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怒癡爲解脫乎?天曰:佛爲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爲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說,如你天女所說,一切諸法都是解脫相,那麼淫怒癡叁毒也是諸法之一,如是也不要脫離淫怒癡而證解脫嗎?這如同今人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也如同“萬法皆空,六字洪名不空”等等,二無的世界久了,不知本地風光,當下即是。所以聽到此,不禁毛骨悚然。對此天女回答說:佛爲增上慢人,去掉蛇足、龜毛、兔角,就說離淫怒癡而得解脫,所謂增上慢,法華經說,五千退席,佛以未得爲得、未證爲證是增上慢(二乘所證的涅槃是五百由旬的化城,不是真涅槃);如果沒有增上慢的人,即緣起即是性空,佛說淫怒癡性即是佛性(空性),即是解脫。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可見,如果以爲有個實在的淫怒癡,就同蛇足、龜毛、兔角一樣了不可得。
【經文】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爲證,辯乃如是?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于佛法爲增上慢。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聞天女所說之法,法喜充滿,大加贊歎:好啊!好啊!天女您得了什麼道?證了什麼果?如此辯才無礙!天女回答說:我現在一無所有,無得無證。所以如此辯才無礙。爲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有得有證,即是在佛法中稱爲增上慢,而一切法如夢如幻,有得有證如龜毛兔角蛇足。
【經文】舍利弗問天:汝于叁乘爲何志求?天曰:以聲聞法化衆生故,我爲聲聞。以因緣法化衆生故,我爲辟支佛。以大悲法化衆生故,我爲大乘。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問天女:你對于聲聞、緣覺、菩薩叁乘,志願求哪一乘呢?天女回答說:如果以聲聞法化度衆生,我就是聲聞乘人;如果以十二因緣化度衆生,我就是緣覺乘人;如果以大悲法化度衆生,我就是大乘人。
【經文】舍利弗,如人入瞻葡林,唯嗅瞻葡,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現在的情形則是,好象有人走進瞻葡林,只能嗅到小黃花的芬芳香氣,不能嗅到雜花野草之味,因爲這樣的緣故,走進此丈室,只能聽聞大乘佛法的功德之香,而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之香。可見大乘佛法的富貴,非小乘所可比擬。
【經文】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其中有帝釋天、梵天、四王天並諸天龍鬼神等,入于此丈室,聽聞維摩诘所講說的正法,都能發起菩提心,欣樂大乘佛法的功德之香,發起出離之意。舍力弗!如果就理而言,我居此室無久無近;如果就事說,我來此室已經有十二年了,從沒聽說維摩诘講過聲聞、辟支佛之法,聽到的只有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的諸佛功德之法。
【經文】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何等爲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爲明,是爲一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入者,不爲諸垢之所惱也,是爲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此室常現未曾有法,稀有難得,是哪八種呢?一者,此室常有金色晃耀,晝夜都沒有差異,不再以日月燈等照明,此是第一種未曾有、難得之法;二者,凡是進入此室之人,如龍天人神燈,聽聞妙法,即相契于真如法性,與空相應,不再被世間垢染所惱害,此是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及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爲叁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爲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意思是:叁者,此室常有帝釋天、大梵天、四天王,以及他方世界的諸菩薩來此相會,絡繹不絕,此是叁未曾有、難得之法;四者,此室常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波羅蜜,究竟不退轉之法,此是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爲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衆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爲六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意思是:五者,此室常有天人的雅樂,奏出無量的法化之聲,其音美妙絕倫,此是五未曾有、難得之法;六者,此室有常樂我淨四大寶藏,衆寶積滿,能夠周濟貧乏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但財寶也指法寶。
【經文】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爲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爲七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于中現,是爲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經文意思是:七者,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佛、寶炎佛、寶月佛、寶嚴佛、難勝佛、師子響佛、一切利成佛,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維摩诘上人持念之時,即都雲集而來(不來而來),廣宣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去無所去),此是第七未曾有、難得之法;八者,此室之中,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等等都能于其中顯現,如大圓鏡,顯露無遺,此是第八未曾有、難得之法。(由維摩诘證常寂光,所以能示現實報莊嚴土)
【經文】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複樂于聲聞法乎?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既然此室常現有八種未曾有、難得之法,那麼,又有哪一個人見到這樣不可思議之事,而又去樂于聲聞法呢?肯定沒有,別抱怨沒因緣,證得諸法實相(空性),境界自然現前。
【經文】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問天女:我見你辯才無礙,定是來曆不凡,然而,你爲什麼不轉女身而成男身呢?小乘人見天女智慧辯才當是八地菩薩,而八地菩薩不受女身,所以問天女。更有二乘人的狹隘,以爲女人不能同男人相比,女人是業障深重的表現,殊不知,不執著就是解脫,就象有人以爲“極樂無女人,我們去不了”。事實上,女人的形象不是定法,可以改變,對此,天女回答說,相有男女差別相,本性平等無別。所以我自進入維摩诘丈室十二年來,探求男人女人的相,已是了不可得,不知道,轉女人爲男人相,應當怎樣轉呢?
