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 2012/10/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7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九四页倒数第五行:
昨天讲到,「不可思议之微妙法,究竟诸法实相,唯佛能知」。诸法实相,说法随各个宗派有所不同,甚至於佛教之外,古印度宗教学派里头也有说,各有各的说法。字面上的意思可以说都是相同,但是每个人看法不一样。诸法,在天台家所说的,「三千实相」,我们今天从《教乘法数》里头节录一些参考资料,最详细的还是《三藏法数》,大家可以去检查来做参考。我们这个资料是天台家所说的,天台家讲三千实相。「法华云:诸法实相,即性相等十如是之法也。」就是《法华经》上讲的十如是。这个意思是说,十法界当中,每一界都具足十法界。十法界说的是,最高的是佛,其次的是菩萨,再往下说是缘觉、阿罗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这个十法界。十法界,每一界里面都有十法界,这就一百,称之为百界。每一界都具足十如是,十如是是「性如是,相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这是天台家的宇宙人生观,说得很详细。每一界有十如是,一百界就一千如是,叫「百界千如」,这意思从这来的。
然后为我们说,「五阴一千」,正报是讲的众生一千,依报是讲的国土也是一千,这就成「三千世间」,三千实相。「此三千法,不离现前一念妄心」,这就总结。这意思就是说明,佛在许多大乘经上都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总结到这里。天台大师在止观里面,修行方法,也把这个三千世界总结,说色由心生。色是五阴,五阴里面的色法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心生的。这个心就是念头,受想行识,这是心。阿赖耶识,八心王、五十一心所,心王从体上讲的,心所是从起作用上讲的。八个心王以第六意识缘境(就是攀缘境界)最广、最大,对外能缘到虚空法界,对内能缘到阿赖耶识,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唯独缘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没有相,自性不是物质现象,不是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八识缘不到。科学、哲学全用的是八识、心心所,因此,科学跟哲学也缘不到自性。自性才是真正的根本,哲学里面所说的本体,能生万法、能现万法是它,但是它本身三种现象都没有,它非物质、非精神也非自然。怎么样才能缘到它,才发现它,它真存在?大乘经上佛常说「唯证方知」,你要证得,你就知道了,你就见到了。怎么个证法?放下就是。
所以佛法讲修学的功夫完全在放下,与学、无学没关系。《六祖坛经》惠能大师说得好,无尽藏比丘尼拿著经本去向他请教,他告诉无尽藏比丘尼,他说我不认识字,经教我没学过。她说你没有学过,为什么说得那么好?比丘尼在读经,他在旁边听,听完之后,他告诉比丘尼,刚才念的一段经上讲的是什么意思。他讲得真好,让比丘尼五体投地,佩服。那个时候惠能才二十四岁,没出家,他开悟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开悟就是见到自性了。见性成佛,与读不读经、认不认识字、修什么法门毫不相关。与什么相关?放下相关。修了几十年,修了几百年,生生世世都修行,没有放下,那你就没有成就,放下就成就了。
放下什么?放下烦恼,放下习气。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放下执著,你就成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成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它要放下,不是说你读的东西多少、学的东西多少,与这不相干。那些方法都是佛不得已帮助众生放下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教你读经,你就不会胡思乱想,让你心得定,心定在这个经上,用这个方法。真能放下,这都不要。所以我们放不下,一点一点的放,什么时候统统放尽,连放下也放下了,你就成佛了,就像惠能大师一样,就见性了。见性之后,什么都通、什么都明白了,不用修、不用学,全都知道了。为什么?因为相由心生,你明心见性,哪有不知道的!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心生的,只要见性,一切都知道了。所以佛确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经上佛常讲「我知我见」,这一切法我知道、我见到了,见性就见到了。全在於放得下,放得下就得大自在!放不下就是迷惑,迷惑就颠倒。颠倒,你的思想见解全错了,你的言语造作也错了,那叫造业。业系苦报,业带来的是苦报。苦报本来没有,是从业感得来的,没有业就没有报,有业就有报。业是造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不是真的。
「此三千法,不离现前一念妄心」,这句话很重要。天台家的修行,他的功夫,「即此为能观,即此为所观」,能所不二。此就是讲的十如是,十法界,十如是,这里头有体、有相、有用。体,真空,真空不空;相叫妙有,妙有非有;用,用是中道,性相不二,空有一如。天台家讲的,确实比各家讲得简单、扼要、容易,真讲清楚了,这他可贵之处。他得到的受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是清净心、平等心,寂静属於禅定,照是智慧。清净平等心像水一样,清净没有污染,平等没有波动,所以,极其微细的波动它都能照见。微细到什么程度?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不需要用科学仪器。所以,佛知,佛见到了。定功要能见到这个境界,这很深的定功,经上常说八地以上才能见到。八地以前的菩萨都没有见到,知道有这回事情,听佛说的。我们今天也知道有这桩事情,听佛菩萨、听祖师说的,没见到。可是今天科学家见到了,科学家不是用禅定见到的,不是用的内功,他是用外面的工具,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真正看到了色由心生。就是物质现象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这个事实真相科学家看到了。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头一个物质现象被他揭穿了。
