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 这种理想,只是没有佛法所说的具体。古时帝舜作『卿云歌』说:「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天像的瑞兆,来象征国家的治平。民国 初年,曾用此为国歌。如赞誉政治的修明(帝王的贤明),每说:「尧天舜日」 ,「光天化日」。陈后主的:「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也是赞美君王的圣 明。唐代的武则天,君临天下,自己起个名字叫「曌」,也就是日月临空,光照 天下,以表示他政治的抱负。我们现在的国旗,还是「青天白日」。所以,青天 (琉璃光)与日月辉光,象征理想的政治社会,实是佛教与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琉璃光如来,发十二大愿(净土的建设计划),已经实现了东方净土,为人间净 土的典范。大乘行者,应共同为这伟大理想而努力! [P158]
四 东方净土之辉光此土
现在,再说到东方净土,药师琉璃光佛的光明威德,加被我们这娑婆世界的 众生。东方与西方净土,在摄化娑婆众生方面,是不同的。西方净土,从西方落 日,生起清净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二菩萨。这如太阳的落山,所以着重 摄受众生,作为死后的归宿。西方表示肃杀,像秋冬一到,草木都枯萎雕谢。但 这种萎落,常下即是新生机的开始。所以,西方净土是无量光明藏。也是进入光 明的开始。往生西方的,亲近佛菩萨,一直向佛道进修。而东方是表示生长,是 光明(神圣)的出现处,如易说:「帝出于震」。东方药师琉璃光佛,是无量清 净光明体。除了净土的庄严与净土众生的福乐上进而外。还加被娑婆世界的众生 ,好象天上的日月,光明照耀到大地来一样。所以东方净土的摄受此土众生,不 但死后得安稳。现生也能免除种种灾难危厄。如于佛法没有正见,或破戒的,悭 贪嫉妒的,误入外道邪魔歧途的,造作种种恶业的,都可依琉璃光如来的威光加 [P159] 被,而改邪归正,转迷启悟,获得新生。这或者修人天行。或修二乘行,或修菩 萨行;求往生西方净土而不能成就的,也能承琉璃光佛的威光,于临命终时,为 八大菩萨所摄引而到达西方。东方净土,如天色黎明,百事俱兴。常持『药师经 』、药师佛号、药师咒,都能得佛力的加持。所以东方净土,不但为人间的理想 国。在现实困迫灾祸的人间,能蒙佛力的救护。这可见东方净土的法门,是如何 的广大!
五 东方净土之表征自心
依天界而表现的东方净土,及佛菩萨威光的加被此土众生,似乎佛与净土是 外在的。这当然可以这样说,但还有深刻的意义。一切宗教,都外依境界而启发 内在的。人类有平等自由,永恒安乐的理想;有超越现实苦迫的愿望,所以出现 种种宗教。但总是拟想为外在的神与神国,而摄引人去归向。佛法所说的佛与净 土,是我们的师范,理想世界;但同时,并非向外驰求,而是内在德行的体现, [P160] 能达到与佛一样的究竟圆满。这才是宗教的究极意趣!外教虽有神与天国,但信 他学他,最多是进入神国,与神同在。其实,神是神,你是你,你永远是不彻底 不平等的被统治者。这不能算是究竟圆满的宗教!
现实不彻底的一切苦迫,净化而到达圆满境地,即是成佛,佛是自心的究竟 清净。因此,或说「心即是佛」,或说「唯心净土」。有些误解了,抹煞外在的 净土,这是不对的。法性身土虽没有彼此差别,但不能没有其它的净土与诸佛; 不能因自心的佛净土,而否认其它的一切。
从自己身心来说,东方净土表征些什么呢?众生是愚昧的,颠倒的,没有实 在的我法,而执着实我与实法。这不能通达法性──空性,就是无明。有了无明 ,即生死流转,苦苦不已。这如有了云雾,就不见虚空的真相;虚空是那样的暗 昧。到成佛,觉证了法界的清净真相,才不为无明所蔽。如虚空的云消雾散,是 那样的明净。觉(慧)证清净法界性──胜义谛,迷了即成世俗谛。梵文中,俗 谛含有隐覆的意思,所以说:「无明覆真故世俗」。这如带上凹凸镜,所见的都 [P161] 不正确一样。依龙树论说:如悟了无明的实性,无明就是般若(明);如不悟, 般若也成为无明。所以即暗昧的虚空为明净的;即迷昧了的众生,如觉了法性清 净,究竟圆满,是琉璃光佛。
众生无明为本,而有两大烦恼──爱与见。见是知解的,见解的种种偏执。 爱是情感的,对自我及外境,贪恋不舍。所以烦恼有见所断、修所断二类。经说 烦恼有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无明 住地(虚空暗昧)为本依,而有见、爱(如云如雾);见是我见法见,爱是我爱 法爱。到了证入清净法性,两大烦恼就转为两大德性。见是如实正见,就是般若 ,菩提。爱净化而为慈悲。智慧如日光的遍照成事,慈悲如月光的清凉荫物。这 就是东方净土中,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所表征的德性。
还有八大菩萨,在凡夫位,即有漏八识或八邪道;觉悟时,成无漏八识(或 名四智)或八正道。约「八正道行入涅槃」说,表征八正道的导向寂灭,更为妥 贴。又迷于见,着于爱,引起无边的烦恼;这些烦恼(八万四千),如无数星宿 [P162] 的隐没暗淡。空界明净时,无数星宿辉光,那就是觉证清净法界,成就一切(八 万四千)功德了!
