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一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學了,每天搞祈禱,這個不行。

  現在人哪一個不受科學的影響?科學影響裏頭最大的就是懷疑。所以這一般信徒懷疑,我們的祈禱是真靈嗎?真有效嗎?你說這裏有災難,我們做個大法會,幾萬人在祈禱,災難就沒有了。別人說你迷信,胡說八道,根本就沒有災難,你們騙人。我們拿什麼證據來給人看?拿不出證據。說照幾張照片,我們看到裏頭有佛光、有佛像,這什麼?這是假的,現在做假的東西太容易了,別再拿這個騙人了。沒有辦法。當場在是看到瑞相的幾個人照相,他們說少數,大多數人不相信,你們是一夥,串通作假的來騙人。佛門裏頭,誦經,法會念經超度,都是屬於祈禱,現在年輕人誰相信?還有些老人相信,你還能維持,這些老人都過世了,佛教就沒有了,沒人相信你了。

  所以我跟教皇建議,我們要起來提倡,希望每個宗教都回歸到教育。都要講經教學,要依教修行,要做出好樣子來給人看,人家相信;光講不行,這個沒用,不相信你。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所講到的,他全做到了,他沒有做到的,他決定不會說,所以能服人。佛陀不講假話,句句話是真的,他沒有做到他不會說,做到之後他才說,這是真的。現在的老師教學生比不上過去,過去教學老師是學生的榜樣,也是他所教你的那些東西他都做到了。他不做到的時候,學生問他,他怎麼回答?從前老師不容易。現在老師傳授知識,沒有智慧,倫理道德統統都沒有。所以教育出了問題,宗教出了問題,總的問題全在教育。現在要想拯救,只有恢複宗教教育,社會才能夠和諧,才能夠再回歸到像以前那樣的太平盛世。不在教育上下功夫,決定做不到。

  教育首先就要人有信心,信心難,要做出榜樣。我們是個出家人,能夠走向聯合國,這是佛菩薩安排的緣分,不可能的事情。這個因緣要從九一一說起,美國九一一出現了恐怖戰爭,我住在澳洲。第二年的叁、四月間,昆士蘭大學校長找我。他們曾經聽說,我過去住在新加坡,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做了這麼一樁事情。所以邀請我,跟他們和平學院這些教授,十幾位教授,舉行一個座談會。我們很驚訝,沒聽說過有和平學院,聽他們做了五十分鍾的報告,才知道全世界只有八個學校有和平學院。他們有學位,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畢業出來之後多半在聯合國服務,調停國際糾紛,培養這種專業人才。九一一發生之後,他們很認真的反省,他們的理念、思惟、方法是不是産生錯誤?爲什麼會演變成恐怖戰爭?學校能夠想到這些,這是很有智慧。

  找到我之後,我參加這個會議,聽完他們的報告,學校要我發言。我就給他們講,沖突一定有原因,這個東西跟大夫治病一樣,把病因找出來,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就問題解決了。你找不到病因,你在那裏猜測做試驗,那就碰運氣,如果碰巧了,病被你治好了,碰不巧,這人被你治死了,他活不了。病因在什麼地方?我說今天沖突的因,不是在沖突的雙方。他們都認爲兩個族群沖突、兩個國家沖突了,我說那是發病的地方,因在哪裏?他們沒想到。我說這個因在家庭裏頭。他們感到奇怪,因怎麼會在家庭裏頭?我說今天的社會大家都知道,離婚率多高?這個跟離婚率有沒有關系?關系大了。離婚是夫妻不和,連帶著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這樣的人走出社會,他能跟誰和諧?非常容易發生沖突。他們聽了,從來沒聽說過,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說還有更深一層的,他就很驚訝,還有比這個更深的?那是什麼?深的是你本身的沖突。聽不懂。我們中國人講本性跟習性的沖突,本性是善的,習性是不善的。《叁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習是什麼?習慣。你跟好人在一起,學好了,跟壞人在一起,學壞了,是後天的,那不是先天的。先天的本善,後天學壞了,所以教育重要,你不教就學壞了。

  這個他很不容易理解,我說譬如打個比喻,利擺在我們面前,你第一個念頭是想自利,還是想利他?大家都說當然是自利。自利不就沖突了?我要這個利,你也要,我們兩個就打起來了,他也要,不全都打成一團!這就是什麼?這是沖突的起因。如果我們有個理念,利益擺在面前,我能夠讓別人,大家都相讓,沖突就沒有、就化解了。今天社會的人都是爭利,這是習性,不是本性。本性是什麼?本性是愛人,你愛人你怎麼會害人;愛人,你怎麼會奪他的利,不可能的事情。本性確實是愛人,中國的五倫,核心就是「父子有親」那個親愛。這個親愛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裏頭本具的,本來有的。

