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印光大師永思集 前記 引言 大師傳記 大師遺教▪P5

  ..續本文上一頁,莫不悲喜交集,驚爲希有之聖瑞。從此吾邑善信,皆可禮拜獲福,增長善根,佛恩師恩,可謂重矣!

  一九四一年二月無錫袁德常謹記

  

  大師遺教

   遺教所錄大師書劄,均爲《正續文鈔》所未收之件,辱荷各方道友,紛示大師手劄,感謝無量;或有陳義已見于《文鈔》者,其劄雖未編入《文鈔》,惟有割愛,以避雷同。大師以阿伽陀藥普治衆病,函稿文句,見于此者,複見于彼,自屬悲心深切,終始如一,至堪景仰贊歎,不厭諄諄言之至再!于當人自然獲益,第裒而觀之,似應有所甄別。所以者何?鈍根衆生,執著文字相也,然善讀者,于《續編文鈔》,可獲屢省之益,亦以見大師誨人之不倦。若能撷《續編文鈔》之精華,成《印光法師嘉言續錄》,利益衆生,功德讵有涯域?編者饒舌!

  〔自述〕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谒見大師,有所請問,互用筆談,大師自述略曆行願如下!—編者志

  〔經曆〕

  光緒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紅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圓廣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閑寮,叁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廣東皈依弟子擬請往香港,離普陀,暫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擬去,以印書事未果。十九年來蘇州報國寺閉關。廿六年十月避難來靈岩,已滿二年。現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經曆也。一生不與人結社會,即中國佛教會,亦無名字列入。

  〔近來動靜〕

  自到靈岩,任何名勝均不往遊,以志期往生,不以名勝介意故。

  〔行事〕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並持大悲咒,以爲自利利他之據,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

  〔主義及念佛教義〕對一切人,皆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爲勸。無論出家在家,均以各盡各人職分爲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人無貴賤,均以此告,命一切人先做世間賢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聖,往生西方,也並不與人說做不到之大話,任人謂己爲百無一能之粥飯僧,此其大略也!

  

  大師遺教 信劄 十二通

  與蔡契誠居士書(一、二)

  複金振卿居士書

  致龔宗元居士書

  複邵慧圓居士書

  複如岑師代友人問書

  與邬崇音居士書

  致徐志一居士書

  致張覺明女士書(一、二)

  致德森法師書(一、二)

  與蔡契誠居士書 一九二叁年

  〔一〕

  契誠慧鑒:先後天衰弱,當以善于保養爲事,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數倍。光吃了面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只可飽腹,無此效力。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又大磨麻油亦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總之,皆不如麥之力大,如不能吃,則兼帶著吃,久則自知,亦自好吃矣。吃雞卵之偈,乃妄人僞造,不可依從。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蕩,則死期將至,仙亦不靈矣!即不嫖蕩,自己室人亦須相與說其保身之由,暫斷房事一二年,否則或半年一相親,或一季一相親,倘日日行房事,則精髓枯竭,不死何能?節欲之人,所生子女,體壯少病,易于成人;多欲之人,或不能生,以精薄故,不能受孕。縱或生子,或即夭亡;即不夭亡,亦殘弱無所成就。汝不知已娶妻乎?若未娶,且緩娶;若已娶,決須暫勿同房,以期身體複元耳。此光切實爲汝之言,汝能善體光意,自可福壽綿長,子孫發達矣。

  順候禅安

  蓮友印光合十 元月初六

  〔二〕

  契誠慧鑒:接手書,備悉一切,現今之世,乃魔王外道出世之時,若宿世中未種真實善根,有信心者,盡入魔罥;以彼等群魔,皆有最希奇怪異之法子惑動人故也。江神童,乃鬼神附體之能力,非真系生知之神童;前年友人張之銘,以江神童《息戰書》見寄,命光看有不合宜者批之,當轉致。及光指其弊病,此友概不提及。甚麼宗教大同會,什麼釋迦化身,有智識者聞之,當直下知其爲顯異惑衆之魔王,豈待問人?彼同善社老師,亦在四川,凡入會必須要出錢做功德。及出錢,則雲寄至四川,由老師調派,甚麼唐煥章,甚麼鄧紹雲,皆系妖魔鬼怪之流類,引一切善男信女,同陷邪見深坑。佛法哪裏教人煉精氣神,無論甚麼外道,離煉精氣神,便無道可說矣!若是正人修之,亦可延年益壽。若了生死成佛,乃是說夢話,彼並不知如何是生死?如何是佛?胡說八道一套,以編人家男女。倘是邪淫之徒,則便借坎離交媾,嬰兒姹女交媾等名詞,誘諸少年婦女,悉爲所汙,且以此爲傳道;而無智之人,雖受彼汙,猶不以爲非法,以其是傳道,不同無道之人夫婦行淫也,哀哉!世人何迷至此?靈學扶乩,乃靈鬼作用,亦有真仙降臨,乃百千回之一二。其平常俱靈鬼冒名,斷不可以此爲實,光《文鈔》亦略談之。江神童之道德會,亦扶乩,故與靈學會同一臭味,學佛人不應入此種會。而今之學佛人,有幾多依佛行?知佛法者,以故聞彼等之鬼怪奇特,遂如蟻聚烏合,蛤蟆逐鬧熱處跳了,可歎孰甚!令友王君,入魔已深,喻如狗子吃屎,謂無上美味;彼並不知佛,亦無正知正見,一向如狗子尋屎,蒼蠅逐臭,蟻子赴膻,名爲學佛,實爲學魔。今之出家者,有幾多知佛法者?每每亦學煉丹、運氣、扶乩等;指竅之說,最爲惑人之本;若遇少年女子,多被此種法子所亂,罪大惡極,邪正不兩立;正法昌明,則邪法自可息滅。今魔種遍天下,亦衆生同分惡業之所感也。靜坐須提起精神,息心念佛;倘不提精神,一靜即睡著矣,此衆生通病。化修紫竹林大殿者,乃是吃喝嫖賭無資本,作此種事,借修佛殿爲騙錢計,此阿鼻地獄之種子耳。紫竹林大殿完完全全,要修做甚麼,汝且一心持戒念佛,任彼魔王外道,顯甚麼鬼本事,皆勿理會,則可不被魔徒牽入魔黨矣!六月後不可來信,以施省之發心修杭州梵天寺(系光勸發故必要光去),即蓮宗十一祖齊大師道場,須光去料理商量,不過一二十日,又要到南京法雲寺,梅荪以法雲寺成立,必要光到方可。遲早隨光,往南京亦不過一二十日,由南京到揚州,以安頓《文鈔》事,《文鈔》將刻完矣,一出書,即又另排;已有數友任一萬部,大約九月半後,即可回到普陀。否則十月初必到,以天氣一冷,外邊不便故也。書此,順候禅安。

