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一集▪P4

  ..續本文上一頁生活不擔憂了,學生會照顧。

  在曆代,我們知道範仲淹就是最好的榜樣。範仲淹小時候家裏很清苦,在寺廟裏讀書,每天吃什麼?煮一鍋粥,比較濃一點,切成四塊,一餐吃一塊。後來做了宰相、做了元帥,國家對他的俸祿很多,他還是過窮秀才的生活,把這些國家給他的俸祿養叁百多家,貧苦人家,他養他們。死的時候棺材都沒有,做人做到這樣!五個小孩,五個兒子,兩個做宰相,一個做禦史大夫,禦史大夫就是監察院長,國家最高的檢察官,還有一個,位次稍微低一點,大概是省長的樣子。一直傳到今天,世世代代出人才,這範家家教好,祖宗之德。印光大師一生不輕易贊歎人的,他對於中國曆史人物只贊歎兩個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範先生。孔子一直到今天家道不衰,七十多代;範家一直到今天,差不多將近一千年,不衰,後代都好,祖宗的德積得厚,不爲自己,爲國爲民。他辦義學,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收容有能力讀書這些小孩,但是家裏窮困,繳不起學費,請不起老師。他統統收容起來,辦義學,爲國家培養人才,真正大德!

  如來這句話非常沈重,我們看到很受感動。「因世尊聖智」,這是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智慧不可測量。「聲聞億劫難測」,聲聞是阿羅漢,見思煩惱斷掉了,對於佛的智慧都沒辦法測度。「況今凡夫焉能以生滅心,妄窺佛智,故惟當仰信」。何況凡夫?凡夫用的生滅心,沒有辦法理解佛的智慧。佛的心是真心,真心不生不滅;不是像我們這樣,前個念頭滅了,後個念頭又生,相續不斷,六道凡夫是這個心。實報莊嚴土裏面阿惟越致菩薩,他們的心是不動的,是真心。沒有波動現象,沒有生滅現象,這是真心,真心生智慧,生滅心生煩惱。所以我們對佛的智慧、對菩薩的智慧,乃至於對阿羅漢的智慧,都要相信。我們的心不清淨,阿羅漢的心清淨,這就是比不上人家,清淨心生智慧,染汙心生煩惱。菩薩不但清淨而且平等。佛這是大徹大悟,圓滿的智慧。統統在勸信,世尊在這一會上,勸我們信,這個話講得很多很多,我們前面學了十幾個小時。爲什麼?沒有些誠信,你就不能入門,比什麼都重要,佛來教你都沒用。真正具足誠信,老師程度差一點沒關系,你能得到真實受用,你能超過老師。

  「如《法華.方便品》雲: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佛法大海,信爲能入」。一定要知道,佛是個明心見性的人,明心見性人人有分。所以佛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衆生本來是佛」,這是大乘,佛說的。我們老祖宗說法,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本善就是佛,佛就是本善。所以人人能成聖賢,人人能成佛菩薩。這是聖人教育,你一入門,首先就把最後的目標告訴你,讓你知道你走的是什麼路,你希望達到的是什麼目標,你的方向不會錯,你的目標不會改變。跟一般學術不一樣!佛法大海就是性海,真如本性像大海一樣,包容萬法,大乘教裏面贊歎佛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中國古人所謂的量大福大。唯有大智、大德、大量的人,才能救世界,才能度衆生。從哪裏入門?要從信,誠信就能入,不信就不能入。

  我們看底下一段文,「難得難聞」,得佛法不容易。

  【人身難得佛難值。】

  『值』就是遇到,六道裏頭,人的壽命最短,其他的五道,任何一道壽命都比人長。畜生道,我們看小飛蟲、水上蜉蝣,朝生暮死,它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不是比我們短嗎?不是。它的壽命雖然短,死了以後又投胎,又是蜉蝣。它在它那個階段裏頭,所謂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那是講更微細的微生物,它執著,它離不開。當年佛在世,只樹給孤獨園有工程,佛看到地上有一窩螞蟻,佛看了很久在那裏笑。弟子們向佛請教,爲什麼笑這些螞蟻?佛就說,七尊佛過去了,它還在受螞蟻身。一尊佛我們說叁個阿僧只劫,叁七二十一個阿僧只劫,它還沒有離螞蟻身。爲什麼?它只執著那個是它身,螞蟻死了又到這一窩投胎,小螞蟻又生了,不容易離開畜生身。只要有這個情執,它就很難擺脫,煩惱裏頭最嚴重的、最可怕的是情執。佛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十法界依正莊嚴不是真的,千萬不可以留戀,留戀就錯了。