【經文】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爲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
經文意思是:天女說,譬如幻師化作幻女,如果有人問:爲什麼不轉女身成男身呢?這個人問得有道理嗎?舍力弗回答說,沒有道理,因爲幻相沒有定相,如是,應當怎樣轉呢?此處無明比喻幻師,行識比喻幻法,幻出名色等幻女,不可爲實。
【經文】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定相,雲何乃問不轉女身?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經文意思是:天女說:一切諸法都沒有定相,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舍力弗爲什麼要問我不轉女身爲男身呢?也就說話的時節,天女以她的神通之力,把舍力弗變成天女的模樣,自己變成長老舍力弗的模樣,進而問舍力弗:爲什麼不轉女身爲男身呢?(舍力弗斷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未斷)
【經文】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爲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複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以天女的相貌聲音回答變成了舍力弗的天女說,我現在不知道爲什麼變成了女身?既然是女身,相貌、聲音都完全變了。對此,天女以舍力弗的形象、聲音說:舍力弗!你如果能轉女身爲男子身,那麼一切女人也應當能轉女身爲男身,就如同你舍力弗一樣,非女身而變成女身,在此需要說明,舍力弗是被神通力所變爲女身,而一切女人是業力牽引變成女身,如舍力弗不需神力而能轉,則一切女人也不需待業而轉,無論是業力、神力,都不是不變之力,所以一切法沒有定性不變,因緣幻化,相雖有別,同一空性,所以說,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即不是定男定女,否則不能轉。
【經文】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複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經文意思是:正在這時,天女還用神力攝受,使舍力弗身體又突然恢複到原來長老男身,簡直難以想象,比丘衆是極重威儀的,沒有想到會讓天女耍弄到這個樣子,與會凡夫、天人等也都目瞪口呆,包括我們也都莫名其妙,發呆之際,天女又問:舍力弗!你以爲的女身的形色,現在在什麼地方呢?舍力弗回答說,雖然女身形相如水泡,無實在性,但它卻能隨緣現形相,即不能抹殺它現象的存在,即有即空,所以它是無在又無不在的。
【經文】天曰: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經文意思是:對此天女說,進一步說,一切諸法也是同樣的道理,無在無不在;而這無在無不在的道理是佛陀所說。(包括叁世諸佛)
【經文】舍利弗問天:汝于此沒,當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衆生猶然,無沒生也。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問天女,菩薩留留惑潤生以爲方便度生,那麼你的化緣盡後,也一定會死此而生彼,那麼你在此處因緣盡了,應當生在什麼地方呢?天女回答說,權乘菩薩結業受生有定處,佛則不然,隨其化生即無定處,應機示現,我也如同這樣。舍力弗說,既然是佛的化生,那麼隨機示現,則是:非生而生,非滅而滅,也即是即生死而非生死,天女說,不僅僅是佛菩薩是這樣,衆生也是這樣,因爲生滅如幻,所以沒有生滅。所謂結業,如水結冰,不應礙而礙,有形有處,成宿命論;佛無結業,如水生爲蒸氣,無形無處,佛是化生,不是此處沒而彼處生。而結業生,即在此處沒,在彼處生,相異之處:佛無執性,運用生死,得無礙自在;衆生有執,即被生死牽著鼻子輪回,不得自在,一定結業,探其根本,是生死不害衆生,是衆生執著生死,正如佛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以執迷故,枉入諸趣。
【經文】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天曰:如舍利弗還爲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天曰:我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又問天女,你還要多久應當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呢?天女回答說,如果你舍力弗返回到凡夫,我就應當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了。舍力弗說,我返回到凡夫,沒有這樣的道理。天女說,如你所說,我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也是沒有道理,爲什麼?因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沒有固定的住處,如《金剛經》也說,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耶?須菩提答,不也。又如太陽普照,被雲所遮,太陽沒有所失,煙消雲散之際,太陽也沒有所得。
【經文】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叁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曰:無所得故而得。天曰:諸佛菩薩,亦複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經文意思是:舍力弗說,現在諸佛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其中已證得和當證得的,如同恒河沙那麼多,這都是什麼道理呢?天女回答說,都是依世俗語言文字價值觀念,說有叁世諸佛,並不是說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叁際,因爲就世界幻相有過去、現在、未來,而就諸法實相說,哪裏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呢?天女又繼續說,舍力弗,你證得阿羅漢道了嗎?舍力弗回答說,我所證得的阿羅漢道,是無所證而證得的。天女說,諸佛菩薩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無所證而證得果位的。這也如同提婆菩薩《百論》:成佛世俗谛中事,若于第一義谛,則無佛可成,而無佛可成才是真成佛。
【經文】爾時維摩诘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衆生。
經文意思是:當天女與舍力弗問答告一段落之際,維摩诘告訴舍力弗,這位天女已經供養過九十二億諸佛,所以能在叁界內遊戲神通,從心所欲,無有障礙,證得無生法忍,已住不退轉,即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因爲有成佛的大願,所以能隨意示現,教化衆生,千萬不要因爲是女身就輕視她,意思是,天女來曆不凡,不要以我們的觀念衡量聖者,不但不對,反而以自己的觀念産生的情緒(和尚不是天女的對手,而貶損出家人形象)還會影響他人對于佛教的誤解。相信天女的供養九十二億諸佛,散平等花,轉女成男,轉男成女等,一定會留給大家深刻的印象。
《《維摩诘所說經》講義八 觀衆生品第七》全文閱讀結束。