  蓮友印光謹覆 四月廿一日

  複金振卿居士書 一九叁○年

  智高居士鑒:人之入道,各有時節因緣,既因《文鈔》而知佛法,從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複行皈依禮方爲皈依、不行皈依禮不名皈依也。但願汝能依到底,不中變,即真皈依;又何須每日頂禮于不慧也。果以禮不慧之禮以禮佛,則彼此均得巨益矣!

   錫箔一事,雖非出佛經,其來源甚運,古農雖不知來源,所說本于天理人情,何得又自作聰明,不以爲是?光昔看《法苑珠林》,忘其在某卷,有二叁頁說錫箔(此即金銀)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書令“岑文本記其師與一鬼官相問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初不信佛及與鬼神,後由與此鬼官相契,遂相信,

  並令岑文本爲之設食,遍供彼及諸隨從。眭問冥間與陽間何物可相通?彼雲:金銀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錫箔貼于紙上,及以紙作綢緞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記其在何卷何篇?汝倘詳看,當可見之!其時在隋之初,以此時岑文本尚在讀書,至唐則爲中書令矣。汝之性情,過于自是,古農所說,雖未知其出處,然天理人情,頗相符合;汝尚不以爲然,便欲全國之人廢除此事,倘真提倡,或受鬼擊。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專以多燒爲事,亦不可。當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變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親,與一切孤魂則可;若供佛菩薩,則非所宜。然佛菩薩豈無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養乎?但世人若不以飲食香華等,表其誠心,則將無以作感佛菩薩之誠,愚人無知,縱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誠心上論,亦有功德。喻如小兒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當得鐵輪王報。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許多金錢,買錫箔燒之寄庫,實則癡心妄想;俗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遠做鬼之計,恰逢不問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經資之俗僧,便隨彼意行之,故破地獄、破血湖、還壽生者,實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爲明理之人陳說。若執固不化之人,亦不得攻擊,以致招人怨恨,則于己、于人、于法,皆無利益也。

   汝果真欲皈依,當以吾言爲准,否則縱親來皈依,亦是有名無實,有何師弟之誼,與皈依之益乎!祈慧察,光老矣(今已七十有一矣),精神不給,不得常來信。

  印光謹複 六月初日

  致龔宗元居士書 一九叁一年

  宗元居士鑒:吾人從往劫來,固有種善根之時,但以未遇仗佛力即生了脫之法門,故致仍然在六道輪回中,不能自出也。汝之幼時,隨母信佛,乃是天性;及後飽服韓歐之毒,則其惡習也。至于夢中所見之境,亦屬宿世善根所致,而迷之至深,故致一時尚難立即回頭也。此之關系,極險極險,若不自振,則長此迷昧,恐連佛名亦莫由聞矣!今既知之,當爲努力。又淨土法門,與其他法門各別。他種法門,皆仗自力,唯此法門,全仗佛力。南方宗門頗多,切不可參入宗門,圖得禅淨雙修之嘉名;宗門以“看念佛的是誰”爲開悟之一著,而絕不講信願求生。勿道不悟,即看得到念佛的本來人的面目,只算得是悟,去了生死尚大遠在。若不到業盡情空地位,決定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不注重信願求生西方,則與佛相背,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以念佛人帶著宗門氣息,則得利益處少,失利益處多也。教,則更爲難以得力,而密宗語氣甚大,危險之極,汝且專注于信願念佛一門,而輔之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衆善奉…

《印光大師永思集 前記 引言 大師傳記 大師遺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