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無量法門。每一尊佛講的經不一樣,比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多,四十九年所說的很有限。所以在極樂世界修一天,就等於在我們這個世界學無量劫。無量劫沒老師教,這是假設無量劫天天有老師教你,抵不過極樂世界一天。你要真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能不幹嗎?你能不求往生嗎?
下面這一句說得好,「能自度即普利一切」,同時的。到諸佛刹土供佛聞法,同時看看那個國土裏頭十法界六道衆生,肯定有有緣人。宿世、前生這些有緣人見到了,你一定幫助他,你一定現身爲他說法,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叫普利一切衆生。這無量光義。「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異生就是講來生。極樂世界是一生,一生成就的法門,那是什麼?他無量壽,所以他決定是一生圓滿成就,他沒有第二生的。我們這裏到極樂世界是一生,諸位一定要知道,往生到極樂世界不是死,你要認爲那死了就錯了。他沒死,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跟阿彌陀佛走了,這身體丟了不要了,這個東西不是個好東西。所以他沒有死,真的是一生,身體丟了,他坐到蓮花裏面去了。
蓮花可妙了,在蓮花裏面産生極大的蛻變,我們講脫胎換骨。在蓮花胎裏面的時候就換身體了,換法性身。蓮花是法性土,在那個裏頭就得法性身。什麼樣的身相?一定要記住《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觀經》講阿彌陀佛的身相,身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放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裏面都有諸佛菩薩說法度生,大衆圍繞。這身相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四十八願所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這種身是古印度人認爲人有福報,這個相好,叁十二相就圓滿了,在人間福報就具足了。殊不知天人比我們更勝,從壽命上來看,我們就能得一些消息。四王天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人生百歲,在四王天是兩天。忉利天更殊勝,忉利天宮天人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曆史,在忉利天才五十天,還不到兩個月。二十八層天愈往上去福報愈殊勝,壽命愈長,這是什麼?這是六道裏頭的福報。我們要不要?不能要,要就上當了,這出不了六道,上當了!
往下看叁惡道,壽命也比我們長,那是在消罪業。天上是消福報,福報跟罪業都不能要,都不是好東西。消罪業,愈往下去壽命也愈長。地獄裏頭,過去李老師講經的時候,地獄這個時間也不定,很多種講法,老師講我們比較容易懂。地獄的壽命一天,地獄一天是人間二千七百年,中國五千年曆史,在地獄裏頭不到兩天,你說多可怕。地獄壽命真是萬歲萬萬歲,決定不能去。瑩珂法師造了地獄罪業,一聽說地獄毛骨悚然,真嚇死了。所以他下定決心專求淨土。由於他真誠恭敬,叁天叁夜把阿彌陀佛念來,還有十年壽命不要了,跟佛走了。這叫真智慧,這叫真正覺悟了。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民,就可以說這是一生補處,一生決定成佛。不像我們這個世間修行,生生世世要通過輪回,一輪回投胎就迷失了自性,過去修的忘幹淨了,這一生要從頭再來,你說多辛苦。就算你不錯了,生生世世五戒都修得好,十善修得好,生生世世都能保住人身,這個一生一死,一切從頭來過,多辛苦,到哪一生你才能脫離輪回?小乘證得四果羅漢才能證得,不是容易事。像這些我們都要想到,統統把它想清楚、想明白了,你會下定決心,我非去不可。我這個地方什麼都不要了,這是我們唯一的一條生路,「百千萬劫難遭遇」,今天碰到了,碰到了不走這條路,錯了。走這條路,懷疑也錯了。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蕅益大師講得好。無量光壽在哪裏?就在現前,就在一念。一念具足一切法,這個概念我們現在有了,這是現代量子力學幫助我們的,讓我們真正相信一念具足一切法。我首先我們要相信,離開一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沒有了。「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我們不能離開阿彌陀佛名號,我們要想證得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這就是阿彌陀佛。這是什麼阿彌陀佛?是自性阿彌陀佛,自性阿彌陀佛就是明心見性,心性就是阿彌陀佛,心性就是無量光壽。「願深思之,願深思之」,這是蕅益大師苦口婆心的教誨,句句都是誠谛之言,句句都是自性流露。
底下一段,「《要解》雲: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我們念的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就念阿彌陀佛,一樣的。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裏頭有一則,記載著曾經有人問他,你怎樣教人念佛?蓮池大師說,我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別人問他,你自己怎麼念法?我自己念阿彌陀佛,沒有南無兩個字。爲什麼不一樣?他說,因爲我明白、我覺悟了,我這一生死心塌地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經上教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我就念阿彌陀佛。那教別人?別人對極樂世界未必有信心,未必真正願往生,所以加上南無,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南無是皈依的意思,皈依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有這些意思在。真正往生,客氣話不要說了。我們曉得加南無跟不加南無,蓮池大師用意如是。我們真求往生,萬緣放下,不要加了,四個字比六個字簡單。愈是大道愈簡單、愈容易,決定沒有麻煩的。
所以《要解》說,所持的這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爲什麼?它是法界全體,是法界的核心,就是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念這句佛號全都念了。天臺大師說得好,相由心生,全體是心,阿彌陀佛就是全體那個心,你念這句阿彌陀佛,法界全體都在其中,一法不漏,一切諸佛所說之妙法統在裏頭,你全念到了,再不要顧及這部經、那部經,不必了,統統在其中。「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能持的這個心、所持的這個佛號是一不是二,心行相應。「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聲,十聲不可思議,百聲不可思議,千聲不可思議,萬聲不可思議,「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前面我們念過,每一聲佛號,你的智慧福德跟佛相同。你能把它念成習慣,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還得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念佛的阿公阿婆,太多人輕慢他們了,沒有放在眼裏。那些人,讀這一段《要解》你就明白了,他們聲聲不可思議。聲聲遍滿法界,聲聲與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感應道交,這還得了嗎?
