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以儒、道做爲學佛的基礎;學道的人也學佛、也學儒;學儒的人也學佛、也學道。表面上是有儒釋道叁家,骨子裏頭已經融成一體,他都通、都懂。所以在少林寺有塊碑,這塊碑很古老,傳說是唐肅宗年代刻的。唐肅宗是唐明皇的兒子,距離我們現在一千叁百年。碑上刻的什麼?叁教九流混元圖。就是叁教九流是一家,這包括了整個漢學,就是漢學的全體。什麼叫漢學?叁教九流全在其中,真的是多彩多姿。今天講多元文化很時髦,我們中國人多元文化,一千叁百年前已經在兌現了,已經做到了,現在外國人,最近這些年來才開始。這說明中國人樣樣領先,領先多元文化一千叁百年。這個圖,我們要記住,帶到斯裏蘭卡去。讓大家了解中國人的思惟、中國人的理念,不局限在一點,不局限在一個國家、一個族群,不是的,起心動念是整個世界。開口閉口是天下,很少講國家,有這麼大的心量,有這樣偉大的成就。還有,我們的《四庫全書》有沒有贈送斯裏蘭卡?趕快,《四庫荟要》、《群書治要》跟《國學治要》都送,最好在那邊能讓他們大家能看得到。這個很重要。
所以善知識、老師是父母,父母養育我們的身體,老師養育我們的智慧,菩提身就是智慧身,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所以一個人的成就,這兩個都是父母,老師的恩德跟父母相同。在中國古禮,老師過世,學生心喪叁年。父母守叁年孝,穿孝服,老師是不穿孝服,叁年心喪,把老師跟父母看成同等的地位。特別在稱名,中國古人有名、有字,名是父母取的。他的名,他到二十歲成年了,行冠禮,就戴帽子了,從這一天開始,就不可以稱他名,稱他字。同輩送他一個字,從此以後,稱字不稱名。稱名的是誰?只有父母跟老師,父母、老師一生稱你的名。連做官,在皇帝面前,皇帝都稱你字,都不稱名,對你尊敬。如果你犯罪了,皇帝稱你名。這在古禮很講究的,現在亂了,沒有了。現在很多小孩對自己的父母都不稱爸爸媽媽,叫名字,稱名,學外國人,外國小孩對他父母都稱名。這在中國不可以的,怎麼能不叫爸爸媽媽,稱他名字,這成什麼話?我們要維護中國傳統文化,一定要叫小孩稱爸爸媽媽,不可以稱名,這在現在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是知道知恩報恩,我們所學的真是來自父母、老師,沒有老師,我們怎麼會知道?
第二、「善知識者是汝眼因」,應該是目,底下括號講的,這個字是個錯字,應該是眼目,「示導汝等菩提路故」。沒有老師,沒有智慧,我們在這一生會把路走錯,老師指我們一條正路。我要沒有遇到這叁個老師,不知道走到哪裏去了,這真的。佛法這樣殊勝,世出世間真的是第一,它不是第二,不認識。我們年輕,也受了學校老師的影響,認爲是迷信,這個成見很深,特別是佛教。把佛教看作低級宗教,爲什麼?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一個真神。佛教裏頭神太多了,泛神教、多神教。說泛神、多神都屬於低級宗教,就是非常迷信的宗教,是這樣看待它。所以,從來不進寺院的大門,是這麼個心態。
方先生是當代的一個哲學家,我跟他學哲學。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西方康德哲學開始,講到中國、講到印度,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經哲學。當時我非常訝異,我說佛,佛教是多神教、泛神教,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老師給我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來沒聽說過。我對老師有信心,我對老師非常尊敬,我相信他的話,接受他的教誨。那真正知道佛經哲學的是哪些人?老師告訴我,兩百年前,那些出家人都是了不起的大德,真有學問、有德行。他說現在,現在不行了,現在他們不學了。告訴我,真正想學,在經典裏面,給我指出這條道路。可是在當時,六十一年前,在臺灣,佛教經典買不到,書店裏頭沒有印這種書,只有寺廟裏頭有。而且重要的經典在《大藏經》裏頭,很少人學,沒有人印這個書,要去抄。我們就利用工余的時間,星期假日到寺廟裏面去找《大藏經》去抄寫,《大藏經》借不出來的,抄經。不像現在,現在印刷術發達,《大藏經》不會失傳了,印的數量很多,在全世界到處都有。而且成本很低,中等家庭都可以供奉《大藏經》。所以沒人去學,也就是真幹,真幹的人不多。老師指出這個方向。
我第二個老師是出家人,章嘉大師。我在臺灣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任何累贅,所以章嘉大師勸我,你最好出家,學釋迦牟尼,把佛教再興旺起來。給我這麼一個使命,我接受了。真正歡喜這個東西,不讀不知道,你一入經藏的時候欲罷不能,真正印證了古人的一句話,「世味哪有法味濃」,這個世間的快樂比不上學佛。孔顔之樂,孔子、顔回他們快樂,快樂在修道、在智慧,不是世間。世間,孔子在世的身分是平民,不富裕,生活也很艱難,小康之家。他快樂在哪裏?社會上沒有高的地位,沒有財富,他快樂在哪?快樂在道,對古聖先賢傳下來的他都知道、他都明了,天天給學生講學,這個快樂。後繼有人,好事!
這個第二句把善知識比喻我們的眼目,你有了好的眼睛,你才能看出好的道路,這條路值得走。尤其是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我這一生學習經典,走教學的生活。大概在十七、八年前,我們就用網路,十年前我們用衛星電視,起到很大的作用。這兩種都可以讓全球各個地區都能夠收看得到,而且每天二十四小時,無論在哪裏都能收看,影響的面大了。香港這個地區,雖然我們衛星不能落地,但是網路可以收看,網路可以收看我們衛星,可以連線,非常方便。現在接收的技術愈來愈進步,現在接收的這個,看全世界電視的、看網路的,接收的機器就像手機一樣,很小,放在身上。打開的時候看到畫面、聽到聲音,無論在什麼地方沒有障礙,真方便!可能我們在明年,我們講經就可以不用攝影棚了,機器放在車上,走到哪裏都可以講,就更方便了,全世界都能收看。這是我們早年有這麼個夢想,我們有一部車子,機器放在車子裏面,走到哪裏講到哪裏。明後年可以兌現了,夢想成真。
所以,沒有好的老師,我們自己找不到路,我們這一生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好辛苦!有了老師,給我們明確的指出一條道路、一個方向,有目標,這一生好快樂!爲什麼?我天天向目標接近,我知道這條路不會走錯。有方向、有目標,不會走錯路、不會迷失道路。而這個路愈走愈快樂、愈走愈歡喜,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四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