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是識字不多、不明深奧佛理的普通凡夫,能夠深信西方,認真念佛,隨時隨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臨終也一定會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的。鄧振山老居士的往生事迹就可以作證明。
開封佛協心廣師從鄭州帶來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鄧振山老居士往生前預知時至,臨終時天樂鳴空的事迹。
鄧振山居士出生在1902年二月初一日,一個農民的家庭。原籍在河南開封曹門關,九歲喪親,隨嬸母長大,後遷鄭州。成人後,做雜活及經營化妝品百貨爲生。 1957年正式參加工作,在鄭州油漆廠當工人。
童年住開封時,他常去十方院叁角廟堂聽法師講經,觀看師父們誦經、繞佛、做佛事,幼少即對佛教有好感。 1946年在開封河南佛學社受叁皈依,請回來很多銅佛菩薩像供奉,每天禮誦功課,從未間斷,成爲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居士出身艱苦,對貧病深有體會,常隨份隨力,發心布施,如施送膏藥、眼藥等藥品,解除病人痛苦。冬季施棉衣給人禦寒,夏季在自己家門口路邊施茶水,給路人解渴。他的樂善好施精神,受到當地人民的稱揚。
76年因病退休,住在鄭州佛學社院內,精進用功,拜佛念經,每到深夜二時才休息,直到往生時,還手撥念珠在念佛。
他是在1989年8月17日上午7時往生的。前一日,囑咐人家說:“我念佛快念夠了,也快走了,你們要好好地遵守佛規戒律,維護正法,做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今天日夜不停給我助念。”兒女們遵從他的囑咐,圍繞在床前給他助念,奇怪的是,鄭州佛學社已多年沒住出家人,忽然來了九位僧人,他們是印法師、真廓師、能先師、正如師、延維師、仁悟師,宏昌師、仁群師等。這幾位法師顧不上休息,也立即和當地的衆居士們,一同參加助念。到天明七時,鄧居士在大衆念佛聲中西歸了。
那時,鄭州佛學社院內上空,忽然有鼓樂聲、梵呗音聲和念佛聲,此聲悠揚清晰,悅耳動聽。真是響徹晴空。參加助念的師父和居士們,都聽到這種聲音。起初,還認爲誰在放錄音磁帶,後來,感覺到那聲音是來自天空,于是,大家又激動、又贊歎,真是稀有難得,人人更一心懇切念佛。這一美妙的天樂聲,持續到十點半才停止。事後大家懊悔,當時只管念佛,未能及時將它用磁帶錄下來。
鄧振山老居士只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徒,臨終卻能有此瑞相,這證明佛無虛願,只要我們平時具足信願,至誠懇切念佛行善,肯定能得往生的。鄧居士實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淨土行人,對此可以心領神會了。
釋心廣 姜佛情 記 90年3月
丁炳文居士
丁炳文,四川榮縣人。住縣城西門,經營藥房業,過去那地方吸鴉片的人很多,他也染上了。後受族人影響,才發心學佛,由于過去吸煙的習慣每晚睡得很晚,他常在半夜洗臉漱口,至誠念佛後,才睡覺。1934年5月,他告訴家屬說:“我某天要往生西方去了。”家屬認爲他隨便說說,並不介意。到期生病臥床,晚間叫家屬替他換新衣,擡至堂屋中坐,果然像要臨終的樣子,他妻子這才驚訝地說:“二兒子在中學住宿讀書,夜半怎能趕回送終呢
希望你等待到明天吧”!他點頭答應。
第二天早晨托人去通知二兒子回家,他坐在堂屋當中,兒子媳婦們跪在他面前。他說:“你們應分跪兩旁,不要跪中間,阻擋我的去路。”他們便分跪兩旁,同聲念佛。不多時就安詳而逝了。
丁炳文居士這個人,生前並沒有其他勝過別人的地方,只是能真正深信、切願、力行罷了。他就是依靠信願行終于得到往生淨土了。佛經說,十惡之人臨終十念,都能下品往生,何況他幾年持名不斷,怎麼不滿他的願呢
知道了他往生的情況,我們學佛的人都應當好好用功念佛了。
按:這是榮縣黃書雲先生所記。黃老居土是近代四川一位淨土宗大德,學識淵博,道德高尚,戒行精嚴。他創辦《榮縣佛學月刊》,建立佛學社,一時受其影響而學佛的人很多,丁炳文居士就是跟他學佛而往生淨土的。
菩薩戒優婆塞張妙首語譯。1989年10月于文殊院
一笑一哭念佛往生之啓示
楊母、婢羅蓉蓉往生紀實
