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六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了全世界,很了解,對我們有宗教身分的人還比較好一點,比較尊重,其他的他們不尊重。所以應當要移民,你看大家都求移民,不要往外國移,往外國移錯了。我走遍全世界都勸華僑,我說你們移民到這來幹什麼?你們移民來受罪的,你們在自己國家不知道享福,跑到外國來受罪,錯了!香港回歸,香港很多人移民到外國。我講經的時候都說過,香港回歸之後,香港絕對不會輸給英國人統治。他們走了,我到香港來了。那些人到外國去住個幾年知道錯了,回不來了,爲什麼?香港房地産漲價,他的房子賣掉之後,他回來買不到了,苦不堪言!所以你自作自受,你不聽我的話。要聽我的話,很多人移民的時候把他的房子統統買下來,那最便宜,現在不都賺錢了嗎?這是什麼?對自己國家沒信心,就這麼個原因。對中國自己傳統文化了解太少,聽經又不多,也未必聽進去,聽是來聽經,沒聽懂。所以這是佛救濟凡夫最重要的方法,它最後滅。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值經隨願得度」,值是遇到,你真正遇到這部經,你確實就得度了,能如你的願望。請看經文:

  【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隨你的願望,你都能夠滿願。念老注解裏說,「其有衆生乃至皆可得度」,這四句經文,《淨影疏》裏頭有解釋,「《淨影疏》曰,值斯經者,所願皆得,明留之益」,佛留這部經最後還留一百年,利益無邊。「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往生淨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這句話重要,九千年後聽到這部經、讀到這部經,念佛求生淨土都能夠成就,何況我們現在!我們今天往生比他們早了九千年,他們九千年之後。所以這個機會不能錯過,認識要清楚。

  如何才真正建立信心、才搞清楚?信心建立,兩種原因。一種宿世善根,你過去生中,一定要知道人有過去、有未來,要知道人是不死的,這句話你一定要相信,這是佛門特別強調的。死是身體,身體不是我,我不死,如果我要死掉了,投胎就沒有了,輪回就沒有了,哪來的輪回?世間人所說的靈魂,身體沒有了靈魂在。修善造惡,到哪裏去投胎是善惡業力做主,不是佛、不是神,也不是鬼,閻羅王什麼,與他都沒有關系,都是自己喜歡、愛好這麼去的,沒人送你去。跟這個世間一樣,人愛好不一樣,去的地方不一樣,喜歡學佛的人都到道場來聽經;喜歡打牌的人,你看香港有很多麻雀樓,都到那去了;喜歡跳舞的人,他舞廳去了;喜歡打球的人到球場去了,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都是自動去的,沒人強迫你去。六道亦如是,喜歡倫理道德的他就到天堂去了,喜歡五倫八德的到人間來了;貪而無厭的,喜歡貪,鬼道去了,鬼貪心重;瞋恚重的人地獄去了;愚癡,是非善惡搞不清楚、糊裏糊塗的,畜生道去了。誰做主?自己做主,都是自作自受,我們要怪別人就錯了,與誰都不相幹。

  這是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真相大白之後,自己一定要知道慎重。那就讀書,好!讀古人書,道理明白通達了,我們去的地方就選擇最好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是諸佛刹土,諸佛刹土裏面以極樂世界最好,無比殊勝。我們每個人都有條件去,爲什麼不去?對極樂世界沒搞清楚,還有很多疑惑,還有很多顧慮,所以暫時不想去,總不外乎這個原因。怎樣能把這些顧慮去掉?那就要讀經。中國古大德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幾遍不行,聽幾遍也不行,讀上一千遍、聽上一千遍。讀上一千遍,你的心定了,得定,聽上一千遍,你開悟了、你明白了,明白之後做的決定那是智慧,那個沒有錯誤。

  我這個小講堂不大,我的對面都是老師的照片,爲什麼?念念不忘老師。如果沒有這些老師,我這一生苦不堪言,哪有這麼快樂自在!這個路老師指的、老師教的,老師教我這條路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聽了很中意,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要,我真走這條路。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世,是人生最幸福的人、最快樂的人、最有智慧的人、最有福報的人,走他這個路子就跟他沒有兩樣。這條路沒有名聞利養,不是升官發財,是什麼?讀書,這一生讀自己喜歡讀的書,講自己喜歡講的道,你看多快樂。聽說這個世間很亂,我不知道,我每天都過的是太平盛世。爲什麼?我不看電視大概有五十年了,不看報紙、不看雜志,天下什麼事情我都不知道,沒事,你要我問,沒事,天下天平。你們亂我不亂,你們有很多憂慮,我沒有,我清淨快樂。

