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什麼?根本原因是喪失民族自信心所造成的。話說得真好!那個時候我們二十幾歲,胡先生是大學教授,是立法委員,我跟他有緣見過幾次面,這是個有智慧、有德行、有學問的學者。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這些人的智慧、學術、修養、能力,我們都遠遠比不上。
有因有緣,果報就現前了,「習果爲果」。習性有善有惡,如果這個人斷惡修善,他得的果報,人天福慧;如果他的習性作惡,自私自利、貪瞋癡慢,他果在叁途。習氣的種子,習氣遇緣,果報就現前。果後面有報,「報果爲報」。果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得人身是果,得天身也是果。報,報是滿業,我前生修福,這一生享福;我前生造惡,這一生要受罪,這就是報。
最後一句講,「本末究竟(初相爲本,後報爲末,所歸趣爲究竟)。此之本末皆同,實相一理,平等無二」,故名本末究竟。天臺家的看法,天臺大師把這叁個字,「作叁轉讀文」。這叁轉譬如,「是相如,如是相,相如是」。是相如,這個如是空觀;如是相,這個相是假的,假觀;相如是,相是前面的相,假,如是前面的空觀,空假是一不是二,這叫中觀,圓融了,這是如。那換個字,第一個是用相,第二個用性,用性,是性如,如是性,性如是,天臺教我們這樣念法。體,是體如,如是體,體如是,你這樣念法把味道就念出來了,句句都是這樣的叁轉。大乘天臺家教給我們如何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叁轉的讀法讀上幾百遍,味道自然就讀出來了,就知道他在說些什麼。
好,我們現在回到經本,一0九五頁第一行第二句。『如來功德佛自知』,這句經文,「如《法華經壽量品》雲: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佛說的話。佛說,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是這個說法,爲什麼?他們看到了,看到釋迦牟尼佛離開王宮,到伽耶城不遠的地方,坐在菩提樹下成道了,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了。
下面佛繼續說,「然善男子」,就是告訴我們這些大衆,「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法華會上佛講真話,釋迦牟尼佛不是在現在成佛的,早就成佛了,他在這個地方示現八相成道是表演的,舞臺作戲的,不是真的,久遠劫就成佛了。這句話裏頭含義深廣沒有邊際,我們如果成佛了,真正成佛之後你對大衆也是這個說法,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爲什麼?《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怎麼能說現在才成佛,你本來是佛。你現前只要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佛。釋迦佛說得沒錯,什麼時候放下,回歸佛位,你那個佛位是久遠劫之前就是,不是新的位置,老的。帶給我們堅定的信心。
證得這個境界,時間、空間沒有了,時間沒有了才叫無量壽,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空間也不是真的,全是假的。你們想想《百法明門》,時間、空間擺在哪裏?時間、空間不是心法、不是心所法,這就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色法,它不是物質現象,它擺在二十四個不相應裏頭。不相應,二十四法。不相應,有,它不跟心相應,它不跟心所相應,它不跟色相應,但是它有,它跟這些都有關系,哪個也不屬。現代的名詞叫抽象概念,沒有事實,空間跟時間是抽象概念。
我們在地球上時間是從晝夜變化來的,晝夜是地球自轉,對著太陽,白天;背著太陽,晚上。一個晝夜叫一天,分爲二十四小時。中國古人分爲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這樣分的,十二個時辰。所以現在外國人用,我們稱爲小時,它比我們的時間小,我們比它大一倍。不是真的,假的,有時差。如果我們住到月亮上去,到月亮去住,月亮住跟地球上時間完全不相同,月球也有自轉,它轉得慢,它的自轉跟公轉時間幾乎相同。也就是說,月亮有半個月對著太陽,一邊對著太陽,一邊背著太陽。月球上一天(一個晝夜)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一個月。這時差不一樣,每一個星球都不相同。這時間怎麼算法?所以是假的,局限在一個小點上有時間空間,擴大就沒有了,它不是真相。久遠劫、無量劫也是一刹那,《華嚴經》上講的「念劫圓融」,念是一念,劫是無量劫,長時間,一念是短時間,它可以劃等號的。所以見性之後,時空沒有了,宇宙這源起在哪裏?就在眼前。我們這裏講幾百年、幾千年、幾億年、百億年、千億年、萬億年,他說就在當下,這個也是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佛用比喻說,「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叁千大千世界」,這個數字可大了,天文數字。阿僧只是古印度十大數裏面的一個單位,我們稱爲阿僧只劫。多少個阿僧只?那由他的阿僧只。多少那由他?五百千萬億。這是個很大的數字,能計算得出來。「假使有人抹爲微塵」,這個後頭講的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十億個銀河系,把十億個銀河系統統磨成微塵。這微塵我們眼睛看不見的,就算是大微塵,阿羅漢能看見,我們肉眼看不見。阿羅漢能看到這微塵,應該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原子,阿羅漢能看見,把它磨成這麼小。
