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糠可以活命,但到了豐年,應該 以米麥活命,若是硬要說吃糠爲最好,其余的都不要,這豈不成了狂人!但念一 句阿彌陀佛而往生,是爲十惡五逆,而臨近命終人說的,猶如遇到荒年教人吃糠 ,是不得已的辦法。你既不是十惡五逆的地獄種子,又不是死相現前,平時來學 佛念佛,怎麼不隨分隨力的修集功德?怎麼不在彌陀誓願的攝受中,勤行聖道? 至于說只要信,不念佛而可往生,更是莫明其妙。如掉在海中,只想別人救他, 而不伸手拉住救生圈和繩索,試問如何可以登岸?不念佛何以得一心不亂?何以 能與佛願相通?撒除衆生自心障礙,與佛願相應,佛說就是念佛到一心不亂。信 彌陀願力,而不信接受彌陀願力的方法,真是可笑。放棄自力,不是別的,這只 是發展于神教氣氛中的神化!
第二、我講的淨土法門,多是依據印度的經論,並不以中國祖師的遺訓爲聖 教量。照著經論的意趣說,不敢抹煞,也不敢強調。所以與一分淨土行者,小有 [P121] 差別。如易行道,不是橫出叁界,容易成佛,而是容易學容易行,辦法比較穩當 。其實易行道反而難成佛,如彌勒佛;難行道反而易成佛,如釋迦佛。所以『阿 彌陀經』說:能于穢土修行一天,勝過淨土久久。又如淨土的特色在依他力而得 往生。然往生並不就是了生死,這在專以念佛爲了生死的人看來,不免心生不忍 。其實,這並沒有貶低淨土法門的價值。
第叁、雖有叁根普被之說,而淨土念佛法門,主要在爲了初心學人。有類衆 生,覺得佛法太深廣,太難行,以一生的時間修學,教理上還是漫無頭緒,悟證 既難,而菩薩的難行,更加不能做到。忽忽一生,死到頭來,也不知來生究竟如 何?對這類心性怯劣的衆生,所以有易行道,勝方便的淨土法門。如『大乘起信 論』說:「衆生初學是法……其心怯弱……娑婆世界……信心難可成就……如來 有勝方便,攝護信心」。這些心志怯劣的衆生,不敢擔荷如來家業。雖學佛多年 ,還在愁眉苦臉中過活。有以爲佛教沒有神教好,因信得救,何等簡捷了當?聽 到叁世輪回,便自前途茫茫,覺得一切不能把握,信心發生動搖,容易退墮外道 [P122] 。爲攝護這類初心的衆生,所以說勝方便的淨土法門。這是念佛法門的所被的主 要根機。一到淨土,即使下品下生也可慢慢向上修學,得到成佛的結果。這是淨 土法門的妙用,妙在往生必能「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說是佛法中 的保險法門,保險不會走錯路子。也可說是留學法門,娑婆世界難行苦行,成佛 度生,有點不敢自信,生怕途中退失,前功盡棄,生淨土就好了。這如本國教育 水准低落,設備,儀器,圖書都不充足,不及外國學校的好,所以有留學之必要 。到外國學,各樣條件具足,學業容易成就;學成以後,回來貢獻祖國。這如淨 土的修學一樣,修學到悟無生忍以後,然後倒駕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救度衆生 。小乘專重己利,所以有很多的阿羅漢出現。禅宗專提向上一著,所以也有很多 的祖師出現。可是大乘法門,太深太廣,不容易爲一般所完滿信行。印度的大乘 既興,淨土法門的簡易,就由此而大大的宏揚起來。淨土法門的好處,就在簡易 平常。如說得太高了,怕不是立教的本意吧!(常覺記) [P123]
叁、求生天國與往生淨土
──在菲律賓佛教居士林講──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只在生死死生之間,力求向上,謀 取後世比前生舒服,還不是徹底的解決。要解決生死,有種種方法,往生淨土就 是一種。所以現在舉出求生天國與往生淨土來講。天國,在中國叫天堂,佛教名 天界。天是光明的意思,天界就是光明的世界。但依佛法說,天界雖然光明快樂 ,但不是徹底的光明快樂。中國、印度、西洋人,都有一種類似的觀念,就是感 覺到人間太苦惱,有種種苦痛、罪惡、困難,想生天上,因爲天上沒有人世間種 種的憂愁苦惱。佛法有這種生天法門,其它宗教同樣也有。
生天,確乎也不錯,現在舉出幾件與人間對比,以見出天界好的地方。
一、人間最苦痛的是衣食住行,不但窮人不容易解決,富人還是提心吊膽。 [P124] 天上呢?有頂好的東西吃,頂美麗的衣服穿,頂堂皇的宮殿住,來往自由。我們 這個世界,自然界種種不圓滿,有水災、地震、山崩、海嘯、臺風、久旱等,天 國就沒有這些災禍,天上是一個頂富樂平安的地方。
二、我們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苦痛的事情多得很,就是父子夫妻朋友也免 不了。常常可以看到欺負、壓迫、剝削的事情發生,小的爭吵打架:大的釀成戰 爭,在天上就沒有這種種人事的苦痛。依佛法說,在最下的兩層天,雖也有戰爭 ,但沒有人間那麼厲害。
叁、人的身體會有病痛,壽命不長,天上沒有什麼病,雖然沒有長生不老。 但是壽命卻比人間長得多。
