。但是現在佛法衰了,出家人的情執可能比在家人還要嚴重。這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古時候成就的順序排列,第一個出家男衆,第二個出家女衆,第叁個在家男衆,最後一個是在家女衆。他說現在完全相反,現在修行證果,排名第一的在家女衆,第二在家男衆,第叁出家女衆,出家男衆排在最後,完全顛倒了。事理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白,自己該走哪一條路就會很清楚,不迷惑了。
「道綽大師此言」,就是《安樂集》上說的這段話,「剖開諸佛秘藏,直顯淨宗心髓。但能信受奉行,依相專至,老實念去,縱未離相,決定往生淨土」。這個語氣多肯定。中下根性的人不要懷疑,只要你能夠真信,真正接受,發願念佛求生,這是信受奉行,依相專至,這個法門是指方立向。指方立向專門接引同居土的衆生、方便土的衆生,離一切相,那是專接上上根人。可是西方淨土特殊,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立刻就成爲阿惟越致菩薩。跟那個上上根人就平等了,智慧、神通、道力一切都平等,這個不可思議。我們可以真正說一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有四土九品,四土九品是平等的。我們常常勸世人,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極樂世界完全兌現了。根性不平等的,業障習氣不平等的,果報不平等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全都平等了。這一點要感恩阿彌陀佛,全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無量劫修持功德的加持,讓我們能夠平等,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極樂世界兌現了,極樂世界爲我們展現出這種清淨莊嚴的場面。這是縱未離相,決定往生淨土,剛才說明白了。
「依相專至,凡夫能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離相乃菩薩境界」,離相不容易,我們今天常常講離相,勸大家離一切相,實際上做不到。但是有一個好處,讓我們對這個世間不要貪戀,對世間貪戀那是障礙,讓我們不能往生。我們對於這個世間緣看淡一點,往生障礙就少一點,對將來往生大有好處,用意在這個地方。《金剛經》這句話也是名言,「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也就說明,佛跟凡夫差別在哪裏?佛不著相。爲什麼?他知道一切相是假的,一切相都不可得。我們藉著科學家的報告,讓我們體會到這個事實真相,但是要會用。用在哪裏?就用在現前,讓我們常常想到,眼前這些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其實就跟電影裏頭演的一樣。所以《金剛經》做比喻說,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我們特別著重這個影,這個影就是電影,電影最容易體會到波動現象産生的幻覺。銀幕上不過是二十四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在流動,讓我們看這個畫面好像是真的。
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裏面告訴我們的,「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這說什麼?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統統都是在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動現象産生的幻相,根本就什麼都不存在。不但物質不存在,精神不存在,連自然現象也不存在。我們明白這個,常作如是觀,這個所有現象平等了,扯平了。扯平對我們什麼好處?我們的平等心現前,平等心現前,哪有不清淨的道理!這東西還能染嗎?你沒有法子染。能染的心不可得,所染的境界也不可得,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根本就沒有辦法掌握住。我們說這一句話,這個裏頭波動現象有多少?如果這句話很短,只一秒鍾,那一秒鍾就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動,哪一個波動是我?哪一個波動是存在的?沒有,真是《楞嚴經》上所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裏頭簡直是一絲毫空隙都沒有,一個接一個,相似相續相,沒有兩個相是完全相同的,相似相續相。
所以,我們從科學家這個報告,跟佛經上一對比,我們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你就沒有辦法得到,你也沒辦法控製,你怎麼想都是妄想;什麼都不想,就對了,你就成佛了。心隨著外面境界動,這叫凡夫,你心爲境轉;心不跟外面境界動,這就是真心,這就叫佛菩薩。真心不動,惠能大師見性,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大乘教常說「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是真心。我們凡夫很糟糕,沒有念頭的時候是昏沈、是無明,爲什麼沒有念頭的時候不生智慧?就是說你有無明。無明是什麼?就是你有障礙。什麼東西障礙?煩惱習氣障礙你,你所造的一切業障障礙你,不外乎這兩類。