「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國」,這是一個國土,這個國土就是佛的教化區。佛的教區,你下一點,這麼多的微塵你把它放起來就一點。「如是東行」,盡量往東面走,「盡是微塵」,這微塵統統放完了,擺盡了。佛問,「諸善男子:於意雲何」,你怎麼個想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你能不能知道這個世界的數目,距離多大?往東方去,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國,下一點;再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國,再下一點,這樣把所有的微塵統統下盡了。佛問,這麼多的世界,你能夠思惟、能夠校計,知道它有多少,有多少個佛國土?「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不是彌勒菩薩一人,在會的大衆統統都說。「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這辦不到,數不盡。佛說出這個比喻,「一切聲聞辟支佛」,這不是凡人、不是天人,聲聞是阿羅漢,辟支佛,以他們的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他們做不到。「我等住阿惟越致」,這個地位,阿惟越致是圓教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這不是普通菩薩。「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這佛做了個總結,你們沒有一個人知道,連彌勒菩薩(後補佛)、等覺菩薩也沒法子知道。
「爾時,佛告大菩薩衆,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佛在此地向阿惟越致這些菩薩們宣說。「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爲塵」,這個不得了,這數字可不得了,把這些統統都變成微塵。「一塵一劫」,一個塵是一個劫,「我成佛以來,複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只劫」。佛這個比喻我們想不出來,我們這阿賴耶識裏頭沒這個概念。佛能想得出來,用這個比喻讓我們去體會,佛的壽命真的無量無邊、無盡無數。這經文表示佛的壽量,「補處大士亦所不達」。彌勒是補處菩薩,後補佛,也就是他距離成佛只是一個位次,他不知道。所以這樁事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沒成佛不知道。彌勒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的習氣沒斷,所以他知道,但是不清楚,不能透徹,等覺以下的菩薩就更不必說了。
我們讀了這段經文,這是《法華經》上的,多數人會懷疑。也有人很佩服釋迦牟尼佛,很會說大話,我們說不出來,他能說出來,這真是無礙辯才。幾個人能相信,幾個人不懷疑?所以佛這些話通常不講,講了沒用,引起別人懷疑。引起別人懷疑,就是引起別人煩惱,佛不會做這個事情。法華會上再說,已經聽佛講經說法四十二年了。佛講經說法四十二年之後,從四十叁年開始才講《法華經》,前頭有四十二年的基礎,不是一般人。這些人雖然沒有法子計算,但是對佛的話相信、不懷疑,佛說的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補處大士亦所不達,達不到。「是故佛之功德,唯佛自知」,唯有佛自己知道,以及其他諸佛都知道。沒成佛不知道!成佛才知道。要成究竟圓滿佛,十法界裏的佛不行,天臺四教,藏教的佛不行,通教佛也不行,別教佛也不行,圓教佛才知道。賢首講五教,小始終頓圓,也是圓教佛,小始終頓都不行。
「故下複雲」,下面這句經文說,「唯有世尊能開示。開示者,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佛是教學,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希望佛教能夠回歸到教學,對社會大衆才真有好處。不但佛教,所有宗教都應當回歸到教學,就會把人教好。人要是教好,社會就安定、就和諧了。中國古人說了兩句話,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現在沒有家了,家不齊叁個字用不上了,我把它換了叁個字,人不學,社會就亂了。子不教,人心壞了,人不學,社會就亂了。學什麼?學倫理。學倫理是知道人與人的關系,人與這一切動物的關系、一切植物的關系,跟山河大地的關系,這都是佛家講的倫理。更超越的,與不同空間維次生物的關系,這都講到地球之外去了。關系要知道,關系很重要,爲什麼?因爲這一切都是我們念頭變現出來的,我們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把關系搞錯了,災難就來了;關系處好了,幸福就來了,什麼災難也沒有。
今天整個社會遇到這麼大的困難,困難從哪來的?說實實在在話,就是教育出了問題,全球性的,不是局部的。整個世界教育搞亂了,沒了,沒有教人做人的教育,應該怎麼做人,應該怎麼處事,沒有。真的,只有科學技術的教育,教你操作,怎樣去操作機器。高一等的,怎樣去製造機器,中下的是怎樣去操作運用這個機器,其他的不講了。機器可以發展,人性沒有了。人性沒有怎麼?他向負面方面發展,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父子也不認了。中國可能好一點,在外國,父子上餐廳吃飯,各人付各人的錢,沒有兒子付父親的,父親也不給兒子付,各人付各人的,這自私自利到極處。所以孩子不養父母,父母生了小孩不教他,爲什麼?他不養他,所以他也不教他了。惡性循環,這樣循環下去,外國宗教所說的世界末日,這個地球走向毀滅。毀滅最可能的還不是自然,最可能就是核子戰爭、生化戰爭,一次戰爭就能把地球毀滅得幹幹淨淨。
這個地球上人不能夠生存,不能居住,爲什麼?全是毒,土壤有毒,水有毒,空氣有毒。所以科學發展到極處,沒有人文,科學就會把世界毀滅。這是科學家提出的警告,他們知道這個趨向,看到這個結果,告訴大家,他也沒辦法解決,也救不了這個世界。所以湯恩比提出來,中國傳統文化能救世界,能解決這一場大災難。可是怎樣?沒人相信。不過現在看趨勢,相信的人愈來愈多了,這是個好現象。問題時間非常迫急,看看來得及來不及。如果大家覺悟得快,也許還有救;慢了,來不及。今天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把《群書治要》翻成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字,在全世界流通。每個人讀了這個書,有所感悟,能回過頭來,這世界就有救,別的來不及了。
大乘佛法,就這部《無量壽經》能救世界,能救災難,問題你肯不肯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反對,認爲會集是錯誤的,這就難了。現實擺在面前,我們要細心去觀察,要找到最有效的東西,我們沒有那麼長的時間來學習,要能夠立刻見效。我們要鼓勵不同的宗教,從他們經典裏面節錄出來倫理、道德、因果,真能拯救現實社會的這些篇章,節錄出來編成一本,救急用!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0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