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與禅▪P19

  ..續本文上一頁有 這種理想,只是沒有佛法所說的具體。古時帝舜作『卿雲歌』說:「卿雲爛兮, 糾缦缦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以天像的瑞兆,來象征國家的治平。民國 初年,曾用此爲國歌。如贊譽政治的修明(帝王的賢明),每說:「堯天舜日」 ,「光天化日」。陳後主的:「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也是贊美君王的聖 明。唐代的武則天,君臨天下,自己起個名字叫「曌」,也就是日月臨空,光照 天下,以表示他政治的抱負。我們現在的國旗,還是「青天白日」。所以,青天 (琉璃光)與日月輝光,象征理想的政治社會,實是佛教與中國人的共同願望。 琉璃光如來,發十二大願(淨土的建設計劃),已經實現了東方淨土,爲人間淨 土的典範。大乘行者,應共同爲這偉大理想而努力! [P158]

  

  四 東方淨土之輝光此土

  現在,再說到東方淨土,藥師琉璃光佛的光明威德,加被我們這娑婆世界的 衆生。東方與西方淨土,在攝化娑婆衆生方面,是不同的。西方淨土,從西方落 日,生起清淨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二菩薩。這如太陽的落山,所以著重 攝受衆生,作爲死後的歸宿。西方表示肅殺,像秋冬一到,草木都枯萎雕謝。但 這種萎落,常下即是新生機的開始。所以,西方淨土是無量光明藏。也是進入光 明的開始。往生西方的,親近佛菩薩,一直向佛道進修。而東方是表示生長,是 光明(神聖)的出現處,如易說:「帝出于震」。東方藥師琉璃光佛,是無量清 淨光明體。除了淨土的莊嚴與淨土衆生的福樂上進而外。還加被娑婆世界的衆生 ,好象天上的日月,光明照耀到大地來一樣。所以東方淨土的攝受此土衆生,不 但死後得安穩。現生也能免除種種災難危厄。如于佛法沒有正見,或破戒的,悭 貪嫉妒的,誤入外道邪魔歧途的,造作種種惡業的,都可依琉璃光如來的威光加 [P159] 被,而改邪歸正,轉迷啓悟,獲得新生。這或者修人天行。或修二乘行,或修菩 薩行;求往生西方淨土而不能成就的,也能承琉璃光佛的威光,于臨命終時,爲 八大菩薩所攝引而到達西方。東方淨土,如天色黎明,百事俱興。常持『藥師經 』、藥師佛號、藥師咒,都能得佛力的加持。所以東方淨土,不但爲人間的理想 國。在現實困迫災禍的人間,能蒙佛力的救護。這可見東方淨土的法門,是如何 的廣大!

  

  五 東方淨土之表征自心

  依天界而表現的東方淨土,及佛菩薩威光的加被此土衆生,似乎佛與淨土是 外在的。這當然可以這樣說,但還有深刻的意義。一切宗教,都外依境界而啓發 內在的。人類有平等自由,永恒安樂的理想;有超越現實苦迫的願望,所以出現 種種宗教。但總是擬想爲外在的神與神國,而攝引人去歸向。佛法所說的佛與淨 土,是我們的師範,理想世界;但同時,並非向外馳求,而是內在德行的體現, [P160] 能達到與佛一樣的究竟圓滿。這才是宗教的究極意趣!外教雖有神與天國,但信 他學他,最多是進入神國,與神同在。其實,神是神,你是你,你永遠是不徹底 不平等的被統治者。這不能算是究竟圓滿的宗教!

  現實不徹底的一切苦迫,淨化而到達圓滿境地,即是成佛,佛是自心的究竟 清淨。因此,或說「心即是佛」,或說「唯心淨土」。有些誤解了,抹煞外在的 淨土,這是不對的。法性身土雖沒有彼此差別,但不能沒有其它的淨土與諸佛; 不能因自心的佛淨土,而否認其它的一切。

  從自己身心來說,東方淨土表征些什麼呢?衆生是愚昧的,顛倒的,沒有實 在的我法,而執著實我與實法。這不能通達法性──空性,就是無明。有了無明 ,即生死流轉,苦苦不已。這如有了雲霧,就不見虛空的真相;虛空是那樣的暗 昧。到成佛,覺證了法界的清淨真相,才不爲無明所蔽。如虛空的雲消霧散,是 那樣的明淨。覺(慧)證清淨法界性──勝義谛,迷了即成世俗谛。梵文中,俗 谛含有隱覆的意思,所以說:「無明覆真故世俗」。這如帶上凹凸鏡,所見的都 [P161] 不正確一樣。依龍樹論說:如悟了無明的實性,無明就是般若(明);如不悟, 般若也成爲無明。所以即暗昧的虛空爲明淨的;即迷昧了的衆生,如覺了法性清 淨,究竟圓滿,是琉璃光佛。

  衆生無明爲本,而有兩大煩惱──愛與見。見是知解的,見解的種種偏執。 愛是情感的,對自我及外境,貪戀不舍。所以煩惱有見所斷、修所斷二類。經說 煩惱有五住地: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無明 住地(虛空暗昧)爲本依,而有見、愛(如雲如霧);見是我見法見,愛是我愛 法愛。到了證入清淨法性,兩大煩惱就轉爲兩大德性。見是如實正見,就是般若 ,菩提。愛淨化而爲慈悲。智慧如日光的遍照成事,慈悲如月光的清涼蔭物。這 就是東方淨土中,日光遍照與月光遍照二大菩薩所表征的德性。

  還有八大菩薩,在凡夫位,即有漏八識或八邪道;覺悟時,成無漏八識(或 名四智)或八正道。約「八正道行入涅槃」說,表征八正道的導向寂滅,更爲妥 貼。又迷于見,著于愛,引起無邊的煩惱;這些煩惱(八萬四千),如無數星宿 [P162] 的隱沒暗淡。空界明淨時,無數星宿輝光,那就是覺證清淨法界,成就一切(八 萬四千)功德了!

