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与禅▪P18

  ..续本文上一页空界本来明净,为一切光明本体;从此显现出日 月等无边的光明。

  依现代的知识来说,星有恒星、行星、卫星,如八大行星与月亮的光明,都 从日而来。但古人,是把日月星星的光明,想象为从虚空界而显现,所以空界是 「明净」的。比拟于空界的明净,所以称佛为琉璃光。约智慧说,名法界体性智 。上来的说明,着重在涅槃唯有虚空可为比喻;或者说,取象于虚空界的明净, 而表示佛与涅槃的真义。

  

  四 涅槃与月亮

  神类学者杜而未,卖弄民俗学、字源说,认为婆罗门教的涅槃一词,从月亮 神话而来。他虽说:「释迦是否知道,尚成问题」,却一厢情愿,以为佛教的涅 盘,也非如此不可。如果不是这样说,那是佛教徒不懂涅槃,还得向杜而未学习 [P149] 。庸俗的神类学者,想以这样的研究,动摇佛教的根本──涅槃,让耶和华来代 替佛陀,来宰制中华人心。作为耶和华的奴仆,存这样的野心,原是不足怪的。 但我们,并不想作谁的奴隶,所以对神类学者的野心杰作,没有丝毫的同情!

  关于语文(依佛法说,文是依音声流变,表达情意或认识而成立;有音声上 的文,而后有形色(书写)的文),我们与杜而未的看法,是根本不同的。人类 的语文,起初,或是表达情意的,如欢笑、号哭、惊呼、呼召,以及忧喜悲惧所 引起的声音。或是指示事务的,如天、地、日、月、明、暗、风、雨、山、河、 草、木、鸟、兽、虫、鱼、上、下、父、母、自、他等名称。人类的文化日渐进 步,语文也日渐繁复起来。而且是由具体的事物,而到达抽象的关系、法则等。 语文的由简而繁,或是依旧有的,引申意义而略为变化;或触对新的事理,而创 造新的语文。就是旧有的语文,音声也在随时随地而演化不已(标准语音是人为 的、后起的);意义也在变,所以不论古今中外,一字每有不同的意义。在印度 ,即使是「字界」,也有不同的意义。「字界」与「字缘」相合而成字,由于字 [P150] 界字缘的解说不同,和合而成的字义,解说也可作多样的解说。语文的音义,只 是约定俗成,一直在演化中。也就因此,印度的声常论者,想以梵文的音韵,表 显宇宙的真相,完全是神学路数!

  这里,有一点是必要记得的。应用语文的比较研究,探求一字的原意,只能 证明某时某地某字的本义是什么,不能就此否定演化发展的新意义。这样,即使 婆罗门教的涅槃原义,与月亮神话有关,不能就此论定佛教的涅槃,也不过如此 。耶稣以完成「上帝」的律法自居;孔子是宪章尧舜文武之道,事实上,也只是 「以述为作」,旧瓶装入新酒。这还不能以旧义来论定耶稣或孔子的是否,何况 释迦以反婆罗门的立场,而宣告无师自悟呢?释迦说法,当然应用当时的语言与 术语;业、轮回、菩提、涅槃,这都是旧有的语文。而释迦不像神类学者那样的 卖弄字源说,而是从「空相应缘起」,悟入无常、无我而体现涅槃;涅槃是内自 证知的,不是外在的他力信仰。释迦教证的特质在无我;在「知法(即绝对真理 、即涅槃)入法」时,「但见于法,不见于我」。这所以彻底否定了神的创造, [P151] 而洗尽神教的愚昧。杜而未漠视这些,竟敢武断地,以为佛教的涅槃也不外乎此 ,真是荒谬之极!我相信,真正的人类学者与字源说,与神化了的人类学,歪曲 伪滥的字源说,并不相同。

  上面说过,宗教的崇敬对象,有关于我们触对的境界。人类的语文,起初依 指事而引申演化。在佛教,依德立名,无论称为什么,都不离取象于世俗的事理 来诠表「正法」。所以,涅槃的原义,与月亮神话有关或无关,都没有什么。不 过我要说的,大小乘所共的涅槃,「无数无量,广大甚深,寂灭」,不是取象于 月亮,月亮那里有「无数无量,广大甚深,寂灭」的德性?取象于世俗的方便假 说,佛经是约虚空界以譬说「正法」(法性、空性);体法性而成身的「法身」 ;契入法性而无碍自在的「涅槃」(涅槃也名无上法)。约大乘从体起用,即事 显理(融相归性)来说,约虚空日月为比喻,倒不是没有的,但决不离却空界。 如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慧日除诸暗,普明照世间」。经中更多 说太阳:如佛名毗卢遮那,即是「遍照」;有的即称为「大日」。这是以杲日当 [P152] 空的光明遍照,来喻说觉法性而成佛的智光普照。成佛与示现涅槃,也就以日出 及日轮潜晖来比喻了。阿弥陀(婆耶)佛,是无量光。『观无量寿经』,以落日 为观而生起一切,那是比喻从今生到后生,此土到彼土,意味着那边(净土)的 光寿无量。至于月轮,是取象于夜晚的空月皎洁,清凉寂静的境地。以此表达圣 者的解脱,也比喻圣者的利益众生,如说:「如月清凉被众物」。

