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一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枝葉不管它了,我從根上修,根是活的。死心塌地就學這一部經,這一部經就是《華嚴》,這一部經就是《法華》,這一部經就是一切經,決定一生成就。怎麼能不幹?哪有這個道理!

  名具萬德,「能令聞者慈心清淨」。慈心,發起大慈悲心。清淨,純淨無垢。慈心清淨是真心、是本性,中國古時候老祖宗說人性本善,所以編在《叁字經》裏頭,「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那個善就是此地講的慈心清淨,是真心。一切衆生各各具足,而且是一不是二,都是從這個心裏面變現出來的,體真的是一個。所以我說這是大乘佛法的倫理,倫理是講關系,講到了極處。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上面到一切諸佛,下面到一切衆生,跟我是一體,一體是最親了。只有迷惑了之後才跟萬法對立,這錯了,他不知道,不曉得是一體,才分自分他,分自分他就造罪業。罪業怎麼造的自己不知道,天天在造、拼命在造,無有休止的在造,就是什麼?就是迷失了自性,不知道是一體。知道是一體,那個心就變了,就互相親愛。互相親愛就互相尊重,就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相幫助,天下就太平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就是不知道事實真相。

  大乘佛法所說的,跟現在量子力學所發現的完全相同。佛法這個教育、教學,最終極的目標是教導我們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叫成佛、就叫妙覺,這就拿到佛陀教育最高的學位,佛陀。這以下都叫菩薩,沒有達到究竟圓滿。等覺菩薩,等於妙覺,他並沒有真的到妙覺,還差一級。這個我們不能不曉得。我們真正能夠知道了,這也是幸運,這是佛法裏頭的奧秘,知道的人不多。古人知道,但是現在人不讀古人的著述。讀古人的著述也得有緣,沒有緣,這些參考東西你看不到。黃念老,我跟他說,你這是得祖宗、叁寶加持。我看到他那些資料,他房子很小,他住的房子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一張床鋪,擺一張桌子,一個書架上堆滿了這些書,堆在那裏,不是排得很整齊,不是,堆得一大堆。我看到時候,我說你從哪裏找到的,這麼多寶貝?感應,不可思議,你幹這個事情,就有人送來給你。

  我們天天想《群書治要》,天天想《四庫》怎麼入門,你看看,就有人送來,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心想事成,心動念頭就有感應,鬼使神差,他就把東西送來。送到這麼多,一百九十叁種,這就說明,這些夠了、夠用了,能把這個經注解清楚了。念老有他的使命感,這個東西出來了,這麼好的東西,偏偏碰到那麼多反對的人,反對會集本。我們要不出來維持、來護持,讓這個本子消失了,我們是罪人!能度末法九千年苦難衆生,就靠這個本子、靠這個法門。所以,我們犧牲身命也在所不惜,我們要護持,要護這個法門。怎麼護?依照這個法門修行,把這個法門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學習的人多了,榜樣建立出來,大家有信心,就傳下去了。

  我也因爲大家反對,我才把《華嚴》放下專門講這個。如果沒有人反對,我《華嚴》會一直講下去。《華嚴》要很長的時間,講《華嚴》,就不能護持這部經典,這部經典被人糟蹋掉,我覺得有罪,我《華嚴》停下來,來講這個。這是中本《華嚴》,跟《華嚴》沒有兩樣,能夠把這個道理貫穿,你以佛眼、佛心你去看《華嚴經》,自己就看懂了。最重要的,我們的心是凡夫心,是雜亂的心、是貪瞋癡慢疑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這是搞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心。輪回心看佛法,佛法還是輪回,救不了你。你要是用佛心、佛眼看衆生,一切衆生全得度了。

  現在學佛,尤其是淨宗,淨宗自己不團結、自己要分裂,怎麼能讓淨宗正法久住?怎麼能往生淨土?所以我們自己決定不能做淨宗的障礙、不能做正法的障礙,不造這個罪業,我們一定依教奉行。所以經不能不聽,不聽你不知道,都認爲自己想的是正確,別人是錯的。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這就叫愚癡。經典是一盞明燈、是個燈塔,照明我們一條成佛的正道。

