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八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八集)  2012/10/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6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千零九十二頁,從倒數第四行看起:

  「唯曾於無量佛所,廣植衆善之人,方能修此普救一切世間之行。所謂救世之行者」。這一首偈頌,前面兩句說明遇到佛法,遇到大乘,特別是遇到這個法門很不容易,確確實實曾經在無量佛所廣種善根,才能夠遇得到,才能夠發心修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也的確是普救一切世間,不但救自己、救一家人,救我們居住在這個地區、這塊土地的人,還能夠救世。這個世的範圍非常廣大,不是這個地球,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刹土裏面的十法界。所以經義深廣沒有邊際,這才叫救世之行,是十方一切如來的本願,一切如來的本心。諸佛的心願沒有別的,就是幫助這些苦難衆生。十法界的衆生沒有見性,都是以阿賴耶識爲主。這個地方有個絕大的錯誤,把阿賴耶當作自己的真心,就造成這麼大的誤會,造成這樣的苦難,十法界的流轉、六道的輪回從這麼來的。

  只有這個法門能普度,上面能教化等覺菩薩,下面直通到無間地獄,一切衆生遇到這個法門,只要他能信,願意往生,老實念佛都能得度,都是阿彌陀佛所攝受者,這不可思議。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法門,只有這一門能普度,其他任何一門都是度一類衆生,不能普度。如果真知道、真的明白了,表現出來是什麼樣子?死心塌地專修一門,其他一切肯定是放得幹幹淨淨,不再理會了。爲什麼?機會太難得,時間太寶貴了,一分一秒都不肯虛度,分分秒秒都是在阿彌陀佛之中,真明白、真懂得了,一定是這種氣象。

  如本經所說的,「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故」。這是世尊在這一會裏頭所說的話。「人欲自救」,什麼叫自救?救自己出離十法界,這叫自救。救自己脫離六道輪回,這救了一半,還有一半。必須要脫離十法界,真正得救了,爲什麼?圓證叁不退,這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不是普通菩薩,真的得度了。因爲別教叁賢菩薩、大乘權教菩薩都有退轉,不退實實在在不容易,只是這些證果的人,他退轉有個底限,絕對不會退轉作凡夫。底限是什麼?小乘是須陀洹,大乘是初信位菩薩。這些人把叁界五種見惑斷掉了,所以他不會退下來。換句話說,見惑沒斷的,還執著身是自己,還有邊見,邊見就是對立;還有成見,執著自己的意思、自己的見解,這叫成見,這是決定繼續搞六道輪回的。換句話說,天堂、地獄他都有分,他行善積德生天堂,造作地獄業他必定墮地獄,他出不了六道輪回,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清楚。

  人生在世間非常短暫,到大家有我這個年齡你就完全明白了,八十六歲。八十六年一彈指,這麼快就過去了。年輕的時候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不在意,所以不知道時間過得這麼快;到年歲大了,逐漸老了,會想到老,老得這麼快,一百歲也不過一彈指之間,算什麼?一百年當中天天造輪回業,這叫愚癡。不是說普通人,說學佛的人、說修道的人,不知不覺的都在造輪回業。起心動念有個我,這就是輪回的主,我要名、我要利,我要怎樣怎樣,這就是輪回業。你修善積德,欲沒有拔掉,離不開欲界天,就是七情五欲你還有,你就出不了欲界。

  欲界愈往上去,這個欲望愈淡薄。到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這個欲念的習氣很薄,但是還是出不了欲界。必須七情五欲這個念頭,他不是斷了,是定功伏住了,他有禅定的功夫,把它伏住不起作用,他生到哪裏去?生到初禅天。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第二十八層天,這個習氣依然沒斷,伏住它不起作用。這個定功有期限的,色界、無色界定功時間都很長,那就是他的壽命。最高層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佛告訴我們,他們的壽命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一次,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他有這麼深的定功。可是還會有到的時候,到了定功失掉,失掉之後,阿賴耶裏邊的種子就起現行,統統都跑出來,這跑出來心亂了。

  因爲你爬到最高,再沒有最上的,那當然往下墮落。墮到哪裏去?絕大多數墮地獄,爲什麼?在這個境界裏頭很容易造成誤會,這個誤會肯定你會謗佛、謗法、謗僧,毀謗叁寶罪業是無間地獄。爲什麼?因爲自己在這個境界裏頭,不知不覺的誤會是成佛了,是證入大般涅槃了。到壽命到了,不是這樣的,心裏頭妄想雜念又起來了,這佛說的般涅槃不是真的,這叫謗佛;對於自己修行這個法門,費了不少苦功修成四禅八定,不是究竟的,起了懷疑,謗法。依照這些修行的人統統墮落,對叁寶的信心喪失了,這不是叁寶的過失,完全是自己誤會的過失,把假相當作真實,真實的東西連邊都沒有沾到,這樣修行的人非常非常多。