  這首先告訴我們,就是『人身難得』,真難得。注解裏頭說,「人身難得者」,解釋這一句,爲什麼人身難得?「《梵網經序》雲:一失人身,萬劫不複」。這可就難,人身不好得,得到之後曉得,人身太可貴了,爲什麼?六道裏頭只有人身聞佛法容易。天人聞佛法不相信,爲什麼?天人快樂,他不苦,他沒想到修行重要,他認爲這個不重要,他日子過得很快樂。所以人間,富貴學道難,他不願意;第二個是貧窮學道難,他一天叁餐飯都吃不飽,哪有時間來修學?貧賤好比叁惡道,畜生、餓鬼、地獄,他們比人難,他們太苦了。天上太樂了。只有人,苦樂是苦多樂少,小康之家,容易覺悟,太苦了不容易覺悟,太快樂也不容易覺悟。所以,佛自己給我們做榜樣,一生修苦行,於生活不貪著,一生都是嚴守叁衣一缽,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過這樣的生活,一生沒改變。這是做榜樣給我們後世人看的。我們今天享受超過佛太多了,我們所修學這一點功德比佛差太遠了。我們學了佛,將來到哪裏去?不是到極樂世界,是到極苦世界,極苦世界是地獄。學了佛,走反方向,這是迷惑到所以然處。

  幾個人能像宋朝的瑩珂法師?瑩珂法師能救自己,全靠一個信心,相信因果報應。他出家不守清規,破戒,知道自己所作所爲死後一定受地獄苦報。想到這裏就害怕了,向同學們請教,你們有沒有方法救我,讓我不墮地獄?有一個同學送他一本《往生傳》,就是說你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你就不會墮地獄。他相信了、他接受了,將這本書看完之後,深受感動。把房門一關,念阿彌陀佛,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念了叁天叁夜,真誠心就感通了,至誠感通,阿彌陀佛現身。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這十年好好修行,到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你看,這就等於佛,阿彌陀佛親自授記,你命終時候決定往生,親自授記。可是瑩珂要求阿彌陀佛,我十年陽壽不要了,爲什麼?劣根性太重,禁不起誘惑,別人一誘惑我又要幹壞事,我自己把握不住。我不要壽命了,我現在就跟你去。阿彌陀佛很慈悲,答應了,好吧,叁天之後我來接引你。

  叁天之後有很深的意思,讓他把這個事情宣揚出去,就度很多很多人。包括我們現在距離他大概一千多年,我們也被他度了,看到這一段記載,我們也感動了。如果當時佛就帶他走了,那大家也不知道,怎麼瑩珂叁天沒出來,打開門怎麼死了?這個功德就沒有了。你看他這個功德多大,現身說法。所以阿彌陀佛走了,他開了房門,告訴大家他把佛念來了,叁天之後佛就來接引我。廟裏頭人沒人相信,你這個破戒的惡比丘,常常打妄語,這個話靠不住。但是叁天不長,看叁天之後你往不往生?叁天之後真往生了。要求大衆念佛送他,大家喜歡。念不到一刻鍾,古時候一刻鍾大概是我們現在四十分鍾的樣子,他就告訴大家,佛來接引他,他看到了,跟大家告假,我先走了。他真的就走了,什麼病也沒有,真的不是假的。叁天叁夜,不眠不休、不吃不喝,那種真誠心,拼命,把阿彌陀佛能拼來。瑩珂能拼得來,我們每個人都能拼得來,就看我們肯不肯真幹。你要真相信,災難來了,你一點都不怕。

  有人說銀河對齊可能會有叁天的黑暗,就是地球它自轉,地球的地心在轉動,地殼不轉了,地殼跟地心脫節了,裏頭轉,外頭不轉。外頭不轉,對著太陽那邊,叁天白天,背著太陽就叁天黑夜。但是對著太陽會很熱,背著太陽會很冷。完全恢複正常大概要七天,就是叁天見不到陽光。瑩珂也是叁天,我們叁天念佛就把阿彌陀佛佛光念來了,這佛光就照我們,真能往生,不是假的。如果佛不來接引,換句話說,佛會給使命給你,你要留在這個世間。幹什麼?大災難之後,善後的事情你們要去做,那是一份很艱苦的工作,要發菩提心、要能承當。不能看怕苦,佛,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事情太苦了。佛交給我們做還是要做,再苦,得佛力加持都能做得好。所以,信心比什麼都重要。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一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