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枝叶不管它了,我从根上修,根是活的。死心塌地就学这一部经,这一部经就是《华严》,这一部经就是《法华》,这一部经就是一切经,决定一生成就。怎么能不干?哪有这个道理!
名具万德,「能令闻者慈心清净」。慈心,发起大慈悲心。清净,纯净无垢。慈心清净是真心、是本性,中国古时候老祖宗说人性本善,所以编在《三字经》里头,「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那个善就是此地讲的慈心清净,是真心。一切众生各各具足,而且是一不是二,都是从这个心里面变现出来的,体真的是一个。所以我说这是大乘佛法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讲到了极处。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上面到一切诸佛,下面到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一体是最亲了。只有迷惑了之后才跟万法对立,这错了,他不知道,不晓得是一体,才分自分他,分自分他就造罪业。罪业怎么造的自己不知道,天天在造、拼命在造,无有休止的在造,就是什么?就是迷失了自性,不知道是一体。知道是一体,那个心就变了,就互相亲爱。互相亲爱就互相尊重,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天下就太平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就是不知道事实真相。
大乘佛法所说的,跟现在量子力学所发现的完全相同。佛法这个教育、教学,最终极的目标是教导我们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叫成佛、就叫妙觉,这就拿到佛陀教育最高的学位,佛陀。这以下都叫菩萨,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等觉菩萨,等於妙觉,他并没有真的到妙觉,还差一级。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我们真正能够知道了,这也是幸运,这是佛法里头的奥秘,知道的人不多。古人知道,但是现在人不读古人的著述。读古人的著述也得有缘,没有缘,这些参考东西你看不到。黄念老,我跟他说,你这是得祖宗、三宝加持。我看到他那些资料,他房子很小,他住的房子只有我们摄影棚一半大。一张床铺,摆一张桌子,一个书架上堆满了这些书,堆在那里,不是排得很整齐,不是,堆得一大堆。我看到时候,我说你从哪里找到的,这么多宝贝?感应,不可思议,你干这个事情,就有人送来给你。
我们天天想《群书治要》,天天想《四库》怎么入门,你看看,就有人送来,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心想事成,心动念头就有感应,鬼使神差,他就把东西送来。送到这么多,一百九十三种,这就说明,这些够了、够用了,能把这个经注解清楚了。念老有他的使命感,这个东西出来了,这么好的东西,偏偏碰到那么多反对的人,反对会集本。我们要不出来维持、来护持,让这个本子消失了,我们是罪人!能度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就靠这个本子、靠这个法门。所以,我们牺牲身命也在所不惜,我们要护持,要护这个法门。怎么护?依照这个法门修行,把这个法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学习的人多了,榜样建立出来,大家有信心,就传下去了。
我也因为大家反对,我才把《华严》放下专门讲这个。如果没有人反对,我《华严》会一直讲下去。《华严》要很长的时间,讲《华严》,就不能护持这部经典,这部经典被人糟蹋掉,我觉得有罪,我《华严》停下来,来讲这个。这是中本《华严》,跟《华严》没有两样,能够把这个道理贯穿,你以佛眼、佛心你去看《华严经》,自己就看懂了。最重要的,我们的心是凡夫心,是杂乱的心、是贪瞋痴慢疑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这是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心。轮回心看佛法,佛法还是轮回,救不了你。你要是用佛心、佛眼看众生,一切众生全得度了。
现在学佛,尤其是净宗,净宗自己不团结、自己要分裂,怎么能让净宗正法久住?怎么能往生净土?所以我们自己决定不能做净宗的障碍、不能做正法的障碍,不造这个罪业,我们一定依教奉行。所以经不能不听,不听你不知道,都认为自己想的是正确,别人是错的。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这就叫愚痴。经典是一盏明灯、是个灯塔,照明我们一条成佛的正道。
