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能老實念下去,這有好處。我們一個人也是如此,我們看到劉素雲居士,她到現在還是每天保持聽經十個小時。她的方法十個小時是聽一個小時的,這一個小時重複聽十遍。所以長時薰修有好處,爲什麼?她聽熟了,真聽進去。十年的薰修雖然沒有大徹大悟,我相信她有大悟,從哪裏看?她沒有學過的經典,有人請她去講她也敢講,講得很好,沒講錯。這真叫一經通一切經通,稍稍預備一下就可以,千經萬論同一個道理。所以人只要堅信什麼都通了。
「爲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長」。這是佛對我們的恩德,對我們的栽培,爲我培植善根,生生世世顯應冥應從來沒有間斷。我們這一生當中非常慶幸,我們在大乘淨土教不斷在提升、不斷在增長,這裏頭有佛力加持。黃念老居士注釋到這個地方,「不禁淚零」,感動得流眼淚。
下面這第四段,「天地徵瑞」,這是現瑞,爲我們做證明。
【爾時叁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注解裏面告訴我們,這句經文,「表法會圓滿,複現奇瑞」,現瑞相給我們做證明。「本經現瑞,既現序分,複現正宗與流通。深顯此經實爲初善、中善、後善,萬德圓滿」,跟《華嚴》、跟《法華》相同。佛在講經當中示現的瑞相有一次,二次、叁次很少,《華嚴》叁次,《法華》有叁次,大經,這個經不長也有叁次現瑞。這是告訴我們,經文雖然不長,它是大經,而且是大經當中的大經,《華嚴》、《法華》最後都導歸極樂才得圓滿。
「如序分《大教緣起品》」,這是現瑞發起,「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放大光明,數千百變。光顔巍巍,寶刹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有」。阿難是釋迦牟尼佛侍者,佛講經現瑞他都看到,但是這一次瑞相太稀有,從來沒有看到過。世尊現的相,我們現在人說精神特別好,氣色特別好,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好的,就這個意思。比喻說如融金聚,金的顔色好看,金要是把它融化了,那個顔色更好看。融化的時候放光,放大光明,光還起變化,數千百變。光顔,顔是容貌,容貌巍巍。寶刹莊嚴,光中現刹,刹中現佛,阿難以前沒見過。「如是之瑞應稱奇瑞」,過去沒見過的,阿難見到這個瑞相向佛請教,今天世尊現這個瑞相是什麼因緣。發起講這部經是佛現瑞,阿難提問,這就是啓講這一部《無量壽經》。這序品裏頭的。
「正宗分中《禮佛現光品》,既見彌陀」,這是世尊教大家,你們想不想見阿彌陀佛?如果想見阿彌陀佛,你們就朝西方禮拜,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身。當時阿難帶著大衆一起向西方拜佛,大聲在那念佛,真的佛現前,極樂世界現前,大家真看見了,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在面前清清楚楚。這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一次大家見佛的緣,是釋迦牟尼佛加持的,佛帶著大家一起發這個願心想見阿彌陀佛,彌陀就有應,感應道交,衆生有感,佛就有應。見到彌陀身像黃金山一樣,「高出海面」,現大身,見到的時候真的像一座山一樣,半邊天就現了一尊佛。「複聞」,不但見到阿彌陀佛,還聽到聲音,十方諸佛稱揚贊歎阿彌陀佛,證明佛在大會裏面所說的,十方如來贊歎阿彌陀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彌陀掌中放光,一切佛國,悉皆明現」。佛掌中放光,在這個光中看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的刹土,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重重無盡的佛土都看到,這不能不信。我們今天業障太重,雖然有感,佛也有應,還是自己有障礙,把瑞相障礙住。但是當年佛講這部經的時候,聽衆有兩萬人,這兩萬人同時都見到,佛不能在此地打妄語。這兩萬人都是見證人,他們都可以給佛做證明,佛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是之瑞,正是奇瑞」,稀有的瑞相。「末」,最後在「流通分中,則大地震動」,這個地方講到六種震動。這個參考資料裏頭沒有寫六種震動。
底下一段,現稀有的神變。
【並現種種希有神變。】
