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律做標准,我們起心動念要以經論爲標准。違背經論是錯誤的,隨順經論是正確的,經論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性德,這個就是世間人所說的真理,真理永恒不變,沒有過去現在未來。
知識分子接受佛法,在這個地方確實有困難。知識分子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個不受科學的影響。科學裏頭影響最大的就是懷疑,科學主張懷疑,從懷疑才能發現問題,追蹤,去尋找這個問題。這個東西用在物理上,行;用在心理上,不行。心跟物本來是一體的,但是科學把它分成兩分,一體分成兩個學科,一個是物理學、一個心理學。這把它一分開來,問題出來了,科學發展到今天,社會亂了,地球災變多了。科學想不到解決的方法,沒法子解決,看到地球走向末路、走向末日。實際?實際不是這麼回事情。爲什麼?念頭能控製物質。我們今天變這個樣子,是我們想錯了,我們看錯了、做錯了,才造成這個結果。如果把念頭修正過來,隨順性德,社會秩序不亂,就穩定了,這個地球災難也沒有了。我們在前面說得很多。
我們要相信中國醫學。我在年輕的時候,方老師曾經問過我,中國中醫有五千年的曆史,西醫也不過叁百年,你相信叁百年的,還是相信五千年的?我說我相信五千年的。老師就告訴我,西醫二戰當中發明抗生素,算救了它;它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國醫學的道理深!現在這個社會對中醫懷疑,認爲什麼?那個太古老了,過去了。古老能救命,現在能送命,你是要送命,還是要活命?最近這幾年,量子力學家最新發現的報告說得好,說意念的能量之大,不可思議。物質是意念變現出來的,所以意念可以改變物質。科學提出一個口號,「以心控物」,就是用我們的心理控製物質,這是近代科學提出來的。如果大家都能相信,改變地球就是觀念轉過來就是,很快。負面的、錯誤的、邪惡的統統抛棄掉,讓我們的念頭恢複到純正。純正的標准,中國有一套,佛法有一套。一九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就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都是中國的,這話是真的,一點不假。我們這些年在國際上往來,宣揚這樁事情,也做了實驗。不做實驗,大家不相信;做出實驗,大家相信了。湯恩比雖然說這兩句話,英國人還半信半疑。
我兩次訪問倫敦,跟歐洲漢學中心,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跟倫敦大學,這些學校都有漢學系,學生研究中國儒釋道。我們去跟他交流,佩服,五體投地,沒話說。他們讀中國的古文這些經典,看中國古著,文言文。我問他們,你們學中文學了多少年?叁年。不難!文言文是一把鑰匙,你用叁年的時間,這把鑰匙拿到了,金鑰匙。你拿到這個鑰匙打開《四庫》,《四庫》是你的。千萬年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都在裏頭,統統給你做參考資料。從你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事都在裏頭。這把鑰匙不在手上,門打不開,你進不去。花叁年,外國人花叁年,完全沒有中國文化底蘊,叁年學會。我們中國人要去學文言文,頂多兩年,如果快的話,一年,不難!難在哪裏?難在不相信、沒有信心,難在害怕,看到文言文就嚇呆了。你沒有這套東西,你怎麼辦?
中國老祖宗的東西,現在外國人在學。我看到一群非洲的小黑人,小朋友,這些小朋友全是孤兒,臺灣一個法師在那邊收容了叁千多個孤兒,有五、六歲的,到十幾歲的,他們背文言文。我跟他見面,他表演,背《弟子規》給我聽,背《感應篇》,背《叁字經》,真幹!我對他贊歎,我說你們將來可以統一全世界,風水輪流轉,以後指導全世界的是你們這些人,你們把中國東西學會了,就有本事治國平天下。我鼓勵他們。
我在國外,上面國家領導人,下面我所接觸的人,我都勸大家學文言文。希望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文言文是世界國際文字,那個時候天下就太平,災難就沒有了,社會就安定了。《群書治要》是文言文,你能讀文言文,嘗到它的原味。你不能讀它,讀翻譯的這些文字,味道變了,不是原味,原滋味你沒有嘗到。你要嘗到原滋味,一定學文言文,重要,比什麼都重要!用個兩年的時間把儒釋道這叁個根紮下去,德行有了,時間足夠。湯池過去這一批老師,兩個月紮下去的,讓我非常佩服,我給他們的時間是四個月,兩個月就做到了。根重要!根深蒂固,你才能學聖賢的學問,你將來成聖成賢,你學佛經,成佛成菩薩。不學怎麼行!
這些典籍,我是全心全力在做。臺灣商務跟世界書局第二次再版《四庫全書》跟《荟要》,書店老板通知我,告訴我這個消息,我聽到歡喜。我是他們家的大主顧,我訂了一百套《四庫》,訂了兩百套《荟要》。這是中國的寶,真正的寶藏。湯恩比憑什麼說話?就憑這個,中國有寶,這個寶能解決現在社會問題,能解決災難問題。唐太宗開創唐朝的盛世,就靠一部《群書治要》。《群書治要》內容是什麼?是在《四庫》裏頭精挑細選,挑出六十五種,再從六十五種裏頭,關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些教訓統統抄出來,編成一本書。那這部書就是《四庫》精華的精華,你讀這部書等於《四庫》全部讀到。這是當年唐太宗他做的事業,他能把國家治得那麼好,全靠這個東西,這東西管用!
