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醫學釋續》是佛講解說醫學的續典,在這裏佛也明確指出了飲酒的過患,沒有開許飲酒。
關于用酒來治病,佛只開許用酒來塗拭瘡口,並且規定了入口如草頭露的一滴,便已造罪。若無病而以酒塗皮膚,居士得支分罪,若口腔有病,可含酒漱口,漱完口後吐出,不得咽下,不咽下無犯。
《四分律》中說若藥遍尋不得,也可以酒作藥入口。而《毗奈耶經》中規定得更嚴格,即便醫生說不飲酒必定死去,也甯願抛棄性命,而終不飲酒。
2、與大乘菩薩戒相違
《梵網經菩薩戒本》中雲:“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衆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聖者央掘魔羅請問經》中說:“飲酒後轉生爲淫人、黃門,因爲飲用了極爲不清淨的酒的緣故。”
《大乘長善淨惡(布薩)論》中說:“衆過依于酒,故應盡斷除。” 《宣說大乘菩薩行境經》中雲:喜歡飲酒的人,飲酒後常作放逸行,受到智者呵斥,今生後世漸成愚癡,所以有智慧的人應遣除對酒的歡喜心,爾後方能獲得功德,對他人也應作如此宣說。
《大涅槃經》等經中則不但對飲酒作了遮止,還對賣酒、出售武器、販賣人口作了遮止,還規定了不能到王宮、妓女、獵人、種姓下劣者、賣酒人那裏去。甚至連賣酒人那裏也不准去。飲酒過患大,賣酒的過患更大,如昔日宗喀巴大師在世時,上方有一個賣酒的女人給寺廟的僧人們賣了許多酒,也讓他們飲酒,以致于她在即生中身體變成了人身量大的惡蠍,徑直穿入一塊房屋大的岩石中。從外面聽的時候,裏面傳出嚎陶大哭的聲音。有一只老鷹每天用翎羽拂拭那塊磐石。衆弟子問宗喀巴大師:“這是什麼原因?”大師說:“那個女人許多世中讓別人飲酒,凡是喝過她酒的人都以飲酒罪業轉爲蠍子崽並吃著母蠍,它們自己也互相啖食,接連不斷如是轉生、吃食等,每一天都要感受諸多生死之苦,直到那只鷹鹫用羽毛拂盡那塊岩石。之後,它又將墮入地獄之中。”可見大小乘經論中都對飲酒作了嚴格的遮止。
3、與密乘戒相違
密乘的叁昧耶主要分爲共同的叁昧耶和不共同的叁昧耶兩種,共同的叁昧耶即是顯宗的別解脫戒和菩薩戒,從上看出遮止了飲酒,而不共同的叁昧耶也同樣遮止了飲酒。
事續部中的一續典中說:應斷除肉、酒、大蒜、蔥,受用清淨飲食。
《不空絹索續》中說:欲想得到成就,應斷除飲酒。
《清淨續》中說:不能飲用酒等物,不能做對衆生有損害的事。
《大壇城續》中說:能醉人的酒,不能布施,也不能勸人布施,因爲酒是一切過患的根本。
《金剛頂續》中說:酒是一切衰損的根源,故應斷除。
《不動憤怒續》中說:具足智慧的人不應飲酒,因會受世間人的呵斥,故應斷除飲酒。
《時輪金剛》的二十五條戒中,也專門有遮止飲酒的一條戒。
《勝樂續》和《文殊根本續》中說:若修密者醉酒,墮號叫地獄。
巴智仁波切總結飲酒的過患說:“總之,飲酒會導致犯舍棄衆生的根本罪,欺騙作爲供養處的上師和欺騙衆生等四黑法,因此應予以斷除。” 但現在一些人學密法而不戒酒,以爲飲酒是密乘中必不可少的行爲,另外有一些人看到了這些不如法行爲後,也誤以爲容許飲酒是密乘的一大特點,因此而産生了對密法的誤解。這就是把惡劣的非法行爲,誤以爲是無上密法的邪見所致,加之真正的密法又少有人能夠弘揚故,這也是末法時代混亂、顛倒的一大體現。
6、斷除飲酒的功德
斷除飲酒後,與以上飲酒過失相反的功德都可以得到。如《佛說五戒功德經》中說,不飲酒的人獲得叁十六種功德,如馬上能知所知法、不作瘋狂行爲、不放逸、有慚有愧、轉生人天等等。
不飲酒是衡量叁戒清淨的標准之一,能獲得五道十地的功德,獲得暫時與究竟的解脫。
第叁節、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的作用與功德已在第一部分中講述,下面介紹受持八關齋戒的儀軌及其戒相。
一、受持八齋戒之儀軌
于叁寶所依處前隨力供上供品,脫鞋,五支(兩手、兩足、臉)沐浴,向叁寶及傳戒師頂禮,兩膝著地、合掌,發出離心及菩提心。于傳戒師或叁寶所依處前誦此文:(此儀軌爲大堪布慈誠羅珠所譯)
大德(導師)一心念我,我名 ,從此時起終身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衆中尊。請大德(導師),從此時起乃至明日日出時止攝我爲八齋戒者(誦叁遍)。此乃方便(師說),善哉(自說)。
次誦:願師(導師)念我,往昔聖者阿羅漢如何斷除殺生而不殺生,如是我名 ,亦從此時起乃至明日日出時止,斷除殺生而不殺生,我以此第一支向聖者阿羅漢之學處隨修、隨學、隨作。此外,往昔聖者阿羅漢如何斷除盜取,非梵行,妄語,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歌舞、音樂、華鬘、塗香、裝飾、塗色,高廣大床,非時食而不食非時食。如是我名 ,亦從此時起乃至明日日出時止,不盜,不非梵行,不妄語,不飲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不作歌舞、音樂、華鬘、塗香、裝飾、塗色,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我以此八支向聖者阿羅漢之學處隨修、隨學、隨作(誦一遍)。
