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彼此,没有一和六。连一结都没有,六结又怎能存在呢?”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佛说:你说得不错,因有六,才有一,如果没有六,根本一也不存在。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心是清净本心,性是妙真如性。狂是生相无明,乱是三细。从无始劫以来,在你清净本心,妙真如性理,忽然生出生相无明,“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即:(一)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相。有了这三种极微细的相分,就扰乱你的清净真心使它不得安宁。
【知见妄发】:这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有了三细之境界相为缘,就生出六粗相:(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
智相:用智慧而有相;就成为世俗之智慧,即世智辩聪。以为自己聪明,什么都知道,就发生种种妄知妄见,这是第一个结。
【发妄不息】:既有妄见,就生妄执,妄执身外实有,妄上加妄,念念相续不停,这是相续相,即第二个结。
【劳见发尘】:劳虑转深,就生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这是第三结和第四结。
妄见我及我所,就发现有世间相、众生相。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有起业相,这是第五结。造业受苦,这是业系苦相,即第六结。这六个结就把你的妙明真心,结得实实地,不得摆脱。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犹如把眼睛直视虚空,直视太久就发生疲劳,看见虚空中有狂华乱飞。在你湛澄精明的如来藏性里,因一念无明妄动,就无端端而乱生出种种妄见。三细六粗,能见所见等等,有如狂华乱舞一样。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其实一切世间所有,尽虚空遍法界,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甚至连生死涅槃,都像用眼直视虚空,直视太久,发生劳相,狂妄乱成之颠倒华相一样。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阿难言:这个瞪发劳相和六结,怎样才能解除呢?怎样才能恢复本来面目呢?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如来用手将所结华巾,牵到左边,问阿难:“这样可以解吗?”阿难答:“不可以。”佛又用手将华巾拉向右边,问阿难:“这样可以解吗?”阿难答:“不可以的,世尊。”
这里左右二边是喻空和有,凡夫著有,故长沦生死,当然不能解结。二乘滞空,永晦涅槃,又安能得证圆通?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佛对阿难说:“我现在向左右边拉,都不能解结。你可试想办法,怎样才能解开?”阿难对佛说:“当从结心先解,结便可以分散。”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佛告阿难:“你很明白,你说得对,如果要解结,一定要从结心先下手。”
这里结心,便是中道了义,偏左偏右即执有执空都不对。要中道了义才能修证,才能解结。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我所说的佛法,从因缘生,但不是取世间的和合粗相因缘,而是说微细的因缘,不从外境,是要回光返照,反求诸己。是要以自性的圆湛不生灭为修因,以次第解结为助缘。我都记得很明白,凡是世间六凡的染法,和出世的四圣净法,实在是离不开因缘的。世间法以业识含藏著有漏的种子为因,以宿世所造之善恶业为缘。出世法以自性本具无漏种子为因,今生所修善法为缘。都清楚其本有之因,各随所造之善恶业为缘,而现出染净十法界诸法。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佛的智慧是无所不知,不但知十法界的总相,就是远至恒河沙世界外,所有虚空中落下一滴滴的雨点,也能知道它有多少滴,近在眼前的动植物,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会曲的,鹄为何一生出就是白的,乌鸦为何是黑的。都可以一一知道它们的根由。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所以阿难,你要随自己心意,在这六根中,选择一根最圆通的,最契合的来修。如果一根之结解除的话,那么六粗三细的尘相,一切妄想生灭心,分别识心都会自然消灭。攀缘心去尽,妄尽真存,妙真如性就现前。那就是清净本然妙真如性的本体,亦是如来藏性本来面目。亦是一真一切真,无妄可对,不纯真是什么?
大家都要注意!选择一根来用功修行,六根门头,头头是道,门门可修。只要选择一根最相契的来修,一门深入,便能圆证菩提。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阿难!,我再问你,这条华巾已打了六个结,是否可以同时解开呢?”阿难答:“不可以的,因这些结本来是次第打成,现在还要按照次第来解开。虽然六结是同体,但打的时候不是同时,所以解的时候,也是不能同时解开的。”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佛说:解开六根之结亦是一样,不能同时,要逐一来解。先解第一结,分别我执,离开尘相,再解二结和三结,俱生我执,除尽根结,既能尘消根尽,就得人空之理,便能超出分段生死。既得人空,还要得法空,才能得空性圆明。故须解去分别法执,再解除俱生法执。分别和俱生法执都解除,才能得空性圆明,亦就是得到法解脱。既解法执,不为法缚,还要再回光返照,俱空之境都不生,即解除最后一结,就能得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就是自性真定,亦是得证楞严大定。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这就是菩萨,从三摩地正定中,得入无生法忍的境界。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减。根结尽解,妙心已悟,佛眼已开,故能见诸法无生无灭,忍可于心。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阿难和在会大众,得到佛的明白开示,大家都得到智慧圆满,大开圆通,对于从根解结的道理,也都完全明白,没有疑惑了。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