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蜀中淨土》文選 淨宗弘法培訓·學員大座演講提綱▪P7

  ..續本文上一頁教化而得解脫。雖然我們現在還是初發心的菩薩,沒有證得大智慧大神通,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在這裏接受弘法培訓的人員是從全國各地來的,我們就是這一期弘法培訓點燃的火種,我們將撒播全國各地,讓這星星之火燎原起來,發揮出我們的能量,讓更多的人懂得佛法,參與弘法利生,我們的責任重大啊。

  因此,我們在家的同修們,要利用自己的富余時間和行動的方便,深入社會群衆中,隨緣、隨分、隨力、善巧、方便的宣講佛法,開導群迷,使他們棄惡行善,激發他們的良知,使他們退出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濁流,斷除人類種種犯罪造業的主因——心靈家園的荒蕪,人生觀的顛倒。從而讓人們向上,向善,從事有益的事業,促進人類幸福文明,社會和諧進步。爲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那時,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資糧十分充足,相信在臨終的最後一刻,阿彌陀佛一定會伸出雙手微笑著迎接我們。

  最後,有幾句吉祥語祝願我們大家:

  今日菩提心初發

  脫胎換骨即菩薩

  待到往生淨土後

  相逢之時乘蓮花

  《蜀中淨土》編者按

  唐英居士學佛才半年之久,能夠寫出這樣句句扣動心弦的文章,我們大家都覺得非常感動。還有,她學佛非常精進,在皈依之初,有人教他誦《楞嚴咒》,她只用了1個月時間就能全文背誦。真可謂善根深厚的善女人。讀者朋友,看了她的演講提綱,您是否也發起了菩提大願呢,是否也如她一樣,要誓願精進修行、並普勸大衆同心念佛修行了呢?

  

  

  您准備好了嗎,現在就出發

  第9期學員 鄧雪華(四川)

  《蜀中淨土》編者按

  鄧居士在講說這些時,飽含淚珠、可謂聲淚俱下。祈望讀到此文的您,靜下心來,聽聽她的心聲、聽聽她的呼喊。

  

  朋友:

  您意識到人生的無常了嗎?您知道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瞬息萬變、天地間的所有都是永不停住的嗎?

  您知道您爲什麼來到這個世上嗎,您知道自己這一生所有的煩惱、痛苦,諸多不如意,諸多不順利,到底是爲什麼嗎?爲什麼那麼多的人,當苦盡甘來正要享受人生的時候,死神卻悄悄的接近他身邊。這時,他沒有任何選擇,盡管心不甘情不願,心中有萬個舍不得,千個放不下,或者苦苦哀求,甚至聲嘶力竭的要求死神放過自己,遠離自己。但這都是徒勞的,畢竟終于隨著業力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無疑是到六道輪回中去了。也許您要問:人不是死了嗎?人死如燈滅,不就完了嗎?怎麼還有六道輪回,難道生命還必須繼續存在嗎?是啊。您如果不通過佛法的學習,不去領悟佛陀的悲心揭示,您永遠不知道生命的真相——生命時刻受因果的支配、受業力的牽引,這就是說佛教所揭示出的生命真相——因果定律啊,這也是大自然的鐵的法則。

  我們的業力是怎麼形成的呢?由于我們多生累劫的一切造作,都存貯在一個大倉庫——就是我們的第八識,阿賴耶識裏。它把我們所有的身、語、意的造作,都變成無形的種子存放起來。只要遇緣,一有機會,就會顯現出來。不管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我們都必須承受。這就像影子總隨著人身一樣。這怨不得別人,都是自作自受阿。而這業力産生的根源,就是由于我們的心不安,無明妄動,執著在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上面,産生貪愛、嗔恨、愚癡的煩惱。對情愛的貪,對物質的貪,因貪不到而産生嗔,讓這顆本來具備佛性大智慧光明的心,時刻的不得安甯,成天的顛倒夢想迷惑著,被種種外界的幻象遮住了純潔的心。

  通過佛法的學習,得知這一真相後,我們應該常常用佛的智慧之光,驅散心中的黑暗,讓純潔光明的心,早日顯現出來,去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而返觀此刻的我們,卻仍舊這麼愚癡暗頓,此時,我們應該大生慚愧之心,趕緊忏悔吧,那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慈悲揭示、諄諄教誨啊。他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給我們說教,讓我們仰視他,讓我們像對神一樣的對他頂禮膜拜,而是像一位慈善的長者,一位博學的善知識,親切又和藹的注視著我們,教誨我們。他告訴我們,若我們按照他所揭示的方法去面對自己、修正自己、改造自己,最終也一定會和他一樣,得到大解脫、得到大智慧、得到大自在。