「複現種種希有神變」,神變,就像我們看萬花筒一樣,千變萬化美不勝收。我們用比喻,只能用萬花筒來比喻個彷佛,萬花筒的構造很簡單,現在這造得很漂亮,我們小時候玩萬花筒都是自己製造的,用紙卷成一個圓筒,叁片玻璃,裏面放一些雜色的,各種不同顔色的碎片,放到這上。你這一轉就看到圖案,千變萬化,永遠看不完,永遠看不盡,沒有兩個相同的。我們當時看到這個經文,在初學的時候看到經文,怎麼想都想不出來,『希有神變』。最後想到萬花筒,就有很多人送我萬花筒,從萬花筒裏看到,「種種希有神變」,萬花筒只看到圖案,實際上佛所現的種種神變,它裏頭有光,有諸佛刹土,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把佛一生所說的教法統統在那裏演出來,表演出來。不必用聽,你看就行了,看佛的八相成道,看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全見到。下面經文: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光明普照」,這是從神變裏頭,神變裏面放光,光中出現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佛對十方衆生的教化,十方諸佛的贊歎。
下面,諸天供養,這天人供養佛,也供養大衆,這第一個小段「天樂悉歎」。
【複有諸天。於虛空中。作妙音樂。出隨喜聲。乃至色界諸天。悉皆得聞。歎未曾有。】
這一句「天樂盈空」,聽到空中音樂,音樂非常的微妙,歡喜聽,聽不厭。音樂裏面所唱的這些詞都是隨喜之聲,也就是贊歎諸佛,贊歎一切法,特別是贊揚這個法門,贊歎依教修行的這些衆生,他們在一生當中圓滿證得無上菩提。這一段稀有神變裏面就如同表演,把佛陀教化衆生,將衆生在六道輪回的這些因緣果報,以及菩薩如何去度這些衆生,衆生什麼時候緣成熟,佛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成就他們離苦得樂,最後以善巧方便導歸極樂,證得圓滿的成就,都在光明當中見到,神變當中見到,天樂當中聽到。底下一句:
【無量妙花紛紛而降。】
這是天人散花供養,這是供現前道場,供是供養釋迦如來,供養諸菩薩、聲聞、羅漢,以及天人大衆,莊嚴法會。我們看注解,「天花紛降。經雲希有神變。故今所現亦是奇瑞」,非常稀有的瑞相。「《無量壽經鈔》曰:序分中有光顔奇瑞。今亦現此瑞相。當知佛意,表鄭重也」,啓講之前現瑞,圓滿的時候又現瑞,這表鄭重。「《嘉祥疏》謂流通現瑞者,明感瑞證益」,這些瑞相證明,說經的利益、聽經的利益、依教修行的利益、往生證果的利益都在這裏頭顯現出來。「又《淨影疏》雲:如來化周」,教化周圓。「爲增物敬」,爲增長一切衆生對於佛、對於經教、對於修行人的尊敬,就是恭敬叁寶。「故以神力動地放光,作樂雨花。總之皆爲衆生證信」,給大家證明。「勸令衆生於經所說難信之法,應生實信」,用意全在此地。讓我們親眼看到,經講圓滿之後有這樣殊勝的瑞相現前,證明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最後一段,「信受奉行」,這是一經的總結。
【尊者阿難。彌勒菩薩。及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注解裏頭這一段文字,「《淨影疏》雲:明說廣益,教惬群機」,惬是心滿意足,大家聽了無比的歡喜。『歡喜』,「《無量壽經鈔》曰:法位雲」,法位法師他說的,「依《伽耶山頂經論》明歡喜」,有叁個意思。第一個,「說者清淨,於諸法得自在故」,說法的人,於一切法,得自在是徹底通達明了。一切法,體是空寂,就是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自性沒有一切現象,能生一切萬法,所生這一切法是虛幻不實,這一定要知道。《般若經》講真話,講真話不是教初學,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紮根,有這個基礎再給你講真話,你相信了。佛從來不欺騙人,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義,對佛有這麼樣的信心,佛再告訴你真話。真話相全是假的,不是真的,誰能見得到?佛說要八地以上你才能見到,七地以前都不能夠親證。這是諸法實相,無論是體、無論是相,都不可得。這意思教你什麼?教你放下,教你別執著。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爲你不放下,你把它抓住不肯放下,你起了分別執著,麻煩都在這裏起來,什麼十法界、六道叁途統是這裏起來。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裏頭,如果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什麼事都沒有,真的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佛菩薩高明在哪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你有分別執著,我沒有分別執著,你把假當作真,我知道全是假,沒有一法當真,就是沒有一法當真,真得大自在!
