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空是無生滅的,若有生滅就不應該叫作虛空。空是以無物爲體,既叫虛空,何以有風出來呢?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雲何倒拂。
若風是從他人的面生的,那就應該吹到你的面。但是你自己整衣,爲何倒吹到他人面上。
汝審谛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曾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
你再詳細觀察,整衣是你,面是他人,虛空是寂然不動,不會參加流動的,那麼這陣風究竟從何方鼓動到這裏來呢?
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性。無從自有。
風是動,空是靜,一動一靜,根本體性是隔異,不可能和合的,亦不能說此風性,是無因自有的。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你宛然不知道,如來藏中,性具的風就是真空,性具的空就是真風。其體本然清淨,而周遍法界。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甯有方所。
隨九界衆生勝劣之心,大小之量,皆能應之而滿足其所願。阿難,就好像你一個人輕輕搖動你這衣服,就有微風吹出。假如整個世界每個人都搖動衣服,就整個世界都有風生。所以風大是周遍法界,沒有一定的處所。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爲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循業衆生之業感而顯現應得之果報。世上無知之輩,便迷惑爲因緣,爲自然。其實這都是妄想識心,分別計度,但有戲論言說而無真實之義。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刹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現在講空大。空大即藏性。阿難,空性是無形的,只是隨色塵之緣而顯現。所豐德城離開恒河很遠,所以一切刹利即王族和地主,婆羅門即淨族梵志,毗舍即商人,首陀羅是農夫,頗羅墮譯利根,即六藝百工之輩,和旃陀羅譯嚴職,即屠夫劊子輩。(國法令其外出時,必搖鈴執幟,警人異路,因良不與同行。)
這些居民,因新居落成,就要掘井取水。當掘井時,挖出一尺泥土,就有一尺虛空。挖出一丈泥土,就有一丈虛空。虛空之深淺,是跟著泥土挖出多少而定的。
此空爲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現在這虛空是因泥土出來,而有虛空,還是因鑿掘而有虛空?抑是虛空無因而自有呢?
阿難。若複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阿難,若說此空是無因而自然生的,但在未掘土以前,何以又不見通達無礙之空,而只是硬硬實實的大地?(外道多執虛空爲自然性,故佛先破之,以明非自然。)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雲何虛空因土而出。
若說空是因泥土被挖出才有,那麼泥土挖出時,應該見空走入才對。若泥土先出,而無虛空走入,怎可說空是因掘土而生呢?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若說虛空本無出入,那就虛空和泥土同是一體,沒有差異,等于虛空就同于泥土。那麼當挖泥土出來的時候,空又何以不出來呢?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雲何見空。
若說虛空因掘而出,那麼掘出的該是虛空而不是泥土。若空不是因掘而出,只是掘時挖出泥土沒有挖出虛空,但爲何隨掘隨見虛空呢?
汝更審谛。谛審谛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
你要仔細觀察,掘是用人手去掘,隨其方向,運轉掘泥。土是因從地下挖移出來,至于井內虛空,究竟從何處出來呢?
鑿空虛實。不相爲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鑿是堅實,空是虛浮,一實一虛,怎可以互相和合呢?但亦不該說虛空是無所從來,自然而出的。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因此,當知虛空圓融周遍,不動不搖,和剛才所說的地、水、火風同時稱爲五大,其相雖妄,其性則真,圓融無礙,不生不滅,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爲出爲入。爲非出入。
阿難!你搞糊塗了,執著法皆因四大和合而有,不明白四大原是如來藏性,圓融無礙。你現在應當觀察虛空,是因掘土而出還是因移土而入?還是土有出入而空無出入?如果明白空大是非出非入,非不出入,就可明白四大,圓融周遍,非和非合,非不和合了。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你完全不知道,如來藏中,性具之覺本來就是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體之覺。清淨本然,而周遍法界的。
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複如是。圓滿十方。甯有方所。
隨九法界衆生勝劣之心,大小之量,皆能應之而滿足其所願。如一井之泥土掘出,就有一井之虛空;十方世界掘井,亦是一樣有虛空。因空性是圓融而遍滿十方,豈有一定的方所!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爲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循著衆生所造之業感而發現之。好像無色界天人,厭有趣空,便現空無邊處天。世上無知之輩,惑爲因緣所生,及自然之性。其實皆是妄想識心在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真實之義。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現在講見大。見大統攝六根見、聞、嗅、嘗、覺、知之性,它是屬第八識,分映在六根門頭。這六根能令我們生死輪轉,沒有停息。這六根亦能令我們速證涅槃,早獲解脫。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見覺即見性,亦即如來藏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叁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