  東方淨土的表征自心,可說是佛法的特色。從衆生的本性清淨(本性空), 而顯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明愛見等一切煩惱的轉化,就是佛果的無邊 功德。如來藏(佛性)法門,特別指出衆生心,本具清淨德性,智慧光明;所以 不僅是心本淨性,而且是心光明性。這是直指生死雜染的當下,本有淨明;明暗 、染淨,只是迷悟而已。如風雨之夜,光明不顯,只是被烏雲遮蔽了。而我們能 見黑暗,也還是由于微弱的光;沒有光,黑暗也說不上了。這樣,暗染不離明淨 ,離愚癡雜染,就沒有智慧清淨。衆生本具明淨的可能性,這才自發的,現起求 明求淨的意欲,也才有成佛的理想與實現。所以,佛法的深義,是以外在的諸佛 與淨土爲增上緣,作爲開發自心光明種種功德的典範。而又以自心勝德爲因緣, 直從自己本身去體現,以達到內外一如,心境不二,生佛無別的境地。總之,若 專向外求,而不知直向自身去掘發,如自身有寶而向他求乞,失卻佛教的真價值 [P163] ,類如神教的歸向于天神求生于天國了。反之,如了解宗教的究極意趣,那末仰 望神力與求生天國的神教,病在不能徹底體認自己,如霧裏看花,近似而不夠真 切。如能徹了究竟,才知一切宗教的崇仰──神與天國等,都不外衆生本具明淨 性德的內熏,而表達出來。這所以『楞伽經』列舉印度宗教的梵、自在、因陀羅 等神,而說世人只知崇拜,而不知道就是佛。

  在人智不斷進步的現在到將來,擬人的神教,必然的歸于消失。真正的宗教 ──佛教,將成爲一切人的依怙。(能度‧慧理記) [P165]

  五、宋譯楞伽與達磨禅

  達磨大師傳來的禅法,演爲後代的禅宗,一千多年來,成爲中國佛教的中堅 ,對于中國佛教,有著無上輝煌的功績;就是對于中國文化,也有不可磨滅的地 位。然而源遠流長,對于達磨初傳的禅法,特別是與宋譯楞伽的關系,大家都多 少迷糊了。從前,達觀他們,甚至懷疑達磨的楞伽印心。近代,有人以爲:達磨 初傳的禅法,大體符合瑜伽。後因受菩提流支十卷楞伽的影響,這才與瑜伽唯識 學離遠了。本文,就想對于達磨初傳的禅法,關于宋譯楞伽經,略加敘說。

  

  一

  據唐道宣的『續高僧傳』所說:「初達磨禅師,以四卷楞伽授(僧)可曰: 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師後裔。盛習此(楞伽)經 。……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叁藏譯」。這是達磨以四卷的宋譯楞伽經,印證 [P166] 所傳授的心地法門,以及後學的弘傳事迹(有『楞伽師資記』)。達磨禅法與楞 伽經的關系,實在毫無疑問。

  四卷楞伽的譯者,求那跋陀羅,是中天竺人,元嘉十二年(公元四叁五), 從南海到達我國的廣州。死于宋明帝泰始四年(四六八),年七十五,可推見他 生于叁九四年。求那跋陀羅叁藏,譯出了『勝鬘經』,『楞伽經』,『相續解脫 經』,『法鼓經』,『央掘魔經』,爲一典型的真常(唯心)大乘論者。傳禅的 達磨禅師,禅宗後起的傳記,是不盡可信的。依早期的傳說,如『洛陽伽藍記』 ,『續高僧傳』所載,他年約一百五六十歲。「達磨滅化洛濱」,在天平年(西 元五叁四──)以前。可見達磨約生于公元叁七0年頃。『僧傳』說:達磨「初 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南天竺的達磨,也是從海道來的,也還是劉宋的 時代。從年齡來說(達磨略長),從來中國的路線說,來中國的時代說,求那跋 陀羅與達磨,是大致相同的。達磨的傳授禅法,特地引用求那跋陀羅譯的『楞伽 經』,可說就是見地相近的明證了。達磨的北度至魏,雖還沒有譯出十卷『楞伽 [P167] 』。然傳說:達磨受到菩提流支門下的不斷毒害。而僧可的弘通達磨禅法,「魏 境文學多不齒之」。達磨禅與宋譯『楞伽』相應,與菩提流支的十卷『楞伽』, 有著隔礙,這應該是了解達磨禅法的關要。後代禅宗所傳的術語,有關于『楞伽 經』的,也都用四卷而不取十卷,如:

  圖片

   宋譯: 魏譯:

   如來禅 如來藏禅

   宗通說通 建立正法相說建立正法相

   說通自宗通 建立說法相建立如實法相

   一切佛語心 諸佛說法教心

   先佛所說 …

《淨土與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寶積經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