第二,「所說法得清淨」,能說的人清淨,所說法清淨。「以如實清淨法體故」,法體就是法身,就是法性,法身、法性、自性是一個意思。乃至於本經上講真實之際,大乘教一般講的涅槃,全都是這個意思。第一義它的名詞術語有幾十種之多,一樁事,佛說那麼多的名字,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名字是假的,懂得意思就好了,不要執著,教我們放下。第叁「依所說法得果清淨,以能證得清淨妙境界故」,只要放下,如來所證的妙境就現前。「今謂大衆,聞彌陀願」,對彌陀的願說得很詳細。「荷釋尊恩,自得大益」,我們是蒙釋尊,這裏釋尊就是釋迦牟尼佛,他爲我們介紹,爲我們說明,我們明白、覺悟、回頭了。「何不歡喜」。這真生大歡喜。
准《鈔》的意思,這下面是念老爲我們解釋,「一,說此經者,是我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的,「我爲法王,於法自在」,這兩句話是佛說的,這個我釋迦牟尼佛自稱,佛是法王,王就是自在的意思,在這一國家他發號施令,別人聽從他的,這於法自在稱爲法王。人王是於衆中自在,大衆當中自在;這是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完全通達明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叫自在。「是爲說者清淨」。「二,所說之種種功德,只是一清淨句」,這是《往生論》上天親菩薩說的,「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是乃所說法得清淨」,佛所說的法就是真實智慧,就是無爲法身。無爲是對有爲說的,有爲是有起心動念,無爲是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真的,起心動念你見到是阿賴耶,假的,阿賴耶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所以用阿賴耶它有局限,局限也很大,就是阿賴耶。你只能見到阿賴耶所現的相,叁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叁種現象之外你見不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阿賴耶緣不到,見性的人緣到,所以這所說法清淨。
叁者,「得果清淨」,如蕅益大師所說,「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句話重要,極樂世界一一莊嚴這全體的理性,就是圓滿見性,那是性德的成就,是性德的現前,也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五句話。「依教修持,橫出叁界,迳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成佛。是乃得果境界清淨也」。這是前面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從理上講的,落在事上依教修持。這個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依這個修行。蕅益大師說得更好,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對這個法門真相信,我對於往生極樂世界真正發這個願,一絲毫都不懷疑,有信、有願,蕅益大師說決定得生。一向專念就能把無始劫的煩惱業障消除,這個習氣統統消幹淨,佛號功德不可思議。而且佛號功德消業障自然的沒有痕迹,自己都不知道,到瑞相現前自己曉得了,爲什麼?煩惱沒有了,業障沒有了,習氣沒有了,全憑一句佛號功德,自己肯念,彌陀念念加持你。
前面我們讀過,念佛的時候我們的福慧同佛,福斷煩惱,慧消業障,就在這一句佛號,福慧雙修。你在世間修什麼樣的福報不如念佛,念佛這個福報大,沒有任何福慧能跟它相比,爲什麼不幹?所以我們看到鄉下阿公阿婆,拿著念珠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在那裏真修福慧,修跟阿彌陀佛相等的福慧,這還得了嗎?我們念佛有雜念,他念佛沒雜念,功夫純!所以這樣的人往生,我們對教理明了,他決定是生實報莊嚴土上輩往生,他橫出叁界,圓生四土,究竟成佛,得果清淨。「具叁清淨,聞者得無上益,是故皆大歡喜。信樂受持」。相信,歡喜接受,真幹,這個持是真幹,故雲『信受奉行』。
《無量壽起信論》,這是彭際清居士的作品,他說,「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講得好,這一部經就是無量壽佛的全身,就是阿彌陀佛全身,也是一切諸佛的全身。一切諸佛所修、所願、所成就的,無量無邊圓滿功德都在這一部經中。念這部經一切佛菩薩念到,一切功德也念到,你沒有一樣欠缺的,這還得了!「於此信入」,你能相信,你能夠契入,「即具一切佛智」,一切佛的智慧你統統具足,一切佛最圓滿的智慧無過於一句佛號,講絕了。「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一點都不假。「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釋迦牟尼佛的經藏在這個世界上完全消滅,這部經還流傳一百年。「所以佛慈加被,殊異余經」,跟其他的經比不一樣,它太特殊,它完全超越了。哪個法門能夠這麼快的成就?而且這個成就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不是局限的成就。
所以「奉勸後賢,普同信受」。在此地最後,念老這兩句話也是慈悲到極處,將一生所學、所修、所證的和盤托出,獻供在我們面前,勸我們要相信、要接受。如果不相信,不肯依教奉行,這種無比殊勝的利益當面錯過。十方一切諸佛慈悲教誨,就在這部經,就在這一句佛號。宇宙之間樣樣都是假的,只有這一法是真的,只要你能守住這一法,你這一生決定得究竟圓滿,這還得了!我們希望同學們記住兩句話,這是夏蓮居老居士他自己題的,「濁世無如念佛好」,五濁惡世,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濁世,沒有比念佛更好的;「此生端爲大經來」,他是爲會集這部經來的。黃念老是爲了注解這部經來的,我們是來修行,依照這個經、依照這個注解來修行,給一切衆生做榜樣來的。他這一句偈我們都有分,我們做個好樣子給大家看,爲末法九千年往後衆生做證明,真正不可思議的法門。
我們這個《科注》,《科注》是第一遍,今天講圓滿。下午我們從頭再講第二遍,《科注》第二遍,講注解這第叁遍。前面我們曾經講過《大經解演義》,那是完全依照念老的注解講的。這一遍是加上科判,愈講愈歡喜,愈講愈明白,愈講愈清楚,愈講信心愈堅定,求生淨土的心愈懇切。將來我們到極樂世界,都是彌陀身邊弟子。好,謝謝大家。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七八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