东方净土的表征自心,可说是佛法的特色。从众生的本性清净(本性空), 而显出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无明爱见等一切烦恼的转化,就是佛果的无边 功德。如来藏(佛性)法门,特别指出众生心,本具清净德性,智慧光明;所以 不仅是心本净性,而且是心光明性。这是直指生死杂染的当下,本有净明;明暗 、染净,只是迷悟而已。如风雨之夜,光明不显,只是被乌云遮蔽了。而我们能 见黑暗,也还是由于微弱的光;没有光,黑暗也说不上了。这样,暗染不离明净 ,离愚痴杂染,就没有智慧清净。众生本具明净的可能性,这才自发的,现起求 明求净的意欲,也才有成佛的理想与实现。所以,佛法的深义,是以外在的诸佛 与净土为增上缘,作为开发自心光明种种功德的典范。而又以自心胜德为因缘, 直从自己本身去体现,以达到内外一如,心境不二,生佛无别的境地。总之,若 专向外求,而不知直向自身去掘发,如自身有宝而向他求乞,失却佛教的真价值 [P163] ,类如神教的归向于天神求生于天国了。反之,如了解宗教的究极意趣,那末仰 望神力与求生天国的神教,病在不能彻底体认自己,如雾里看花,近似而不够真 切。如能彻了究竟,才知一切宗教的崇仰──神与天国等,都不外众生本具明净 性德的内熏,而表达出来。这所以『楞伽经』列举印度宗教的梵、自在、因陀罗 等神,而说世人只知崇拜,而不知道就是佛。
在人智不断进步的现在到将来,拟人的神教,必然的归于消失。真正的宗教 ──佛教,将成为一切人的依怙。(能度‧慧理记) [P165]
五、宋译楞伽与达磨禅
达磨大师传来的禅法,演为后代的禅宗,一千多年来,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坚 ,对于中国佛教,有着无上辉煌的功绩;就是对于中国文化,也有不可磨灭的地 位。然而源远流长,对于达磨初传的禅法,特别是与宋译楞伽的关系,大家都多 少迷糊了。从前,达观他们,甚至怀疑达磨的楞伽印心。近代,有人以为:达磨 初传的禅法,大体符合瑜伽。后因受菩提流支十卷楞伽的影响,这才与瑜伽唯识 学离远了。本文,就想对于达磨初传的禅法,关于宋译楞伽经,略加叙说。
一
据唐道宣的『续高僧传』所说:「初达磨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僧)可曰: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师后裔。盛习此(楞伽)经 。……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译」。这是达磨以四卷的宋译楞伽经,印证 [P166] 所传授的心地法门,以及后学的弘传事迹(有『楞伽师资记』)。达磨禅法与楞 伽经的关系,实在毫无疑问。
四卷楞伽的译者,求那跋陀罗,是中天竺人,元嘉十二年(公元四三五), 从南海到达我国的广州。死于宋明帝泰始四年(四六八),年七十五,可推见他 生于三九四年。求那跋陀罗三藏,译出了『胜鬘经』,『楞伽经』,『相续解脱 经』,『法鼓经』,『央掘魔经』,为一典型的真常(唯心)大乘论者。传禅的 达磨禅师,禅宗后起的传记,是不尽可信的。依早期的传说,如『洛阳伽蓝记』 ,『续高僧传』所载,他年约一百五六十岁。「达磨灭化洛滨」,在天平年(西 元五三四──)以前。可见达磨约生于公元三七0年顷。『僧传』说:达磨「初 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南天竺的达磨,也是从海道来的,也还是刘宋的 时代。从年龄来说(达磨略长),从来中国的路线说,来中国的时代说,求那跋 陀罗与达磨,是大致相同的。达磨的传授禅法,特地引用求那跋陀罗译的『楞伽 经』,可说就是见地相近的明证了。达磨的北度至魏,虽还没有译出十卷『楞伽 [P167] 』。然传说:达磨受到菩提流支门下的不断毒害。而僧可的弘通达磨禅法,「魏 境文学多不齿之」。达磨禅与宋译『楞伽』相应,与菩提流支的十卷『楞伽』, 有着隔碍,这应该是了解达磨禅法的关要。后代禅宗所传的术语,有关于『楞伽 经』的,也都用四卷而不取十卷,如:
图片
宋译: 魏译:
如来禅 如来藏禅
宗通说通 建立正法相说建立正法相
说通自宗通 建立说法相建立如实法相
一切佛语心 诸佛说法教心
先佛所说 …
《净土与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