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彌勒淨土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成佛,這是佛法中所共認的。彌勒Maitreya,華言 慈。修因時,以慈心利他爲出發點,所以以慈爲姓。一般學佛人,都知道彌勒菩 薩住兜率天,有兜率淨土;而不知彌勒的淨土,實在人間。彌勒,在未成佛前, 居兜率天內院,這是天國的淨化。『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就是說 明這個的。求生兜率淨土,目的在親近彌勒,將來好隨同彌勒一同來淨化的人間 ,以達到善根的成熟與解脫;不是因爲兜率天如何快活。彌勒的淨土思想,起初 是著重于實現人間淨土,而不是天上的。這如『彌勒下生經』所說。『彌勒下生 經』,中國曾有五次翻譯。說到彌勒下生的時候,有輪王治世。彌勒在龍華樹下 成佛,叁會說法,教化衆生。人間淨土的實現,身心淨化的實現;這真俗、依正 的雙重淨化,同時完成。佛弟子都祝願彌勒菩薩,早來人間,就因爲這是人間淨 [P17] 土實現的時代。
彌勒人間淨土的思想,本于『阿含經』,起初是含得二方面的。但後來的佛 弟子,似乎特別重視上生兜率天淨土,而忽略了實現彌勒下生的人間淨土。佛教 原始的淨土特質,被忽略了,這才偏重于發展爲天國的淨土,他方的淨土。所以 『佛法概論』說:淨土在他方、天國,還不如說在此人間的好。總之、彌勒淨土 的第一義,爲祈求彌勒早生人間,即要求人間淨土的早日實現。至于發願上生兜 率,也還是爲了與彌勒同來人間,重心仍在人間的淨土。
彌勒淨土的真意義,逐漸的被忽略:然人間淨土,依然是人類的共同要求, 照樣的活躍于佛弟子的心中。這一發展,應先說明彌勒與「明月」有關。明月, 是黑暗中的光明,與太陽的光明不同。清涼與光明,爲佛弟子的理想。『彌勒大 成佛經』,贊頌彌勒說:「光明大叁昧,無比功德人」。接著說:「南無滿月… …一切智人」。這是以滿月的輝光,形容彌勒的確證。『彌勒菩薩所問經』也說 :「遍照明叁昧,普光明叁昧,普遍照明叁昧,寶月叁昧,月燈叁昧」。由此等 [P18] 文句,可證明彌勒與月光的關系。這象征著此界是五濁惡世,苦痛充滿,惟有彌 勒菩薩的慈濟,才是黑暗的光明;這難怪佛弟子祈求彌勒菩薩的人間淨土的實現 了!這樣、可以說到月光童子或月光童子菩薩了。『月光童子經』,最初的譯本 ,是竺法護譯的。月光童子,傳說即是以火坑毒飯害佛的德護長者的兒子。月光 童子或月光菩薩,與彌勒的思想相融合:所以有月光童子菩薩出世,天下太平的 傳說。可斷爲符秦或姚秦時代所譯的(『月光童子經』異譯)『申日經』說:「 月光童子當出于秦國,作聖君,受我經法,興隆道化」。劉宋失譯的『佛說法滅 盡經』,也有:「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的預記。月光童子 的預言,于中國流行極廣。如梁僧佑的『出叁藏集記』「疑僞錄」,即載有『觀 月光菩薩記』、『佛缽記』、『彌勒下教』等書。隋法經『衆經目錄』,更載有 『首羅比丘見月光菩薩經』等。這些,都說到中國經過極度混亂,大火災,月光 童子出現于世。這時候,天下奉行佛法,世界太平。雖說這是可疑的僞經,但原 始的傳說,見于西來的譯典。而且這正可以說明,彌勒人間淨土的思想,是怎樣 [P19] 在中國廣大的佛教人間,起著熱烈的盼望!到隋代,那連提梨耶舍譯(『月光童 子經』異譯)的『德護長者經』即說:「此童子于閻浮提大隋國內作大國王」。 這在佛弟子的心目中,隋文帝是有實現可能的,但在炀帝手中失敗了。唐菩提流 志譯的『寶雨經』也說:「月光……第四五百年中,法欲滅時,汝于此瞻部洲, 東北方摩诃支那國……爲自在王」。這是意味著武則天的,但也不曾能發展完成 。這種思想,還是永遠的存在于佛化中國的人民心中。到盛唐以後,與外道的摩 尼教相結合,孕育爲「明王出世,天下太平」的思想(當時密宗的本尊,也都有 稱爲明王的)。到元末,發展爲秘密組織,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白蓮教。他們理 想中的明王,與彌勒菩薩、月光童子出世的思想,還是一脈相承的。所以白蓮教 也以天下大亂,彌勒出世爲號召。至于名爲白蓮教,那是因爲宋代,結白蓮社念 佛,上至宰相,下至平民,到處非常普遍。但蓮社是求生西方,念阿彌陀佛的; 白蓮教雖采取白蓮的名義,而希望彌勒下生,人間淨土出現。不過佛教的思想更 衰落,融合外道思想,經過秘密組織,越來越神秘了!抗戰時期,貴州一位姓龔 [P20] 的,還自說是彌勒佛出世呢。彌勒人間淨土,給予中國人的影響極大。可惜的是 :中國是儒家思想的天下,佛教不能實現政治的淨化;不能引淨土的思想而實現 于人間,得到正常的發展。明代的朱元璋,曾經出家,又加入白蓮教。但朱元璋 ,雖爲了生活無著,做過和尚,但缺少佛法的正當認織。所以在政治勝利的發展 中,他結合了儒家的思想,背叛廣大人民的光明願望,漸與彌勒淨土的思想脫節 。朱元璋建立的政權,說極權比什麼都極權,說封建比任何一朝都封建。月光童 子出世和彌勒下生的思想,千多年來的發展,鼓舞了中國人對于人間淨土的要求 與實行,而一直受著家本位的文化的障礙,不曾實現。所以說彌勒淨土,必須理 解這人間淨土的特性。有的把這人間淨土忘卻了,剩下求生兜率淨土的思想;以 爲求生兜率,比求生西方淨土要來得容易,這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教說。
