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認識佛教▪P14

  ..續本文上一頁涼水澆頭,沒指望!我聽了心裏很難過。到最後他老人家很慈悲,他說這樣好了,你每一個星期天到我家裏來,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所以我的哲學是在他家小客廳、小圓桌,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樣傳授的。當時我不明了,學了佛以後,才知道這叫師承。

  他爲什麼不讓我到學校去旁聽?他要防止汙染,現在講環保。我到學校去,一定會認識很多老師,一定會認識很多同學,一接觸常常交談的時候,心裏就被汙染了。所以他要單獨教,只聽他一個人的;換句話說,他一個人之外的,任何一個人我沒機會接觸。看的書,只有他一個人指導的,這是他對學生的愛護,真正得利益!聽兩個老師,你就會打妄想,他們兩個人講的不一樣,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麻煩就來了。叁個老師講的,叁叉路口;四個老師,十字街頭,無所適從,到最後決定一無所成。一個老師走一條路,這真正是慈悲。所以我對他非常非常感謝,學生對老師要百分之百的依從。

  我從方先生那個地方知道佛法的好處,認識佛法了、相信佛法了。當我研究佛經的時候,算是運氣很好,看佛經一個月,就有一個朋友給我介紹認識了章嘉大師,這是密宗的大德,真正有學問、有道德。這個老人,那個時候大概六十一、二歲的樣子,我那時候二十六歲。章嘉大師也是跟方先生一樣,每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他知道我讀經,每一個星期見一次面,提出問題他給我解答。他教給我一些修學的要領,我的佛學根基是章嘉大師奠定的。我跟他叁年,一個老師。

  叁年之後章嘉大師圓寂了。我沒有法子,再去找一個老師,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到臺中,找李炳南老居士,我跟李老師十年。第一次跟李老師見面,他就問我:「你以前跟哪些人學?學了一些什麼東西?」我很單純只跟一個,而李老師對章嘉大師非常佩服。雖然跟他一個人,也不行!李老師提出條件,你要想跟我學,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除我講經說法之外,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一律不准聽。第二個,你看書,無論看什麼書,不經過我的同意不准看。第叁個條件就更苛刻,你以前跟章嘉大師學的,我不承認、否定,要在這個地方從頭學起。

  我想像這個老師非常苛刻,很厲害,最後想一想還是接受他的條件,做他的學生。這樣他就告訴我,他說:「我這個叁條有期限的,只有五年。」要我遵守五年。而且很客氣的告訴我,他說:「我的能力可以教你五年。」這是師承,現在到哪裏去找這個老師?什麼學生肯接受這些條件?我沾到這個邊緣,我接受了。他提出來,我就接受了。接受之後大概到半年,真的得利益、得好處,所以才覺悟到,從前方老師、章嘉大師對待我都非常真誠慈悲,愛護備至,防止邪知邪見,讓我走一條正路。這個在李老師那個地方得到結果。

  在李老師的會下,我深深感受到這個教學的好處、利益。他老人家要求我遵守五年,我延長了五年,我遵守十年,十年絕對不違背他的規矩。十年之後,的確比較成熟了,特別在講臺上能夠表現得出來,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早年講經要准備,很充分的准備。十年之後,從來沒有預備了,從來沒有講稿了。所以現在要有人請我去講演,叫我寫講稿,我絕對不去,我沒有這個習慣,我沒有講稿,而且還習慣臨時出題目、臨時限時間。出個題目叫我講兩個小時、叁個小時,我一定一分鍾、一秒鍾不會差,到時候我的東西講完了。講經也是的,從來也沒有准備,十年以後沒有了,這是得力於師承的邊緣。這種古老的教學方法,比現代科學的教學法高明多了!

  我勸大家「一門深入」,一部《無量壽經》先念叁千遍,用意何在?叁千遍念下來,你的心定了。念經就是持戒,念到心清淨,心清淨自然開智慧,那個時候你聽經,一聽就開悟,就懂!如果你的心不清淨,妄想、雜念很多,諸佛菩薩來講經,你也不會開悟。道理在此地。

  還有一個常識的問題,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知道,那就是佛法教學的藝術。這一種傳統的教學法(藝術),老師對學生絕對負責任,對學生非常重視,誘導他得定,誘導他開悟。而老師的確高明,有智慧,有手段,他指出你一條破迷開悟的道路。但是你要是不聽話、不接受,那就沒有法子了。一定要合作,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學,這樣才能成功,這個是教學的藝術。

  除此之外,可以說佛在兩千年之前,所有一切教學都達到最高的藝術,像佛門的梵音(音樂),可惜佛門的梵音也失傳了,不是現在我們聽到的唱念;現在聽的唱念,你仔細去聽,雜亂無章!我們在古籍裏、書本裏面看到,古時候的人聽到這個梵音心清淨,所以梵音能夠淨化身心,這是音樂,用這個來達到「戒定慧」叁學。用美術、用雕塑,你看佛法的造像,佛的像、菩薩的像、羅漢的像、天神的像,它是表法的,它是教學的,我們今天把它當作神明去看待,你說糟糕不糟糕!錯到哪裏去了。