有了以上種種好處,怪不得耶稣教徒以及很多的人,都想生天。好實在好, 可是要生天,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並非想去就立刻可以去的。古人說:「生 天要有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要有生天的功德才行。以佛法說,起碼要兩 個條件,就是布施與持戒。布施功德大,才會得享受天的福報。持戒精嚴,道德 [P125] 超過常人,就會生到比人更好的地方。有福報,有過人的德行,生天是毫無疑問 的。但要生到高一點的天,要有慈悲心。耶稣教說博愛,佛說慈悲喜舍,使別人 離苦得樂,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真要生得高的,還要修禅定,這比較不容易。普 通耶稣教的禱告,專精的也有相似的定心。如能做到一心不亂,就可以到達這個 境界,施戒慈定,名爲生天法門。
諸位覺得,佛法說升天,那麼困難,耶稣教卻相反,只要信主,就能得救, 上生天國了。其實,真正的基督教,要生天也並沒有那麼簡單。要真正信仰、悔 改、禱告,得到重生,心裏起了一種離染得淨的變化,有了這種經驗,自會奉行 博愛的精神,而合乎施戒的行爲,這才能生天。什麼都不要,信就得救,只是廉 價傾銷的宣傳而已。
佛法雖說天界好,但不勸人生天,因爲天不徹底。耶稣教說,生天得永生, 永遠是快樂和平長壽。佛法說,天國雖然長壽,一萬十萬百萬千萬以至萬萬年, 總有一天,福報完了,定力盡了,還是要墮落,不過只是享長期的福罷了,並沒 [P126] 有解決生死的問題。佛法是要求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淨土,是清淨的世界,佛法中清淨的世界很多,東方藥師佛有淨琉璃世界, 西方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十方諸佛亦各有清淨的世界,因爲平常都講阿彌陀佛 ,大家都懂,所以就專門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與天國,都沒有山崩地震種 種天災,物質豐富之極,黃金爲地,富麗堂皇。人事方面,非常和好,如兄如弟 ,如姊如妹,壽命都長得很。淨土,不只環境相差不遠,連求生的方法,也與求 生天國相近。在一般的布施持戒之上,不外信仰、發願、忏悔、感恩、稱名── 稱「奉耶稣的名字」或「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心不亂,才能夠達到目的。 耶稣教說靠耶稣的力量來拯教,而佛教是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來接引。那末, 爲什麼佛法提倡往生淨土而不贊成求生天國呢?這實在有根本不同的地方,佛法 是:
一、平等而非階級──西方極樂世界,現有觀音、大勢至兩大菩薩,他們比 我們是先知先覺,將來繼承阿彌陀佛的佛位。我們生極樂世界後,得到佛與他們 [P127] 的開導,將來可以與他們一樣。佛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只要到了西方,慢慢修 學,都可以成佛。經上說,極樂世界,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往生的也光明無 量,壽命無量,與佛平等。不像耶稣教天國的階級性,上帝是至高至上獨一無二 ,升入天堂的絕不可能成爲上帝;不能成爲耶稣。階級是世界憂愁苦惱的根源, 天國也不能例外,佛法是以平等爲基礎,才能徹底。
二、進修而非完成──耶稣教說:生天國就得到永生,是完成了。其實並不 究竟,智慧、功德,一切都沒有達到圓滿(至少是不能像耶稣那樣)。這樣的永 久,可說是永久可惜,永遠缺陷的事。生淨土就不同了,念佛求生淨土,並不是 因爲淨土衣食豐足,無憂無慮,要去享福的,而是要跟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 勢至菩薩好好地學習。所以生淨土時,雖不曾圓滿,而能進向于圓滿。或者有人 要問:要學習佛法,在這個世界學就好了,何必到西方去呢?這雖然說得對,但 這個世界壽命短,環境劣,業障重,天災人禍多,西方卻不然,安樂長壽可以慢 慢進修。大家都曉得,極樂世界有上品上生、中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九類的分別 [P128] ,有的到那邊要修了好久,才得見到阿彌陀佛,有的卻一到就見佛悟無生了。這 不是說那邊有階級的分別,而只是程度的不同,下品經過多少時間的修持,還是 會成爲上品的,都是會進向于佛果的。所以生淨土不是天國式的以爲就此完成, 而是到那邊去,正好進修。
叁、上升而非退墮──經上說:生極樂世界皆不退轉,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因 爲病痛煩惱惡因緣的阻撓,修了些時間,就退落下來。好比一個學校辦得不好, 學生不喜歡讀書,影響學業不及格,而至于退學。生淨土的,如進好的學校,有 好的教師,管教嚴格,學風優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就是懶惰的學生,一進 去也被學校的風氣所影響而注意他們的學業,向上求進步一樣。學佛的每有一種 觀念,都怕今生人間修學,假使修而不了生死,後世也許會墮落,將怎麼辦呢? 往生淨土法門,就是爲要適應這一般人的需求。只念阿彌陀佛,仗佛的慈悲願力 ,就能到淨土去再進修。時間雖有長短,生死決定可了,不會退轉。天國呢,他 們自以…
《淨土與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