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翁達崗村銅佛像打製的田野調查(張建世)▪P2

  ..續本文上一頁簡單的輪廓,通過一次次從裏向外反複敲打,凸出的部位越來越高,造型越來越清晰,平面的銅版也變成了具有浮雕狀圖案的部件。佛像最難打的是面部,主要是眼、口、鼻。一般情況下,眼、口、鼻幾個重要的部位,大多是師傅親自錘打,或選水平高的工匠錘打。師傅在敲打時往往邊打邊審視,什麼地方多打幾下,什麼地方少打幾下,打到什麼樣子爲好,細微之處,全靠感覺,這完全是藝術水平的體現。技術、藝術水平高的師傅打的佛像眉目傳神,栩栩如生,似乎有一種內在的精神;相反則有形無神,形象呆滯。所以打製佛像最關鍵是打製面部,客人看師傅手藝好壞,很重要的一條也是看所加工佛像的面部。

  銅佛像上的一些造型圖案,特別是一些圖案的細部,基本是錾刻出來的。如花朵、樹葉上的葉脈,璎珞上的花紋等。錾刻前先將銅片固定在松香板上。方法是先將木板上的松香烤熱成泥狀,將銅片按在松香泥上,待其冷卻即可。需注意的是銅片與松香泥之間不要留下空隙,出現氣泡,不然錾刻時在氣泡處會凹陷下去,無法錾出所需圖案。如果是一些大型的零部件,或類似高浮雕的零部件,無法安在松香板上,則將部件凸出向下面,凹陷面向上並在凹陷面中放入適量松香,然後放在火上燒烤,待松香熔化後自然填充在凹陷的部位,冷卻後將部件翻轉,即可在凸出面錾刻了。

  有些銅匠不事先畫圖,隨手即可錾刻出所需圖案。有的則需先畫出圖案的輪廓,再錾刻。圖案的細部紋飾,一般是隨手錾刻,不打樣稿。镂空的方法大體相同,只是錾刻時加大力度,將不需要的部分除去即可。

  連接各部件的方法主要是焊接,其次是扣邊。大的銅佛像還需要組裝。一般是先拼合成幾個大部件,再組裝。如坐佛像分爲佛冠、頭部、身子、寶座等幾大部件。如果是在銅匠家裏加工,銅匠會先在家裏組裝好,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到時再折分爲幾大部件,用汽車運到目的地組裝。如果是在客戶的寺廟加工的,就直接在佛像放置的位置組裝。由于幾大部件均自成一體,一般只是在連接處打眼,用螺絲固定即可。如果佛像很大,往往還要在佛像內搭木架,將部件固定在木架上。木架可以從內部起到支撐的作用。

  有的佛像還要鎏金。鎏金,有冷金和熱金兩類。佛像的面部一般都是冷金。將冷金粉用膠水(牛膠水等)兌成稀糊狀,塗刷在清洗幹淨的銅器上即可。冷金粉主要是從尼泊爾進口的。

  

  鎏金。

  熱金的第一步是製作“金泥”。先將黃金打成極薄的金箔,再剪成碎片或細絲,放入坩埚內加熱,加入水銀。邊加溫邊用木炭棍攪拌,黃金很快融入水銀中,成爲銀白色的金汞(水銀)合劑,因形似泥狀,故稱爲“金泥”。鎏金時先在清洗幹淨的器物表面塗上水銀,並均勻地塗抹一層“金泥”。然後加溫,隨著溫度的升高,水銀隨之蒸發,金粉收縮成微粒牢固地附著在器物表面,鎏金就完成了。小件器物一般放在無煙的炭火上加溫,大件器物則用噴燈烘烤,一部分一部分的鎏金。有的銅佛像最後還要上紅。以前是用藏紅花和茶熬的水,或藏紅花與茜草熬的水,現在一般用淡硫酸水。將鎏金後的器物放在配製好的水中煮一會兒即可。

  結語

  以翁達崗村爲代表的昌都藏族銅佛像打製工藝特色鮮明。首先它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同時還與宗教密不可分。要打好佛像,不僅要會銅匠手藝,還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特別是水平高的師傅更是如此。調查中有的師傅就是先學了唐卡繪畫後轉學打製銅佛像的;還有的師傅先學打製銅佛像,後來又補學(有的是自學)唐卡或泥塑;也有的家庭幾弟兄中有的畫唐卡有的打製佛像,足見唐卡的繪畫藝術與銅佛像工藝的緊密關系。而它與藏族宗教(包括本教)、特別是藏傳佛教的關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藏族宗教對每尊造像的形象、標識、尺寸比例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發揮。工匠們基本都信仰藏傳佛教,一般情況下只要客戶說出藏傳佛教佛像的名稱、尺寸就能准確的打製出來。而本教的造像由于不熟悉,大多還需提供照片才行。正是這樣的特點使它與打製日用品的銅匠有了根本的區別。其次是以打製大型佛像爲主。翁達崗村的工匠打製的佛像大多一、兩米,兩、叁米高,最大的青海玉樹治多縣貢撒彭措賢巴林寺的宗喀巴大師鎏金銅像,高20多米,據說是藏區最大最高的銅佛像。而昌都強巴林寺的強巴佛也高達11米。這與鑄造小型佛像(多爲十幾厘米、幾十厘米高的佛像)的工藝有了根本的區別。

  改革開放後,以翁達崗村爲代表的昌都藏族銅佛像打製工藝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呈現出興盛的局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是學打佛像的人增多,在翁達崗村只要是有條件的年輕男人都願意學打製銅佛像的手藝,傳承十分興旺。其次是打製工藝雖然有一定的變化,但主要是工藝發展過程中的變化,並沒有對其獨具特色的部分造成重大的損害。而其與藝術相結合打製大型佛像的特色得以保持,工藝文化沒有發生質變,主要的工藝傳統得到保持。

  

《翁達崗村銅佛像打製的田野調查(張建世)》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