  由此可知,到極樂世界就更快樂了,活動的空間更大。前面說了供佛,供養佛是修福報,供養一個阿羅漢福報就不得了,供養佛還得了!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你就有分身的本事,自然的,不是修來的,這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給你,你能夠分身,分多少身?分無量無邊身。自己本人在阿彌陀佛講堂聽彌陀講經,沒動,分身到每一個世界、每一尊佛所那裏去供佛、修福。你看,同時可以供無量無邊佛,聽佛講經說法開智慧,福慧雙修!這個世界修一萬年,比不上極樂世界一天,這能不去嗎?又何況到極樂世界壽命無量。這個世界要搞六道輪回、要搞十法界,極樂世界不要,極樂世界壽命是永恒的,真的是無量壽,不是假的。

  壽命長,告訴你不老,老就沒有意思,他不老,永遠年輕。爲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前面跟你說過,科學家證明了,完全是從波動現象産生的,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極樂世界沒有波動現象,所以他就沒有衰老、沒有變化。相貌之好是你意想不到的,你沒法子想像。生到極樂世界,身體,經上用的是比喻,比喻只能比喻彷佛,不能比喻得恰當,什麼身體?紫磨真金色身。相好,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觀無量壽佛經》上,釋迦牟尼佛說出數字,說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有八萬四千光,每一個光裏頭有無量諸佛菩薩,在那裏面講經教學,接引十方一切衆生。挺熱鬧,像變戲法一樣的,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

  所以你真正了解極樂世界的生活狀況,居住的環境,種種美好,你一定肯去。經要念上一千遍哪有不肯去的道理?經要聽一千遍,不要聽一千遍,我相信聽一百遍,你的決心就下下去了,我非去不可。現在聽一百遍不難,從前不容易,聽完之後就沒有了,現在聽完,錄音、錄像你把這個光碟保留著天天去看,看一百遍、看一千遍,不斷重複看。讀書千遍,聽講千遍,在今天真能做得到,不是形容詞,不是誇大的。只要你真幹,保證你成就。所以念老在此地講疏裏面所說的意思,「法滅之時,聞經尚得法益,往生極樂,何況現在聞經信受之人,焉有不生西方之理。故疏續雲」,接著又說,「定得往生,莫自疑慮」,千萬不要懷疑,一定要相信。

  「得度者,渡生死之海,而證涅槃也」,到極樂世界,永遠跟生死告別了;在這個世間,生死是不間斷的。人死了,很多人都知道,絕大多數四十九天他就投胎去了,他又去找一個身體去,他真的沒有死。所以生死是從身體上說的,這個物質現象講的,精神現象沒死,永遠不會死。我們中國人講靈魂,外國人也講靈魂,可是魂不靈,如果要是靈,它肯去做畜生嗎?它肯去做餓鬼嗎?不靈!糊裏糊塗去了,去了之後就出不來了,這個要知道。孔老夫子講得好,他不說靈魂,他叫「遊魂爲變」,這個說得非常有道理,因爲魂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而且它動的速度非常快。人死了,他的家親眷屬在美國,這麼遠的距離,這裏一斷氣,它就到那裏去了,它去看看他們,它沒有身體。流動性非常之大,不但這個地球,它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去。所以孔子稱它作遊魂很有道理,確實,它遊動的能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這個地方的人,確實有他方世界的靈來投胎的,所謂外星人來投胎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這個地方的人到外星去投胎的也很多。極樂世界不在地球上,是在外星球,往生就是到外星球去投胎去了。他們那邊人也有到地球上來的,他那是菩薩,他來投胎是教化衆生的,他是來救人的,他不是來受罪的,不是業報來的。

  所以,只要不要身體,我們生活的空間就大了,什麼星球都可以去;有身體不行,累贅,讓我們非常非常不自由,這沒有身體多好。老子有這個概念,二千五百年前的人,老子說過,「吾有大患,爲吾有身」,他說我有最大的憂患是什麼?因爲有個身體,沒有身體多好。這種人修行,他雖然不修佛,他因爲有這個念頭,佛說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他有這個心想,他會生無色界天,無色界天沒有身體。天有二十八層,最高的四層沒有身體,那是靈界,他們的活動空間非常之大。

  得度就是永遠不再有生死。而證涅槃,涅槃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這是佛法學習最高的境界。海比喻生死,岸比喻涅槃,我們渡生死海,到達涅槃的彼岸,「超越生死中流」,生死比喻作海水,「而登涅槃之彼岸,故雲得度」。

  這個經教的方法、果報無比殊勝。下面這段經文讓我們感慨萬千,「歎信受實難」,真正相信的人難,太少了!真正接受、肯幹的人更少。什麼原因?說實在的,我們把這個經典看作神話。我這個人是個很難度的人,不是方東美先生,誰都度不了。爲什麼?不服,不管出家在家,你給我講,我會跟你辯論。我辯論很少輸過,我有歪理,歪理也叫人家沒辦法。我跟方老師學哲學,不是學佛的,他老人家很愛護,爲我講一部《哲學概論》。這一段的事實,我們要很認真去反省,社會爲什麼墮落到這個樣子?其來有自!