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年,唐亡了之後,書就不見了,所以我們在唐,《唐書.藝文志》、宋史、元明清統統沒有看到,這個書的名字都沒有。以後才曉得,這個書被日本人帶回國了。唐朝時候沒有印刷術,印刷術宋朝發明的,唐朝時候的書是手寫的,當然分量不多。這些日本在中國留學生,他們識貨,這是國寶,帶回去了。一千年,到嘉慶皇帝登基,日本進貢,送給中國禮物,送給嘉慶皇帝禮物,裏頭有這套書。再從日本傳回來,大概不超過十套,所以這個書很少人知道,見過這個書的人更少了。清朝那個時候盛世,幹隆、雍正、康熙他們對國家政治治理的政績跟唐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嘉慶皇帝雖然拿到這個書,不重視。他那個時候跟唐朝比,不相上下。
到清朝亡國,這部書商務印書館印了兩次,一次是用原本印的,日本的原本,另外一次是排版,重新排版印的。我們想那個時候印的東西頂多一千套,那就總共兩千套。中國這麼大,這麼多人口,經過幾十年的戰亂,不見了,找不到了。我是曉得有這部書,沒看見過,講經的時候偶然提到,真是祖宗之德,就有聽衆真找到了。民國初年商務這兩個版本都找到了。我以爲失傳了。我拿到如獲至寶,我只概略翻了一下,沒有細看,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這就再不會失傳了。現在我相信不止一萬套,好多地方都在印,好事情。這個書要多印,要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對全世界流通。這個就是湯恩比所說的,中國孔孟學說能救世界。
大乘佛法?真的就是這部經,這部經也是新出來的。夏蓮居會集這部經,抗戰期間才會集成的。黃念祖居士這個注解是戰後的,文化大革命之後,很近,所以這本書這個注很少人看過。我在美國跟老居士見面,他只帶了一套油印的本子,剛剛做成,油印的本子。油印,頂多一百本,那蠟紙就不行,就不能用了。這一本他就送給我了。我問他,有沒有版權?他問我什麼意思?沒有版權,我翻印;有版權,那我要尊重你,不敢翻印。他說沒有,決定不要版權,還要我給它寫一篇序。我們在臺灣印了一萬冊,第一次就印一萬冊,現在這個本子我看超過一百萬冊都不止,很多地方印。
我們要學大乘佛法,就這一部就夠了,這一部的內容太豐富了。念老提供我們的參考資料有一百九十叁種,這裏頭有八十叁種是經論,那都是佛說的,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太難得!這些寶貴的資料,我們想找都找不到,他全都抄在這裏頭。這兩個人對大乘佛法有最大的貢獻!《無量壽經》自古以來沒有辦法流通,就是沒有善本,到夏蓮老編出這個,才是真正善本出現於世。念老的注解不是自己的意思,完全用經典、用古大德;他的注解,集注。經是會集,注也是會集,這些全都是爲人;裏面的內容,對治,對治我們的煩惱,對治我們的習氣。一定要懂得依教奉行。老祖宗教給我們的標准是五倫、四維、八德,五倫、五常,四科,四維、八德。佛給我們的標准也很簡單,叁福、六和、叁皈、五戒、十善、六度、普賢十願,很好記!用這些標准修正我們錯誤行爲,這對治。經裏面講的這麼多宇宙人生真相,糾正我們很多錯誤的看法、想法,這都屬於對治。
那末後第一義是什麼?第一義就是教我們念佛往生淨土,這是第一義,第一義是成佛之道,這個布施才叫真正圓滿。不能幫助我們成佛、幫助我回歸自性,你這個雖然是好的布施,不圓滿。你看最後的是幫你圓滿成佛,第一義悉檀就是這部書,依照這部經、這部注解,依教奉行,就是如來第一義悉檀,供養我們大衆。其他法門,你得到了,你未必能得受用,爲什麼?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兩樁事情是真不容易!這個法門,這部經典,不要斷煩惱,也不要消業障,就是四個字,「信」,你真相信,「願」,我願生極樂世界,「持名」,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目的就可以達到了,這是第一義悉檀。遍施,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以這個方法來布施,叫第一義悉檀,究竟圓滿。
四悉檀,都是隨順四悉檀而說的,這是說如來所說法。所以一文一句,字字句句,都是超情離見,離過絕非,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一定要懂這個意思,你才能契入。你要不明白這個道理,你用情見去學習,你所得到的是佛學,如來所說的佛法你得不到。所以,禅宗大德對於學生的勘驗,就好比考試,常常用「你會麼?」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如果你會,就得到了,你就入門了;不會,在門外。會的人,持戒修定、開智慧,圓滿的,外面痕迹都不著,沒人知道他。
六祖惠能,會。他外面表現的是無知無識,癡癡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五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