  我想告诉神类学者杜而未:佛教的涅槃,无论取象于什么,无论依什么而演 化,主要是自内证知的寂灭,超越相对名相的绝对界。这不是根源于初民的神话 ,照着人类自己样子所造成的神。这里面,没有主宰(我)的权力欲,与一切神 教──多神、一神无关。初民蒙昧意识所造成的,拟人的神,在人类文明进步中 ,早已宣告消失,无影无踪。当然,杜而未如以为初民蒙昧意识所想象的神最好 ;或者一心一意,羡慕那不识不知,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眼目一明亮,知有羞耻 ,就失去了乐园)的亚当夏娃,那是各人的自由。不过,无论如何,不要为了这 个,神经失常,满眼所见无非月亮才好! [P153]

  

  三 东方净土为人间的极致

  一 东方的理想国

  净土,是佛菩萨的清净土,也是人间的理想国。约智证毕竟空性以明清净, 只就佛的自证说;而净土是有社会性的,有众生,有衣食等一切问题。现实人间 ,是无限的苦迫与缺陷;净土是无限的清净庄严,自由与安乐。在这净土中,一 切圆满,经常受佛菩萨的教化庇护。生在此中,一直向上修学,过着光明合理的 生活。约佛的真净土说,一切佛土都是一样的。如有什么不同,那是适应教化的 示现不同。那末,东方净土与西方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阿弥陀佛,在因中 发愿,主要是:凡愿生我国土的,只要念我名号,决定往生。这着重在摄受众生 ,使死了的众生,有着光明的前途。琉璃光如来,因中发十二大愿,都是针对现 实人间的缺陷而使之净化,积极地表现了理想世界的情况。这对于人间,富有启 [P154] 发性,即人间应依此为理想而使其实现。十二大愿是:

  一、人人平等。一切众生的相好庄严,都与佛一样;这意味着众生与佛的本 性不二。净土的众生身相,都是黄金色的,表示了种姓的平等。印度种姓的阶级 森严,起初依形色来分别。所以梵语的「种姓」,从色字而来。到现在白种人还 歧视有色人种呢!这是人间苦迫的根源之一;所以净土中人人金色,也就是人人 平等,没有种族歧视等因素了。

  二、佛光普照,人人能成办一切事业。依世间的光明说,如白日临空,才能 进行各种的事业。依智光说,没有智慧,什么都不会,什么困难都不能解决;有 了智慧,才能无事不办。佛以无量智光普照大众,普熏众生而智慧渐长,所以所 作事业,没有不成就的。

  三、资生物非常充足。在人人平等,智力开展下,无事不成,所以生产丰富 ,民生安乐。

  四、人人安住大乘。在这苦迫的人间,都安住凡夫法。凡夫是为了自己的名 [P155] 利享受而努力;或为了自己,而专修禅定,独善其身。也有安住小乘法的,那是 专心于自己的身心解脱,缺少积极为人的悲心。安住大乘法的,被称为火里莲花 ,是极难得的。但在净土中,都能安住大乘,不离世间,又不着世间。如『维摩 诘经』所说,「非凡夫行,非圣贤(指小乘)行,是菩萨行」。菩萨是自他俱利 ,上求下化的。大家能这样,那当然是极理想的了。

  五、戒行清净。净土众生,行为都合于道德,没有杀盗淫妄的种种罪恶。人 格健全,德行具足。

  六、净土众生,没有六根不具的。个个身心正常,能进修佛法。

  七、净土中没有众病的迫切苦。有了病,也不会贫病交加,而是眷属、资具 、医药具足。有疗养,有休息,众病自然痊愈了。

  八、人人是丈夫相。女人在生理上,苦痛多,障碍重;尤其是一向重男轻女 的社会。净土都是大丈夫相,表示没有男女间的不平等。

  九、思想正确,意志坚定。净土众生,不受魔网所缠缚,不为外道邪见所欺 [P156] 骗,个个修习大乘正道。

  十、众生不受王法所录。古有「政简刑轻」的理想;政治修明到没有犯罪的 ,有也是很少,社会多么和平而安乐!净土就是这一理想的实现,不像我们这个 世界,多有系闭牢狱,刑戮鞭挞等身心苦恼。

  十一、净土中饮食丰足,而又进一步的饱餐法味,身心都有良好的粮食。不 像我们这个世界,饥渴逼恼,为了饮食而造恶业。

  十二、没有贫无衣服,常受蚊虫寒热逼恼的。不但有衣穿,还有种种正当的 娱乐。负责教化的佛菩萨,先使众生的生活不匮乏,再施以佛法的化导,真是「 衣食足而后知礼义」。

  净土中,不但物质生活够理想,而智慧、道德,又能不断的向佛道而进修。 这样的净土,比起中国人所说的大同世界,清净庄严得多了!佛在因中,立下这 样的大愿。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广行菩萨道,从自利利他中去完成。这不是往 生净土,而是建设净土。这可说是最极理想的社会了! [P157]

  二 东方净土与中华政治理想

  东方净土,受琉璃光如来、日月遍照菩萨的化导。佛菩萨的光临净土,如虚 空明净,日月辉光一样。象征这国土的清净与光明。中国的政治社会,从来也…

《净土与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宝积经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