所以我常常說,這些人我們瞧不起他,他們往生,肯定都是像我們這裏所說的叁輩往生,他屬於上輩,他不是在中下。而且他們往生肯定是實報莊嚴土,他的念純,他沒有妄想,他沒有雜念,這就是爲什麼他們會生實報土,道理就在此地。這裏頭帶著妄想、帶著雜念,不純了,那往生就是方便土、同居土。妄想、分別、執著叁種都帶著的,同居土。如果放下執著,於一切法都不執著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有余土,不是同居土。如果一心稱念,起心動念也放下了,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只是一個阿彌陀佛,誰做到了?阿公阿婆做到了。他眼看著你,他見到你,口裏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除這一句什麼都沒有,你問他什麼,他回答你全是阿彌陀佛。這叫一心稱念,是事一心、是理一心我們不知道,他一心稱念,他一心無二心,這是平常人做不到的。也就是谛閑法師所說的,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識不如你。爲什麼?他還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你沒有了,你就一句彌陀。這一句彌陀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彌陀,彌陀就是自性。能念之心是自性,所念之名號是彌陀,彌陀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彌陀。結果變成什麼?變成彌陀念彌陀,確確實實不可思議。所以聲聲不可思議。
能放下的叫大善知識,放下什麼?什麼念頭都放下,我就一句阿彌陀佛,這個人是大善知識。超過弘宗演教,超過名山寶刹的住持方丈,超過。我們境界沒達到,有沒有辦法達到?有,念佛就能達到。講經也能達到,一遍一遍的講,講熟了、講透了,不知不覺自然入境界,不知不覺這句佛號常常在心裏頭,代替了妄想雜念,這叫成熟了。這品經「福慧始聞」,完全是偈頌,我們就學到此地。
底下是最後一品,「舉益流通」,最後列舉真實的利益來鼓勵我們。
【聞經獲益第四十八】
「本品名聞經獲益。廣顯聞者,獲益難思」。不管你有心無心,你看到阿彌陀佛的像,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看見過《無量壽經》的經本,一曆耳根,永爲道種,一曆眼根也是永爲道種,這個功德都不可思議。種子下下去了,來生後世,說不定無量劫之後,你遇到了,這個種子起現行,你能信能願,你肯念佛,就往生了。我們得給人種金剛種子。「《無量壽起信論》雲:聞經之益,如是不可思議」,聽到這個經的利益不可思議。「皆是無量壽本願力故」,這是四十八願所攝受的,四十八願願願攝受一切衆生。「亦以本師威神加被故」,本師是爲我們介紹極樂世界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爲我們宣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給我們細說阿彌陀佛成就的因果;介紹他的曆史,介紹他的修學,介紹他的發心,介紹他的成就,讓我們相信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凡有衆生遇斯經者,其所獲益亦當如是。」一切衆生你能夠遇到這部經,你所得的利益也應當如是,如本經所說,真實的利益。
下面第一段,「小乘得益」,分兩小科,第一個「得法眼淨」。我們資料裏頭有參考資料,「法眼淨」,這是佛門的術語。「分明見真谛,謂之法眼淨,通於大小乘」,大乘有大乘法眼淨,小乘有小乘法眼淨,境界深淺不相同。「小乘爲於初果見四真谛之理」,這叫法眼淨。小乘見四谛,四谛是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的因果,苦是果,集是因,世間六道輪回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小乘修的四谛法。滅,滅就是小乘的涅槃,滅見思煩惱,其他的沒有滅,小乘滅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果,這是果。道,道他要修四谛,要修叁十七道品,這是他所學習的,就能夠達到滅六道輪回的苦果,因果都…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