  如果遇到淨土法門,能信、能願、能念佛,往生淨土永遠不退,他是真實的成就,比修四禅八定容易多了。往生的功夫成片,那樣的功夫比不上初禅天。所以初禅天人要是遇到這個法門,他決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上叁輩,凡聖同居土上品上生。有定有慧成就容易,但是怎麼?遇不到這個法門。這個法門遇到不簡單,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真厚,你才能遇到。遇到了完全看你的智慧,真實智慧就是放下萬緣,一門深入,他這一生決定成就,不再繼續搞輪回了。沒有這種智慧,還想廣學多聞,還放不下名聞利養,這一門只是說對淨土的善根福德提升了,去不了。說明什麼?善根福德達不到這個標准。這個我們很容易看到,這個現象非常普遍。

  聽到就相信、就真幹,像鍋漏匠那樣的人,那樣的人是什麼人?這個經上說的,過去生中曾經於無量諸佛佛所深種善根,這一生一聽到就成熟了。這是一般人不能跟他相比的,他這善根成熟,所以聽了就相信、就接受、就真幹。谛閑老法師對他的贊歎,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識不如你,這話真的一點不假。弘宗演教大善知識,他們的善根福德不如他,他的善根福德深,弘宗演教的反而淺,怎麼能跟他相比!這是從智慧上說。然後再從福報上說,天下四大名山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那是福德,你的福德多大,你到極樂世界去了。方丈住持有福報的比不上你,弘宗演教有智慧的比不上你,但是你在這個世間默默無聞,沒有一個人曉得你。不需要人曉得,需要人曉得的,那是名聞利養沒放下。真放下了,我何必要人知道?人知道有什麼用處,對你恭敬一點、贊歎一點,把你的福報都全消掉了。人家瞧不起你,沒看在眼睛裏,你那個福報天天在增長;一恭敬一下,你福報消了,這得要有真實智慧。所以要有慧眼看人,什麼是真智慧、真福德,什麼是假的,假的依舊搞六道輪回,出不去。所以這個方法不容易。

  人自救,「普救一切世間」,一切世間是十法界,「皆應修此救世之行」。把這一門好好修好就成功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有能力救十法界。自己雖沒有成就,但是得到阿彌陀佛智慧、神通、道力的加持,讓你的智慧、能力、善根、福德,就跟阿彌陀佛一樣,你做阿彌陀佛的代表,你就能分身、化身到十法界,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確實能普度衆生。比自己修成要快得太多了,自己修到這個境界要到哪一劫去?不是講年,真的要修無量劫。可是取西方極樂世界,二、叁年的時間足夠了。黃忠昌居士有智慧、有福德,大智慧、大福德,他聽到這個法門,發心做個實驗,看叁年能不能往生。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往生了,說明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在叁轉*輪當中,叫作證轉,他來給我們做證明。

  此行即下文中,『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贊演並供養』,這把方法說出來了,這個行,這叫真修行。修什麼?真正接受了,接受之後真幹,這個持就是真幹。我們今天許許多多人接受,他聽懂了,沒有真幹。只有這個受字下頭都沒有,所以他不能成就。不能成就就是繼續去搞六道輪回,這很可惜。所以一定要持,持是什麼?我要堅持到底。學鍋漏匠,谛閑老法師教他的方法,那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就是這一法。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不分晝夜,谛老就傳他這個法。這個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不能接受。他能接受、他能堅持,叁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還站了叁天,等谛閑法師替他辦後事。

  這在我們面前是最好的榜樣,一生沒人瞧得起,沒有人重視他,他的福德、智慧保持得很圓滿。別人贊歎一聲就消掉一聲,福報就消掉了,聽到贊歎歡喜,智慧也消掉了。要什麼人贊歎、毀謗都不受影響。贊歎、毀謗,如如不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定功。境界現前,無論是順境、是逆境,不動搖、不受幹擾;別人贊歎你有智慧,自己想想,我們智慧比不上文殊菩薩,贊歎你有福報,你福報甚至於比不上阿羅漢。要往上看心就不動了,要跟世間人比心就會動,我比別人好,別人不如我,你完了,白修了。

  依古人做標准,我們這種傲慢的習氣就化得幹幹淨淨。展開《印光大師文鈔》,我們能寫得出這樣的文字嗎?能寫得出這樣的文章嗎?不如!我們比他差遠了。不說古代的,古代的更高,近代的,谛閑法師留下來的這些講義,圓瑛法師留下來的,虛雲老和尚留下來的,虛雲老和尚沒開悟得定,他得禅定沒開悟。民國初年的這些大德、居士,夏蓮居居士、黃念祖老居士,在臺灣李炳南老居士的全集,你展開來看看,我們能比得上嗎?所以嫉妒、傲慢馬上就消除了。往上去比不要往下,往下就毀掉我們自己,往上這是提升。

  大乘經教字字句句含無量無邊義,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這是任何人不能比的。我們的自性全迷了,諸佛如來是全悟了,菩薩是悟多迷少,聲聞、緣覺是悟少迷多,十法界的凡夫全迷,這六道,特別是六道全迷。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知道之後,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那種謙卑、真誠、恭敬自然…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六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