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这个他看到了,但是现在还不清楚。他的报告当中说,物质现象也是从波动现象产生的,它突然发生的,没有理由,立刻就消失了,这是科学家说的话。佛经上有,佛在《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跟科学家发现的完全相同。再呢?科学家不知道了,佛知道。意念从哪里来的?意念从阿赖耶业相变现出来的。阿赖耶的业相就是波动,这是自然现象,没有原因的。这个波动现象像脉动一样,我们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投胎,母亲怀孕,在子宫里面第一个现象就是心脏在跳,头一个现象,这就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心脏跳动不会停止,到死亡那一天停止。大宇宙,时间太长了,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的业相,就是频率开始。到什么时候这个频率不动了?到你成佛,你成了无上妙觉佛果,这波动现象没有了。波动现象没有了,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没有了。
国土有三种,实报土我们称它作真的,叫一真法界;第二个叫方便土,四圣法界;第三个叫同居土,六道,六道轮回,同居土,这三种国土就这三大类。《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没有说实报土除外,没有说这个话,当然实报土也在其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证得究竟妙觉果位,实报土不见了,他见到是什么境界?常寂光。常寂光是真的,是永恒的,永远不变,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是我们自己的真心,阿赖耶是妄心,这是真心。我们从真心一念不觉,这就开始流浪,是一个最大的循环,到最后成佛,又回归这个原点。确实是像一个圆一样,这个圆太大太大了,回归到原点,回归到原点就成佛了。所以现在科学有个名词,叫零点、零点能量点,跟大乘教这个说法非常接近。回归原点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真正证得,三千国土、三千实相不离现前一念妄心,这阿赖耶变现的。阿赖耶是能变,三千境界是所变。
「境观俱妙」,妙在哪里?妙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寂是自性本具的大定。这个寂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是寂。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是照。「十如是」,这个名词是智者大师说的。「不异名如」,为什么?没有两样,同一个体性,「无非曰是」,如是两个字是一个意思。天台大师把这些事理分作十条,「相」,相是有一切现象,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都是相。「据外览」,你所看到的,你能够了别的,这叫相。性,性是内,这不是外,是内,「自分不改名性」,性是体,相是起作用的。这性是什么?我们常说自性。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说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什么都具足。它显现出来的就是它具足的,它要不具足,它怎么能示现?我们就知道了,它具足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还包括一真法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它具足的。今天科学分类分三大类,整个宇宙,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具足。
我们晓得佛法说什么?佛法全说的是我们自己,没有一句话说的不是自己,说外面的找不到一句,全是自己。我们也可以说,佛法教学终极的目标是什么,认识自己。谁认识自己?诸佛如来认识自己。菩萨虽认识,还不够清楚,还不到究竟。那这一门功课我们要不要学?世出世间还有哪一门功课比这个功课更重要的?找不到了。自己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佛法给我们的答案,从自性来,还回归自性去。无量劫来你在六道流转,甚至於你在十法界流转,你没有离开自性。你怎么从自性生的?是一念不觉生的。你如何回归到自性?你放下起心动念就回归自性。这是真话,千经万论、无量法门不离这个原则。
诸佛如来应化无量身分,不止三十二应,在十法界里面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他们的本事就是和光同尘而不染著,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跟你们相处在一起,这是佛菩萨,这是圣贤应世。我们不是的,我们在这个十法界流转是业力做主,业力在推动我们,跟佛菩萨完全不一样。虽说佛…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