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正常人,他不迷惑,他對我們一無所求。既不貪財,也不要利,所以他不會騙人,句句話對人都是有好處的。人真是迷惑顛倒,這好人不相信,他去相信妖魔鬼怪,去跟那些人走,那有什麼法子?那就沒法子了。遇到佛菩薩,你跟他走,你很幸運。爲什麼?無量劫的迷惑你能夠走出去了。
尤其是淨宗,淨宗真的是難信。爲什麼?八萬四千法門,都把這些道理,理事講清楚、講明白,你自己好好的去想,值得相信。唯獨淨宗,淨宗的理太深了,講一輩子你也聽不清楚。可是有人,他不要清楚他就相信,這個人真走運,他一生就成佛去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全明白了。這種人是大善根、大福德,可是在人間往往是癡癡呆呆,什麼都不知道,一般人都瞧不起他,沒有重視他。他臨命終時,上上品往生,難信易行!法界裏頭這一界很特殊,這一界真正不可思議。我們要是沒有遇到這一界,我們這一生成不了佛。說老實話,沒有辦法離開六道輪回,還得繼續搞輪回。只有這個法門你遇到了,你有機會解脫,有機會脫離十法界、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一定要相信佛的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不騙人。騙人的人都有企圖,沒有企圖他沒有理由騙人。造叁界就是六道輪回的業,感得六道輪回的果報。
《止觀》第五,下面這個四種,都是屬於祖師大德的開示。前面這是佛說的,經上講的。《止觀》裏面講,「此十法」,十法就是十法界。從上面佛法界、菩薩、緣覺、聲聞,這叫四聖法界,我們稱他爲聖人。他沒有見性,他能出六道輪回,他出不了四聖法界,比我們高明,比我們清淨。六道裏頭染汙,苦多樂少;四聖法界環境清淨,身心清淨,樂多苦少。苦是什麼?他沒有見性,不能大徹大悟,這是他的苦處。我們這個世間叁苦八苦,他們沒有。叁苦是講苦苦、壞苦、行苦,這是叁界統受。八苦是講欲界,欲界這八種苦每個人都脫離不了,只有輕重的差別。八苦裏頭,前面四個是生老病死,誰都沒有辦法脫離。後面有愛別離,你所喜歡的、所愛的終歸要別離,你得不到;怨憎會,冤家對頭,不喜歡的,偏偏天天跟他在一起,你沒辦法離開他;第叁個求不得,你所求的得不到;末後一個,五陰熾盛苦,五陰熾盛是講色受想行識,身心都苦,無法擺脫。這是欲界裏頭細說八種。八種之外,叁苦裏頭,苦苦說了八個,再加上壞苦、行苦。壞,再好的東西,時間久了變壞了。這些苦難,念念相續它不中斷,這叫行苦。
佛告訴我們,叁界統苦。色界,他有禅定的功夫,八苦他沒有,他有壞苦,他有行苦。到無色界更高了,他連身體都不要,所謂靈界,他不要物質的身體,所以他沒有壞苦,但是他有行苦。這是佛給我們分析,十法界統統有苦。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欲界的八苦他們沒有,色界的壞苦他們也沒有,他們有行苦,沒見性,以這個爲苦。見性之後,就脫離十法界,他就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就生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還有苦,也是行苦。這行苦是什麼?最微細的,一般人感覺不到,法身菩薩知道,無始無明的習氣,逐漸逐漸的淡薄。到證得等覺的時候,就留最後一品,這一品斷掉就成佛了。成佛,實報土不見了,回歸常寂光,這叫究竟圓滿的果覺。這統統是法界。法界包羅萬象,從本體、現相、作用,統統用這個法界就全包括了。
愛心是自性裏頭第一德,自性本具的大德,核心就是親愛。所以親愛是我們的天性,可惜我們把它迷失了。佛菩薩,要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談不到,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愛心又發現了,又起作用了。這個愛心,對於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不愛的,而且這個愛是親愛。就像西方宗教裏面說,他說上帝愛世人,就像愛他的獨生子一樣。這句話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父子有親。父子那種親愛是天性的,這裏面沒有分別執著,沒有,天性,自然的,本來就是。用這種愛心愛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個人就是法身菩薩。爲什麼?他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我愛我的手,愛我的腳,一切萬物都是我的手足;我愛我的頭,愛我的眼睛,愛我的五髒六腑,天地萬物就是我的五髒六腑,就是我的頭目腦髓,他真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自然流露出來。大乘修行要培養這個愛心。
這個人所作所爲不善,但是是你最親愛的,你不會舍掉他,你會幫助他改邪歸正,你會幫助他破迷開悟,會幫助他離苦得樂,你肯定是這麼做的,你不會舍棄他。所以諸佛菩薩他們的慈悲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舍一人。他不來是什麼?你不肯接受,來的時候增加你的罪業,他不來。爲什麼?你謗佛、謗法,你毀謗,你不接受,你排斥,這樣什麼?這又造罪業了。所以他不來是大慈大悲,不讓你加一分罪業;你喜歡接受,他就來了。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衆生生歡喜心,離苦得樂才歡喜,沒有離苦得樂,歡喜心怎麼生得起來?