此乃方便(師說),善哉(自說)。
(注明爲師說的,由傳戒師所說,注明是自說的,是受戒弟子所說。)
此儀軌正行部分是甯瑪大成就者洛青丹瑪西日律師,從律經《律上分》中錄出,傳戒儀軌的正行須由佛陀宣說,但前行、回向,不同的律師則所作常有不同,故也可隨宜采用儀軌。
此儀軌需在比丘(尼)或沙彌(尼)前受,受持的時間一般是一天一夜,具體是從當天的明相出現時起,到第二天的明相出現時爲止,在第二天明相出現後,戒體自動消失。這裏的明相不是指太陽生起,而是在天開始蒙蒙亮的時候,以能夠看到自己手掌中的手紋爲標准。
如果發心長期受持的(比如發心受持一年,或每逢齋日時受持,或者發心日後在自己方便受戒的日子裏,不定期受持等),則只要第一次在出家僧前受戒,並且受戒時應作相應的發心。以後在每次發心受戒的日子裏,在明相現時便可以自己在佛像前按儀軌受持此戒,這時“此乃方便”及“善哉”均不用念。
如果在已經發願受持齋戒的日子裏,因爲放逸、懈怠等原因,連續中斷叁次,需要重新在出家僧前受戒,以獲得戒體。
受戒的日子,當然越多越好,尤其在十齋日,或佛菩薩的聖誕等紀念日等受持八關齋戒,更爲殊勝,十齋日中,初八、十五、叁十,這叁個日子最爲殊勝。
在受戒之前,最好先洗臉、洗手、洗足,使身支清淨;受戒後,則勤行禁語,頂禮、誦咒等善業。
在小乘《俱舍論》中,八關齋戒因爲受戒的時間很短,所以不具體區分男女二衆。大乘《瑜伽師地論》的“攝抉擇分”中,也指出受八關齋戒時不具體區分男女二衆,原因則與小乘有所不同,是因黃門(黃門是東漢宦官的宮禁職稱,梵語般吒阿毗昙,意爲閹人,共有五種:1、生黃門,2、形殘黃門,3、妒黃門,4、變黃門,5、半月黃門)受八關齋戒也能獲得戒體之故。
二、戒相簡述
①不殺生:八關齋戒中的不殺生和五戒中的不殺生不是完全相同的。五戒中的不殺生,主要是不殺人和胎兒,因爲殺人或墮胎會破根本戒。而八關齋戒中的不殺生是和出家戒的標准一致的,即不殺有情的生命,包括蒼蠅、蚊子、螞蟻這些非常弱小的生命,當然也包括了不能叫別人去殺害。
②不偷盜:關于盜戒的戒相,八關齋戒與五戒完全相同,這裏就不作多說了。
③不邪淫:八關齋戒中的這條戒,是和出家人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在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期間內,即使是合法的夫妻也不能行男女的欲事。如果夢中行欲事,則不犯。
④不妄語:在這一日一夜期間內,不要說任何欺騙他人的話,不要說任何不真實的話。也就是說,明明知道這件事情是假的,還要故意去跟別人講,這是真的;或者自己根本沒有看到過,也沒有聽到過,但是爲了某種個人的目的,故意說別人看到了、聽到了等,這都是不允許的。
⑤不飲酒:也和五戒相同,也就是說,受持八關齋戒期間,任何酒都不能喝,並不是說不要喝醉就行,而是一滴也不能沾,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⑥不歌舞、伎樂等:不能唱歌、跳舞,以及不能塗香、打扮。其中不能唱歌、跳舞是指不能以享樂爲目的,比如去歌廳、舞廳消磨時光。如果不經意遇到,比如走在大街上,正好有歌聲飄來,只要沒有覺得很受用,而去參與、享受,就沒有什麼違反。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非出自自己的意願而作得歌舞,則不犯。比如正好在你受齋戒的那一天,單位領導爲了工作需要等,一定要求你前去唱歌、跳舞,如果這個時候拒絕,就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前途,這時就有特殊的開許,只要心裏觀想把所唱的歌和所跳的舞都供養給佛菩薩,這樣就不會有什麼違反。
關于塗香打扮,是指在這一日一夜內,不能塗抹香水,以及使用帶香氣的化妝品,也不能戴一些新的裝飾,但是平常一直習慣性佩戴的首飾等,在受持齋戒的那一天戴著也不犯。
⑦不坐臥高廣大床:所謂的高廣大床,高不能超過一肘,但這一肘並不包括床腳在內,也就是說即使床有一米高,但從地面開始,去掉床腳後,到床面的高度只要不超過一肘,就不犯。現在學校裏普遍使用的高低床,就屬于這種情況。
⑧不非時食:是說過了正午之後,除了白開水、茶水之外,其他的一些吃的、喝的牛奶等都不能再去享用,但是病人吃藥是可以的。
要得到准確的正午的時間,要考慮到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
我們先來看平太陽時。
現在全國都統一采用的北京時間就是平太陽時,這是假設地球是以標准的圓形繞太陽運行的前提下製定的。具體是以東經120°的時間作爲標准時間。各地只要以此爲標…
《走向解脫(叁乘戒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