  有一年我在日本開會,也是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那邊的同學有十幾個人,在那邊照顧我。我有一天在外面散步,大家跟著我走,十幾個,有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四個月的小孩,推了個小車,推著他。我突然想起來,我說大家停下來,我們來看看,細心來觀察。看什麼?看父子有親。你看這個小孩跟他媽媽的愛,沒人教他,小孩才四個月,不會講話。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動作,你看他媽媽對他的愛,他對他媽媽的愛,很容易看出來。這一提醒,大家觀察出來,真的不是假的。沒人教,這是什麼?天性。這就是中國五倫的核心,父子有親,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那個教育的念頭就從這裏發生的。人爲什麼要教?看到這個太好了,這樣的親愛如何能叫他一生保持不改變,教育的念頭從這裏生起來。要達到這個目的要好好的教他,不教,他就學壞了。這種愛,所以中國教育它主要的目標,就是父子的親愛永遠不改變。第二個,要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愛你的家族,讓這個孩子愛你的祖父母,愛你的曾祖父母,愛你的伯伯、叔叔,愛你整個家族。再往外推廣,愛你的鄰裏鄉黨、愛社會、愛民族、愛國家,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所以中國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從自性流出來的,這個理念太偉大了!

  從這一個字延伸出五倫,夫妻之間「夫婦有別」,就是那個親愛用在夫婦上,就是各別的任務。夫婦組成一個家庭,家庭兩個使命,第一個是經濟,維系你家庭的生活,古時候先生負責。第二個任務更大,傳宗接代,這是太太負責任,相夫教子。家裏頭後代能不能出聖人、能不能出賢人,全靠妻子,妻子如果賢就能出賢人,妻子是聖,它就出聖人。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子,教女比教男要更重視,非常重視教女。爲什麼?女孩子學好了,世世代代有賢人出來、有聖人出來。不但是我一家好,一國都好,天下都好。所以對於教女比教兒子要重視很多,教女也嚴格得很多。

  教學的榜樣,周家的叁太是最著名的,現在人稱妻子爲太太,太太兩個字從哪來的?周家來的,周朝。周文王的母親太任,他的祖母太姜,他的妻子叫太姒,這叁個夫人,名字都有個太,太太從它而來。這叁個夫人都是聖人,你看太任生文王,太姜是他的祖母,太姒生武王、生周公。周公是孔子心目當中最敬仰的一個人,這大聖人,孔子一生是以他爲榜樣,學他。古人重視這個,文王的母親懷他的時候,曆史上有記載,懷胎的十個月,「目不視惡色」,眼睛不好的東西不看,「耳不聽淫聲」。把自己的身口意都管好,所有一切負面的都要放下,看到的、聽到的、念頭都要端正,爲什麼?影響胎兒。所以這十個月,自己思想、言語、動作都要小心謹慎,這個小孩出生後之後,完全禀受的是正氣,沒有一點邪氣,小孩非常好養,也非常健康。小孩出世之後他就會看、就會聽,他就在學習,不要以爲他什麼都不懂,錯了,他什麼都懂。父母在他面前,一舉一動、言談舉止,他都在學習,都在模仿。中國古時候,兒童紮根教育是叁歲之前,從出生到叁歲這一千天。這一千天學的是正的,純正的,一生不會改變,所以古人諺語有所謂「叁歲看八十」,叁歲紮的根,八十歲都不會變。

  怎麼樣教孝?父母的父母還在,都很年輕,他的父母才二、叁十歲,祖父母不過五、六十歲。看他父母對他父母的孝順,他就學會了;他父母對一般人的那種恭敬,他也學會了。那不是用言語,完全是做出來,他天天在看,天天在聽,他在接觸。所以古人對小孩,母親是保母,要把他看好,看什麼?不准接觸不正當的。不正當的言論不能讓他聽到,不正當的事情不能讓他看到,不正當的人不可以跟他接觸,童蒙養正。現在沒有了,叁歲以後學他已經學壞了,你沒法子教了。所以,今天很多做母親的到我這兒來說小孩不好教,做老師的來跟我說學生不好教,當然不好教。他那個根是誰教他的?現在的小孩,電視教出來的。上學了,在外國,小學一年級就用電腦,網路教他來的。網路跟電視教什麼?教殺盜淫妄,這世界還會好嗎?從根教壞了。今天辦再好的學校,他根不好,他成就很難,他很容易變節,就是禁不起誘惑。中國古人講高名厚利,高名,請你做個部長,心動了;厚利,請你賺個幾億、十幾億,心就動了,什麼壞事都敢幹了。這是什麼?根不堅固。所以,今天人犯一切罪惡都要原諒他,我覺得不能追究。

  湯恩比博士說得好,拯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什麼?孔子一生講仁,孟子講義,仁義。「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一生爲人,他把忠字做到了。忠是什麼?真誠、公平、正直。待人接物那個心,你看心裏頭有個中,不偏不邪,孔子做到了這個字。恕是什麼?人家做錯事情,饒恕他吧,他沒學。現在這個社會,傳統教育丟掉兩百年,兩百年總得七、八代了。他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還未必知道,你怎麼能怪他?全學壞了,才遇到這種劫難。這個災難不是自然災害,是我們錯誤的思想、錯誤的念頭、錯誤的言論、錯誤的行爲所感召來的。完全沒有智慧,完全沒有道德,不相信因果報應,這樣招來的。最後怎麼解決?這就是災難來清洗地球,重新再來吧!這個災難清洗就是報應,報應之後慢慢人就醒悟過來了。這個報應是重大的災難,不是小災難。

  中國…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