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淺釋▪P4

  ..續本文上一頁彼此,沒有一和六。連一結都沒有,六結又怎能存在呢?”

  

  

佛言。六解一亡。亦複如是。

  

  

佛說:你說得不錯,因有六,才有一,如果沒有六,根本一也不存在。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心是清淨本心,性是妙真如性。狂是生相無明,亂是叁細。從無始劫以來,在你清淨本心,妙真如性理,忽然生出生相無明,“一念不覺生叁細”。叁細即:(一)業相;(二)能見相;(叁)境界相。有了這叁種極微細的相分,就擾亂你的清淨真心使它不得安甯。

  

  

【知見妄發】:這就是“境界爲緣長六粗,有了叁細之境界相爲緣,就生出六粗相:(一)智相;(二)相續相;(叁)執取相;(四)計名字相;(五)起業相;(六)業系苦相。

  

  

智相:用智慧而有相;就成爲世俗之智慧,即世智辯聰。以爲自己聰明,什麼都知道,就發生種種妄知妄見,這是第一個結。

  

  

【發妄不息】:既有妄見,就生妄執,妄執身外實有,妄上加妄,念念相續不停,這是相續相,即第二個結。

  

  

【勞見發塵】:勞慮轉深,就生執取相,和計名字相,這是第叁結和第四結。

  

  

妄見我及我所,就發現有世間相、衆生相。由顛倒妄想,起惑造業,隨有起業相,這是第五結。造業受苦,這是業系苦相,即第六結。這六個結就把你的妙明真心,結得實實地,不得擺脫。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

  

  

猶如把眼睛直視虛空,直視太久就發生疲勞,看見虛空中有狂華亂飛。在你湛澄精明的如來藏性裏,因一念無明妄動,就無端端而亂生出種種妄見。叁細六粗,能見所見等等,有如狂華亂舞一樣。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其實一切世間所有,盡虛空遍法界,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甚至連生死涅槃,都像用眼直視虛空,直視太久,發生勞相,狂妄亂成之顛倒華相一樣。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

  

  

阿難言:這個瞪發勞相和六結,怎樣才能解除呢?怎樣才能恢複本來面目呢?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複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如來用手將所結華巾,牽到左邊,問阿難:“這樣可以解嗎?”阿難答:“不可以。”佛又用手將華巾拉向右邊,問阿難:“這樣可以解嗎?”阿難答:“不可以的,世尊。”

  

  

這裏左右二邊是喻空和有,凡夫著有,故長淪生死,當然不能解結。二乘滯空,永晦涅槃,又安能得證圓通?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于結心解即分散。

  

  

佛對阿難說:“我現在向左右邊拉,都不能解結。你可試想辦法,怎樣才能解開?”阿難對佛說:“當從結心先解,結便可以分散。”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于結心。

  

  

佛告阿難:“你很明白,你說得對,如果要解結,一定要從結心先下手。”

  

  

這裏結心,便是中道了義,偏左偏右即執有執空都不對。要中道了義才能修證,才能解結。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我所說的佛法,從因緣生,但不是取世間的和合粗相因緣,而是說微細的因緣,不從外境,是要回光返照,反求諸己。是要以自性的圓湛不生滅爲修因,以次第解結爲助緣。我都記得很明白,凡是世間六凡的染法,和出世的四聖淨法,實在是離不開因緣的。世間法以業識含藏著有漏的種子爲因,以宿世所造之善惡業爲緣。出世法以自性本具無漏種子爲因,今生所修善法爲緣。都清楚其本有之因,各隨所造之善惡業爲緣,而現出染淨十法界諸法。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鹄白烏玄。皆了元由。

  

  

佛的智慧是無所不知,不但知十法界的總相,就是遠至恒河沙世界外,所有虛空中落下一滴滴的雨點,也能知道它有多少滴,近在眼前的動植物,松樹爲什麼是直的,荊棘爲什麼會曲的,鹄爲何一生出就是白的,烏鴉爲何是黑的。都可以一一知道它們的根由。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所以阿難,你要隨自己心意,在這六根中,選擇一根最圓通的,最契合的來修。如果一根之結解除的話,那麼六粗叁細的塵相,一切妄想生滅心,分別識心都會自然消滅。攀緣心去盡,妄盡真存,妙真如性就現前。那就是清淨本然妙真如性的本體,亦是如來藏性本來面目。亦是一真一切真,無妄可對,不純真是什麼?

  

  

大家都要注意!選擇一根來用功修行,六根門頭,頭頭是道,門門可修。只要選擇一根最相契的來修,一門深入,便能圓證菩提。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绾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

  

  

“阿難!,我再問你,這條華巾已打了六個結,是否可以同時解開呢?”阿難答:“不可以的,因這些結本來是次第打成,現在還要按照次第來解開。雖然六結是同體,但打的時候不是同時,所以解的時候,也是不能同時解開的。”

  

  

佛言。六根解除。亦複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佛說:解開六根之結亦是一樣,不能同時,要逐一來解。先解第一結,分別我執,離開塵相,再解二結和叁結,俱生我執,除盡根結,既能塵消根盡,就得人空之理,便能超出分段生死。既得人空,還要得法空,才能得空性圓明。故須解去分別法執,再解除俱生法執。分別和俱生法執都解除,才能得空性圓明,亦就是得到法解脫。既解法執,不爲法縛,還要再回光返照,俱空之境都不生,即解除最後一結,就能得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就是自性真定,亦是得證楞嚴大定。

  

  

是名菩薩從叁摩地。得無生忍。

  

  

這就是菩薩,從叁摩地正定中,得入無生法忍的境界。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減。根結盡解,妙心已悟,佛眼已開,故能見諸法無生無滅,忍可于心。

  

  

阿難及諸大衆。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

  

  

阿難和在會大衆,得到佛的明白開示,大家都得到智慧圓滿,大開圓通,對于從根解結的道理,也都完全明白,沒有疑惑了。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