菩薩接引衆生,佛的教導,用四攝法,四攝法能度一切衆生。對佛法沒有信仰的,不相信的,他相信什麼?相信錢,現在幾乎都信錢了。菩薩有辦法叫他得到錢,真的,一點不假,而且用正當的方法,得財富,你一生的財用不缺乏。不跟他講別的,專給他講怎麼樣賺錢,學佛就會賺錢,而且是如法的,不造罪業。不學佛的人賺錢常常是非法的,那造業,發了財將來到叁途去了;佛教你發了財將來上天堂。你看,你不學那就沒法子了。佛能幫助你得智慧,佛能幫助你得健康長壽,這是人人都要的,不管你信不信他都要。就憑這個,你應該要學習。統統得到之後你會升級,你會自己向上提升,我這個得到的還不夠,我希望能對過去、現在我都能夠通達明了,佛所教的就這一套。統統明白了,清楚了,不迷惑了,你看你不知不覺你就成佛了,你成佛自己還不知道。
佛是怎麼回事情?就是一切法通達明了,一絲毫不迷惑,這個人就叫做佛。佛是誰?佛是自己。《華嚴經》上,釋迦牟尼佛講得很清楚,「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自己不承認那就沒法子了。你承認你是衆生,你就做衆生,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說沒有天堂、沒有地獄,佛告訴你,真的沒有。天堂、地獄怎麼來的?是業力感召來的。你行善事,執著著行善事,天堂就出現;你做壞事,你執著我做了不少壞事,地獄就出現,就這麼回事情。本來真沒有,你沒有造作罪業,天堂地獄在面前你看不見。
章太炎居士,這是民國初年的樸學大師,他在世的時候,曾經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白天要工作,晚上到鬼道裏頭去上班。這個事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他老人家的女婿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的。他知道地獄裏頭有種刑罰叫炮烙,銅柱燒紅了,讓罪人去抱這個柱子,這是邪淫的果報。他說這個刑罰太殘酷了,不仁道,建議東嶽大帝,能不能把這個刑罰廢除。東嶽大帝也沒說話,派兩個小鬼,讓他先到刑場去看一看,到炮烙地獄去參觀一下,回來再說。他跟這個小鬼去看,到達這個地獄,小鬼告訴他到了,他看不見。這才恍然大悟,地獄不是東嶽大帝建的,不是閻羅王建的,從哪裏來的?是你業力變現出來的。你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爲自自然然感召的,就像做惡夢一樣。
所以有人談到這個,可以用作夢來做比喻,夢是真的是假的?根本沒有。天堂是夢,地獄也是夢,根本沒有。但是你在夢中的時候,你知道那個時候沒有嗎?不知道,醒過來才知道。我們從六道覺悟了,脫離六道,六道是一場夢,才知道在六道裏頭受那些冤枉苦,不是真的。真的,自性本來清淨,本來沒有染汙,本來沒有罪業,都是自己變幻的。六道是自己念頭變出來的,善念變天堂、人天善道,惡念變叁途地獄,都隨著你念頭變;念頭沒有了,立刻什麼都沒有了。佛法修行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把念頭放下,你就成佛了。可是這個念頭偏偏放不下,那佛說了,你自作自受,別怪人。怪什麼人你都有罪,爲什麼?他不相幹,你爲什麼怪他?理事確實大乘經教裏講得透徹,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你能夠相信你自然就能解決。
極樂世界從哪裏來?從心想生的,天天想阿彌陀佛,天天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現前,不是從外來的,感應道交。你沒有這個念頭,你見不到;有這個念頭,念頭很強,就見到了。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裏的現前,現在可以見到。念力要強,心裏頭沒有妄念、沒有雜念,只有佛念,這個緣就成熟了,你就很有可能見到。見到的人有,不是沒有,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這老人在生,之前就見過叁次,最後往生是第四次極樂世界現前。最後這一次告訴大家,他的緣成熟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同時告訴大家,先往生的出家在家蓮社的蓮友,跟著佛一道來接引他,他名字都能叫出來。理就是一個,「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就現什麼境界。什麼都不想了,就是一真法界。
所以,「此十法界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濫,故言十法界」。我們在十法界裏頭,起心動念就是因,爲什麼不跟人結善緣?爲什麼要跟人家過不去?縱然過去生中有冤結,這一生當中遇到了,要把它化解。記住佛一句話,「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跟人結怨,跟任何人和顔愛語,結法緣。爲什麼?說不定那個人將來成佛在我之前,我還要求他來超度我。這真的,一點都不假。不要小看蚊蟲螞蟻,也許它成佛比我早。
總而言之記住,愛心是我們自性的核心,要把它發揚光大,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毀謗我的人,愛他;障礙我的人,愛他;陷害我的人,愛他,沒有一樣不愛的。釋迦牟尼佛修菩薩道的時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仙人還是愛他,沒有怨恨。爲什麼?他無知,他可憐,他會幹這個事情。如果他覺悟了,他一定不會做這個事情。所以要原諒他的無知,不要怪罪他,他造作的還有他果報。這些事理,我們統統清楚、統統明了,正是佛在經上所說的,句句都是真言,幫助我們建立信心,我們知道修行應該怎麼修法。沒有…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