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相信它。当然我们都能信,但是我们这个信里头有疑,这疑很难除。疑什么时候除掉?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就不怀疑了。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不是短时间,要长时间。长时间,因人而异。宿世善根厚的人、善根力量强的人,他的时间短,三年、五年他就真正相信,不怀疑了;其次,善根深厚没有那么深的人,要搞十年、要搞二十年、要搞三十年,甚至於五、六十年才相信。还是好的,还是有善根,不能说他善根少,而是善根埋伏在严重障碍之下。就是他障碍很多,堆积在那边,他慢慢清除,清除掉之后发现了,他相信了。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不要以为好像五、六十年善根才发现,他比不上那个,不见得,可能比他还深厚。他那个善根虽然不深厚,他障碍少,很快他就能发现;这个是很难发现,他善根很厚,这个很深厚的善根一发现,可能他就上上品往生。所以,品位真的是说不定的,於善根福德决定成正比例。
我们努力修善根,怕善根不够,努力用什么方法?就是用念佛。你要知道佛这个名号,《弥陀经》上世尊说得好,阿弥陀佛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寿是福,无量光是慧。也就是说,这句名号是无量智慧、无量福报,只要你肯念,念念都充实无量智慧、无量福德、福报,为什么不干?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你说话是废话,你想是妄想,全是造轮回业,为什么不把这个时间去念佛,充实你的无量光寿?这话讲得好!不难懂,也容易记在心上,我们也能说得出来,可是怎么样?还是废话很多,还是妄想很多,还是把佛号忘掉了,这个要生大惭愧心,睁著眼睛干傻事。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习气很重,无明烦恼习气太重了,知道,没有把它用上。所以下面说「能受、能持」,能持就是能保持,真用上了。所以修行在哪里?在道场。哪里是道场?什么地方都是道场,你念佛的地方就是道场。你不念佛,虽然是庄严的寺庙宫殿,不是道场。佛心、佛眼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极乐世界弥陀道场,它跟极乐世界相应,跟阿弥陀佛说法的宝殿相应。
「当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种善根,难能希有,超过一切」。这说的是谁?说的是我们这些念佛人,个个都是。为什么你这么多障碍?刚才讲了,你的无始无明习气、烦恼、业障太重,它把他盖覆住了。所以过去有深厚善根,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它不能现前。我们明白了,就用信愿持名这个方法,把我们的业障习气逐渐除掉。什么时候除掉?善根一发现,你就晓得,我的业障习气没有了。什么善根浮现?我真的是佛心,我真的是佛眼,你就注重这两样。佛心、佛眼一现前,你的六根全是佛,耳根是佛,鼻根是佛,舌根是佛,身根是佛,一切都跟阿弥陀佛相应,这妙极了!
「故曰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这个难,实在说就是我们的障碍。两大类,烦恼的障碍,造作这一切善恶业的障碍,恶业障碍你,善业也障碍你,统统都是障碍。「此非谓法门难修」,这个法门真容易修,不难,「盖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缘,至为难得」。这个善根福德因缘从什么地方看?他听到佛号、看到阿弥陀佛、见到这部经典生欢喜心,不管信不信,不管学不学,这个人善根很深厚。没有深厚的善根,这个样子生不起来;能生得起来,这个人就是有善根、有福德。善根福德不能现前,就是刚才讲的,他业障重。业障里头最重的,根本的业障就是疑。我们虽然相信,相信里头还有疑惑。百分之九十九的相信还有一分疑惑,那一分疑惑就是毒药、就是严重障碍,必须把它拔除。这一除掉,就是佛心、佛眼、佛行全部现了,显露出来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往生,实在讲,就是临终一念。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叹深信非凡」,佛在这儿赞叹,对这个法门深信的人,他不是凡夫。请看经文: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
这个『佛声』就是念佛的声音,就是佛号的声音。
【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有这种感动的人,有,我们常常见到,用这个经一对照就知道了。过去生中没有学过这个法门,接触没有感动。接触到之后有感动,说明这个人烦恼轻、业障习气薄,他一接触就感动了。有些要很长时间,他才感动。我们看到胡小林的父亲,老共产党员,什么都不相信。到小林学佛了,知道孝顺父母重要,把过去那些不孝的毛病统统彻底改过来,孝养父母,父母感动。有没有善根?当然有善根,没有善根怎么会感动?所以,他的父亲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不是假的。你说那个善根在心里头埋了多少年?埋了几十年。到最后被这个感动,他生起来了。要不是这样深的感动,他听到念佛的声音、看到佛像,那理都不理。这个就是烦恼习气厚薄有问题,很厚,那一定要用很深的方法去感动他,那不是言说,那是行动。
