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菩萨是愿力,愿力是初发心的时候发的愿,发了个慈悲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可是发了这个愿,这个愿不会消失掉的,当你成佛的时候,它自然起作用。确实没起心没动念,自然起作用,那就是众生有感,你必定会应,起这个作用。所以佛教导我们要跟众生广结法缘,那最好,结善缘恶缘都可以,只要有缘,你就能度他,没有缘,不能度他。没有缘,他对你不相信,你教他,他不接受,这就是无缘。有缘,你教他,他欢喜,他能接受,他能依教奉行,你再慢慢引导他。

  绝大多数中下根性要循序渐进,慢慢提升。像惠能那样,那是天才儿童,太少太少了,亿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他不经历阶级,真叫一步登天。道理我们全懂,他就有能力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同时放下,就这个道理。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不但这三种烦恼没有办法同时放下,就是一种,见思烦恼、执著都没有办法一起放下。每天放一点,看到什么时候真觉悟了,放下就是真觉悟,没有放下没觉悟,放下就成佛。能把这个世界放下,决定往生,为什么?来生去处你选定了,你选了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当然放下。对这个世界还有留恋,你往生极乐世界是打了个问号,不确定,完全看你临终最后的一念。如果我们能保持现前跟最后一念是同一个念头,你决定得生,这世界真放下了。所以,能大师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是性德,没有任何迹象,遇到缘,它就能生能现,就是能生万法。

  第三是体,「主宰名体」。第四是力,「功能为力」。譬如我们这一生跑到人道来,这个身就是体,在这一短暂的过程当中,这几十年我们依靠它,我们称它为身体。它有力,它有功能,它能办事,能成就善业,也能成就不善业。「作,构造为作」,作是作为。行善、作恶都是作。「因。习因为因」,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这是因,十法界的因。因,我们每个人圆满具足,每个人阿赖耶识里头,有佛种子、有菩萨种子、有天人种子,也有三恶道的种子。虽有种子,种子要现行必须要有缘,所以下面有个缘。缘是什么?「助因为缘」,帮助那个因,帮它结果,这叫缘。如果我们想作佛,阿赖耶有佛的种子,这是因,作佛的因。作佛的缘?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缘,念佛法门也是缘。念佛这个缘特别殊胜,为什么?阿弥陀佛是念佛成佛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到最后都是念佛成佛的。

  我们在《华严》上看到文殊、普贤,菩萨众里面上首,他修什么成就的?在《华严经》上看到了,他们修到最后,全是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成就的。我们就知道,八万四千法门修到最后,决定到极乐世界。怎么知道?《华严经》上有明白的记载,八万四千法门修到明心见性全归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到那边去了。去了之后,肯定是在文殊、普贤会下,等於说文殊、普贤是学生众的班长,带领所有的学生。最后把你带到哪里去?带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修净土的人可占大便宜,不必通过华藏世界,直捷就去了。到华藏世界不容易,到了之后,最后还是要见阿弥陀佛,为什么要走这么大的弯路?这都是缘,有缘的人不走弯路,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没有缘,不相信这个法门,不愿意学这个法门,学其他的法门。其他法门在中国过去有十个宗派,净土宗除外就九个宗派,宗里头还分派,无量法门最后都是生华藏世界。这些法门绝大多数像读书一样慢慢向上爬升,出了六道,十法界里头有声闻界,从声闻界再提升到缘觉界,缘觉再提升到菩萨,菩萨再提升到佛,佛再提升到实报土初住菩萨,再提升到二住、三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多长时间?三个阿僧只劫,才能回归到妙觉,回归到常寂光,回归到原始点。你最初从那里出发的,现在就回去了。这里面我们看得很清楚,迂回的道路,有大圈圈、有小圈圈,太多太多了。有些人在这些圈圈里头转不出来,这个圈跑到那个圈,那个圈跑到这个圈,跑了无量劫都出不来。这个意思是什么?换法门。这个法门学的没成功换一个,修几天修不成功再换一个,一生都在换法门。恐怕搞了一生,来生连人道都得不到,这才叫冤枉!这是事实真相。

  弯路不怕,我走就走一门,能走得通,能得到结果。古人提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决定有大道理在,不是随便说的。你一生学一样东西,决定有成就,成就大小完全在你的勤跟惰。你要是勤奋,你成就大;你是懈怠懒惰,你成就小。决定要一门才行,搞太多了不行。在佛法里头说,每个人智慧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问题就是你自己能不能掌握、能不能认识,这个关系太大了!可是真正认识、真正明了,这种人不多。真有这样的人,他一门深入,他就有大成就,佛门里面所谓的是大成就者,属於这一类人。广学多闻,一生成就很普通,没有什么特殊的,有小成就,不能有大成就。凡是大成就的人,目标坚定,道路不变,勇猛精进。一部经论要依教奉行,这叫真精进。

  前面讲得很多,念老为我们引证的也非常丰富、非常精彩。最关键的地方,佛教我们舍的,我们舍了没有?佛教我们要学的,我们学了没有?这是关键。净宗一点都不麻烦,简单、明了、直捷、稳当,可是基本的东西,基本的指导原则是净业三福。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净业三福不但是净宗,所有的法门,它都是最高指导原则。经上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菩萨修行,不依照这三个原则,他不能成就,这个多重要!