「欢喜者,内心喜乐」,法喜充满,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欢喜,你会真干。「踊跃者,欢欣奋起」,这就真干了,「形於身口」,身做到了,哪有做不到的?我们所要求的很简单,净业三福要做到,根之根。净业三福里头头一条就是儒释道三个根,不能不重视;不重视,你不是真正护法。护法首先护自己的法,自己都护不住,怎么能护别人的、护佛的法,哪有这个道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修十善业」,《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蕅益大师编了个节要,是那个时代。我也编了个节要,适应於现前这个时代。我的节要更短,大概六百多字,在《世界宗教是一家》里头有。讲《十善业道经》,就讲这个节要就行,适合於现代人口味。理论全有了,方法只说十条就够了,根本的根本。
再就六和,我们跟人不能够和睦相处,不是佛弟子。我们跟人,人家不跟我和睦,那是他的事情,我要跟他和。他不跟我和,他不懂这些道理,他不晓得;他不知道照顾我,我知道照顾他。从哪里做起?从我邻居做起。我们住在这个地方,不能教这个地方的人和睦相处,我们就错了。用什么方法跟大家和睦相处?四摄法,你用四摄法决定成功。我们住在小村庄里头,听说这小村庄里头居住的这些人,平时见面不打招呼的,都像陌生人一样。我们到那里去一年了,去年中秋节去的,一年了,现在这个小村庄里面,人人见面都会打招呼,都会笑,笑面迎人,初步效果收到了。
村庄上有块土地,也有个小房子,产权原来是有个出家人,现在过世了,没人过问,变成小村公共场所了。我劝村长,把它建成一个小讲堂,做为我们这个村里头共同聚会的场所。老人没有事情到那里去喝喝茶、聊聊天,最好开个小茶馆。这样大家就互相接近了,在一起多见面、多聊天、多谈话。希望再一年能够收到不但会点头、会笑面,可以在一起聊天喝茶,那个地方最好开个小茶馆。我们把传统文化、把佛法告诉大家,首先叫他认识、了解,知道这是好东西。要多听听、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对家庭有好处,特别是对自己身心健康有好处。放下负担,老人的负担没有别的,就是惦念儿女。儿女不想父母,父母是不可能不想儿女的,这亲情的执著。慢慢教他这个要放下,多念佛,念佛的好处让他知道,多念佛。叫踊跃,真正欢喜,形於身口,身是你做到了,口你说到了。
『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这是什么?感动。这真的,真听清楚、听明白了,都会有这个现象。『泪出』,「目中流泪」。「盖如是之人皆从佛道中来」,过去生中没有学过佛,不可能有这个现象;凡是有这个现象,过去生中善根深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迷了一段时间,不知道,现在突然知道了,就受感动,这个现象就生起来。
「佛所得之无上菩提,名为佛道」。佛道这两个字就是无上菩提,就是自性,就是真心。无上菩提里面的核心,中心点是什么?就是慈悲。我们中国老祖宗,千万年前发现人跟人的关系,就是五伦。五伦的核心就是父子有亲,这种亲爱是出於自性,不是学来的,没人教,这就是真心的流露。在佛法讲就是慈悲,慈悲是没有条件的,是同体的。所以,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同体的大悲,无缘大慈,跟佛讲的是完全相同,真心!中国千万年的教育,目的就是如何保持这种天真、这种真诚的爱心永恒不变,教育目的在此地。第二个目的,是把这个爱心发扬光大,光大到「凡是人,皆须爱」。所以,它比佛还差一等,佛不但爱人,畜生道爱,花草树木也爱,山河大地也爱,遍法界虚空界都爱。佛将这个爱扩大到虚空法界,没有不爱的,上面到诸佛如来,下面到无间地狱,平等的爱心,真诚的爱心。有爱心,看到苦,一定想方法帮助他,离苦得乐。
苦乐从哪里来的?佛知道,苦从迷来的,乐从悟来的。所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就是帮助他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教学。教学里头头一个,要用身教,自己做出榜样给他看,这个效果最大。这就此地讲的身口,形於身口。口是言教,一定先做给他看,再说给他听,他就相信了,他就不怀疑了,就能接受。把他的善根,无始劫他有善根,从烦恼的堆里头把它拔出来,让他自己知道。这是佛陀、这是祖师大德教学的理论跟方法,这才能度自己,才能度一切众生。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一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