這個東西消除了,沒障礙了,你的清淨心在一切境界裏頭不動了,如如不動,真心現前,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金剛經》講的離一切諸相,這就是諸佛,這個地方的諸佛,包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分證即佛。所以這個諸佛,就是指這四十一個,加上妙覺,這個諸佛就是說四十二個位次。每個位次都是無量無邊,他們都不著相,他們都了解一切相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實非凡夫生滅之心所能及也」,這句話我們現在聽到有一點兒味道了,以前聽不懂。現在聽這句話曉得,一秒鍾有一千六百兆個頻率的波動。從迷失本性開始,這個波動現象不停,一直到我們圓滿菩提,契入寂光,就不動了。就像我們一個人,從生下來,心髒就得跳動,還沒有生,住在母親胎胞裏面,這個心髒已經在跳動,開始跳動了。一直到死亡,心髒不跳了,這宣布死亡。這一生當中,就心髒跳動分秒不停,它一直在波動,這小宇宙。大宇宙就是我們從迷失自性那天開始波動,一直等我們成佛,再回歸常寂光,它就不動,它就不跳動了。所以人身是個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完全相同,一個道理。大宇宙搞通了,小宇宙完全明白了;小宇宙搞明白,外頭大宇宙也通了。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凡夫心所不能及,他無法想像,叫不可思議。
「淨宗妙用,實爲方便中之方便」,這是真話。它的妙用是什麼?就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幫助我們一生不離自性,與性德完全相應。我再說得明白一點,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圓滿相應,跟佛法裏面十善、叁福、叁皈、五戒、六和、六度、普賢十願,乃至於彌陀四十八願,也是圓滿相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念念都是大圓滿,就在四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當中,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圓滿。你要真正懂得,你能不念佛嗎?你還會去胡思亂想嗎?想什麼都沒有念佛好,不能比!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經文,「不聞退轉」。請看經文:
【阿逸多。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廣大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贊歎聽經聞法的功德,可是有許多衆生他有障緣,障礙他不能聽聞,這是很惋惜的事情。我這一生我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老師任何一堂課都不敢放棄。外面有人邀請,跟著去,我們是常隨衆,大概有十幾二十個人,李老師的常隨衆。走到哪裏跟到哪裏,決定一堂課不缺,除非生病沒辦法,否則是跟到底。再想想釋迦牟尼佛,常隨衆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沒有一堂課缺的。缺課的是哪些人?菩薩,菩薩要代表佛到十方去教化衆生。但是這些菩薩,每年夏安居一定要回到佛的面前。夏安居叁個月,也就是這叁個月提升自己,接受佛陀教化;九個月是代替佛陀教化衆生,自利利他。菩薩都明心見性,聲聞沒有、緣覺沒有,別教叁賢菩薩沒見性。別教初地才見性,圓教初住,別教初地,沒有見性不能離開老師。
我們看念老注解,「世尊複舉諸大威德菩薩」,這些大威德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不是修淨宗法門的,修別的法門成就的。修禅的到大徹大悟,修教的是大開圓解,這都是法身菩薩,稱爲大威德菩薩。「因未聞此法,而退轉菩提,彌顯流通此經之要」。流通這部經的功德多大,可以從這兒看到。他們爲什麼沒有聽到、沒有見到?這個經流通量太少了,沒有機會接觸到。現在由於科技發達,流通最方便的無過於衛星、網際網路。但是要曉得,這個東西時間不長,爲什麼?真的一個大災難來,地球上所有科學設備全部毀掉,馬上就沒有了。所以文字還是有它基本的價值在。文字這些經典大量的印刷流通,收藏在全世界各個地方,災難之後總還有一部分存在,還能繼續流通,這個我們要能看到、要能做到。文字流通真有它的價值存在。能夠保存超越時空界限的,那個方法就是中國的文言文,這是老祖宗對整個人類、對一切衆生最偉大的發明,有這個工具就超越時空界限了。
可是今天人不學文言文了。學文言文不難,一點都不難,難在哪裏?難在他心,他沒有信心,所謂信心危機。我們在國外,看到國外對中國文言文研究得很好的,讀中國古書,看中國古人的注解。我請教他們,你學了多久?叁年。外國人學,完全沒有中國文化底蘊,叁年能學成,中國人學頂多兩年。文言文是中國文化寶庫的一把鑰匙,你能夠拿到,自己能自修,自己好好用功去學,也能成爲一代漢學大家。中國曆史上很多這種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吳教授做了六年的實驗,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他做成功了!接受實驗的學生只有叁十幾個人,好像叁十二個人,個個都有優異的成績,讓一般人見到歎爲觀止。這在實驗當中,看到中國古時候這個教學的內容、教學方法的優秀,是現代人比不上的。糟的就是糟在沒有信心,對中國文化産生疑惑,疑爲最大的障礙,懷疑。
諸位看過,民國初年那些漢學的大德,爲後人編了一部書,叫《國學治要》。標准是什麼程度?高中學生,高…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