楊母。貴川叁穗縣人;自幼爲鎮遠縣楊家的童養媳,年十七歲,與丈夫楊維新成婚。十九歲時,因難産痛苦難忍而昏迷,夢見跪在佛前,求生貴子。承蒙白衣觀音,送子入懷,才以甘露水入口,忽然感覺身心清涼而醒過來,此時兒子已呱呱墮地了。後來才明白自己已昏死一日,所幸公婆信佛,祈求觀世音菩薩賜大悲水,保佑她母子平安,並發願婆媳以後要長年持齋信奉佛法,以報佛恩。祈求發願後,大悲水才灌入嘴唇就醒過來了,從此以後婆媳即持長齋念佛。丈夫隨即入學拔貢(每十二年由廪生中,選拔優秀者入京城),隨後早逝。公婆先後逝世,兒子也出外求學,而後從軍抗戰。家中僅留楊母及婢女羅蓉蓉等人,日夜念珠不離手,念佛不離口,早晚功課,無論寒暑從不間斷。年紀超過九十歲後,頭發由白色轉爲黑色,牙齒掉落又再長出來。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兒子楊少新,巳榮任司令官。戰爭結束複員還鄉,帶著洋妻刁斯皮,兩個兒子戎戎、球球,兩個女兒梅姑、梅娘,及洋女婿奚不得牧師等人,光榮還鄉團聚。只有兒子楊少新隨母親吃素念佛,其余均信基督教,指責楊母爲魔鬼。第二年孫女梅姑,與孫女婿奚不得在貴州鎮遠縣建立悔心布教所,宣傳基督教,吸引信衆非常多。長孫戎戎,赴湖南求學不成,交到損友而染上惡習,病危送醫求診,經護士施惠人,代求觀世音菩薩憐憫保佑而很快地病愈。因感念其看護及救命之恩,而被說服,改信佛教。於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九日,向彌勒寺超凡和尚,求受叁皈五戒,法名了緣。十二月初八日,娶護士施惠人爲妻。
孫女梅姑因丈夫遭車禍而死亡,悲傷欲絕,也被施惠人勸勉化導而信佛,於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九日,皈依鎮遠西天寺的不空老和尚。將悔心布救所,改造爲悔心居士林。六月十九日舉行落成典禮,及西方叁聖像開光典禮,同時啓建護國息災法會叁日。到處通知教友,並歡迎各界參加,請老和尚主持,並請祖母爲林長。楊母在法會中,精進修行而不中斷。十九日下午一般演講後,楊母即登臺說:「第一、我要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將居士林交給長孫戎戎負責。第二、奉勸大家要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其方法並沒有什麼巧妙的,即是日夜不歇地念下去,工夫到家,決定往生。第叁、現今預告你們,我將要往生西方淨土,希望你們都能親見,可爲念佛榜樣,增加信願。」
至二十一日法會圓滿時,皈依者千余人。楊母登臺笑著向大衆說:「我早就提倡青年信佛,及佛化家庭。你們青年人,現在均皈依叁寶,我家也已經佛化,這是孫媳婦惠人的功勞,完成我畢生心願。叁天以來承蒙諸位所作功德的加被,我已淨業成就,一個月以前觀世音菩薩約定今日來接引我,這就向諸位告假。」長孫戎戎、孫媳惠人、孫女梅姑等一齊跪下。楊母隨即阻止他們發言,並大聲說:「人誰不死,佛亦涅槃,但在來走之前,先問我們佛教中的前輩:有坐脫往生,站立而亡,海葬、自焚,甚至倒立等,往生的方式不一,敢問有笑著往生的人嗎?如果沒有,我就是。」說完即哈哈大笑,笑聲漸漸低微而往生。親屬在旁哭泣,老和尚即警策雲:「不許哭!不許動!如此才是孝子賢孫。盡速爲其念佛,增高品位。」大衆即齊聲念佛。
婢女羅蓉蓉忽然趕來大哭說:「老祖宗一個月前寫一封遺囑,保存在玉佛的下面,說死後特許我哭。其他任何人,均不許哭,不許搬動,到了明日此時,才擡回家治喪。」隨即向佛禮拜,再向老和尚及大衆禮拜後,笑著說:「諸位大菩薩,請各自爲法保重,傻丫頭要哭也! 」於是跪在楊母旁,放聲大哭,哭聲漸漸停止而往生。老和尚又說:「羅居士也往生了!請各位加緊助念,因爲有生必有死,要想不死,先要無生,只有皈依佛教,遵照佛陀所開示的教法修持,必能體取無生。楊母及羅小姐的往生,即事實證明,爲大衆所親見,一位是笑著往生,一位是哭著往生,皆是往生的瑞相。諸位有緣皈依佛教,即是有大善根,如能依照楊母教你們念佛的方法努力去實行,定能了生脫死,即身成佛。」隔日移回家中治喪,兩人均面容如生。(誰救了我)
評曰
「念佛並無巧妙的方法,即日夜不歇地念下去。故能一個月前預知時至,與羅蓉蓉安詳辭別大衆,一笑一哭等瑞相,能使大衆共見共聞,想要不信佛也不可能了」
(以上選自文殊講堂版《淨土聖賢錄易解》第6冊第242-246頁)
九十六牛鬼往生紀實
九十六牛鬼。是四川南部劉淨密居士家的女傭聶嫂宿世以前所殺之牛。聶氏,四川人,自出嫁後,常被鬼怪作弄,每年必定發作數次,苦不可言。
一九叁二年二月,幫傭於劉家,忽然生大病,通身起紅疤,痛癢萬分,心中麻癢想要尋死。於是就要外出尋河投水自殺,被大衆攔阻,好似瘋狂的樣子,大唱殺牛之慘歌,聲音清脆成韻,喧鬧不休。劉淨密居士前往詢問何故?答雲:「老爺寬宏大量,我不是聶氏,是她遠世以前在萬縣爲屠夫時所殺的牛。現今來此向她索取性命的,有九十六頭。」劉淨密告訴它說:「你們真是大糊塗,實在是由於你們先殺她,然後變成牛而被她殺。否則,她爲何這麼巧只殺你們九十六命呢?現今忘記你們先殺過她,只記得她曾殺你們,如此輾轉尋仇,名曰苦輪。永遠相殺不休,究竟有何幫助呢?」牛曰:「若是這樣,我們實在錯了。但我脖子下,血還淋漓,痛苦尚未停止,由此痛苦而想到來源,生起報複之想。」
劉淨密說:「這個不難化解。」即命仆人取茶水半杯,持誦甘露咒叁遍,叫她喝下去,她…
《近現代往生紀實(近現代四川境內的往生紀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