  我們舉一個最普通的例子,譬如你進入一個寺院,寺院就是從前的學校,佛教的學校。爲什麼要建築宮殿式的?因爲中國古時候的老百姓,心目當中最敬仰的是帝王,帝王所居住的是宮殿,佛菩薩教化衆生的地方也建築宮殿的形式,是這麼個道理,稱之爲「寺」。在漢朝時候,寺是政府辦公的機構、名稱,現在把它變成廟了,這個意思錯了!它是政府辦事的機關,佛教這個寺就是佛陀教育,它裏面主要的工作是傳播佛教教育,佛寺就像是佛教教育部一樣。後漢以後,中國變成雙重教育。儒家的教育,這是國家采取的,以孔孟爲主。首相下面六個部裏面有禮部,禮部是國家的教育。寺是直接歸皇帝管的,皇帝下面有九個寺;寺就的長官叫卿,九卿。

  佛教到中國來之後,那個時候由鴻胪寺接待,鴻胪寺就相當現在的外交部,接待這些外來的賓客。以後我們中國要把他常留在中國了,不讓他走了,怎麼辦?鴻胪寺不能長期接待,所以就另設一個寺,於是皇帝下面就變成十個寺了。這個寺叫什麼名稱?那時白馬馱經,從西域把佛經、佛像馱到中國來,你從這裏看,中國人心的厚道,白馬的功勞我們不能忘記它,這個寺就叫白馬寺,中國第一個佛寺。所以它是佛教教育的機構,它不是神廟,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

  寺的大殿就是禮堂,當中供的是佛像。你看我們佛像,一尊佛兩尊菩薩。爲什麼不供兩尊佛?不供多幾尊菩薩?一定是一尊佛兩尊菩薩。佛代表自性本體,代表這個意思。佛代表我們真心本性,兩位菩薩代表我們自性裏面的德能,分爲兩大類,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我們一般供釋迦牟尼佛,兩邊是文殊、普賢,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實踐(行門),一個是解,一個是行,知行合一,表這個意思。西方叁聖當中,阿彌陀佛代表自性的本體,觀音代表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這兩位菩薩就代表具足了,不要第叁者。它是表法的意思,這個要知道。不是神明,他是教學,讓你看到佛像,就知道它教給你什麼東西。

  釋迦牟尼這個名稱就是佛教教學,現階段的教學方針。因爲我們世間人缺乏慈悲心,自私自利,所以佛教教學的方針是仁慈,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第二,一切衆生心不清淨,一天到晚胡思亂想,貪瞋癡慢,所以名號裏有牟尼,牟尼就是清淨心的意思。可見得佛菩薩哪來的名號?名號就是現階段的教學方針。任何人在這個地方成佛,他的名號都要叫釋迦牟尼,爲什麼?針對我們衆生的毛病,對症下藥,是這麼個意思。每一尊菩薩、每一尊佛都代表甚深教學的義趣,你懂得之後,一看就行了,不要說話,佛法的教學,你就圓圓滿滿得到了。

  我們舉一個明顯的例子,通常我們進入寺院,山門第一個建築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叫護法神,護誰?護自己。如何保護自己?他教我們這個。你看看這個名字就曉得了,第一位是東方持國天王,他代表負責盡職。我們在社會上,無論你在哪個工作崗位,你要盡你的本分,盡你的職責,這就對了。人人能夠盡分盡職,社會怎麼會不繁榮?怎麼會不興旺?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代表負責任。第二位是南方天王增長代表進步,日新又新,不斷在求進步。不是說我事情做好了就沒事了,不可以,還要求發展,還要求進步。第叁位是廣目天王,教我們多看。第四位是多聞天王,教我們多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你要能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想你自己天天在進步,多看多聽,他表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懂得了,你就曉得多有味道!

  他們手上拿的都有道具,道具有意義的。你看持國天王叫你負責盡職,他手上拿著琵琶,琵琶代表什麼?調節樂器,代表一切都要適中,弦不能太緊,緊了就斷了,松了就不響了,要調得適中,就是你處事待人接物要講求中道,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他表這個意思。南方增長代表進步,手上拿的是劍,寶劍、智慧之劍,你沒有智慧,你就不能進步,你要求進步,先要有智慧,所以劍是代表智慧。西方天王廣目叫你多看,他手上拿的一條龍,或者一條蛇,這代表什麼?龍蛇都是變化的,代表變化多端,這個社會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變化多端,你要仔細觀察,他代表變化。手裏拿著一個珠子,掌握變化裏的不變,你把原理原則抓住,你才能控製這個龍蛇,它有這個味道在。北方天王多聞,拿的是傘蓋。大家都曉得,傘蓋是防止汙染,在複雜的社會裏,保護你身心清淨,不要被汙染。現在都把他當作神明看待,你說冤枉不冤枉!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

  當中供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滿面笑容,肚皮很大,代表什麼?代表歡喜心,見到任何一個人,要笑臉常開,對人要笑臉常開,肚皮大能包容,表這個意思。生歡喜心,生平等心,成喜悅相,一個佛弟子處事待人接物要有容量,要對一切衆生生歡喜心。你看這第一個建築物,上這麼一堂課。所以佛門的藝術真是太美太美了,你要是了解的時候,你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哪裏像現在的寺廟,香煙薰得烏煙瘴氣的,叫人看…

《認識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宗科學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