  三条第一条,根,根之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些年来我们提倡的扎三个根,就这一句。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末后是修十善业,儒释道的三个根。尤其是《弟子规》跟《感应篇》是根本的根本,有这个基础,十善业很容易成就;没有这个基础,十善业就非常困难,做不到!我们要想扎根,不能不学《弟子规》。如果不学《弟子规》,就得学小乘,《弟子规》里头的精神、内容跟小乘的《法句经》完全相同。《法句经》的分量多,《弟子规》的分量少,一千零八十个字,把日常琐碎的事情归纳为一百一十三条,简单,容易学。《法句经》四百多首偈颂,两个一比较就难很多。《感应篇》方便,只有一千五百多个字,里面说善恶,说了一百九十多条,也比《法句经》少,但是《法句经》所说的,几乎统统都包括了。中国老祖宗的东西,它精彩之处就是简要详明,简单扼要,又详细、又明白,这不是智慧功德纯熟,做不到!好文章,完全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真实教诲、真实智慧、真实德行。第一条做到了,你就有条件做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是有标准的。儒释道的三个根统统做到了,你跟释迦牟尼佛学,佛欢喜,佛要求的条件,你统统具足,你可以入佛门。

  第二条是入佛门,「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知道这一条。佛的法运分为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时期,戒律成就,这个意味著什么?正法时期,皈依三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他就能证果。正法时期,他能够成阿罗汉,不可思议!在像法时期,人的根性不如从前,持戒不能证果了,要加上修定。像法一千年,禅定成就。往后末法,末法修定也不能成就,开不了悟。末法的初期,这一万年当中第一个一千年,有得禅定的,开悟的很少了。现在末法到第二个一千年,跟前面一千年的人比差太远了,所以修定不能成就。世尊告诉我们,末法净土成就,这个话在《大集经》里头讲的。我们生在末法,自己根性想一想,跟前人比是真比不上。

  我们望前面的人,好像我们是超过古人,古人生活方面没有现在人这么方便。夏莲居老居士访问日本,那个时候还没有飞机,还得坐船,坐上二、三个星期才能到日本;现在我们到日本,二、三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居住的高楼,享受现代化的设备,古人比不上。但是如果我们要说道德文章,那这个一展开来,我们跟古人差远了,我们比不上他。现在人想错了,认为那个道德文章没用处,现代化的科学有用处,带给我们这么好的享受。谁再愿意去住茅蓬,晚上点油灯,我看没有一个人愿意。所以,现在人把老祖宗的东西全丢掉了,不要了。从开始信心动摇,到现在两百年间,差不多快丢光了,果报现前。社会动乱,地球灾变异常,果!这些反常的现象,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就是不孝父母,不知道尊师重道。这个师不是现在的老师,是古时候那些真正有道德、有修养、有学问的老师,不尊重他,不学了,所以学术一落千丈,也快到了灭亡的边缘。

  我们中国人很不幸,受外国人影响,我们的衰受他影响,迷信科学,我们的兴也受他影响。现在外国人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灾难没法子解决,他们苦不堪言,要寻求解决方法,如何安定社会,如何化解灾难,这两个大问题。现在这些西方人到哪里去找?到中国来找,到印度去找,要找中国跟印度古老的智慧、方法,来帮助现在人解决问题。这个信息,我看最早就是汤恩比提倡的,早在七十年代,四十年前,汤恩比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那个时候西方人听到这个话没放在心上,为什么?问题没有完全暴露。现在问题统统暴露出来了,想想汤恩比的话也许有道理,试试看向中国、向印度去寻宝。这样让中国人警觉到了,我们有宝,外国人来找了。

  宝出现了,什么东西?《群书治要》,这个东西真能拯救社会,真能化解灾难。外国人学了,外国人一窝蜂学了,这中国人也跟著学了。所以我们的衰,跟著他脚步走使我们衰了;现在我们再复兴,还是跟著人家的脚步走,他要不走的话,我们有宝不认识。我们的眼力不如外国人,他看出来了,他识货。中国人遭受的苦难,早年,也是六十年前,胡秋原先生告诉我,中国人在这个世纪遭受这么大的苦难,原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