  「歡喜者,內心喜樂」,法喜充滿,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歡喜,你會真幹。「踴躍者,歡欣奮起」,這就真幹了,「形於身口」,身做到了,哪有做不到的?我們所要求的很簡單,淨業叁福要做到,根之根。淨業叁福裏頭頭一條就是儒釋道叁個根,不能不重視;不重視,你不是真正護法。護法首先護自己的法,自己都護不住,怎麼能護別人的、護佛的法,哪有這個道理?「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蕅益大師編了個節要,是那個時代。我也編了個節要,適應於現前這個時代。我的節要更短,大概六百多字,在《世界宗教是一家》裏頭有。講《十善業道經》,就講這個節要就行,適合於現代人口味。理論全有了,方法只說十條就夠了,根本的根本。

  再就六和,我們跟人不能夠和睦相處,不是佛弟子。我們跟人,人家不跟我和睦,那是他的事情,我要跟他和。他不跟我和,他不懂這些道理,他不曉得;他不知道照顧我,我知道照顧他。從哪裏做起?從我鄰居做起。我們住在這個地方,不能教這個地方的人和睦相處,我們就錯了。用什麼方法跟大家和睦相處?四攝法,你用四攝法決定成功。我們住在小村莊裏頭,聽說這小村莊裏頭居住的這些人,平時見面不打招呼的,都像陌生人一樣。我們到那裏去一年了,去年中秋節去的,一年了,現在這個小村莊裏面,人人見面都會打招呼,都會笑,笑面迎人,初步效果收到了。

  村莊上有塊土地,也有個小房子,産權原來是有個出家人,現在過世了,沒人過問,變成小村公共場所了。我勸村長,把它建成一個小講堂,做爲我們這個村裏頭共同聚會的場所。老人沒有事情到那裏去喝喝茶、聊聊天,最好開個小茶館。這樣大家就互相接近了,在一起多見面、多聊天、多談話。希望再一年能夠收到不但會點頭、會笑面,可以在一起聊天喝茶,那個地方最好開個小茶館。我們把傳統文化、把佛法告訴大家,首先叫他認識、了解,知道這是好東西。要多聽聽、多學習,對自己有好處,對家庭有好處,特別是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好處。放下負擔,老人的負擔沒有別的,就是惦念兒女。兒女不想父母,父母是不可能不想兒女的,這親情的執著。慢慢教他這個要放下,多念佛,念佛的好處讓他知道,多念佛。叫踴躍,真正歡喜,形於身口,身是你做到了,口你說到了。

  『衣毛爲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這是什麼?感動。這真的,真聽清楚、聽明白了,都會有這個現象。『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過去生中沒有學過佛,不可能有這個現象;凡是有這個現象,過去生中善根深厚。爲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迷了一段時間,不知道,現在突然知道了,就受感動,這個現象就生起來。

  「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爲佛道」。佛道這兩個字就是無上菩提,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無上菩提裏面的核心,中心點是什麼?就是慈悲。我們中國老祖宗,千萬年前發現人跟人的關系,就是五倫。五倫的核心就是父子有親,這種親愛是出於自性,不是學來的,沒人教,這就是真心的流露。在佛法講就是慈悲,慈悲是沒有條件的,是同體的。所以,父子有親這個親愛,是同體的大悲,無緣大慈,跟佛講的是完全相同,真心!中國千萬年的教育,目的就是如何保持這種天真、這種真誠的愛心永恒不變,教育目的在此地。第二個目的,是把這個愛心發揚光大,光大到「凡是人,皆須愛」。所以,它比佛還差一等,佛不但愛人,畜生道愛,花草樹木也愛,山河大地也愛,遍法界虛空界都愛。佛將這個愛擴大到虛空法界,沒有不愛的,上面到諸佛如來,下面到無間地獄,平等的愛心,真誠的愛心。有愛心,看到苦,一定想方法幫助他,離苦得樂。

  苦樂從哪裏來的?佛知道,苦從迷來的,樂從悟來的。所以,幫助衆生破迷開悟,就是幫助他離苦得樂。用什麼手段?教學。教學裏頭頭一個,要用身教,自己做出榜樣給他看,這個效果最大。這就此地講的身口,形於身口。口是言教,一定先做給他看,再說給他聽,他就相信了,他就不懷疑了,就能接受。把他的善根,無始劫他有善根,從煩惱的堆裏頭把它拔出來,讓他自己知道。這是佛陀、這是祖師大德教學的理論跟方法,這才能度自己,才能度一切衆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