  是他,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以自己無邊深邃的智慧眼光,早已洞察我們這個時代的種種惡濁、衆生的種種無奈,他在叁千年前,不厭其煩的反複叮咛,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永遠都在我們身邊,時刻都在關照著我們、期盼著我們回到無生無死的家。障礙、煩惱來了,是佛在及時提醒我們,趕緊念佛修行吧。“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啊!把所有的障礙、煩惱,變成修行的動力吧。 當快樂來了的時候,佛也在關照著我們,他仿佛在無言的訴說:“此樂虛幻,絕不長久,快修行吧”。此刻,千萬別忘記了憶佛念佛啊,這是最佳的時刻。 我們在生活中、在家庭裏,在待人接物上,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戒律去做,這是佛的大悲告誡:那裏是火坑,不能跳下去啊。同時,我們一定要念念不忘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因爲這是佛陀最徹底的悲心流露,念佛、憶佛,就是全攝佛果功德,成爲我們自己的功德啊。所以,我們要用感恩的心念佛,用忏悔的心念佛,用無礙的心念佛,用廣大的心念佛,這樣,我們就能夠做到: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那我們往昔所造作的無邊惡業怎麼辦呢?佛告訴我們,除了忏悔,還要發大菩提心願;因爲業力再大,大不過願力!這就是改往與修來的結合啊。

  什麼是願力呢?就是發大菩提心,就是發大悲心,發利益一切衆生的心,再把這個願望和志向落實在修行中,修十善業道,完善人格,修六度萬行,轉凡成聖。這時,您的智慧之光,將會重新煥發。您的人生從此不會黯淡無光。您就會選擇一個目標,走下去,走下去,直到永遠。

  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目標呢?最適合的就是淨土念佛法門。因爲末法世代的人,業障重,善根淺,加以外緣紛雜,修行解脫非常艱難。而阿彌陀佛所發大願,就是要接引衆生到他所成就清淨妙土去。那裏的衆生純淨純善,沒有諸多煩惱,很多都是與觀世音菩薩類似的大慈大悲者;那裏的環境莊嚴美妙不可思議,風聲水鳥都在說法,令我們煥發生命本有的大智慧大光明。您知道嗎?阿彌陀佛的願力宏深廣大,只要您真信切願,老老實實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臨命終時,皆可仗佛慈力往生那裏去。這就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啊!

  朋友,您還期待什麼、您還猶豫什麼呢?人生到底有什麼東西值得您念念挂懷、留戀不舍呢?這個人身都必將最終不屬于您,何況其他?人,終將要死的。而死,又是另一次生的開始。這樣的無窮反複,難道您願意嗎?或者,雖然您也許很少主動去思考死亡,可是難道您不畏懼死亡嗎?我們明白反正要死,與其驚慌失措、或者無可奈何的被動交出生命,不如橫下一條心,不怕死,決心到西方淨土去走一遭,來驗證佛陀的勸化,來看看佛陀是否在騙您。

  如果您信深、願切,相繼不斷的持名念佛,您的惡業不斷的在消失,您的很多惡因就不會再遇緣,無形中就已消除了多少人生苦痛。而隨著持名的深入,心水的澄淨,某一天,西方淨土的莊嚴景象就將印現在您的心中,出現在您的面前;那時也許您已看到自己的蓮花,也許那一天您將看到阿彌陀佛率領菩薩聖衆來到您的面前,並且告訴您:某天,我們將親自持蓮花來迎接您到西方淨土。那時的您,將會是怎樣的快樂和灑脫?! 這些景象,從前的許多祖師大德都身體力行、已經證悟到了,都記載于《淨土聖賢錄》中。

  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人生,善度人生,用佛法的精神來充實人生、快樂人生,讓我們的生命更圓滿。因爲只有人,才能夠聽聞佛法、並能夠精進不懈加以實修實證。也只有生在可以聽聞佛法、可以親近高僧大德的國土中的人,才算是真正有福報的人。因爲有機緣遇到高僧大德們講經說法,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徹底的改變,才能真正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光陰投入到最有實際意義的念佛法門中去,得到往生,得到徹底的了脫生死、身心解放。

  朋友,此時的您動心了嗎?心動不如行動吧。讓我們一起發願:

  願我今生得智慧,

  往生西方淨土中。

  再回娑婆度衆生,

  究竟圓滿證菩提。

  朋友,您准備好了嗎?試一試吧,不要老在佛門外猶豫徘徊了。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生死就在呼吸之間。也許一刹那間,你我就可能生命都沒有了,連再聞佛法的機會也沒有了、連忏悔自新的機會也沒有了。爲什麼我們不趁此強將時候,勇猛一些,努力一些,主動一些?請多一點勇氣,試著走進佛法的廣大庭院中;再勇敢一點,進入您需要的殿堂,那裏有生命的至寶、那裏有究竟解脫的路啊。首先突破自己的脆弱心靈、突破自己的狹隘眼光,堅持著,從量變到質變,突破時間、空間,直到生命的永恒。

  朋友,您准備好了嗎,我們現在就出發。

  

   編後語、文選導言

  有過深入學習淨土宗教理的道友,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感慨:淨土宗的資料非常多!僅僅在《蜀中淨土》網站,淨土修行類的文章總計有近千篇。而面對這麼多的學習資料,初修念佛者難以把握要點自不用說;就是老修行,也難免感到不好分配學與修的時間比例。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專門編輯了《蜀中淨土》文選。每一期針對一個專題進行資料彙編。並進行適當分類,在關鍵處加上編者按,以指出核心要點。而每一期文選的分量在3萬字以內。 如此,對于初修念佛者,便于他們迅速把握念佛修行要點;對于老修行,也便于他們鞏固信願,把握念佛行持關鍵點。這樣,可以把剩余較多時間,用于實際修持。同時這樣也更加符合淨土宗簡單易行的特質。

  

  

《《蜀中淨土》文選 淨宗弘法培訓·學員大座演講提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