五 彌勒中心的淨土觀
一 阿彌陀
[P21]
古人說:「諸經所贊,盡在彌陀」,這是的確的。大乘經廣說十方淨土,但 特別著重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阿彌陀的淨土,可說是大乘淨土思想的歸結 。中國佛教特別宏揚西方淨土,這不是沒有理由的。依佛法說,佛法是平等的, 一切佛所證悟的,福德、智慧、大悲、大願,一切是平等的。所以,如說阿彌陀 佛立四十八願,或說彌陀特別與此土有緣,這都不過是方便說。那末、爲什麼在 無邊的淨土中,無邊的佛中,大乘經特別贊歎西方淨土與阿彌陀佛?這是值得研 究的。
梵語amita,譯爲無量。阿彌陀佛──無量佛的含義,應有通有別。通,指 一切佛,即無量無數的佛。在佛法的宏傳中,無量佛的意義特殊化了,成爲指方 立向的,專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通別二義,雖沒有明文可證,但確是 顯然可見的。今舉二部經來證明:一、『觀無量壽佛經』,這是專明觀西方極樂 世界的依正莊嚴的。第九觀,觀阿彌陀佛的色身相好。于觀想成就時,經上說: 「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意思是說,見阿 [P22] 彌陀佛,即是見十方一切諸佛。觀阿彌陀佛,即是觀十方一切諸佛。二、『般舟 叁昧經』,這也是專明阿彌陀佛的念佛叁昧。本經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 經』。修觀成時,經裏說:「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專觀阿彌陀佛,而見現在一 切佛,這與觀經的「見此事者,即見十方諸佛」,完全一致。由此可見,觀阿彌 陀──無量佛,即是觀一切佛。雖然以阿彌陀佛爲一佛的專名,但對于這一切佛 的通義,也還保存不失。阿彌陀,在一切佛中,首先得到名稱的優勢。這在大乘 佛法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義中,是容易理解的。阿彌陀佛的爲人所特 別贊歎宏傳,這是重要的理由。
在梵語amita的後面,附加a^bha─amita^bha,譯義即成無量光。無量光, 是阿彌陀佛的一名。仔細研究起來,阿彌陀佛與太陽,是有關系的。印度的婆羅 門教,有以太陽爲崇拜對象的。佛法雖本無此說,然在大乘普應衆機的過程中, 太陽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攝到阿彌陀中。這是從那裏知道的呢?一、『觀 無量壽佛經』,第一觀是落日觀;再從此逐次觀水、觀地、觀園林、房屋,觀阿 [P23] 彌陀佛、觀音、勢至等。這即是以落日爲根本曼荼羅;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即 依太陽而生起顯現。「夕陽無限好,祇是近黃昏」,這是中國人的看法。在印度 ,落日作爲光明的歸宿、依處看。太陽落山,不是沒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歸 藏于此。明天的太陽東升,即是依此爲本而顯現的。佛法說涅槃爲空寂、爲寂滅 、爲本不生;于空寂、寂靜、無生中,起無邊化用。佛法是以寂滅爲本性的;落 日也是這樣,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的究極所依。二、『無量壽佛經』(即『大 阿彌陀經』)說:禮敬阿彌陀佛,應當「向落日處」。所以、阿彌陀佛,不但是 西方,而特別重視西方的落日。說得明白些,這實在就是太陽崇拜的淨化,攝取 太陽崇拜的思想,于一切──無量佛中,引出無量光的佛名。
若在梵語amita後面,附加a^yus─amita^yus,譯義即是無量壽,這也是阿 彌陀佛的一名。大乘經裏常說:佛是常住涅槃的,佛入涅槃,不是灰身泯智的沒 有了,這和日落西山的意義一樣。所以佛的壽命,是無量無邊的。佛的常住、無 量壽,也是一切佛所共同的。 [P24]
總合的說,阿彌陀──無量,這是根本的,『般舟叁昧經』如此。說爲無量 光,如『鼓音聲王陀羅尼經』的阿彌多婆耶。無量壽,如『無量壽佛經』。光是 橫遍十方的,這如佛的智慧圓滿,無所不知。大乘經每于佛說法前,先放光,即 是象征慧光的遍照(波斯、印度宗教,都崇拜火光,也是看作生命延續的)。光 明,在一般人看來,是象征快樂、幸福、自由的。佛法的智慧光,即含攝福德莊 嚴的一切自在、安樂。依世間說,世間都希望前途是光明的,是無限光明的。無 限光明──幸福、安樂、自由的希望中,充滿了無限的安慰,這是人類的一致企 求。無量壽,壽是生命的延續。衆生對于生命,有著永久的願望。因此、耶教…
《淨土與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