看到儿子以前那种不孝的态度,父亲把他比喻什么?日本鬼子来了,赶紧把东西、家里收拾收拾,不要看到。家里面吃肉这些东西,他看到吃肉就不高兴、就要骂人,赶紧藏起来。到后来真正学佛明白了,他听说我的故事,回家态度转变了。我是一九八0年代在香港讲经,那个时候好像刚开放,我母亲到香港来看我,我们离开三十六年。见面,住在畅怀法师图书馆里头。吃饭的时候,我问她喜欢吃什么,她说喜欢吃鱼。我就吩咐厨房,每餐饭给她煮两条小鱼。她看我们吃素,她有一碟她喜欢吃的。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回到上海之后就吃长素了。所以不必劝,恒顺她,她明白了,她自然就回头。她看到我们吃素吃这么多年,身体很健康,很快乐。所以小林就不反对他父亲吃肉了,而且还买肉给他们吃,父母觉得这个态度完全转变了,对他产生信心。病重的时候完全依靠儿子,儿子对他真心照顾,别人不放心。要拿出行动来,这才行。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得闻佛声』,这一句是《汉译》的经文。念老的会集,他在这个地方全部把这文从哪里来的都说出来了。《吴译》的本子里头是「闻阿弥陀佛声」,《魏译》里面是「得闻彼佛名号」,《唐译》里面是「闻彼佛名」,《宋译》里面「得闻无量寿佛名号」。你看,五种原译本的原文都抄在此地。所以「诸译合参」,你合起来看,五种本子合起来看,「故知佛声」,这个地方讲佛声就是「阿弥陀佛名号」。
今天我们这里开放,阿弥陀佛名号要放出来给大家听听,供养大家。他们一定会问,阿弥陀佛什么意思?告诉他,阿弥陀佛是无量智慧、无量福报,我们大家要不要?如果要要的话,多听多念,你就会有大智慧、有大福报。你要是不念、不听,你就没有福报,你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愚痴,没有福报就贫贱。这么简单给大家讲,大家都明白了,知道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其他寺庙里头,外面墙上都写「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他不知道,我们这里了解佛号的意思。「闻者,闻名信受也」,听了之后懂得它的意思,意思深广没有边际,这是真实,不是假的。
修福、修慧无过於念佛,真正念佛人有大智慧、大福报。锅漏匠修了三年,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他的往生品位,我们细心冷静观察,决定是上辈往生,他不会在中下辈。上辈往生就是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他到不了上上,他也不会在上下之下。你看他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三天,这种表法给世人看,知道他品位之高,他不是在同居土,也不是在方便土。他怎么修出来的?这经上说了,我们完全明了,他过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只是这一生愚痴,不能现前;三年的念佛,现前了,把他宿世的善根统统现前,欢欢喜喜走了。表法给后人看,就是他弘法利生,他不是用言说,用这个样子来告诉你,这个法门三年就能像他这样的成就,只要你肯干。你看方法多简单,老和尚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你就老实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干,不分昼夜。没有昼夜,一句佛号念到底,一点压力都没有,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三年不长,不到一千天,他就成功了。
「以名具万德」,名号具足万德。万德从哪里来?自性本具的。这个名号是自性的名号、是真心的名号、是真如的名号,不可思议,这个名号统摄一切经。前面开经的时候我们说过,隋唐大德,隋唐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唐太宗护法,这个人心量很大,量大福大。那个时候高僧大德,曾经很认真做了一次探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一切经当中,哪一部经第一?大家来评论,大家来选举,都选举到《华严经》。所以《华严》变成公认的第一,第一经。一切经都不离开《华严》,《华严》是根本,像一棵树一样,它是根、它是本,一切经是枝叶,都没有离开这棵大树。这个找到了。找到,就有人提到《无量寿》,《华严》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最后归《无量寿》。《无量寿》变成第一里面的第一了,这经。
《无量寿经》摆在我们面前,这四十八品,全经到底哪一品最重要?这也是古大德公认的,第六品,四十八愿最重要。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说的,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是释迦牟尼佛转告我们。也是一丝毫差错都没有,阿弥陀佛所说的这些意思,释迦牟尼佛做翻译,翻成我们的语言让我们懂得弥陀的本愿。四十八愿里头,哪一愿最重要?四十八愿是经,这也是古大德公认的,第十八愿。十八愿说什么?若人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真的最重要。临命终时肯念一声佛号、念十声佛号,佛来接引你,你决定得生。这就变成什么?名号第一。这样子回归到最后,这一句名号统摄一切经,统摄一切法门;不但统摄释迦牟尼佛的,统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一切法门,最后都归这一句佛号,这还得了吗?真正不可思议!这句佛号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自行化他的总持,几个人知道?知道之后,一天到晚阿弥陀佛,其他的全丢了。我只找这个根,…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