  我跟方老師,六十一年前,那個時候我剛剛到臺灣,舉目無親,生活艱難,想讀書沒機會,寫了一封信給方先生。跟他不認識,只聽說他是桐城人,桐城人是老鄉,距離我們家鄉很近,寫了一封信,寄了一篇文章給他看,目的希望他准許我去學校旁聽他的課程。一個星期之後,我收到他一封來信,約我到他家裏見面。星期天,我就依照這個地址找到他的家,跟他見面。老師是我父親這一輩,年齡大概是四十多歲接近五十歲,我那一年二十六歲。他問我的學曆,我說因爲抗戰,天天逃難(這個他曉得),沒有機會讀書,我只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沒有再進學校。他笑著問我,你有沒有騙我?我說不敢欺騙老師,句句是實話。老師說,你寫的信、寫的文章,我們臺灣大學學生寫不出來。我說我雖然失學四年,可是我喜歡讀書,沒有離開書本,喜歡讀書,所以文字方面還勉強可以過得去。

  他就老實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六十一年前,諸位記住),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如果你到學校去旁聽,你會大失所望。這就是完全肯定的拒絕了,當時我聽了心裏很難過。大概我們靜默了五分鍾的樣子,心情很重、很沮喪,老師看到了,然後告訴我,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裏來,我給你上兩個鍾點課。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裏學的,家裏小客廳,一張圓桌子,我們老師,學生一個人,一對一這樣教的。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當時感到很驚訝,我說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麼會是哲學?老師告訴我,你年輕,你不知道,他說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釋迦牟尼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把我對宗教那個觀念統統糾正過來了。從前沒聽說過,腦子裏頭宗教是迷信,特別是佛教。高級的宗教只有一個神,只拜一個神,佛教是什麼都拜,這在宗教裏頭叫低級宗教,多神教、泛神教,什麼都拜,所以對宗教最反感的就是佛教。經過老師這一堂課,這個單元,這個單元有十幾、二十個小時的樣子,我們才有一個新的概念,才知道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這裏頭有真智慧。

  老師這樣介紹,我就留意,老師是真的是假的?以前每個星期到他家裏,很熟,家裏一家人也把我當成自家人一樣的,所以我就常常到老師書房看看,桌上真的有佛經。從來沒有發現過,老師桌子上沒有佛經的,沒看到過。他真研究、真讀,這才知道他介紹我的不是騙我的,自己真幹。如果叫我幹自己不幹,我就不相信了。我看他天天真的在研究,真的在讀誦,沒有一天離開。我就向老師請教,你的佛從哪裏學來的?他告訴我,抗戰期間他在中央大學教書,有一次生病,朋友們建議他到峨嵋山去養病,成都到峨嵋山不遠,他在峨嵋山養病。在養病期間當中,大概住有兩個月的樣子,山上沒有報紙、沒有雜志,一切書籍都沒有,只有佛經,所以他沒東西看,天天拿佛經來消遣。愈看愈有味道,他就看進去、看上瘾了,六十多天就上瘾了,從此以後一生沒有一天不讀佛經,告訴我,這裏頭有真實智慧,大學問。我從這個地方入門的,跟別人不一樣。

  而且老師告訴我,佛經哲學現在不在寺廟。這個話對我講非常重要,如果我到寺廟一看不是這樣,我對老師會懷疑。他講清楚了,他說從前出家人真研究,有道德、有學問,現在出家人不研究了,他不懂。我說在哪裏?在經典裏面,他指出了我一個方向,你一定從佛經經典上去下手。出家人不必問他,他們不研究這個東西,他不懂。我才有一條明確的道路。以後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很聽話,就走上這條路。這路真好,我對老師天天感恩,爲什麼?讓我真正在這一生當中,這樣的一個亂世,我過的是太平生活,我過的是最高的享受。老師的教誨,我如果對老師懷疑就完了,那這一生就苦不堪言,真苦。我們今天時間到了,這堂課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六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